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薇
(信陽農林學院規(guī)劃與設計學院,河南信陽 464000)
中原城市建設最大優(yōu)勢就在于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所以,選擇以歷史文化為基礎,全面融入多種文化元素,將為提升中原城市的整體影響力提供本質性指引。從具體的文化視角出發(fā)也是真正詮釋和展現社會大眾關注與認知的重要要求。如果將中原茶文化具體應用到中原城市和藝術設計活動之中,就能夠讓該地區(qū)的地域性文化得以全面詮釋,而這也正是該地區(qū)城市藝術設計的本質化詮釋。
如何更好詮釋茶文化、應用茶文化是當前我們理性認知茶文化的關鍵所在。中原地區(qū)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無論是中原文化的內涵,還是中原文化的形成背景及時代影響力,都是在當前我們認知和應用文化的關鍵所在。
無論是中原茶文化所表達的生態(tài)屬性,還是中原茶文化體系中所具有的人文思維理念,恰恰都能夠為中原城市藝術設計活動的全面提升注入新力量。對于中原城市藝術設計活動的具體開展來說,我們需要從城市文化這一客觀角度來對其形成深刻認知。中原是有著特殊性的地區(qū),其獨特的地域位置使其成為我國多種文化的交流與集散地,各種文化元素都在這里融合、集中。從中原地區(qū)的飲茶習俗看,無論是制茶的方法茶具的應用,還是茶俗等等,都有著中原特色。
中原茶文化是我國茶文化機的重要組成內涵,它不僅是一種文化的傳遞和詮釋,更是地域文化的深度詮釋和合理表達。如今我們對茶文化的理解與認知也進一步深化,我們在具體看待某一種茶文化體系時,不僅要認知和詮釋相應的文化理念,同時也需要將相應的茶文化素材融入其中,借助具體的茶文化媒介,更好地展現整個茶文化體系的元素內容與理念思維。
中原地區(qū)是我國社會的重要地區(qū),“逐鹿中原”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即使在今天,中原仍然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核心地區(qū)所在。在當前城市化發(fā)展的進程中,中原地區(qū)也進入了城市化建設的重要時期,無論是城市建設的整體規(guī)模,還是具體發(fā)展速度,與以往相比,都有著全面提升。在中原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城市化的全面建設不僅有效拉動了中原地區(qū)的經濟增長,同時也促進了中原城市文明建設。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過度的城市化建設,將導致中原地區(qū)的多數城市呈現無限蔓延,從而使得城市建設與開發(fā)與整個城市文化詮釋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這從根本上影響了中原城市化建設的最佳效果。
中原地區(qū)很多城市的傳統(tǒng)建筑和文化遺跡都被拆毀、被擠占,而基礎的文化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也被破壞,從而影響了整個中原地區(qū)文化理念的全面繼承和深化發(fā)展,更重要的是丟失了原本城市文化中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多樣性。城市化建設是人類文明建設與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但是真正有效、生態(tài)文化的城市建設應該以文化底蘊為基礎,彰顯與自身內涵相匹配的城市建設定位與內涵色彩。
今天,城市化的迅速推進已經發(fā)展成為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和活的“靈魂”。然而,大量人口的積極涌入,加大了城市運行的壓力,“文化危機”“文化空虛”已經成為整個城市發(fā)展的重要特點。一方面是現代化城市建設所面臨的層次性壓力及危機,尤其是缺乏文化內涵的積淀,從而影響了城市化的全面建設。另一方面,我們已經形成了關于城市建設的全面認知與理解,特別是認識到地域性和文化內涵是整個城市發(fā)展與建設的魅力所在。選擇合適的文化內涵融入整個城市建設活動之中,提升其設計水平和文化理念融入性,就顯得至關重要。
當前中原城市建的設過缺乏必要的文化保護意識,且未能發(fā)掘必要的文化元素,并且對深厚的文化元素進行深度與的表達。諸多城市在建設過程中,過多關注商業(yè)色彩和內涵,從而影響了必要的文化特色和價值內涵的表現,尤其是部分城市過多講究規(guī)模上的大和時代上的新,而讓原有的文化內涵未能得以全面而成熟的詮釋與表達。甚至有的城市在開發(fā)與建設時,存在抄襲其他城市設計的現象,從而影響了自己城市內涵的表達。而在城市文化的環(huán)境及氛圍中,則忽略了應有的文化應用。
地域性是一種具體特殊色彩的元素,其所展現的是一個地區(qū)在一定時間內所形成的文化內涵和普遍價值認同。詮釋地域性內涵,并且將這一文化內涵融入整個城市建設之中,就極顯價值。地域性發(fā)展策略的基礎是地域性文化,它不僅僅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體系的關鍵所在,更是當前文化認同理念的重要內涵所在。
