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鋼
(呼和浩特市蒙醫(yī)中醫(yī)醫(yī)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失眠癥是以入睡困難,睡眠時間及深度不足為特征的一種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其病因非常復雜,與患者飲食不規(guī)律、壓力過大、勞逸失調等因素有關。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快,很多人有睡眠障礙問題,失眠的發(fā)病率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急劇上升。長期失眠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引起多臟器功能紊亂,同時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在蒙醫(yī)學中,失眠癥屬于“赫依”病的范圍;失眠指的是患者不能安然入睡、總是從睡眠中醒來或醒后不易再睡,有些嚴重的患者整晚不睡[1]。筆者2016年10月~2018年6月間內服蒙藥結合艾灸療法治療失眠癥,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確診為失眠癥患者90例,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齡22歲~76歲、平均年齡62歲,病程6個月~15年、平均病程2年,均門診患者。
1.2 診斷標準 依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臨床描述與診斷要點》,并參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二版(CCMD-3)[2]。診斷標準為:(1)主訴睡眠紊亂,每周至少發(fā)生3次,并持續(xù)1個月以上;(2)主訴或是入睡困難,或是不能維持睡眠,或是睡眠質量差;(3)日夜專注于失眠,過分擔心失眠的后果;(4)睡眠量和(或)質的不滿意引起明顯的苦惱或影響了社會及職業(yè)功能。
2.1 內服蒙藥療法 早服嘎古拉-4湯3g,午服依赫哈日-12 13粒,晚服高優(yōu)-13 13粒、阿嘎日-35 3g。辨證用藥:心病加服贊丹-3湯、腎病加服蘇格木樂-10、白脈病加服額爾敦烏日樂等。
2.2 艾灸療法 穴位:百會穴、大椎穴,步驟:點燃的艾條,距離皮膚2~3cm,對準穴位范圍進行回旋、雀啄方法進行熏烤,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不燙為度,一般灸25~30min(根據(jù)病情調整), 1次/d。2周為1個療程。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觀察指導原則》[3]制定。臨床痊愈:睡眠時間恢復正常或夜間睡眠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顯效:睡眠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癥狀減輕,睡眠時間較前增加不足3h。無效:治療后失眠無明顯改善或反加重者。
痊愈54例,占60.00%;顯效30例,占33.33%;有效5例,占5.56%;無效1例,占1.11%;總有效率98.89%。療程最短者1個療程,最長者3個療程,平均2個療程。遠期隨訪65例,愈后1至2年均未復發(fā)。
失眠癥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性疾病,輕者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眠而不酣、時睡時醒,重者徹夜不睡,且呈反復發(fā)作狀態(tài),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降低。目前,臨床治療失眠癥主要選用鎮(zhèn)靜藥物,其雖起效快,催眠效果較好,但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多,會產(chǎn)生藥物依賴性[4]。失眠癥可由多種因素引起,例如精神負擔過重、憂愁過度、悲傷哭泣、絮語叨叨和噓氣過多等心理因素,食用濃茶、豬肉、山羊肉、花椒以及味苦、性輕而粗糲的食物因素,空腹勞動、體力消耗過甚等行為因素,大量失血、突然受冷風吹襲等意外因素以及年老體弱者引起三根失去平衡,“赫依”偏盛導致失眠;還有長期疾病纏身、身體虛弱而引起腎虛也可導致失眠。因此治療失眠癥蒙醫(yī)以調節(jié)體素、鎮(zhèn)赫依、消希拉、安神為主要原則。嘎古拉-4湯具有鎮(zhèn)赫依、止痛作用,依赫哈日-12鎮(zhèn)希拉、清熱、助消化,高優(yōu)-13鎮(zhèn)赫依、解痙,阿嘎日-35調和赫依、熱、粘相博,止咳、平喘,贊丹-3湯清心熱、補心益氣,額爾敦烏日樂祛白脈損傷、清陳熱、燥黃水,同時結合蒙醫(yī)艾灸療法改善患者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本次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98.89%,表明內服蒙藥結合艾灸療法治療失眠癥,療效顯著,療程短,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