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廁所革命”,每一次都從提升旅游業(yè)品質入手談問題。譬如2017年11月,習近平就旅游系統推進“廁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兩年多來,旅游系統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體現了真抓實干、努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態(tài)度和作風。旅游業(yè)是新興產業(yè),方興未艾,要像抓“廁所革命”一樣,不斷加強各類軟硬件建設,推動旅游業(yè)大發(fā)展。
鐵路站車、城市軌交車站以及周邊地區(qū)的廁所,眼下是什么情況?近年來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新民周刊》記者通過走訪調查發(fā)現,許多地方的廁所在“整容”后有驚喜,但仍有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改進。
智能化與“死角”并存
還記得嗎?綠皮火車,包括1990年代開行的空調列車,那廁所是什么感覺?如果車速較慢的話,正在“方便”的旅客,完全可以這樣打發(fā)時間——數著蹲便器下清晰可見的枕木,十、二十、三十……
后來手機普及了,時不時地有旅客一邊“辦公”、一邊玩手機,“噗落拓”,那手機掉落到鐵軌上,就悔之莫及了。
中國列車上最早普遍采用全封閉式集便器的,是2006年開行的進藏列車。當時鐵路系統購買的青島四方龐巴迪生產的全封閉車廂,有一個突出的設計理念——不污染青藏高原的環(huán)境。由此,無論是列車上旅客丟棄的垃圾,還是排泄物,都必須隨列車出青藏高原。
當2007年開始,“和諧”號動車組上線后,從事車輛維修工作的鐵路職工發(fā)現——列車底部再也不是臟臭不堪了。原本,無論是綠皮車、空調車,進庫后,工作人員檢修列車底部,經常看到未分解的糞便。有時候更換配件時,還不得不把沾著糞便的彈簧、電線之類拆下來??嗖豢把?。
而“和諧”號動車組由于采用和進藏列車類似的全封閉真空集便器,車底比較干凈。
對于如廁旅客來說,由于動車組特別是新建高鐵線路運行的車次對號入座不能超載,使得車上廁所環(huán)境大為改善。原本,一到春運高峰,旅客列車廁所里都能塞滿無座旅客——只要回得了家,在廁所忍一宿都不嫌臭。一些長途旅客甚至穿著成人紙尿褲坐車——回趟老家,竟然趕上了宇航員的待遇。
在動車組大面積開行以后,選擇鐵路出行的旅客,在如廁方面有了較大改善。比如以往坐火車,由于采用直排式蹲便器,每到進入城市市區(qū),特別是列車靠站時,就必須關閉廁所。一旦有人內急,也只得忍著。忍不住的,那就不言而喻了。而封閉式集便器的大規(guī)模采用,使得旅客全程都可以上廁所,豈不快哉?
但由此,鐵路部門必須增加新的工種,比如真空集便器修理工。有媒體曾經報道過——廣鐵集團廣州動車段的周建武近六年來,共檢修動車組集便器近4000個。
還有吸污組。記者了解到一組數據——在上海鐵路車輛工貿有限公司杭州迅安公司杭州動車服務部,每天夜里要對16列動車組進行吸污作業(yè),按每列動車組15個集便器,算下來,吸污組一個人一天要為近40個集便器清理污物。
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劉振芳前不久曾在一次高鐵會議上透露,目前我國平均每天開行動車組的數量達到4000列。由此不難推測,類似杭州動車服務部這樣承擔檢修集便器的部門,大約有300個左右。而全國從事此類動車組集便器檢修工作的人員至少有1500人。