地域性詮釋的不僅僅是一種客觀內涵,更重要的是一種地域生態(tài)。中原城市在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嘗試選擇相應的地域文化元素融合其中,進而實現內涵與外在形式的深度詮釋與合理表達。中原地區(qū)是我國文化交流融合程度最深的地區(qū),這里所具有的文化元素是多樣化的,這就為我們更好地開展城市藝術設計活動提供了重要幫助。
地域性發(fā)展策略是在當前城市化建設過程中保護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在當前傳統(tǒng)文化理念缺乏有效傳承的時代背景下,立足地域特色,并且選擇合適的文化元素予以詮釋和表達,成為了整個城市建設過程中的重點與核心所在。地域性的特殊性也是讓中原城市的魅力得以深度展現的關鍵所在。
城市藝術設計活動在開展時,可以應用的審美元素及內容是多樣化的,無論是具體使用的設計元素,還是相關設計理念的集中融入,都是當前城市藝術設計活動開展時,所需要詮釋的重要特色。從城市藝術設計活動的具體訴求看,只有結合地域特色,對中原茶文化進行全面探究和深度認知,尤其是融入合適的文化素材和生態(tài)內涵,才能提升城市藝術設計活動的審美內涵和人文生態(tài)。
從當前城市藝術設計活動的創(chuàng)新訴求來說,只有理性認知城市藝術設計中的具體內涵與整體特征,尤其是通過細致化分析適合城市藝術設計活動的具體思維,才能實現對中原茶文化元素的合理應用。在中原茶文化的全面推動下,城市藝術設計實現了城市建設過程中所需要應用的內涵和生態(tài)人文的特色理念,從而有效突破了傳統(tǒng)城市藝術設計活動中的理念和藝術設計思維。
任何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和價值內涵,而地域文化則是該地區(qū)區(qū)別于其他城市的重要因素。中原地區(qū)雖然不生產茶葉,但是這里是我國封建時期最為重要的政治中心,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形成了具有中原風采的茶文化體系。在對我國茶文化體系進行分析時,我們看到,中原地區(qū)的茶文化是中原城市建設發(fā)展與構建時的關鍵內涵。比如中原茶文化向我們傳遞的生活理念,以及大眾習慣等,都是在當前背景下我們合理認知中原茶文化優(yōu)勢元素的關鍵所在。
中原茶文化元素可以被具體應用到城市藝術設計中。將中原茶文化作為合理的設計內涵,其具體傳遞和表達的內涵是豐富的。中原茶文化所詮釋的理念是社會大眾關注的方向,尤其是中原茶文化中所闡述的包容性和生態(tài)性,正是中原地區(qū)別于其他地區(qū)的關鍵所在。因此,突出中原茶文化元素的價值內涵和整體特征,將讓整個城市藝術設計活動的價值得以提升。
中原茶文化的具體內涵和特征,恰恰是其地域性文化的獨有元素,也是當前文化背景下需要我們表達和詮釋的重要文化認同。結合目前社會大眾所關注的焦點,大眾對地域性的具體要求有了更為全面認知,尤其是在文化融合進一步加速的今天,地域性本身就是一種具體的文化,因此基于地域認同的重要出發(fā)點,將具體的文化內涵與藝術設計理念相結合,成為我們開展中原城市藝術設計理念的思維所在。
城市藝術設計時,要從茶文化的生態(tài)內涵和文化詮釋中,具體尋找到藝術設計的靈感。而地域性發(fā)展策略中,其中所包含的是一種地域文化,更多是一種價值理念,尤其是形成的集體性共識。因此我們在進行具體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必須凸顯城市的文化標志和價值內涵。從中原地區(qū)的特點看,在市建設過程中,我們要選擇合適的茶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從而讓中原地區(qū)的城市化建設更有內涵和文化獨特性。
[1]張羅丹.楚文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藝術設計中的應用——以武漢市公共藝術設計為例[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129-132.
[2]孫茂玲.基于城市設計的城鎮(zhèn)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構——以安徽六安市佛子嶺城鎮(zhèn)濱水地區(qū)城市設計研究為例[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2):151-152.
[3]吳德剛.城市設計中的歷史文化保護策略與設計手法探索——以廣州白鵝潭地區(qū)城市設計為例[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15(5):213-215.
[4]鄒鵑彪,吳強.公共藝術塑造城市精神的“芯”——美國底特律飛利浦·艾·阿特城市中心廣場公共藝術設計[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2):111-113.
[5]運迎霞,徐漫辰.文化遺產歷史空間保護與城市設計——以安徽東至堯渡老街歷史街區(qū)保護規(guī)劃與城市設計研究為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6(3):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