賀香寧 霍佳美 張健君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遼寧 阜新 123000
近年來,微博作為一種新興的交流平臺,以其快速、便捷、全面等優(yōu)越性而得到廣泛應用。但由于其虛擬性、匿名性的特點,也產生了一系列的法律問題。下面來分析對于微博內容的認定:
微博的內容只限于140字,其內容能否得到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要從作品本身的法定要件去分析。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明確規(guī)定:“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chuàng)性并能以某種形式復制的智力創(chuàng)作成果?!睆亩x上來看,作品的法定構成要件有: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思想和情感的表達和可復制性。從這兩方面來說,微博本身就是人們思想表達的一種媒介和途徑,因此當然符合是思想情感表達這一要求。微博內容被大量轉發(fā)也證明了微博是具有可復制性的。而獨創(chuàng)性是指作者獨立創(chuàng)作,獨立構思而具有的非模仿性和差異性,微博作品的獨特性可結合到具體案例中分析。隨著科技的不斷推進,微博自身的不斷更新使得其發(fā)展的空間早已超越了140字的限制,各種上傳手段使得微博內容越來越豐富。例如,在微博內容輸入不能滿足微博用戶對事情的表達時,他們會采用拍照的形式講他們要表達的內容以照片的形式發(fā)布,這使得微博能夠展示的文字遠遠超過了140字的限制。上述情形都使得微博內容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符合著作權法中的作品的構成要件,而且其作品的性質不僅包括文字作品,還包括了攝影作品和電影作品等等。
現(xiàn)階段,隨著微博用戶群體的不斷擴大,我國在微博著作權保護方面暴露出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我國目前的著作權法中并沒有有關微博著作權的規(guī)定,這種立法上的空白使得司法機關在處理相關案件時無法可依,只能參照著作權法中關于網(wǎng)絡著作權以及侵權責任法中網(wǎng)絡侵權的有關規(guī)定。但由于微博作品是一種特殊的網(wǎng)絡作品,其所存在的形式多樣,在適用網(wǎng)絡著作權法條時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制標準,在這種情況下,發(fā)生微博著作權侵權時,司法工作人員無法及時有效應對,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導致法院處理案件時的不公正性。另一方面,法官在處理相關案件時一旦認定了侵權行為人的行為符合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時就需要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由于目前尚未存在具體的處罰機制與賠償數(shù)額,這使得我國司法機關在處理相關案件時會較為被動。
我國注冊微博賬戶十分容易,在注冊時并不要求微博用戶實名制,這就導致微博作品的著作權侵權主體認定上難度系數(shù)增大。因為在我國如果你想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權利,那你就需要有明確的被告,而由于微博注冊時不要求實名制,對于那些用匿名的用戶就無法予以追究。另一方面,微博用戶的作品被實際侵權后,侵權行為人與微博服務提供者是否承擔連帶責任,以及微博服務提供者在各種情況下承擔連帶責任這些情況都需要法律予以明確規(guī)定。
基于上述問題,本人在結合微博實際應用中的特點提出關于完善我國微博著作權保護的相關建議:
首先,微博是一種特殊的作品,它可以分為不同形式的作品形態(tài)。如前述進行的分析,微博內容屬于著作權中的作品,因此,應當在立法上首先明確微博作品是否屬于著作權法中的作品還是可以出臺相關的單行條例以專章的形式予以規(guī)定。但同時,雖然一些微博作品屬于具有獨創(chuàng)性和可復制性的文學藝術作品或科學價值作品,從理論上可以被認定為著作權法中的作品,但仍有一些微博作品被劃分成著作權法上的作品會引起學理上的爭議,因此,需要在立法上對微博作品予以明確的定義和具體的劃分。
我國侵權責任法中有關于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的相關規(guī)定,對此,可以結合微博自身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具體完善微博服務提供者的責任:微博后臺追蹤、有條件的連帶賠償責任兩個方面。微博后臺追蹤,該項措施需要微博用戶在登陸時進行手機號碼的驗證,由于我國目前手機用戶都是實名制的,這樣一旦出現(xiàn)侵權行為時微博服務提供者可以在后臺追蹤到該微博用戶,以便進行維權。其次,要明確微博服務提供者在一定條件下連帶賠償責任。在明知微博用戶的行為屬于侵權時,微博服務提供者仍然為其提供平臺進而使得作者的權利遭到損害,至于具體的侵權損害數(shù)額標準還需相關立法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為此,微博服務提供者需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目前,微博已成為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的社交平臺,在越來越多的人的使用過程中,只有更好地保護原創(chuàng)微博著作權人的權益,才能更好的使微博發(fā)揮出其應有的功能和營造出良好的創(chuàng)作氛圍。
[1]劉春田.知識產權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張學偉.微博著作權保護問題初探[D].中國政法大學,2011.
[3]牛嘉琦.淺論微博著作權問題[J].法制與經(jīng)濟,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