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洪斌
摘要:西方風景畫的產(chǎn)生在美術史上并沒有確切的記載,最早在威尼斯畫派的畫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關于風景畫的端倪,這更說明威尼斯的風景畫事實存在的,或者說是對西方風景畫的貢獻是必不可缺的。本文研究內(nèi)容是威尼斯畫派對西方風景畫發(fā)展的啟發(fā),來證明其確實對西方風景畫的貢獻。
關鍵詞:威尼斯畫派 風景畫 喬爾喬內(nèi)
中圖分類號:J20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22-0026-02
威尼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水而生而美而聞名,這樣的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城市催生了一個對光和色彩極度敏銳的畫派——威尼斯畫派。在15世紀后半期,以佛羅倫薩為首文藝復興開始走向衰落,很多的佛羅倫薩畫家來到帕多瓦、威尼斯,在北方的威尼斯卻開始興起,文藝復興經(jīng)過文化中心古城帕多瓦傳入了威尼斯,使威尼斯繪畫有了變革。以貝利尼家族為代表的畫家們及其追隨者們,吸收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精華,拜占庭藝術注重色彩的觀念以及北歐尼德蘭傳入的油畫技術,結(jié)合威尼斯當?shù)氐膶徝牢幕嬅嬷型怀錾屎凸P觸的生動與明快,在色彩上大膽的創(chuàng)新,用筆上活潑歡快。在畫面構圖中,人物的比例逐步變小,背景中的風景比例變大,以光和影來傳達細膩的情感變化,最終形成了“威尼斯畫派”。
威尼斯臨海,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離教皇國遙遠不受他們控制,加上造船技術的進步,海運交通便利,經(jīng)濟貿(mào)易發(fā)達,在那個時候一直是歐洲最大的商業(yè)中心和貿(mào)易市場。威尼斯這座城市商業(yè)資本強大,政治獨立,生活安定,在這種社會政治經(jīng)濟綜合的條件下,威尼斯畫派孕育而生并且蓬勃的發(fā)展。在威尼斯,商人地位要比同時代的其他國家商人地位高的很多,因為商人的地位都是由政體獨立決定。威尼斯遠離教皇國政體獨立,而這些商人就成了威尼斯畫家的藝術贊助人,繪畫就由他們來主導而非教會和王室,商人的地位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商人需要藝術來裝飾美化自己的生活,他們相比于教會和王室在思想上更偏為自由,更追求現(xiàn)世美好生活,對繪畫的主題即提出了新的要求。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上也能遠離教會的干擾,在繪畫的創(chuàng)作題材上更顯得自由,在他們的繪畫作品中,畫家盡情表現(xiàn)現(xiàn)實人生的歡樂和對自然世界認識。正如《西方文明史》 寫道:“大多數(shù)威尼斯畫家不像佛羅倫薩畫派那樣關注哲學和心理方面的主題,他們的目的主要是從感官上而不是從心靈中去吸引人。他們喜歡畫田園風景畫和運用燦爛和諧的色彩”。所以雖然同屬文藝復興, 威尼斯畫派的享樂主義氣息卻格外濃厚。他們大多以神話宗教故事為主, 是神與人相互相接觸彼此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在一個畫面之上,愉悅的人間和優(yōu)美的自然,這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這些藝術家們對自然景象和現(xiàn)實生活的描述。
威尼斯畫派由于人物背景風景比例的擴大,他們的繪畫可以說是基于風景的,也為西方風景畫單獨作為一類畫和其產(chǎn)生提供了可能。有關于獨立的西方風景畫產(chǎn)生的時間和地點,美術史學界一般認為是17世紀的荷蘭,但是這種結(jié)論似乎還有待探討,因為早在1580年,威尼斯就出版了由意大利的克里斯托福羅·索爾特寫過一本小冊子《品畫記》,其中就記錄了最早關于風景畫的美術系統(tǒng)理論理論,而在稍早的一些時期,各個威尼斯畫家的畫作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關于風景畫的端倪,這更說明威尼斯的風景畫事實存在的,或者說是對西方風景畫的貢獻是必不可缺的。那么我們就羅列出這些畫家和他們的畫作來去論證這一命題。
貝里尼家族創(chuàng)建了威尼斯畫派,后由提香等人將會尼斯畫派發(fā)揚光大。在貝里尼家族中第二代畫家喬瓦尼·貝里尼是集大成者,區(qū)別于佛羅倫薩畫派,在畫面中加入更多的色彩。關于色彩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威尼斯這座城市,河道縱橫,獨一無二,水田相接,波光粼粼,風光無限。在貝里尼的作品中,開始出現(xiàn)風景與人物相結(jié)合的局面,1480年所繪制的《忘形狀態(tài)的圣方濟各》和1485年繪制的《圣耶柔米讀書》,背景都是描繪的威尼斯的自然風光,而這些作品被美術史家認為是一大進步。貝里尼的最后一幅杰作繪于《諸神之宴》,描繪的是奧林匹亞眾神在酒神的宴席中,盡情享受美酒佳肴,眾神們?nèi)缫蝗悍潘蓯芤獾霓r(nóng)民在聚餐, 場景就是威尼斯人認為最為休閑的林間空地。喬瓦尼一大貢獻就是將風景與人物相結(jié)合,將風景融入到畫作之中。