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白色貉子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行情看好,投入大體相同,回報遠高于普通貉子;但是眾所周知,白貉抗病能力弱、易發(fā)病、死亡率高。那么,如何避免這些弊端、繁育出更多的白色貉子呢?有一點需要明白的是,白貉只是一種基因變異的產(chǎn)物,在我國發(fā)現(xiàn)和培育較晚,只有不足40年的歷史;雖然近年來價格高起,但繁殖量和市場存量卻遠低于普通貉;加上白貉的萬用色性,可以染成所需的任何顏色,所以現(xiàn)在的白貉還不能滿足于市場需求。怎么留種和交配能得到更多白貉,同時又減少死亡率呢?
選擇體型大、身條長、前腿高、臉寬、頭型大,針毛齊、長、亮,絨毛密、厚、細,色澤純白、無黑底、無雜毛、換毛齊,無疾病、無咬毛、無寄生蟲、無病史、無花鼻頭、無厚腳墊,父本母本繁殖性能高、哺育能力強、性情溫順的白貉為種獸。
白貉可分兩種類別,一種是全身的毛絨包括針毛、絨毛從根部到毛尖均是純白色的,眼睛淡藍色或棕黃色,個別是兩眼兩種顏色均有;另一種是四肢爪部、尾尖、眼圈、鼻尖、耳朵邊有普通貉特征,只有眼睛為褐色,其他部位毛色為純白色。而這兩種白貉的遺傳性均屬于顯性遺傳,由于存在顯性基因純合致死率高現(xiàn)象,所以白貉遺傳基因均屬于雜合型。
白貉和白貉相配由于遺傳基因純合性高,繁殖能力低或無繁殖力、空懷率高、后代缺陷多、疾病發(fā)生率高、死亡率高,一般不建議白白相配。
白公和普通母貉相配由于基因純合性低,可有效避免缺陷和致死率高,后代出現(xiàn)白貉的比例一般為二分之一,白貉小崽占比接近42%~46%左右,普通貉占54%~58%左右。
普通公貉和白母貉相配同樣能避免顯性基因純合性高的缺陷,后代出現(xiàn)白貉的比例接近50%,白貉占比一般在54%~58%左右,普通貉占比為42%~46%左右。
綜上所述,不論白公和普通色系母或是普通色系公和白母相配,得到的結(jié)果相差不大,更重要的是有效避免顯性基因的純合性高導致的繁殖性能低下和死亡率的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