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苗
(210000 上海市錦天城(南京)律師事務所 江蘇 南京)
民商法包括民法和商法,而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主要是指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當事人都需要承擔、履行債務的部分或全部責任。連帶責任作為民商法中的一個重要制度,也是一項重要的補償救濟措施,對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從目前民商法連帶責任的實際應用來看,民商法連帶責任中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不利于連帶責任預期立法目的的達成,也不利于維護市場經濟制度?;诖?,如何科學解決民商法連帶責任中的問題逐漸受到各方人士的重視。
連帶責任是針對共同侵權行為所涉及的侵權人,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民商法》規(guī)定,如果共同侵權行為被確定,但尚未進入法院審理程序,則從法律層面來講,債權人還無法依靠法律追究共同侵權行為中所有侵權人的相關責任,法院也不會主動對債權人與侵權人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追究,導致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不利于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穩(wěn)定。從司法角度分析,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債權人無法起訴共同侵權行為所涉及的所有侵權人,但在法院審理過程中,基于案件審理的需要,法院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共同侵權行為中所有侵權人需要承擔的責任進行明確,合理劃分侵權人的侵權范圍,以便依據案件原告提供的證據,確定被告人所應承擔的侵權責任,判定共同侵權行為所涉及侵權人需要對案件原告作出的賠償。在民商法中,當債權人在民事案件中已經對侵權人進行訴訟的情況下,案件原告需要全面整理和收集侵權人對債權人造成的財產損失,而當案件原告確認侵權人的數(shù)量后,民商法不會再主動核查和追究侵權人數(shù)量。
基于民商法的實施,法院在根據民商法所規(guī)定審理程序對共同侵權案件進行審理的時候,一般會要求案件原告要對全部涉案人員進行一次性起訴,從而達到提升案件審理速度的目的。正常情況下,當多個債權人發(fā)生求償權時,才會涉及到連帶責任追究,并且連帶責任的選擇權在于案件原告,由原告自主決定是否需要追究連帶責任。在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如果案件原告不選擇連帶責任權利,則法院不會主動啟動對共同侵權案件中侵權人的連帶責任追究。根據民商法連帶責任的相關規(guī)定,在案件原告對共同侵權案件所涉及的侵權人提出起訴后,原告享有相應的獨有權利,可采用理性化或程序化方式對獨有權利進行處理,主要取決于原告的意愿。在共同侵權案件審理過程中,如果被侵權人連帶責任的選擇權與執(zhí)行權利相結合,則連帶責任的劃分極易出現(xiàn)問題,案件審理更加復雜,不利于提高訴訟效率。
從訴訟類型來看,必要共同訴訟主要分為兩種訴訟類型,一種是固有必要訴訟,另一種是類似必要共同訴訟。必要共同訴訟具有下述幾點特征:一是案件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人或兩人以上;二是訴訟標具有同一性;三是法院必須合并審理、合一判決。固有必要共同訴訟是指針對同一訴訟標,需要多個法律當事人同時提出訴訟,而法院則會共同審判訴訟標相同的訴訟活動。固有必要公共訴訟的前提條件是多個當事人同時進行的訴訟活動,是針對同一訴訟標。同時,在案件進入法院審理階段時,如果案件原告想要行使連帶責任訴訟的權利,則需要案件所涉及的全部當事人對共同侵權行為人共同提起訴訟,或要求涉案的所有侵權人共同應訴,這對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保障債權人合法權益的目的,為了給共同侵權案件的審理提供科學依據,應將連帶責任納入共同訴訟,即需要在共同侵權責任附加連帶責任的基礎上,將共同侵權訴訟納入必要共同訴訟之中,以便為案件審理提供保障,提升訴訟效率。從司法角度分析,在共同侵權案件審理過程中,如果連帶債務眾多責任人對債權人造成的財產損失較小,眾多債權人中的一人就具備償還所有到期債務的能力,則案件原告在提起訴訟的時候,可選擇讓案件被告中的一人對全部的連帶債務進行清償,以便更好地保護案件原告的合法權益,滿足債權人的求償訴求。
經濟和時代的發(fā)展,對訴訟審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對相關主體關系的明確作出適當調整,從而實現(xiàn)對訴訟效率的提升。在民商法中,基于民事訴訟的審理,當民事案件在審理過程中出現(xiàn)新的連帶責任人和債權債務關系時,執(zhí)法人員應適當調整對相關主體關系的明確,協(xié)調現(xiàn)有民商主體,并對案件所涉及債權人與當前所有連帶責任人所享有的權利及需要履行的義務進行明確,以便保障案件雙方的合法權益。法律的不可抗性與強制性不允許相關人員全盤否定會修改連帶責任中的相關規(guī)定,僅是針對民商主體關系所涉及部分責任進行協(xié)調。這要求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應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全面調查民商活動的相關主體,并對民商主體關系進行確定,準確分辨責任人的債權與債務主體,避免因責任主體關系不清而影響到案件的審理,以便為責任主體的合法權利提供保障,確保訴訟效率能夠得到提升。
為更好地保障訴訟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設計訴訟程序的時候,相關工作人員應依據當事人的合理、合法要求對訴訟程序進行設計,從立法層面為當事人的合法要求提供制度空間,以便為訴訟案件的審理提供依據。在立法過程中,立法者應以立法公正為根本目的,平衡訴訟的公正程度,最大程度提升訴訟效益價值,合理設計連帶責任的訴訟程序及相關制度,以便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公平、公正、公開的審理案件,切實保障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將實體法與程序法進行有機結合,以便保證司法公正。
連帶責任的實施加大了民商法律關系中當事人的法律責任,是針對債權人的補償救濟,也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針對當前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為保證司法公正,應將必要共同訴訟加入《侵權責任法》,將連帶責任納入共同訴訟,并對相關主體的關系予以明確,以便提升訴訟效率,確保當事人的合法、合理要求能夠得到滿足。
[1]姜希.試論我國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J].鄂州大學學報,2015(11).
[2]左霞.試論合同法中的法定連帶責任[J].知識經濟,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