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愚雅
(達川區(qū)人民醫(yī)院 四川 達州 635000)
異位妊娠為婦產(chǎn)科常見疾病,但子宮切口瘢痕妊娠是異位妊娠中少見的一種,簡稱CSP,是指在剖宮產(chǎn)子選擇的切口瘢痕處剛好位于妊娠的部位,主要處于子宮腔和輸卵管腔外,子宮肌層與纖維組織將妊娠囊包圍著[1]。資料顯示,最近幾年來,CSP的發(fā)生率是1:1222~1:2215。CSP是一種危險的疾病,由于妊娠進一步發(fā)展,細胞不停地侵略子宮肌層引起子宮破裂和大出血的產(chǎn)生。CSP主要治療措施之一是藥物治療,而常見的藥物是氨甲蝶呤,這種藥物有遠期致畸、致癌、影響胎兒等危害。米非司酮是早期終止妊娠的藥物,副作用小、治療效果較好[2-3]。所以,本文解析米非司酮在子宮切口瘢痕妊娠臨床治療中的獨立效果,分析米非司酮是否作為替代氨甲蝶呤的根據(jù)。
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子宮切口瘢痕妊娠患者2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4~44歲,平均年齡34歲,確診時孕齡周期是6~11周,上次剖宮產(chǎn)時間跟發(fā)病時間相隔6~155個月,只有7例超聲感受到胎心搏動。治療患者主要原因是經(jīng)超聲檢查示子宮峽部或者子宮下段切口瘢痕處有不均質(zhì)團塊?;颊咧委煏r血絨毛膜促進腺激素(β-HCG)含量范圍是236~8022IU/ml。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共20例,各1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方面比較都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示組間可以比較。
對照組采取甲氨蝶呤治療,采用一次肌肉注射或者子宮動脈灌注化療,單次肌注計量1mg/kg,實驗組采取米非司酮的治療。當使用氨甲蝶呤治療之后一周血清β-HCG下降不明顯者;負壓吸引術(shù),清除妊娠殘留組織物,血清β-HCG一直不下降者;孕周小于7周,超聲顯示沒有胎心搏動者,都可使用米非司酮治療法。米非司酮100mg,口服一日三次。
每2天給患者檢查1次血清β-HCG,血清β-HCG明顯下降:血清β-HCG不斷地下降,并且每2天下降的程度大于原比值10%。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治愈率、不良反應率、血HCG恢復正常的時間與子宮內(nèi)包塊消失時間。
實驗組的治愈率為80.0%,比對照組的治愈率(50.0%)顯然要高(P<0.05),而不良反應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實驗組的血清β-HCG復原至正常時間為(14.78±0.85)d,子宮內(nèi)包塊消失的時間為(53.39±5.20)d,顯然比對照組的時間要短,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2。
現(xiàn)在關(guān)于子宮切口瘢痕妊娠產(chǎn)生病情的原因還不完全清楚,一些學者認為這與剖宮產(chǎn)術(shù)后子宮切口愈合沒有完全恢復有關(guān)[2]。判斷患者是否患有此病的主要措施是陰道彩超,研究表明,患者在妊娠之前有過剖宮產(chǎn)史再使用超聲檢測時能發(fā)現(xiàn)子宮下段團回聲或者存在孕囊。而子宮切口瘢痕妊娠在臨床中的癥狀是血清β-HCG持續(xù)增長、腹部疼痛、陰道大出血、停經(jīng)時間過長。
在治療子宮切口瘢痕妊娠時,常見的方法是選擇藥物治療,氨甲蝶呤是治療子宮切口瘢痕妊娠的常見藥物,可選擇在手術(shù)治療過程或者單獨使用,都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墒?,此藥是抗代謝的一種藥物,長期使用會產(chǎn)生致癌和致畸的現(xiàn)象,會對子宮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健康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為了阻止這一情況的發(fā)生和更加有效果的治療子宮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近幾年的研究結(jié)果和臨床應用效果顯示,使用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切口瘢痕妊娠患者,治療效果要比氨甲蝶呤的治療效果要好,副作用少。而米非司酮是現(xiàn)在國內(nèi)外都在采用的早期終止妊娠藥物,米非司酮是一種孕激素拮抗劑,能夠和孕激素競爭聯(lián)合孕激素受體阻止作用到子宮內(nèi)膜,可增長子宮肌層的敏感度,有效地治療子宮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因此,從治療子宮切口瘢痕妊娠臨床應用效果上來看,采取米非司酮治療法不但能夠提升治愈率,而且還能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血清β-HCG情況。
表1 兩組治療結(jié)果與不良反應頻率的對比(n,%)
表2 血清β-HCG復原至正常時間和子宮內(nèi)包塊消失的時間的對比(d,x-±s)
[1]陳明暉,謝洪哲,許玉芳,等.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切口瘢痕妊娠的效果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12):1333-1334.
[2]楊瑞英.氨甲蝶呤和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用藥治療子宮切口瘢痕妊娠的療效[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6):2493-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