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總是致命的疾病。適當?shù)膫谔幚砗图皶r的狂犬病暴露后預防處置對預防狂犬病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在中國武漢動物咬傷后不適當?shù)膫谔幚砗脱舆t的狂犬病暴露后預防處置的流行和影響因素。這項橫斷面研究是在到狂犬病預防門診就醫(yī)的動物咬傷受害者中進行的。我們通過多階段抽樣技術選擇受訪者。進行面對面訪談,調查傷口處置是否得當,以及受傷和到達狂犬病預防門診之間的時間差距。采用逐步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不適當傷口處理和狂犬病暴露后預防處置延遲的影響因素??傆? 015名動物咬傷受害者(564名女性和451名男性)答復了調查問卷,應答率為93.98%。總的來說,81.2%的動物咬傷受害者懷疑狂犬病暴露后傷口處理不恰當,35.3%的動物咬傷受害者接受狂犬病暴露后處置延遲。男性(OR=1.871,95%CI:1.318~2.656),未接受大學教育的居民(OR=1.698,95%CI:1.203~2.396),喜歡與動物玩耍者(OR=1.554,95%CI:1.089~2.216),知曉狂犬病致死率的人(OR=1.577,95%CI:1.096~2.270)更容易在動物咬傷后不恰當?shù)靥幚韨凇?5歲至44歲(OR=2.324,95%CI:1.457~3.707)的患者,被家養(yǎng)動物咬傷或抓傷的患者(OR=1.696,95%CI:1.103~2.608)和知曉狂犬病潛伏期的患者(OR=1.844,95%CI:1.279~2.659)有接受暴露后預防處置延遲的傾向。我們的調查表明,雖然狂犬病預防門診距離近并且暴露后預防處置是可以負擔的,但是在動物咬傷受害者中傷口處理不當和暴露后預防處置延誤是常見的。知識缺乏和意識淡薄可能是暴露后預防處置不當?shù)闹饕?。教育計劃和提高意識運動應當是預防狂犬病的首要任務,尤其是針對男性、教育程度較低和年齡15~44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