但單就鐵路列車上的“廁所革命”來說,亦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據交通運輸部發(fā)布的2016年交通運輸行業(yè)發(fā)展統計報告數據顯示,鐵路2016年全年完成旅客發(fā)送量28.14億人,旅客周轉量12579.29億人公里。其中包括了相當一部分采用直排式廁所的傳統旅客列車。若以每人每天排放半公斤糞便、一公斤半尿液計算,數量仍然驚人。直排式廁所,在鐵路列車的“廁所革命”上,目前來說,確實是個死角。
當然,在旅客如廁體驗上,無論動車組還是傳統旅客列車,都能做得更好。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日前研究制定了站車廁所保潔《崗位作業(yè)指導書》,推行保潔作業(yè)標準化、保潔頻次具體化,要求車站候車室和動車組列車廁所每小時不少于1次保潔,客流高峰期每小時不少于2次保潔,動車組商務座車廂廁所每15分鐘保潔1次;及時總結站車廁所保潔作業(yè)實踐經驗,優(yōu)化作業(yè)流程,全面推廣“收、掏、掃、刷、擦、整、擺、清、拖、驗”十字作業(yè)法;研發(fā)專用清潔劑,配備納米清潔棉、便攜式干濕兩用吸塵器、蒸汽除污機等先進保潔設備,全面提升保潔品質;建立客運、車輛、維保等多部門參與的廁所報修信息平臺,保證廁所設備設施故障及時發(fā)現、及時排除??偠灾姘褞斠换厥略谧隽?。
2017年12月18日,上海虹橋站大客流區(qū)域廁所智能升級后投入使用,站在廁所門口的旅客們看著智能引導系統,就能對每個坑位的使用狀態(tài)一目了然。這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推進“廁所革命”、美化旅客出行環(huán)境取得的最新成果。
有人如此評價:“過去,很多人急匆匆地趕到廁所時,卻不知哪幾個被人占用,只能挨個去找,畫面十分尷尬。如今在虹橋站,人們能夠通過智能系統,直接進入有空位的廁所,便利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虹橋站當然具有標桿作用,但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所轄滬、蘇、浙、皖各城市車站,也都在推進廁所改造。2017年,他們投入1330余萬元對管內194個客運車站1228個旅客廁所進行改造升級,補強通風除臭系統,完善導向標志牌,美化內外環(huán)境,做到客運服務場所廁所干凈整潔、無異味,設施齊全正常。對于日均到達、發(fā)送旅客超過340萬人次的全國鐵路客運大局來說,“廁所革命”確實是一樁涉及老百姓利益的大事。
城市軌交廁所仍需補強
比起鐵路來,城市軌道交通算是比較新生的事物,但在廁所布局、整潔度等方面,仍有待補強。
由于軌交站點總體來說沒有鐵路車站規(guī)模大,目前并不是每個車站都設有廁所?!缎旅裰芸酚浾咴谏虾W咴L發(fā)現,比如人民廣場站1、2、8號線的所有站臺,以及2號線中山公園站、江蘇路站等的站臺上,是設有廁所的,而大多數軌交站在刷卡進站后的區(qū)域,是沒有廁所的。
2號線江蘇路站站臺上的廁所較小,雖有人員打掃,但異味還是比較明顯的。而人民廣場站,特別是1號線站臺廁所,由于設施老舊,加之使用者實在太多,異味比較明顯。
保潔人員表示,因為他們不是專職的廁所清掃員,還要處理站臺的清潔衛(wèi)生,幾間廁所都只能保持平均半小時左右打掃一次,加之人民廣場站設施相對老舊,使用率又比較高,部分使用者如廁習慣也不好,因此的確存在有異味的問題。
保潔人員告訴記者,即使女廁有3個蹲位、男廁有2個蹲位以及小便池,但還是經常會發(fā)生排隊現象。人民廣場站臺廁所前,甚至有這樣的還算溫馨的提示:“為避免長時間等候,急需如廁的乘客可至本站1、9、12、16、17號出入口外的公共廁所?!?p>
