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芳
(101416 航天工程大學 北京)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是指故意犯罪在其產(chǎn)生,發(fā)展和完成的過程中,因主觀原因而停止下來的各種犯罪形態(tài)。根據(jù)犯罪停止下來時是否具備某個罪全部的構成要件為標準,故意犯罪停止形態(tài)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犯罪完成形態(tài),也就是犯罪既遂形態(tài),第二,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包括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三種形態(tài)。
犯罪既遂形態(tài)是犯罪的一種基本形態(tài),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已經(jīng)齊備了刑法分則對某一具體犯罪所規(guī)定的全部構成要件。本文中,我們討論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中的既遂形態(tài)還要符合犯罪人的主觀心態(tài)存在故意。如甲欲殺乙,拿刀砍向乙,結果乙死亡,甲達到目的后即離開。該行為就屬于故意犯罪停止形態(tài)中的第一種類型,故意犯罪的完成行為,也就是犯罪既遂形態(tài)。
接下來重點來分析故意犯罪的三種未完成形態(tài):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犯罪預備:指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的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預備行為是著手前的行為,行為必須是對要實施的犯罪具有必要性,對于被害人的法益有一定危險;預備行為分為準備工具和制造條件,準備工具主要包括購買工具,租借工具,盜竊工具,制造條件主要表現(xiàn)為調查犯罪現(xiàn)場,調查被害人行蹤,出發(fā)前往犯罪現(xiàn)場,守候被害人到來,排除犯罪障礙,尋找犯罪同伙等等。未能著手關鍵看著手如何認定,行為必須被迫停止的,如果自動停止的話應該叫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而不應該叫犯罪預備。我們來看這樣一個案例:某甲欲行強奸,深夜伏于一鄉(xiāng)村路旁。終于有一女出現(xiàn),正要竄出,突然后面來了一輛汽車,被車燈照著十分清楚,某甲驚恐而沒有動手,結果等該女走后再等良久,卻未能再遇其他女性出現(xiàn),無奈掃興而歸。該案例中行為人正在為其強奸行為做準備工作,但是因為汽車車燈太亮而導致甲驚恐沒有動手,這是主觀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的,后來因為客觀原因不存在行為的可能性,不可能著手實施,所以屬于犯罪預備行為。
犯罪未遂是指已經(jīng)著手實施的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著手實行是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一個分界點。犯罪未遂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第一:與構成行為緊密的時間聯(lián)系,第二,侵入了被害人的領域,第三,犯罪未得逞是指沒有發(fā)生行為人所希望的侵害結果,第四,犯罪未遂跟犯罪預備一樣,也必須是被迫停止的,即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
犯罪未遂在學理屆可以分為兩大不同的類型。第一類:根據(jù)是否實行完畢可以分為實行終了的未遂和未實行終了的未遂。實行終了的未遂,是指行為人做了他認為對完成犯罪而言必須的一切,只需等待著結果出現(xiàn),但卻因為意志以外的因素導致結果沒有出現(xiàn)。如某人想殺人,如果他行兇后以為對方已經(jīng)死亡,所以就走了,但最后受害人卻被搶救過來了,沒有死亡。該案例就屬于實行終了的未遂。未實行終了的未遂,指行為人沒有完成他認為的必須動作,如果要實現(xiàn)既遂結果,行為人還要繼續(xù)剩下的行為,但卻因意志以外的因素導致結果沒有出現(xiàn)。假如醫(yī)學標準注射30毫升空氣致身體靜脈可以導致人的死亡,某甲在向乙的身體注入20毫升的時候被人發(fā)現(xiàn),不得已停止該行為。該案例就屬于未實行終了的未遂。第二類,以行為的實行客觀上能否構成犯罪既遂為標準,犯罪未遂可分為能犯未遂與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是指犯罪人所實施的行為本身可能達到犯罪既遂,不能范的未遂,指行為本身不可能達到既遂的狀態(tài)。我們來分析下面兩種行為:第一種行為:甲正在對乙實施槍殺行為,但是因為槍法不準而沒能射中,該行為中甲實施槍殺的行為本身是可以達到既遂的目的,但是因為他槍法不精,導致犯罪結果不能達成,這是屬于能犯的未遂。第二種行為:甲誤將維生素C片當作砒霜而投入他人食物。該行為中,因為維生素C的攝入是不可能達到殺人的效果的,不管行為人投的量有多少,都不可能達到他所期待的目的,該行為就是屬于不能犯的未遂。
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實行過程中的中止)或者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實行終了后的中止)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種停止形態(tài)。通過以下案例的分析我們來進一步了解犯罪中止。甲攜帶兇器攔路搶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實施暴力,乙發(fā)現(xiàn)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聽便住手,還向乙道歉說:“對不起,認錯人了?!痹摪讣?,行為人甲碰到了熟人覺得不好意思而未動手,這是屬于他意志以內的原因停止的犯罪,首先認定為犯罪中止。此外,該行為正在著手實施,還沒有結束,所以屬于實行過程中的犯罪中止。我們再來分析下面的案例:甲投毒殺乙,乙嘔吐不止,甲又心生憐憫之心,送乙到醫(yī)院之后乙康復。該案例中,甲投毒后心生憐憫之心,而將乙送到了醫(yī)院,屬于意志以內的原因而停止殺人行為,首先認定為中止,其次,甲的投毒行為是屬于實行犯,該犯罪行為已經(jīng)結束,即該行為已經(jīng)實行終了。在這個案例中,甲的行為就屬于實行終了的中止。關于實行終了的中止我們應當注意,必須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假如實行終了的犯罪過程中,犯罪人心生悔意,也實施一定的補救行為,但是沒有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那么這種情況仍然不能認定為犯罪中止。我們再來看這樣一個案例:甲與乙因一樁小事發(fā)生口角,甲從地上拾起把鐵鍬朝乙的頭部砍了兩下。此時,甲見乙的頭部出血了,便非常后悔,甲扔下鐵鍬攔住一輛轎車將乙送往醫(yī)院。在去醫(yī)院的途中,乙死亡。該案件中,甲砍了乙后心生悔意,將乙送去醫(yī)院,但是乙在去醫(yī)院的途中已經(jīng)死亡,發(fā)生了犯罪結果,所以不能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這種情況不應當認定為犯罪中止而應當以犯罪既遂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