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太滿
草魚的兩大疾病,即爛鰓與腸炎,在草魚的養(yǎng)殖過程之中常會出現,且不同時期會呈現出不同的病癥,有時候會出現暴發(fā),然而在治療上用的藥物會使致病菌產生極大的抗藥性,久而久之,就需要尋求新的方法來治療。特別是在草魚高密度養(yǎng)殖、高投喂量、水質惡化的情況下,要根據兩大疾病的變化及時調整用藥,對癥下藥。筆者在生產一線遇到有效治療草魚兩大疾病的方法,整理如下,希望能為養(yǎng)殖戶提供借鑒。
公司采用土塘養(yǎng)殖草魚,一口大塘面積為8畝,水深2.5m,5臺增氧機,底質為淤底,三年清一次淤泥。養(yǎng)殖密度為2500尾/畝,養(yǎng)殖規(guī)格為550g/尾,放養(yǎng)時間為2016年10月3日。養(yǎng)殖到10月10日發(fā)病,由于魚苗轉過來時有蟲,鰓絲寄生車輪蟲,10月4日早上9:00用聚維酮碘溶液360mL/畝兌水全池潑灑,10月8日9:00用阿維菌素40mL/畝兌水全池潑灑殺蟲,沒用消毒劑消毒傷口;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聚碘溶液對于爛鰓的治療效果不明顯,細菌產生耐藥性。
細菌性爛鰓是草魚養(yǎng)殖過程之中最頻繁的,危害最嚴重,比較難治愈的疾病,常與腸炎、腐皮并稱為草魚三病。細菌性爛鰓幾乎在所有草魚養(yǎng)殖的區(qū)域內,且不同規(guī)格的草魚均有暴發(fā)。該病的死亡率較高,呈現發(fā)病快,死亡迅速,繼發(fā)性感染能力強等特點,如果沒能及時治療,將會造成巨大損失,該病的發(fā)病水溫為20~35℃,流行季節(jié)為4月到11月,其中6-9月為高發(fā)期,水溫越高越容易暴發(fā),草魚爛鰓可以分為急性爛鰓與慢性爛鰓,急性爛鰓感染細菌1~2天即可引起大規(guī)模病魚死亡,而慢性爛鰓感染相對緩慢。本案例屬于急性爛鰓。
早期因為地理位置以及患病魚種的不同,分離得的致病菌在一些特性上表現得有所不同,報道的致病菌有黃桿菌、魚害粘球菌、柱狀屈撓桿菌與柱狀黃桿菌,其中柱狀黃桿菌為草魚體表所攜帶的較多。病魚表現:打開鰓蓋發(fā)現鰓絲充滿泥土,殘缺不齊。
柱狀黃桿菌為條件致病菌,在養(yǎng)殖水體和自然水體中以及水生生物體表均廣泛存在,在水質好,魚體無損傷條件下不容易發(fā)病,一旦水質變差,該菌就會通過鰓或受傷的體表進入魚體。
病魚魚體發(fā)黑,特別是頭部,離群獨游,行動緩慢,反應遲鈍,呼吸困難,食欲減退,鰓蓋內表皮充血發(fā)炎,并有開天窗現象,鰓絲上黏液增多,鰓絲腫脹,末段糜爛,并粘附泥土。
剪取少量鰓絲放在載玻片上,加上2~3滴無菌水,蓋上蓋玻片,放置20~30分鐘后,在顯微鏡下見有大量細長的桿菌。結合癥狀和鏡檢確診為急性的細菌性爛鰓。
目前的治療采取外消內服的方式,即外用消毒藥與內服抗生素來解決。外用殺菌藥如爛鰓消(主要成份溴化二鉀基芐基烴銨,苯扎溴銨)和大蒜素,均為廣譜的殺菌藥物,用于消滅水體的致病菌,因為柱狀黃桿菌屬于陰性菌,雙重的廣譜殺菌藥能殺滅它。同時,內服鹽酸恩諾沙星、三黃散、土霉素,其中鹽酸恩諾沙星與土霉素都是廣譜殺菌藥,能有效地殺死靜止期和生長期的細菌,三黃散屬于保肝護膽類的中草藥,三者結合,在殺菌的同時也不傷肝。
