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琰
摘 要: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燦爛的文化,融合了各個方面,其中繪畫占據著文化的重中之重。在中國,傳統(tǒng)的中國畫是令國人最敬仰的繪畫類型,也是普及程度最高的繪畫,相比之下,西方盛行的油畫就微有遜色。
關鍵詞:中國畫;油畫;特點;對比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6-0023-01
一、背景分析
首先,中國畫同西洋畫相比,在使用材料、工具方面不同。中國畫所使用的筆、墨、紙、硯、色等傳統(tǒng)工具材料,經過數代勞動人民及畫家的努力,不斷改進完善,已達到高度和諧完美的程度,設想要完成一幅中國畫離開柔軟而富有彈性的毛筆,濃黑而具有光澤的墨,潔白而細膩的宣紙,淡雅而又富于裝飾效果的礦、植物顏色,是絕對辦不到的。
雖然現在我國有成千上萬的畫家,都在絞盡腦汁不斷探索各種新的材料、工具和技法的創(chuàng)新,但也只有局部的一兩個方面的變化,同時,也不是主流,大量考古及資料證明,傳統(tǒng)材料工具的使用已經在中國延續(xù)數千年,其民族特色利舊不衰,根本就在于其強大的生命力。
二、中國畫的特點
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與西畫不同,引中國書法用筆入畫,追求繪畫的形式意味和個性表現。正所謂“書畫同源”,中國畫和中國書法從初始以來,一直是親如聯袂,密不可分、筆墨作為中國畫藝術表現手法,雖然只是局部不是全局,但筆墨作為中國畫關鍵一環(huán),卻在每一筆,每一畫中浸透了中國畫的全部特征。追求實發(fā)用筆。一幅好的中國畫,無論從整體欣賞還是局部欣賞,每一個線條講究意在筆先,意到筆不到,它的抽象美都可以反映一個畫家的功力,都會給觀者以無可顏狀的感染與享受。
中國畫的意境追求的是詩的意境,空闊流動的意境,不受真情實景的制約,不受光源、透視、投影的約束、講究以線界形,散點透視,寫其意而不重其形,以形寫神,遷想妙得,敢于用浪漫的手法刪繁就簡,大膽提煉取舍,以小勝達,以少勝多,記白守黑,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產生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耐人尋味的意識形象。
由于東西方本身文化發(fā)展的差異性、局限性、那時,古人就用他們自己的獨特的方式與獨特的視角去記錄世間萬物一切的人與景,事與物,天與地,詩詞本身充滿了詩情畫意與無限的遐想空間,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意境美,仿佛身在了迷蒙的大山之中,使人身臨其境,記得北宋詩人蘇軾就評論過唐代王維的話,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其實這不僅僅是王維一個人的風格,整個中國畫都蘊含了這一點道理。這本身也和中國人含蓄的性格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關系。
相比較而言,油畫是西方的主要繪畫藝術。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技術效果。豐富的色彩變化,透明、厚重的層次對比,變化無窮的筆觸及堅實的耐久性,是大眾比較喜愛的繪畫藝術,油畫適宜在平面上創(chuàng)造一個“立體空間”,表現出感受世界的視覺感受,油畫是光和色的技術、(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印象派繪畫風格,重色彩、重外觀、重瞬間)在表現質感、曬量感、空間感方面是任何畫中不能匹配的。油畫是用顏色去表現對象的,它以顏色的三屬性與色性來表現繪畫對象的色彩關系。油畫的技巧很多,有厚涂法,薄貼法、點彩法、渲染法等,有的手法細膩不見筆觸,有的手法粗狂色彩斑斕。油畫覆蓋力強,為了追求視覺上的和諧,其表現層次的方法一般是從暗顏色開始作畫,接著用中間顏色去按暗顏色,然后用淺顏色去壓中間顏色,最后用最亮的顏色去壓淺顏色,所以油畫的亮色常常畫的最為厚實。
三、油畫的特點
油畫的價值:保存時間長:距今五六個世紀的油畫仍然保存相當完好,并且不褪色、不變色。地位高,油畫一直是高貴生活的象征,最早在歐洲流行于宮廷,只有皇族才能享受,400年前,油畫傳入中國,馮然是宮廷享受的特權。世界上最無價的油畫《蒙娜麗莎》,至今保存于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受到世人崇拜。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領袖都為自己創(chuàng)作油畫,在中國,北京天安門城樓的毛主席像就是油畫。珍藏性,很多跨時期的油畫杰作,都成為了油畫收藏家的收藏作品,哪怕是用上億的天價回購,也毫不猶豫,油畫的高貴屬性和收藏價值是他們購買的動力。永恒性,不可替代性:婚紗油畫、全家福油畫等使近年興起的新型油畫,婚紗油畫是愛情永恒的象征,是最高藝術與婚姻的完美結合,以及為自己創(chuàng)作油畫的永恒紀念意義,因而受到大家的歡迎,這是其它任何物品代替不了的,俯瞰古今,名人都不一定戴鉆戒,但一定會為自己創(chuàng)作油畫。裝飾性:到現代,油畫流行于中上層社會,主要運用于室內裝飾,油畫特有的高貴屬性,以及高檔的視覺效果,視覺效應,決定了油畫對裝飾檔次的提升和無與倫比的藝術效果。
四、結語
伴隨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國畫的形成與發(fā)展已經走過了一個漫長的道路。漫長的歲月,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民族,燦爛的中國畫之所以獲得如此殊榮,以至于同希臘的雕刻、法國的音樂被譽為世界人類藝術寶庫的三杰,這是因為它具有其他繪畫所沒有的民族風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旭.中西方繪畫的對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