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班主任是管理小學生的主要工作者,但是做好班級的管理任務需要面對許多問題,并且存在很多困難。在班主任管理班級任務中,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相互溝通,以及家長與老師的溝通都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應該對自己的學生多些尊重和了解,才可能達成溝通有效性,提高溝通效率,幫助自己的學生們快樂成長,提高成績,以此推動良好的師生關系,共同進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溝通
由于當代小學生性格多變,身心發(fā)展不平衡,給班主任的教學管理增加了很大難度。管理作為一種綜合、復雜的工作,尤其是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方式直接或間接影響小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和學生的性格塑造。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應充分了解、掌握小學生身心發(fā)展各階段的主要特征,根據(jù)其性格特點選擇民主、公平、平等、關愛的管理方式。
一、 一視同仁的管理方式
在管理班級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公平。學生的成績高低、民族以及家庭背景可能存在很大差異,但是作為班主任應當一視同仁地看待所有學生。始終堅持透明化的公正、公平原則。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和諧的氣氛,并且有效地提高班主任在學生群體中的威信,得到更多學生的支持和認可。例如,班主任在管理班級過程中,偶爾發(fā)現(xiàn)一個同學的家庭背景“不一般”,其父母在政府工作,始終有一種“公子氣”,甚至有時候“出錢”吩咐其他同學代寫作業(yè)。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應該在班級指出該學生的缺點,給予嚴肅批評,使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并讓該同學進行自我檢討,分析這種行為的害處。相反,如果班主任對此學生的做法縱容或視而不見,該學生會把自己的行為當成一種生活習慣,不利于他的長遠發(fā)展。對其他學生來講,也是錯誤的管理導向。班主任對待問題不忽視、不偏袒的行為準則一定會得到學生及其家長的認可和支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多留意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充分掌握自己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班級的整體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進行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 化解矛盾以溝通為前提
班主任應把溝通這門藝術轉換成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紐帶,通過溝通化解同學間矛盾和師生間矛盾。班主任因其職權特征,更有利于這種方法地實踐。比如,
當發(fā)現(xiàn)學生整體語文成績下降時,班主任可展開班級會議,讓學生分析成績下降的原因。比如,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沒有及時完成作業(yè),古詩文的釋義掌握不好等等。同時給教師提出一些改進意見。比如,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講解重點時語速過快,細節(jié)講解不到位,學生的反應速度沒有跟上,老師沒有觀察到學生的感受等等。班主任應該把學生的想法和建議及時反饋給語文教師。并邀請語文教師與班級學生及時溝通,這種做法不僅使語文教師了解講課方式上的不足,同時能兼顧學生的整體意見。
三、 拉近師生間距離
班主任及時與學生溝通,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在課下,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像朋友一樣親密。比如,在周末和節(jié)假日對學生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完成作業(yè)情況。同時,向學生父母了解學生在生活方面的困難,是否適應班級的氛圍,是否和同學的關系處理融洽,回到家里是否心情不愉快等等。這樣,學生對班主任的心理隔閡才能降到最低,甚至消失。學生才會與班主任敞開心扉,交流自己的真實想法。只有班主任與學生之間關系拉近了,學生才會對班主任更加信任。
四、 尊重學生興趣愛好
對學生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班主任應給予賞識和鼓勵。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如果師生不進行長期、頻繁地溝通交流,班主任就不可能了解學生的真正愛好。在幫助學生發(fā)掘潛力和優(yōu)勢時,班主任卻不能給予支持,這樣的班主任是不稱職的。有些班主任過度地干預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也是不正確的。這樣的班主任只是片面地認為:學生的興趣愛好占據(jù)了很多文化課學習時間,不利于學習成績地提高。比如,一個學生從小就喜歡圍棋,并且在課余時間愿意鉆研,班主任對這樣的行為應給予支持和鼓勵,班主任地支持可能給學生在學習圍棋方面更有動力和興趣,該學生可能會是一個出色的圍棋選手。相反,如果班主任卻認為課余時間應該休息或學習專業(yè)課,這種管理理念是不正確的,班主任的行為很可能扼殺了一個圍棋天才。
五、 用寬容對待學生犯的錯誤
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要時時刻刻帶有親切感。在學生犯錯誤時要給予批評指正的同時,應給予寬容的態(tài)度:學生犯錯誤并不可怕,能認識錯誤及時改正就好。以寬容和諒解耐心開導學生,以朋友身份和學生深入交流。比如,一個學生在考試中作弊,被監(jiān)考老師發(fā)現(xiàn)了,監(jiān)考老師把此事告訴了班主任,班主任應該用耐心的語氣指出學生的錯誤。作弊在考試中是堅決不允許的行為,因作弊取得成績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同時如果把考試作弊當成一種習慣,逐漸會養(yǎng)成弄虛作假的性格,也不利于學生在社會的發(fā)展。相反,如果學生犯錯誤,班主任立即嚴厲批評和責備,容易造成學生反感、恐懼。隨著時間推移,師生之間可能會產(chǎn)生隔閡,在情感上越來越陌生。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心智不成熟的小學生呢?班主任應該用合理的方法循序漸進,慢慢引導啟發(fā)學生,使其認清缺點并積極改正。
六、 宣傳各科目老師的優(yōu)點
所以,班主任要積極引導學生,更多宣講任課老師的長處,使學生們喜歡并相信這些任課教師。這樣會增加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自信,促使學生在上課時集中注意力,專注聽講。在宣傳各科目老師的優(yōu)點時,再增加各科目老師的感染力,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
七、 結語
隨著現(xiàn)代師生交往的多元化,學校的育人方式和空間也應轉變。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教育要注重開放的方式。因此,班主任作為德智體美德的主體工作者,任務和責任巨大。班主任應該靈活運用因地制宜的原則面向學生,從學生的長期發(fā)展著眼,要把教育和管理工作從班級延伸到家庭和社會,提高學生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班主任的“鐵手腕”難以達到所需要的管理水平,甚至還會引起學生強烈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和身心成長。班主任只有和學生做好溝通交流,在管理班級時,才能夠更有成效,學生才能在班主任的關心呵護下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楊冬梅.談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09).
[2] 廖鵬程,唐紹文,嚴春艷.淺談班主任與學生及家長的溝通技巧[J].廣西教育,2011,12(15):59-61.
[3] 吳進俠.師生的溝通藝術與技巧[J].學周刊,2011,13(5):144-145.
作者簡介:
覃秋波,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憑祥市,憑祥市第二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