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珈旖
放下,也許只需要一點點勇氣。
與往常一樣。外婆,妹妹,我。三個人圍坐在桌前,開始共進晚餐。“我們邊吃邊看電視吧!”妹妹怯怯地望望外婆,再小心翼翼地瞥了我一眼,眼睛滿是期待。氣壓瞬間降低。
“不行!多費眼睛,對消化也不好!”我堅定地說。
“你也別這么苛刻!就讓她……”婆婆護著說。
“不行就是不行!”我也守護著姐姐的權威。瞬間,妹妹甩下飯碗,直沖樓上,頭也不回。
“有本事就別下來!”我生氣地大喊。
外婆看到這僵局,就數(shù)落我:“你看她還小……”
“還小?我看她是永遠不會長大了!”連吞帶咽地吃完,“呯——”,我也重重地帶上門。
我覺得我做得很對,堪稱瀟灑。我教訓了妹妹,也用封鎖房門躲避了現(xiàn)實。但我不明白,為什么外婆總是偏袒妹妹?“她還小”——這個理由不知重復了多少遍。一瞬間,委屈與不解充斥全身,“為什么我讓妹妹保護眼睛,她卻還要批評我!”
……
持續(xù)冷戰(zhàn),誰也沒有低頭,房子里變得異常安靜,冷冰冰的,沒有溫度。
第二天早上,我推開房門,忽然瞥見地上有一疊我昨天換洗下來后已經(jīng)洗凈的衣服。我愣了一下,隨即明白婆婆還在生氣。我撇了撇嘴角捧起衣服。
按照慣例,我會在樓梯口大聲喊:“婆婆,我起床了!”婆婆會很默契地樓下回應:“知道啦,大寶貝,早飯是你喜歡的……”美好的一天便開始了??墒?,此刻,喉嚨像是被鎖住了,張口卻啞聲。
又在樓梯口躊躇,“婆婆會給我做好早餐嗎?”我小心地一探,兩碗面。婆婆沒有看我一眼,只是把筷子放在了滿一點的那碗旁邊,轉(zhuǎn)身上樓了。我吃著香濃的面條,有點兒尷尬,想叫住婆婆一起吃,但始終發(fā)不出聲音……
放學回家,妹妹依然歡快地跑出來叫道:“姐,你回來了!”可那個我最想見的身影今天卻沒出現(xiàn)。我沒好氣地白了妹妹一眼。
默默地坐在書桌前,慢慢地掏出課本準備做作業(yè)。
突然,目光停滯在臺燈旁,那不是我前幾天準備扔掉的手表嗎?斷裂的表帶煥然一新,連滿是油漬的表面也擦得透亮。我?guī)缀醪桓蚁嘈抛约旱难劬?。手表靜靜地躺在臺燈旁,似無聲地等待。
心頭有莫名的情緒涌動。那一疊衣服,那一碗面條,這只如同新買的手表……我恍然大悟,婆婆依然愛我。
我?guī)Ш檬直?,牽起妹妹的手,奔到樓下,疊羅漢似的趴在婆婆的背上,大聲地說:“婆婆,我們和好吧!”依舊是三人,依舊是這個空間,因有歡聲笑語,才會溫暖如春!
此刻,放下,便是溫暖!只需那么一點點的勇氣。
我所謂的自尊有多么的可笑!它似一把利劍,會讓家人傷痕累累。家人之間需要的是關懷,是包涵,是溫暖。哪怕是拌嘴,也該放下,也該立刻轉(zhuǎn)身擁抱,因為她們是最愛我的人??!
點評
文章思路清晰,感情真摯,語言鮮活靈動。親情的離合,在作者精心設計的場景中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并將情感層層推向高潮,結尾凝練深刻,與開頭遙相呼應,扣題自然。整篇文章字里行間都閃爍著作者對親情的深刻理解。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袒露在讀者面前,才有可能與讀者產(chǎn)生情與情的交流,心與心的撞擊,從而打動讀者。
(指導老師:楊淑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