1.2016年10月10日下午15:00用爛鰓消(主要成份溴化二鉀基芐基烴銨,苯扎溴銨)8瓶1600mL/畝和1kg大蒜素溶于水兌水攪拌均勻,均勻潑灑到池塘。爛鰓消治療細菌性爛鰓的效果有時會無效,為了提高藥效,加入大蒜素輔助,提高殺菌效果,達到雙重殺菌。
2.2016年10月11-13日下午15:00喂一餐4包料,每包料25kg料拌50g沙星和三黃散200g和土霉素50g,連續(xù)投喂三天。
2016年10月11日死亡27尾;10月12日死亡10尾以內;10月13日死亡5尾以內。
在草魚苗的養(yǎng)殖過程中,最容易出現腸炎,這是由于魚苗入塘之初,對于池塘環(huán)境沒適應以及過量投喂等情況導致的。另外,在每年的12月份,天氣不穩(wěn)定,易出現陰雨,草魚苗的腸炎病時有發(fā)生。養(yǎng)殖池塘底質沒處理好,也可使草魚苗產生腸炎。筆者在一線生產中就遇到過草魚苗患腸炎游塘,即全部的草魚都在池塘邊游,似乎沒什么活力。如果不能準確地判斷誘發(fā)游塘的原因并及時處理,不僅不能有效地遏制游塘,反而加劇草魚應激,造成死亡。
誠一公司一養(yǎng)殖土塘,水深為2m,面積3畝,每兩年清一次淤,11月15日干塘后,用生石灰清塘,再用茶麩肥水,用晶體敵百蟲殺蟲,魚苗試水后投苗。11月30日放苗,密度為3000尾/畝。
12月15日, A10號塘全部草魚沿池邊游塘,行動緩慢,吃料量很少,剛開始認為是一般的寄生蟲引起的游邊,12月16日用阿維菌素殺蟲,殺完蟲后還是在游塘,在12月18日用生石灰消毒,還是癥狀不改。
1.水質檢測
水色為青綠色,水色較濃。測量水溫15℃(上午11時左右),pH為7.8,氨氮為0.1mg/L,亞硝酸鹽為0.05mg/L,透明度為22cm,水質一般。
2.病魚檢測
將病重的魚撈出進行觀察和解剖,病魚體色發(fā)黑,腹部膨大,肛門紅腫外突,腸道內有少量黃色黏液,解剖魚體發(fā)現肝臟微發(fā)白,腸壁血管充血,黏模脫落,腸內無食,對鰓部進行鏡檢沒發(fā)現寄生蟲。診斷為細菌性腸炎。
草魚的腸炎病是由點狀氣單胞菌引起的,為革蘭氏陰性菌,端生短鞭毛,無芽孢,pH6~12都能生存,治療方法可以用外用內服的方法,苯扎溴銨與濃戊二醛對革蘭氏陰性陽性菌都可以殺滅,另外,可以內服抗生素鹽酸恩諾沙星進行消炎,同時內服三黃散保肝膽,防止內服抗生素對草魚的刺激。
12月19日上午全池潑灑苯扎溴銨與濃戊二醛,濃度為160mL/畝,同時每25kg飼料拌鹽酸恩諾沙星60g和三黃散100g,投喂內服,每天一餐,連續(xù)三天。12月21日基本上沒有游塘。
草魚的爛鰓和腸炎在草魚的養(yǎng)殖過程中都會出現,采用的治療方法都是內服抗生素與保肝膽類藥物,同時外潑殺菌藥的思路。要做到以下幾點:
1.對于一般的草魚爛鰓與腸炎要及時發(fā)現,及時對癥用藥。
2.選用的抗生素在養(yǎng)殖過程中最好能多幾種,交替使用,防止耐藥性菌的產生。
3.內服抗生素時應搭配保肝膽類藥物,有條件也可以再增加開胃、誘食的藥物如大蒜素等,保證草魚能正常地服下藥餌。
4.在選用內服的抗生素時,外用藥要選擇與之相對應有效果的殺菌藥,對于經常使用的殺菌藥要在其基礎上再搭配另一殺菌藥,起增效劑的作用,保證良好的殺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