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郭錚
1.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放射科,甘肅天水 741000;2.甘肅省蘭州大學第一醫(yī)院介入放射學科,甘肅蘭州 730000
在臨床中,下肢靜脈血栓十分常見,該疾病可能會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出現(xiàn),這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構成嚴重威脅[1]。導致下肢靜脈栓塞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為患者的血液滯緩,或者靜脈壁受到了損傷,進而處于一種高凝狀態(tài)。因為膝下靜脈栓塞疾病患者在臨床上往往缺乏典型的臨床癥狀與體征,所以在診斷上存在有較大的難度[2]。為此,該研究選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該院收治的30例患者,采用多層螺旋CT靜脈成像(MSCTV)技術對該疾病進行診斷,并對其應用價值進行了探究,現(xiàn)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30例膝下靜脈血栓疾病的患者,平均年齡(62.21±6.26)歲,男性 18例,女性 12例。 所有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現(xiàn)了患肢疼痛、腫脹、皮膚色澤改變與運動障礙,并且所有患者均進行了DSA檢查,并且均得到確診。
在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對其進行DSA檢查。彩超檢查方法:檢查儀器采用Logic9超聲診斷儀,設置探頭頻率為5~10 MHz,在患者采取仰臥位時,要對其腘、脛前靜脈以及脛后、腓靜脈進行探查,采用二維超聲對其管腔、管徑與管壁進行監(jiān)測。多層螺旋CT靜脈成像(MSCTV)檢查方法:檢查儀器為16層螺旋CT機,指導患者在檢查床上仰臥,先進足,經(jīng)其一側(cè)足背采用高壓注射器將非離子型對比劑注入,將單側(cè)用量控制在80 mL,將注射控制在1.2~1.5 mL/s,與此同時,要采用橡膠帶對患者同側(cè)踝部進行捆綁,以此來將其淺靜脈直接回流阻斷,進行25 s鐘的延遲之后再對其進行掃描。對于超聲檢查顯示有大靜脈、靜脈反流與匯合處疑似有血栓的患者,對其進行1期掃描之后,進行120 s的延遲,然后再對其進行2期掃描,從脛骨中段開始進行掃描,一直到髂嵴平面。如果雙側(cè)肢體造影,則要將對比劑同時注入到患者的雙側(cè)足背,對其雙側(cè)同時進行造影操作,對比劑用量與注射速率均要翻倍,啟動多層螺旋CT對患者進行多層掃描,范圍從與踝關節(jié)開始,一直到髂骨上緣,將各項掃描參數(shù)具體設置為:層厚:3 mm,螺距:1.2,層間距 3 mm,140 mAs,120 K。
將DSA(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作為金標準,對MSCTV診斷結果、彩超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對比MSCTV與DSA在腘、脛前靜脈以及脛后、腓靜脈診斷結果。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表示采用(x±s),計數(shù)資料表示采用[n(%)],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MSCTV在下肢靜脈栓塞疾病診斷中的診斷率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66.67%(P<0.05),見表 1。
表1 MSCTV診斷結果、彩超診斷結果對比
30例患者中,累及腘、脛前靜脈以及脛后、腓靜脈,MSCTV與DSA的診斷結果高度一致。見表2。
表2 MSCTV與DSA診斷結果對比
臨床上,因為下肢靜脈栓塞的發(fā)病原因錯綜復雜,并且發(fā)病部位較多,所以通常很難對其進行準確診斷,將患病的具體部位明確,進而會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造成嚴重影響[3]。現(xiàn)階段,臨床上用來診斷該疾病的方式較多,但是不同診斷方式的診斷結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差異性。采用常規(guī)彩超診斷方式進行患者診斷,通常難以獲得清晰的病變部位成像效果,其次,血液血管縱截面與橫截面成像也較為模糊,這會對患者病情準確判斷造成嚴重影響。并且超聲診斷所需時間較長,對操作者經(jīng)驗與技術具有較強的依賴性,難以將細小深靜脈病變顯示出來。隨著醫(yī)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多層螺旋CT靜脈成像技術在該疾病診斷中得到了廣泛應用[4]。MSCTV中采用了容積掃描方式,通過應用后處理技術,能夠在多個方位將下肢靜脈栓塞顯示出來。多平面重組指的是采用通過容積掃描獲得的三組數(shù)據(jù)進行冠狀或者矢狀重組,進而對血栓進行多角度觀察。曲面重建屬于多平面重組的發(fā)展與延伸,在二維圖像上,能夠?qū)醒芄芮?、管壁以及血管?nèi)部血栓的形態(tài)、密度變化情況清楚的顯示出來。容積在現(xiàn)技術則能夠?qū)⒀懿∽兙唧w情況立體的顯示出來[5]。為了防止重建過程中假陰性與假陽性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對曲面重建、多平面重組、容積再現(xiàn)這三種重建技術進行利用時,要和原始軸位圖像進行充分結合。
現(xiàn)階段,DSA是臨床上用來診斷下肢靜脈栓塞疾病的金標準,它能夠?qū)⒀苄螒B(tài)改變等信息有效反映出來,能獲得十分清晰的圖像,但是對患者而言,該檢查方式具有有創(chuàng)性,并且檢測費用較較高,容易引發(fā)靜脈炎。該研究結果顯示,30例患者中,累及腘、脛前靜脈以及脛后、腓靜脈者,MSCTV與DSA的診斷結果高度一致,這充分說明MSCTV能夠獲得與DSA相當?shù)脑\斷價值,并且該診斷方式能夠?qū)㈧o脈炎、注射損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顯著降低[6]。近年來,臨床上對MSCTV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該診斷方式在血管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也越來越被肯定。
綜上所述,多層螺旋CT靜脈成像(MSCTV)技術在下肢靜脈栓塞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顯著,可在臨床上推廣。
[1]何崇保,龐勇,敬永國,等.直接法CTV下肢靜脈造影與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45例診斷對比[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5,24(6):972-974,977.
[2]李月梅.多層螺旋CT在下肢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4,24(3中旬刊):1180-1181.
[3]劉蕾.分析研究下肢血管病變時多層螺旋CT血管的成像結果[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4,24(2中旬刊):897-898.
[4]樊穎,羅巧云,李叢福,等.多層螺旋CT直接靜脈造影法在下肢靜脈血栓檢查中的應用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5,28(47):378.
[5]陳文靜,彭杰,孫亮,等.MSCT直接法下肢靜脈成像深淺靜脈病變分析[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16,7(5):71-73.
[6]趙君祿,聶關偉,任慶云,等.直接法MSCTV對下肢深靜脈梗阻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7,33(6):63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