他的兩名弟子,喬爾喬內(nèi)和提香又將這個畫派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樣也在畫中加入了更多的風景。喬爾喬涅,一位敏感的天才藝術家,他的繪畫創(chuàng)作上主要表現(xiàn)大自然的美景與人的和諧相處,強調(diào)的是人與自然在畫面中的自然融入。1505年所作的《暴風雨》,畫家選取雷雨降臨前蓄勢爆發(fā)的一刻。畫面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的看到風刮得樹枝在空氣中不停擺動,這景象正預示著暴風雨愈來愈近。這幅畫主題不明,沒有借用神話或是圣經(jīng)的故事,這幅作品中很難發(fā)現(xiàn)他要表現(xiàn)什么,人們也很難想象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將風景中安排兩個沒有任何關系的人,這幅畫引得后人爭議。但是在當時的收藏家和鑒賞家眼里是被作為一幅風景畫來看待和界定的,從畫面構圖和內(nèi)容以及畫題來看,這幅畫中對風景的描繪明顯強于人物所占的分量,人物是次要的,風景是主要的,喬爾喬內(nèi)把風景在繪畫中的比重大幅度提升,也就開啟了風景畫成為獨立畫種的可能。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稱此畫為西方繪畫史上的第一幅風景畫。另有一張當時極受青睞的描繪田園風光的作品《田園交響曲》,大約作于1510年,作者大概是提香,此作品的主題也同樣不很明確,描繪的是威尼斯阿卡狄亞的風貌。前面是個青年男子,一個衣著考究,一個則身著牧羊人穿的粗糙而簡樸的外衣,坐在野外,兩側(cè)各有肉感十足的裸女,但他們并未注意,只是互相對視。這張畫描繪的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在阿卡狄亞鄉(xiāng)村的一次短途旅行,在這里,人與神和諧共處。在他的畫作中,基本每一幅畫都有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作為陪襯。1520-1525年,提香的一幅木刻畫《有擠奶少女的風景圖》,畫中有一個正在喂養(yǎng)群的牧童,牛群和一個正在擠奶的少女,疾馳的馬匹和棲身于樹樁上的老鷹。盡管整幅作品把人物和谷倉邊的動物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同樣凸顯了鄉(xiāng)村廣闊的草地和裸露的巖石。和《田園交響曲》一樣,事實上,它更像一幅真正的風景。第一位將提香的木刻畫畫成油畫的威尼斯畫家雅各布巴薩諾,他的畫作《田園牧歌》被稱為16世紀最早的意大利風景畫。
17世紀的威尼斯繪畫已經(jīng)不似之前的輝煌17世紀上半葉,大半畫家延續(xù)著16世紀的晚期威尼斯畫派的風格,到18世紀,是威尼斯共和國的最后時光。但是威尼斯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以卡納萊托為首的一批畫家,可以從他們的畫中很明確的看出風景都是一張完整的風景畫,他們描繪的都是意大利水城風光,優(yōu)美而委婉,淡美而溫馨。而卡納萊托尤其以準確描繪威尼斯風光而聞名。在《圣馬可廣場》《大運河上的賽船》中,他將準確的建筑細節(jié)和明快的色彩結(jié)合起來,他的這種威尼斯的風光畫很快受到游客的歡迎,經(jīng)常是作為特產(chǎn)被游客買走,他有些風景畫,將真實建筑置身于想象的背景之中。在這個時代里威尼斯在藝術領域擁有其他的城市無法比擬的活力威尼斯畫家活躍在歐洲各地。
威尼斯的繪畫從早期的貝里尼開始,經(jīng)過喬爾喬內(nèi)和提香,直到18世紀的卡納萊托,我們可以從他們的繪畫作品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風景在繪畫中的比例逐步加大,人物的地位慢慢變?yōu)橐r托,不再是過去那樣的主要地位。我們可以從威尼斯畫派的發(fā)展過程中可以看到他對于西方的風景畫影響與啟發(fā),威尼斯風景繪畫在其中一枝獨秀。
18世紀的最后幾年,威尼斯共和國走向滅亡,所有的奢華財富和紙醉金迷煙消云散,在拿破侖的槍炮之下,威尼斯畫派隨著威尼斯共和國于1797年成為了歷史的記憶,威尼斯盛極一時的文化與藝術逐漸衰亡,它為后來的西方風景畫產(chǎn)生了重要的啟示。不管以后美術史學家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的證據(jù),提出了什么新的觀點,威尼斯畫派對于西方風景畫的貢獻都是無庸質(zhì)疑的。
參考文獻:
[1]張法.20世紀西方美學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2]王受之.世界當代藝術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3][法]薩特.存在與虛無[M].陳宣良等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2.
[4][美]簡·羅伯森·克雷格·邁克丹尼爾.當代藝術的主題[M].匡驍譯.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4.
[5][英]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M].范景中譯.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
[6]顧平.藝術的理論研究與學術表達[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