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彪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醫(yī)院輸血科 云南 楚雄 675000)
輸血是重要的臨床輔助治療手段,要求安全、快速,而展開準確的交叉配血試驗對患者用血安全性有重要影響[1]?,F(xiàn)階段臨床應用較多的交叉配血檢驗方法為聚凝胺法、酶法、鹽水介質(zhì)法等,這些傳統(tǒng)檢驗方法操作繁瑣,用時較長,極易被外界因素影響,靈敏度較低,輸血的安全性有待提高[2]??ㄊ轿⒅z試驗是新型輸血檢驗方法,操作簡便且準確性高。為分析卡式微柱凝膠試驗的應用價值,筆者選取158例交叉配血試驗患者展開臨床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交叉配血試驗的158例患者,其中男95例,女63例,年齡13~71歲,平均(35.4±6.9)歲;所有患者臨床資料均完整,其中54例有輸血史,10例有妊娠史,1例短期內(nèi)輸血數(shù)次,3例有妊娠合并輸血史。
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采集患者肘靜脈血3~5ml,以枸櫞酸鈉抗凝劑行抗凝處理,利用試管對158例患者展開鹽水正向定型與反向定型試驗。對卡式凝膠管并做標記,以生理鹽水制作0.05%紅細胞懸液,將待測血清50μl加入A、B兩試管,分別加入20μl抗A血清與抗B血清和5%紅細胞懸液50μl,將待測血清50μl和抗C血清加入試管C中。在A1與B1食管內(nèi)加入待測血清、A型及B型血清、0.5%紅細胞懸液。檢測期間調(diào)整溫度為37℃并孵化10min,向凝膠試管加入O型血50μl,以1000r/min的速度離心3min,之后展開測量。
陽性:試管中的紅細胞全部或部分結合柱內(nèi)的凝膠;陰性:試管中的紅細胞均沉淀至底。
用SPSS 20.0軟件包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卡式微柱凝膠試驗正定型、反定型一次性檢驗符合率明顯高于鹽水法(=5.08、10.76,P=0.024、0.001)見表1。
表1 兩種方法檢測結果比較 n(%)
158例患者中RhD陰性1例,占比0.6%;E陰性44例,占比27.8%;C陰性11例,占比7.0%;1例患者在交叉配血試驗之后發(fā)生配血不符,占比0.6%。
在很多疾病治療中,輸血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而輸血檢驗是確?;颊哂醚踩闹匾h(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輸血檢驗方法如聚凝胺法、酶法及鹽水法等最低檢測限度較高,自動化程度不佳,且操作比較麻煩,難以標準化,若患者為危急重癥,一旦輸血延誤將會導致患者疾病治療受到影響,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若配型不準則會導致抗凝現(xiàn)象,甚至可誘發(fā)血管內(nèi)栓塞,導致殘疾或死亡。因此輸血前展開準確、快速的配對十分重要。
過去臨床常用的傳統(tǒng)檢驗方法在血清配對、血型配對方面的準確度有待提高,與此同時因配對不準引發(fā)的醫(yī)療事故也并不少見,這些給患者及醫(yī)院均造成了不良影響[4]。近年來,卡式微柱凝膠試驗在輸血檢驗中的應用逐漸增多??ㄊ轿⒅z試驗屬于血型血清配對的新型、迅捷檢驗方法,以抗人球蛋白為基礎,展開血型鑒定和配血。其工作原理是借助細小凝膠顆粒構成濾網(wǎng),與系統(tǒng)調(diào)控下的離心機器配合,可迅速將非凝結紅細胞與凝結紅細胞分離,于電腦顯示器上反映出不同圖譜,檢驗醫(yī)師可結合標準解讀方法對圖譜進行分析,實現(xiàn)標準化輸血檢驗,可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人為因素給交叉配血檢驗造成的干擾??ㄊ轿⒅z試驗可避免傳統(tǒng)檢測方法的不足,能夠快速、準確的實現(xiàn)血液配對,為患者輸血安全與迅速的輸血治療提供更多保障。在本次研究中,卡式微柱凝膠試驗正定型、反定型一次性檢驗符合率100.0%、99.4%明顯高于鹽水法的96.8%、91.8%(P<0.05)。經(jīng)交叉配血后,1例患者發(fā)生配血不符,占比0.6%。從中可見,卡式微柱凝膠試驗的輸血檢驗準確率較高。
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經(jīng)卡式微柱凝膠試驗結果并不正確,推斷可能是因為患者自身疾病可能會影響到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如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自身凝血功能障礙或惡性腫瘤等,因此在運用卡式微柱凝膠試驗展開輸血檢驗前,應先判斷患者疾病。另外,在檢驗過程中,根據(jù)規(guī)范標準保存血液病適當處理,之后再展開血清血型檢驗十分重要,若血液樣品的保存時間過長,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卡式微柱凝膠試驗可減少醫(yī)護人員和血液樣品的接觸,能減少醫(yī)護人員帶來的污染,同時又能避免血液樣品中可能存在的病原給醫(yī)護人員健康造成損害。
總體而言,以卡式微柱凝膠試驗展開臨床輸血檢驗,可提升一次性檢驗正確率,為患者輸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且符合現(xiàn)代醫(yī)學的安全、高效、快速理念,值得推廣。
[1]高樂俊,王樹誠,石效榮,等.凝聚胺技術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優(yōu)勢及應用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2,04(2):48-49.
[2]李冰.淺談如何做好臨床輸血檢驗流程的質(zhì)量控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8(10):275-276.
[3]王華玲.卡式微柱凝膠試驗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35):216-216.
[4]董海偉.卡式微柱凝膠試驗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