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柳 深圳市寶安區(qū)無公害農產品監(jiān)督檢驗站
農產品質量檢測以及相應的安全控制是保證農產品在銷售與食用中安全性的重要措施。農產品的種類豐富、生產工藝復雜,只有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以及安全控制才能保證其進入市場后能夠為人們提供安全的服務,但是當前有很多農產品生產與銷售單位在質量檢測以及產品安全控制方面做得并不好[1]。
我國當前農產品種類不斷增多,生產技術也在不斷翻新,對其進行檢測的技術要求也在不斷升高,檢測技術的升級速度也很快。這就要求質量檢測的設備要不斷根據(jù)時代要求進行更新?lián)Q代,但當前我國農產品質量檢測以及安全控制方面的設備更新要求并未得到重視,導致很多設備檢查無法根據(jù)當前的技術要求進行參數(shù)調整,降低了農產品質量檢測的準確性[2]。同時,有部分農產品檢測單位存在投入不夠的問題,導致很多檢測設備帶病運轉,降低了農產品檢測的質量,給農產品使用帶來了安全隱患。
我國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多需要人工對檢測設備進行操控,并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對比,以得出質量檢測的結論。而在當前我國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人員中,有一部分人對于質量檢測技術掌握并不到位,很多都未經(jīng)過專業(yè)技能訓練,沒有實驗室檢測資格證書,因此其進行檢查設備操作以及檢測取樣、檢測結果分析的專業(yè)性就有待考察[3]。同時,在當前我國質量檢測設備與技術不斷更新的時代下,檢測單位也應根據(jù)工作人員的實際技術能力進行專業(yè)技能培訓安排,但是很多農產品檢測單位并沒有制訂科學的人員培訓計劃導致人員技能水平無法提升,農產品質量檢測的準確性就無法保障。
首先,應該做好投資管理,為農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購進符合技術要求的設備與儀表。任何質量檢測工作都離不開高精準度的設備與儀表,特別是在當前農產品生產技術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同步更新質量檢測技術設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提升了檢測站點的設備技術與質量才能有效降低檢測誤差,為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提供技術保障[4]。其次,要做好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的內部環(huán)境建設,不僅要通過專項整改為質量檢測工作構建整潔、衛(wèi)生的環(huán)境,同時還應做好質量檢測機構內部文化環(huán)境建設,要形成積極培訓、提升技術水平的工作氛圍,并對質量檢測工作中的安全隱患進行規(guī)避,營造質量檢測以及安全控制工作的總體氛圍,提升農產品質量控制的效果。
第一,實現(xiàn)對農產品質量檢測以及安全控制相關人員技能、專業(yè)知識以及整體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要定期對其進行農產品檢測知識的專業(yè)培訓,最大限度地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結果與實際數(shù)值之間的誤差降到最低。第二,制定相應的檢測獎勵制度。積極鼓勵負責質量檢測的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工作不斷地保持高度熱情與探索精神,對檢測的技術與標準不斷地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析[5]。第三,通過開展一些學術交流會或者競賽進行技術方面的探討。
第一,充分利用當前的資源進行整合。政府部門可以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整體調整農業(yè)、質檢、衛(wèi)生等相關部門之間的合作,避開矛盾,優(yōu)勢互補,將農產品質量檢測以及安全控制的工作做到最佳;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權責,對那些重復、冗雜的機構、人員進行優(yōu)化配置,實現(xiàn)高效、簡捷、統(tǒng)一的合作模式。第二,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監(jiān)理,各個檢測點實行以快速檢測為主,定量檢測為輔的原則[6]。
在我國農產品檢驗與檢測過程中,做好質量管控的重要基礎就是嚴格的質量檢測,針對其實驗室等檢查機構進行完善與管理能夠確保其質量管理的效果,提升農產品質量管理的效率,為我國農業(yè)生產效率與質量的提升創(chuàng)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