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凱悅
對一件事情專注到極致,就是匠心的精髓
2017年5月初,下了一天的雨夾雪。傍晚5點,紀錄片《阿壩吻禮》攝制組在若爾蓋包座原始森林的拍攝還沒完全結束,但必須收拾器材踏上返程。因為山里沒有路燈,都是懸崖峭壁,天黑前必須出去。
陳希在英國倫敦。
出發(fā)已經遲了,熟悉當地環(huán)境的藏族工作人員扎西開車一路飛奔,陳希坐在副駕駛位置,心驚肉跳。一個多小時后,終于開出了森林。為了抄近路,車子開上了茫茫草原。為避免車輪陷進泥潭里,駕駛員一直猛踩油門,車胎一路冒著白煙,剛剛開到大路上,就爆胎了。車上的人都后怕得一身冷汗。
這是陳希在四川藏區(qū)拍攝紀錄片《阿壩吻禮》期間的日常。這部片子聚焦了5個家庭,從初夏到深秋,她從英國倫敦往返四川藏區(qū)三次,斷斷續(xù)續(xù)拍攝了四個多月,終于湊齊了片子所需要的基本素材。
因為已經移居英國,陳希每年有將近一半的時間生活在倫敦。她給人的印象是話不多,很沉靜,喜歡傾聽,但只要講起她拍攝的故事和主角,眼睛就會發(fā)光。她說,作為一名紀錄片導演和國際制片人,她要講述的故事主角在中國。
因為2015年一次深入四川阿壩的采訪,陳希和藏區(qū)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當年結識的幾位朋友,至今還時常通過微信把阿壩的各種新聞資訊與遠在英國的陳希分享。
一天,她接到阿壩州文廣局的陳順清發(fā)來的一幅照片。照片上,兩個藏族男子在嘴對嘴地接吻。這是藏人的一種傳統(tǒng)禮儀,她覺得有趣,有點像歐洲的禮儀,就圍繞吻禮進行了深入的調研,找到了和吻禮有關的幾位主角和家庭。
陳希(女)在攝制《阿壩吻禮》。
她覺得這是個好題材,有故事可挖,展示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歷史和文化,決定為這個故事找一個受眾廣闊、有影響力的播出平臺。經過多方努力,播出平臺最終確定為BBC英國廣播公司的中英文網站。在此之前,陳希和BBC的合作已經持續(xù)了多年。
和BBC的緣分,是從她赴英國求學深造開始的。
2008年春天,她還在國內媒體做早新聞,一個月有三分之一時間要清晨4點鐘到崗。雖然早新聞一直是臺里的龍頭節(jié)目,但她卻對未來感到迷惘。因為覺得可以看到自己10年之后的樣子,而她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
經過一年一邊正常工作、一邊復習英文的艱苦努力,在第三次考試的時候,她咬著牙拿到了IELTS平均7.5分、GMAT700多分的成績。她當時的選擇為數不少,但最終去了英國。因為在她看來,英國是全球最富歷史和最有影響力的傳媒機構的聚集地。她希望有一天,能夠到世界級媒體去工作,哪怕只是實習。
陳希順利拿到了倫敦商學院和卡斯商學院的MBA錄取通知,但是工商管理碩士基本要讀兩年,每年學費高達3.5萬英鎊。權衡之下,自己可以負擔得起的倫敦國王學院文化與創(chuàng)意產業(yè)專業(yè)成了她的最終選擇。
到國王學院報到一個多月之后,她突然發(fā)現,學校前門正對著布什大廈的后門,這幢大廈就是BBC國際臺的辦公地點。她很興奮,琢磨著找機會去這個近水樓臺的圣地參觀。
英國的普通碩士課程一般為期一年半,時間短,課業(yè)強度大,每周都要完成一篇3000字的論文和指定題目的課堂辯論。那時候除了繁重的課業(yè),陳希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找各種實習機會,登陸各種招聘網站,看學校給的實習推薦,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4到5個小時。
陳?;貞?,入學那年的冬天,BBC舉辦了一次針對留學生的“認識英國”知識競賽,比賽的優(yōu)勝者可以獲得進入BBC實習的機會。她毫不猶豫報了名。最終她贏了,并且是唯一的優(yōu)勝者。
“大家都覺得是在蒙,其實下的多少功夫只有自己知道。從到英國讀書那天起,我就沒看過娛樂節(jié)目,只看英國的新聞和辯論節(jié)目。之前密集看過一陣子英國各種娛樂節(jié)目,也是因為工作涉及節(jié)目版權的需要。所以,機會可能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吧。”陳希說。
在BBC國際臺實習的日子是從最基礎的大量英中新聞編譯做起的,還要做網站的后臺編輯和原創(chuàng)新聞的采寫。雖然辛苦,但在日常大量繁復的練習和編輯們的悉心指導下,陳希的水平提高很快。
去實習之前,陳希覺得自己是很有經驗的編輯記者,進入那樣一個多元環(huán)境之后才發(fā)現,自己的很多想法和眼界還是有些狹隘的,需要開闊思維去重新看世界。在這個純粹的英語環(huán)境里工作,她的英語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開始學著用英國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去了解和融入英國社會。
當時英國對留學生的簽證政策比較寬松,雖然BBC不提供工作簽證,陳希碩士畢業(yè)之后,仍然申請到PSW(Post Study Work)簽證,繼續(xù)為BBC工作。
因為有留學背景,陳希沒有把更多精力放在采訪英國的明星和政要上,而是常常把筆觸和鏡頭伸向英國華人社會,替他們發(fā)聲,報道華人華社的動態(tài)新聞和人物故事,做了在英留學生讀書、生活、工作、情感故事的系列報道。
