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祥
1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共同基礎
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fā)展學生的綜合技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尊重每個學生,特別關注性格內(nèi)向或?qū)W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努力嘗試;創(chuàng)設各種合作學習的動,促使學生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師生交流渠道,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從而實現(xiàn)新課標的各項目標。
2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老一套的管理模式、思維方式和、教學方法都要被重新調(diào)整,換之以新的模式、新的思維和新的方法。而人的惰性又導致了人的守舊,總舍不得棄掉辛辛苦苦經(jīng)營起來的那些“家業(yè)”,哪怕只是“改裝”一下,也總嫌麻煩和吃力。事實上,什么事都依賴原有的“藍本”,只想在原基礎上修改兩下完事,抱著能少一步算一步、能不變就不變的思想,是很難把新課程實施好的。對許多東西,要做好徹底重來的準備,我們教師要樹立起“白手起家”的觀念,應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書本知識的教學模式。教師應幫助學生發(fā)展探究知識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觀察、思考、歸納、總結(jié)等學習方式,改變死記硬背、機械模仿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有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問題。在新課標下的如何考,教學如何教,學生如何評價等,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尺和操作標準。上新課程缺乏高質(zhì)量的配套資源,現(xiàn)在的一些輔導練習都存在著成書時間短,題量偏多、偏難,內(nèi)容超前、錯誤率較高等問題。尤其是教材跨度大,跳躍大.內(nèi)容多,知識新且面廣等,教師若把握不好,反而會提高難度。因此教師們要樹立起“教材資料為我所用”的觀念,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對教材資料適時適量地加以挑選使用。特別要注意的是,對學生的知識點的學習的引起、維持、促進的過程要把握好時間的長期性,各個知識點的交叉性及出現(xiàn)形式的多樣性。另外教師要將角色轉(zhuǎn)換落實到教學中,應隨時以學生眼光觀察、思考、提問,以商量口吻對學生提出可以去探究的問題,對探究中的失誤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3 真正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教育專家們提出了整個教學過程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主導”之童,可理解為以下幾層含義。①引導:為帶領之意,在此即指教師要帶著學生向既定的目標前進。教師作為“領路人”,對學科知識要精通,對目標去向要清楚,對細枝末節(jié)要熟識。②指導:指,即指示、指點。教師在對某一點、某一處的指導時,要能一語道破,做到一點就通。因此,要求教師能胸懷學科大局,熟識重點和難點,掌握問題之要害。③誘導:誘,即誘惑導,在物理上為感應之意。要求教師上課能循循善誘,對學生具有誘惑力,能感應學生。即教師上課要生動、有趣,能吸引學生。④教導:即教育指導。在學生有不良行為、不良習慣和不良思想時,教師要及時給予教育和幫助,要把教書和育人統(tǒng)一起來。⑤輔導:為幫助和指導之意。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或?qū)W生學習有困難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輔導,以便學生能順利克服困難。⑥導游:導游者,服務也。可見新理論下的教師不僅要教好書,而且要做好為學生服務的工作。
“主導作用”重在“導”字。它要求教師收起指令性的教育,放棄灌輸式的教學,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實行啟發(fā)式教學。綜上觀之,新理念給予我們教師不是“輕松”了,而是要求更高了。君不見:我們的任務沒變,而“中心”位置卻給讓了?那么,作為教師,該如何把握好主導作用呢?利用問題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3.1利用問題組織教學,為教師的“導”做準備。教師要為每堂課設計好一個中心問題,然后圍繞中心問題設計相關的小問題。設計問題時,既要做到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難易適中;又要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新鮮好奇。備課的過程,也就是設計問題的過程。上課時,教師就是通過這些問題去吸引學生,使學生緊緊地跟著教師“走”,從而為教師進一步的“導”打下基礎。
3.2轉(zhuǎn)變問題的解答方式,使教師真正脫離“中心”,走上“主導”之路。生活本來就是大量問題的匯編,人生就是在不斷地解決問題中度過,因此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每個人都尤其重要。教師在課堂對問題決不能只是自問自答,教師只能是問題的提出者(或引出者),不應該是解決問題的承擔者;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上,教師只能“指點江山”,不要做“領頭羊”;在解決問題的道路上,應該讓學生體味一路上的“酸甜苦辣”,而不能只讓他們品嘗結(jié)果成敗的“喜怒哀樂”。
4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新課程增加了許多新的內(nèi)容和科學前沿知識,其中有很多是教師們以前不知道或不懂的;新課程還增加了新科目,如研究性學習、通用技術等。教師以前沒有學過這種專業(yè),怎么辦?只有重新學習,別無他法。要知道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教師本身也就相應地提出了更高的素質(zhì)要求。它體現(xiàn)在教學觀念的更新。加強對理論和專業(yè)進修,同時,教師要有強烈的科研意識和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當今時代知識日新月異,在學習上想一勞永逸絕不可能。只有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做到活到老、學到老,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