一般來說,上海軌交的工作人員能夠做到人性化操作,比如乘客內急時,從特別通道或者工作人員通道進出車站,不用再次刷卡或者買票,乘客出站方便后重新進站上車。
記者日前在13號線長壽路站體驗了一把出站后重新進站上車。工作人員口頭指使記者從2號口出站,外面有廁所。從2號口出來后,繞了一大圈,才在一個小區(qū)門口見到廁所指示標識——前方50米。從出站到抵達廁所已是8分鐘以后的事了。如果是老人、小孩或者跑肚拉稀的病人,恐怕不一定找得著廁所,即使找得到也未必8分鐘能趕到。類似的情況在不少站點都存在。
比之老舊的設在站臺上的廁所,以及一些沒有地鐵專門廁所的站點,一些新建地鐵站的廁所設置就顯得較為合理。
記者在12號線國際客運中心站看到,廁所盡管設在車站外,但就在檢票口附近,從出站口或者特別通道進入,只需一兩分鐘就能趕到,且指示標牌明確。這樣當然亦需工作人員首肯才能出站如廁再進站,但總體來說比較方便。
目前,對于地鐵老舊廁所的改造,已經開始實施。從上海地鐵方面?zhèn)鞒龅南⑹牵?、2、8號線人民廣場站,10號線虹橋火車站站、天潼路站這5座車站內的廁所已經納入集中整治項目,將盡可能多地增設女廁蹲位,力爭從硬件上徹底解決廁所臭、沖水不暢、下水堵塞等情況。3、4、7號線10個車站廁所內部裝修項目也已基本完成。3、4、7號線車站洗手間消毒與除菌消臭項目也開始實施,3、4、7號線車站洗手間進行每周1次的專業(yè)除菌消臭服務。并安排保潔人員加強對廁所的打掃頻次,盡力減少廁所異味。
據悉,上?,F有367座軌交車站,除1號線少數車站因不具備條件沒設廁所外,其他車站都有一個廁所。1.0版本的傳統衛(wèi)生間面積、設施不盡理想,主要集中在1至5號線。之后衛(wèi)生間設計開始被納入新線建設范圍。2007年至2015年開通的線路,每站都有一座2.0版廁所,但普遍面積小、廁位少,男女坑位數常出現2:3的最低配置。早晚高峰,不少廁所人滿為患。尤其女廁門前大排長龍,坑位比還不夠合理。此外,部分衛(wèi)生間設有一個無障礙廁位,沒有哺乳室和嬰兒護理臺,對特殊人群關懷不夠。而類似記者體驗時,在13號線長壽路站找不到地鐵車站內廁所的情況,主要是指示牌不清晰,工作人員對本站廁所方位不是特別熟悉之故。
以剛剛通車的17號線為標志,上海地鐵的3.0版廁所亮相,掀起了地鐵“廁所革命”。上海地鐵方面表示,到2020年前,將實現每站都配備新版廁所。
3.0版的地鐵廁所,廁所位置改到以站臺為主的站區(qū)內部,旅客無需出站就能方便。男女坑位比提高到1:2.5,至少保證男廁2個坑位3個小便斗、女廁5個坑位。對于環(huán)境控制方面,則要達到——衛(wèi)生間每小時需換氣20次,污水泵房每小時換氣10次。另一個亮點是,增設獨立的無障礙廁所,集納兒童廁位、兒童洗手盆、嬰兒護理板等新設施,方便特殊人群。再加上紙巾、洗手液、空氣清新劑等小設施,3.0版衛(wèi)生間已接近一些機場和酒店的水平。
據上海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介紹,衛(wèi)生間升級面臨兩大難點:一是站臺空間有限,起碼占用六七十平方米。一般設在站臺公共區(qū)一端、靠近車站管理用房集中區(qū)域一側,和站廳層的員工廁所共用一套污水系統,節(jié)約空間和資源。二是地下通風不暢,異味一旦不能及時排出,便民設施會變成擾民問題。排風設計中,優(yōu)化通風空調,提高換氣次數,采用獨立排風系統。建筑構造上,也充分考慮排風,取消衛(wèi)生間的門,借鑒機場經驗,采用敞開式設計,加入迂回通道,避免視線尷尬,大大提高了內外空氣流通??傮w來說,到2020年,上海地鐵的“廁所革命”將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