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致遠
【釋義】褒義。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卷,書籍;益:好處。喻指讀書有好處。
【出處】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六:“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p>
“開卷”有益
期末考試將至,大家都在緊張地復習。這時,一件令大家開心的事情發(fā)生了。
“這次‘思想品德考試,你們是愿意開卷考還是閉卷考呢?”老師這一問,班級里就炸開了鍋。經(jīng)過表決,只有少數(shù)“學霸”選擇閉卷考,多數(shù)同學都要開卷考,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老師決定聽取大家的意見進行開卷考。大家齊聲歡呼——考前不用再為這一科看書和復習了。
幾天后,考試時間到了,大家都沒有忘記帶《思想品德》課本,并將課本早早地就擺放在課桌上。試卷發(fā)下來后,大家著急的不是思考,而是翻書。
可是,大家查了半天,卻一個答案也沒找到。這可有意思了,為什么找不到答案呢?大家發(fā)現(xiàn),每道問題都是靈活開放的,書里根本就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只有真正理解了課本里的理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后才能作答。
考試結(jié)束了,有同學抱怨道:“書上什么都找不到,這也叫開卷考?”
老師說:“開卷考,并不等同于就可以不用看書復習了。這次開卷考,如果你掌握了書里的內(nèi)容,不用翻書,按自己的理解聯(lián)系實際來作答,也能考出滿分或高分!”
原來,開卷考別有用意啊,它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沒理解掌握書的精髓,就算書擺在我們面前,也是沒有用的。這真是“開卷”有益呀!
(福建三明市第八中學)
老師說
老師別出心裁,利用開卷考試告訴同學們,如果不讀書,不理解書本內(nèi)容,就算開卷也得不了高分。讓學生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的確是一件“有益”的事。
(李耿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