陳希跑華社新聞時,剛好趕上英國為縮減移民人數欲取消PSW簽證的風口浪尖,這是很多留學生都反對的事情。BBC當時火速對話英國內政部,并采訪了多位憑借PSW簽證在英國主流社會取得成就的留學生。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發(fā)現很多從國內來英國讀書的同學其實只是想要一段畢業(yè)后在英國工作的經驗積累,并沒有移民計劃,我們公司的實習生當時就是這樣的想法,PSW簽證其實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如果PSW簽證取消了,這些孩子畢業(yè)后很難有機會迅速拿到工作簽證,就要立刻回國,他們來英國讀書的性價比就會大打折扣?!眅ndprint
2011年,陳希和合伙人成立了一家傳媒公司,主要業(yè)務是她擅長的影視制作、公關和制片工作。因為對BBC視頻內容需求的了解和工作經驗,新公司也順利成為了BBC網站的視頻供應商。公司最初聘用的員工就是中國留學生。
隨后的2012年,公司迎來了發(fā)展的好時機。當年恰逢倫敦奧運會舉行,全年的媒體工作需求不斷,陳希的公司成為了騰訊和新浪的奧運視頻獨家供應商。
業(yè)務接踵而來。管理一家公司是陳希面對的新挑戰(zhàn)。雖然有心理準備,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艱難還是超出了她的想象。她不僅要對內容進行把關,還要自己制定商業(yè)計劃,談項目,應對甲方,做預算,控制成本。那時她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每晚最后一班地鐵的時刻,因為每天都是乘那一班回家。
經過兩年的努力,公司業(yè)務逐漸上了軌道,陳希和合伙人成立了第二家傳媒公司。公司為不少中國留學生辦理了工作簽證和實習簽證,讓他們有機會在畢業(yè)后留在英國,增加國際媒體的工作經驗?!爸钡浆F在,倫敦的年輕華人攝像,80%以上都是與我們公司合作起步的?!?h3>講中國故事
陳希的公司迅速發(fā)展為英國最知名的華人影視制作公司,不少客戶是英國本地相當有影響的大公司。在內容制作方面,陳希已經不滿足于日常新聞專題、廣告以及宣傳片的拍攝制作。她希望能夠拍出一些經得起時間打磨、留得住的東西。
為了尋找新的故事和平臺,2013年,陳希帶著倫敦華人設計師的故事回成都,參加了央視紀錄頻道導演遴選的公開競標演講。項目成功中標,她也從同場競技的其他導演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發(fā)現了異彩紛呈的中國選題。
隨后,她到香港做短期訪問學者,發(fā)現深圳和香港有豐富的雙城故事題材。她以一個記者的觸覺,判斷這一定是個吸引眼球的題材。這也是陳希定居英國后,第一次真正把鏡頭聚焦中國。
深港雙城故事開拍時,正值南中國的盛夏季節(jié),平均氣溫高達40攝氏度。為了節(jié)約成本,劇組選擇住在價格比香港便宜很多的深圳羅湖口岸附近的酒店。每天清晨7點,拍攝團隊扛著器材從酒店出發(fā),氣溫已經接近30度。
片子的十幾位主角大部分是居住在深圳到香港求學或工作的人士。劇組每天全程跟蹤他們的生活。深港兩地跨境成了一個大問題,每天要過4次口岸和海關,單程排隊過口岸有時要花兩個小時,每天的拍攝時間都超過12個小時。
劇中一位主角是住在香港鳳坑村的客家婆婆。鳳坑是香港新界海邊山坳里的一個小村莊,他們從深圳出發(fā),過口岸,乘20分鐘東鐵線火車,到香港粉嶺,再坐30分鐘小巴,徒步翻過兩座山。這個過程中攝像機、鏡頭和腳架都要自己抗,人手好幾件。到了拍攝地,早就濕透襯衫。頂著40度的高溫,扛著攝像機,一拍就是到太陽下山,之后再原路返回深圳。到了酒店,又要倒素材、看素材。這樣的節(jié)奏整整持續(xù)了3個月,第一季的拍攝才告一段落。
做為國際制片人,這些年陳希鏡頭下的人物越來越多元,有生活在英國的中國時裝設計師、英國上議院勛爵、街頭藝術家、社會名流和創(chuàng)業(yè)精英,也有中國最底層的小人物。
最近兩年,陳希大部分工作時間都在中國。公司業(yè)務繁忙的時候,她每個月要往返一兩次中國。雖然經常飛來飛去,體力和精力都受考驗,但她始終認為,她的故事主角應該在中國。
“這些年有很多回國采訪拍攝的機會,走過了很多地方,我越來越發(fā)現這是一片可愛的土地,這土地上有我最愛的人。他們那么熱情、真誠地生活著,我有責任把這些故事講給海外的受眾聽?!?/p>
由于對中英兩國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都有著深刻的了解和體驗,不少公司請陳希做中英項目的咨詢策劃和公關工作。她說,自己對連接中英的工作特別是文化項目都非常有興趣,但希望選擇更有益兩國社會發(fā)展的事情去做。
不過,她的大部分精力還是放在內容上,希望每年至少可以拍好一個題目?!艾F在不是都在講工匠精神嘛,我覺得對一件事情專注到極致就是匠心的精髓。”有人評價她是“穩(wěn)健的技術流”,她覺得,這正是她希望努力的方向。
陳希說,她和團隊正在策劃《中國匠心》的系列紀錄片,希望能夠把中國城市各個角落最鮮為人知的工匠和他們的故事、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傳承挖掘出來,帶給海外的受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