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自然—通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朋友們在觀看視頻時,彼此大腦的反應是相似的。人們社交關系越遠,神經反應的相似性越低。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關系或可用于預測在一個社交網絡中,存在某段友誼的可能性。
過去的研究已經表明,年齡、性別、種族和其它人口學特征相似的人,較容易成為朋友。但是,有待闡明清楚的是朋友是否只在這類外部特征上具有相似點,還是在感知外界的方式方面也具有相似點。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Carolyn Parkinson及同事對279名研究生組成的社交網絡進行量化研究。他們讓其中42名學生(12名女生和30名男生,年齡在25~32歲之間)觀看一系列主題和類型不一樣的視頻(包括喜劇、紀錄片和辯論),并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掃描,測量他們的腦活動。
結果發(fā)現(xiàn)比起關系較疏遠的人,互為朋友的人在觀看相同視頻時,其參與解讀知覺環(huán)境和情緒反應的腦區(qū)的活動更為相似。不僅如此,研究人員指出,對于被試中新認識的兩個人,可以使用二人腦活動的相似性來預測他們的友情狀態(tài)和社交距離。
Parkinson等人據(jù)此提出,互為朋友的人感知和響應外界的方式可能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