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飛龍 浙江農業(yè)商貿職業(yè)學院
高脂食品的過量攝入、運動量的減少等一系列問題引起現(xiàn)代人的脂質代謝異常,進而發(fā)展成為高血脂癥。高血脂癥不僅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并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也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因子,嚴重的甚至導致死亡。我國40~50歲人群中,冠狀動脈和主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檢出率為58.36%~88.31%,并有年輕化趨勢[1]。茶葉作為世界三大無醇飲料之一,具有多種保健功效。茶葉中降脂功能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醫(yī)學價值。分析茶葉中不同組分的降脂功效及其作用機理的研究現(xiàn)狀,能夠為茶葉降脂功效的后續(xù)研究提供科學依據(jù),并促進茶葉天然產(chǎn)物的生物醫(yī)學理論的發(fā)展,促進傳統(tǒng)茶產(chǎn)業(yè)向深加工方向的發(fā)展。
茶多酚是一種稠環(huán)芳香烴,可分為黃烷醇類、黃酮醇類、羥基-4-黃烷醇類、黃酮類等[2]。多酚類及其氧化產(chǎn)物是茶葉中重要的保健功能成分,對該類物質的降脂效果研究較多。Aline Santana等[3]的試驗表明,飲食中添加EGCG的小鼠體重比對照組降低16%,血清甘油三酯比對照組降低32%。Rabia Shabir Ahmad等[4]研究發(fā)現(xiàn),加入兒茶素和EGCG的功能飲料可降低血清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大幅度減少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對普洱茶的研究表明,茶褐素能夠增強肝脂肪酶和激素敏感脂肪酶的活性,增強肝臟組織和附睪組織中激素敏感脂肪酶mRNA的表達,從而促進膳食膽固醇的轉化和排泄[5]。
茶多糖是復合多糖,是一種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的酸性蛋白糖,在原料粗老的茶葉中含量較高。馮磊等[6]研究發(fā)現(xiàn),茶多糖能顯著提高高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LCAT)的活性,LCAT能催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表面的游離膽固醇酯化,形成HDL1-C,在LCAT的進一步催化下形成HDL2-C,運至肝臟代謝并排出體外。有研究從低檔茶葉中分離出3種多糖組分——TPS1、TPS2、TPS3,其中TPS1具有更強的脂質過氧化和羥自由基抑制能力[7]。Yan Xu等[8]的試驗表明,綠茶多糖對脂肪積累和體重增加有抑制作用,與茶多酚對血清瘦素水平、抗炎活性的影響具有協(xié)同作用。
對茶葉中其他成分的降脂作用研究主要包括他汀類、沒食子酸、維生素C等,對普洱茶中他汀類降脂的研究較多。普洱茶中的賓曲霉、溫特曲霉、煙曲霉屬、黃青霉、棘孢木霉、橘綠木霉可以產(chǎn)生洛伐他汀[9]。謝春生等[10]對各地收集的部分黑茶的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含量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黑茶中存在著他汀類降血脂成分。他汀類藥物是一種特異性3-羥基-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可阻斷HMG-CoA轉變?yōu)榧琢u戊酸,從而顯著減少肝內膽固醇的合成。
茶葉可以通過抑制膽固醇吸收合成、促進膽固醇分解、改變膽固醇組成等途徑調節(jié)膽固醇代謝達到降脂效果[11]。研究表明,紅茶和綠茶顯著降低高膽固醇血癥大鼠血清和肝臟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且減緩機體的脂質過氧化反應和體重增加速率[12]。熊昌云等[13]研究表明,茯磚茶可通過降低TC、TG含量,提高HDL-C的水平抑制大鼠肥胖,對大鼠體內脂肪減少有顯著作用,且人工接種發(fā)酵的茯磚茶功效接近甚至優(yōu)于自然發(fā)酵的茯磚茶。黃蝶等[14]研究表明,茯磚茶能使大鼠脂肪細胞中脂滴含量明顯減少,脂肪細胞直徑變小,且茯磚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效果優(yōu)于綠茶。
Jie Zhou等[15]發(fā)現(xiàn),涇渭茯茶水提物通過上調肝臟乙酰輔酶A羧化酶、硬脂酰輔酶A脫氫酶、脂肪酸合酶基因的表達,下調肉毒堿棕櫚酰轉移酶Ⅰ的表達,減少高脂飲食大鼠腹部脂肪質量、血清脂質、肝脂質。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普洱茶提取物抑制支配型脂肪調控基因SBP-1的表達,該基因作用于硬脂酰輔酶A脫氫酶,使硬脂酸與油酸的比值增加[16]。綠茶也可抑制肝臟中脂肪生成基因的表達,降低脂肪組織重量、肝臟總膽固醇水平[17]。潘聯(lián)云等[18]認為,茶葉對脂質代謝途徑具有顯著影響,主要通過調控固醇調節(jié)元件結合蛋白及其上下游因子表達,影響脂質合成和分解,從而降低脂肪積累。
脂質代謝需要多種酶的參與,對不同茶類的研究表明茶葉可以通過調節(jié)脂質代謝相關酶活性的途徑達到降脂效果。綠茶提取物通過抑制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和蘋果酸脫氫酶活性來降低肝臟甘油三酯的含量和脂肪組織重量[19]。普洱茶水提物可顯著降低高血脂癥大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丙二醛水平,顯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氣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20]。青磚茶能極顯著地降低大鼠體重及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丙二醛含量,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和血清超氧化物氣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降血脂效果明顯[21]。
目前對茶葉中降脂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單一成分,關于茶葉中某幾類成分對改善高血脂癥的交互作用的研究鮮有報道,且部分實驗結果大相徑庭。茶降脂活性產(chǎn)物的研究還可結合其他具有降脂效果的天然產(chǎn)物,比較降脂效果,探究其相互作用機理,開發(fā)具有更強的血脂調節(jié)效果的復合物。
茶葉降脂機理的研究比較獨立,并不連貫。降脂成分在體內的代謝是一個涉及一系列生化過程的復雜反應,應結合茶降脂活性物質的消化、吸收與排泄,系統(tǒng)研究其對脂質代謝的影響,闡明其作用機制。研究對象主要是誘導的高脂模型,茶葉降脂機理主要集中在對高脂模型脂質代謝的調節(jié),對于正常模型的血脂水平的影響鮮有研究,茶葉對高血脂癥的預防作用機理研究還很欠缺。
茶葉降脂效果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具有明確預防或降脂功能的茶葉保健品和藥物的開發(fā)很少,茶產(chǎn)品與作為降脂保健品和藥物的廣泛使用還有很大距離,尚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如確切的量效關系、毒理學研究、流行病學研究等。今后應借鑒其他天然產(chǎn)物的成功利用來開發(fā)含有茶葉成分的降脂藥物,在茶葉降脂功能藥物的臨床運用方面加大研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