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到她時,她才12歲。她青澀的小身體里暗藏了很多結實的情感。我知道這些種子會發(fā)芽。
操場上,我站立于她面前,將雙目與她對視,她吐吐舌頭:“老師,我難道又沒聽到鈴聲?剛才我踩到落葉了,我聽到了肺腑破裂的聲音,你看——秋天,真是殘忍!把樹葉染出了傷口一般的顏色……”她小心翼翼地拾起落葉的殘骸,神色消黯。
她曾在日記里這樣描述她喜歡的一道菜“熗炒胡蘿卜”。
那一抹橙紅暗示著她是一個充滿陽光活力又有點害羞的小姑娘!一看見我,她便不好意思地羞紅了臉,低下頭,只剩下一個淡黃色的肚皮在外面裸著。我想到了徐志摩的詩句: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我又不小心中了胡蘿卜的誘惑!
她時常說自己總是慢騰騰的,會突然因為一草一木,就控制不住內心翻涌的細膩的感情。其實,這樣一份“慢慢走”,不就是“好好賞”嗎?這樣一份“翻涌”,不就是“動情”嗎?在這匆忙繁華的世界里,能保有一顆平靜、多情的心,對于一個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實屬不易。
是什么賦予她這樣的靈氣?家訪時,我看到孩子媽媽的床頭放著這些書:《城南舊事》《魯濱遜漂流記》《灰娃的高地》《西游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就像一棵樹搖動著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著另一朵云。一旭很幸運,很幸福!
我知道,多年后,發(fā)芽的種子會長成大樹,我也是幸運的,因為這一份見證。
陳鳳,重慶市兩江新區(qū)金溪中學教師。區(qū)級優(yōu)秀班主任、優(yōu)秀輔導員。任教過小學和初中,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以愛心和恒心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學生。主辦過“花海弄潮文學社”“郁金香文學社”,輔導學生在市級以上刊物上發(fā)表文章20余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