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文也得先有“米”,它就是作文材料。葉圣陶指出:“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可見,做個生活的有心人,把生活中發(fā)生的小故事積累起來成為素材尤為重要。為此,同學們應該建個“素材庫”,做法如下:
1.博覽群書收集材料。通過課內(nèi)外閱讀就能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因此同學們要養(yǎng)成勤于讀書的習慣,以開闊視野,并且要學會及時做筆記。
2.細致觀察獲取材料。一年四季景色的變化,自然課上的實驗操作,美術(shù)課上的手工制作等,都是同學們很好的觀察對象。大家可以向老師學習觀察方法,然后留心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特點,在腦海中形成生動具體的形象。
3.從生活中提取材料。小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有許多有意義、有情趣的作文材料,只要我們留心生活,善于發(fā)現(xiàn)美,挖掘美,就會有很多新鮮、生動、活潑的素材注入到作文中來。
4.在生活中積累材料。春游、掃墓、放風箏、拔河、勞動等各種有意義的活動,都是積累作文素材的好機會。自己是活動的小主人,要及時記錄下活動的場面、感受和想法。
積累作文素材貴在堅持。只要鍥而不舍,分類貯存,就一定會建成一個豐富的“素材庫”。那時,寫起作文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