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萍
摘要 2015年尤溪縣引進兩優(yōu)616作中稻種植,兩優(yōu)616具有種植群體整齊、株型適中、穗大粒多、千粒重較重、米質優(yōu)、產量高、適應性廣等優(yōu)點。本文介紹了兩優(yōu)616的產量表現(xiàn)和品種特征特性,并提出其高產栽培技術,包括適時播種、加強田管、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合理管水、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等方面內容,以期實現(xiàn)高產穩(wěn)產。
關鍵詞 水稻;兩優(yōu)616;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福建尤溪
中圖分類號 S511.3+2.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23-0018-02
兩優(yōu)616是中種集團福建農嘉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采用不育系廣占63-4S和恢復系?;?16甬配組而成的兩系雜交水稻新品種,2013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閩審稻2013003)。2015—2016年在尤溪縣城關鎮(zhèn)作中稻示范種植表現(xiàn)優(yōu)良,目前已成為當?shù)刂械镜咀髦魍频碾s交水稻新品種之一。兩優(yōu)616具有株型松散適中、群體整齊、穗大粒多、千粒重較重、米質優(yōu)、產量高、適應性廣、中感稻瘟病等特點,非常適合在尤溪縣推廣種植。為了擴大兩優(yōu)616在尤溪縣的推廣種植面積,增加糧食產能,現(xiàn)將其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產量表現(xiàn)
2015年兩優(yōu)616在尤溪縣城關鎮(zhèn)下村村作中稻種植,種植面積為1.5 hm2,平均產量達9 189 kg/hm2,2016年兩優(yōu)616在尤溪縣城關鎮(zhèn)下村村、星明村、騰洋村作中稻較大面積示范推廣種植,種植面積為11 hm2,經組織有關人員現(xiàn)場測產驗收,平均產量為9 006 kg/hm2,在城關鎮(zhèn)下村村作煙后稻栽培,平均產量為8 770.5 kg/hm2。
2 品種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2015—2016年兩優(yōu)616在尤溪縣城關鎮(zhèn)下村村、星明村、騰洋村作中稻示范種植,4月20日播種,5月18日插秧,8月12日齊穗,9月10日成熟,全生育期143 d;2016年在尤溪縣城關鎮(zhèn)下村村作煙后稻栽培,6月5日播種,7月1日插秧,9月10日齊穗,10月12日成熟,全生育期128 d。
2.2 農藝性狀
兩優(yōu)616屬秈粳兩系雜交稻,其株高適中,須根發(fā)達,莖稈健壯,基部節(jié)間短,葉片厚挺,葉色翠綠,后期轉色好,穗粒結構協(xié)調,谷色黃亮。在福建省區(qū)試,兩優(yōu)616作中稻栽培,有效穗為195萬穗/hm2,株高127.0 cm,穗長26.5 cm,每穗總粒數(shù)182.9粒,結實率86.61%,千粒重30.9 g[1];在福建省尤溪縣作中稻種植,經田間觀察和室內考種,有效穗數(shù)為204萬穗/hm2,株高127.5 cm,穗長26.6 cm,每穗總粒數(shù)為182粒,結實率84.5%,千粒重30.9 g,理論產量為9 694.5 kg/hm2。
2.3 抗逆性
經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抗性鑒定,稻瘟病抗性鑒定綜合評價為中感稻瘟病,其中將樂縣黃潭點鑒定為感稻瘟病、中感稻瘟病、白葉枯病及感褐稻虱。2015—2016年兩優(yōu)616在尤溪縣城關鎮(zhèn)的下村村、星明村、騰洋村示范種植,表現(xiàn)高產穩(wěn)產、莖稈粗壯、抗倒伏、中感稻瘟病、白葉枯病、褐稻虱,栽培上應注意防治稻瘟病。
2.4 稻米品質
2010年和2012年經農業(yè)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檢測,米質檢測結果:糙米率80.4%,精米率73.0%,整精米率64.9%,粒長7.1 mm,長寬比2.9,堊白粒率39.0%,堊白度8.5%,透明度1級,堿消值5.3級,膠稠度86 mm,直鏈淀粉含量15.6%,蛋白質含量7.6%。
2.5 品種特點
兩優(yōu)616具有超高產潛力、良好的豐產穩(wěn)產性、熟期較早、適應性較廣、抗倒能力強、兼有秈稻的長勢和粳稻的長相及熟相、灌漿速度較快[2]、籽粒飽滿充實、后期轉色好、米質優(yōu)等優(yōu)點。同時存在在偏施氮肥高溫高濕的條件下易感稻瘟病的缺點。
3 高產栽培技術
3.1 適時播種,培育帶蘗壯秧
兩優(yōu)616品種在播種前要進行曬種,并用強氯精藥劑浸種處理,藥劑浸種36 h,等待其吸足水分后通氣催芽48~72 h,待60%以上種子破胸露白后即可淋溫水,切勿用編織袋或在密閉容器內進行保溫催芽。根據(jù)尤溪縣城關鎮(zhèn)的氣候特點,作中稻種植的兩優(yōu)616應安排在4月中下旬播種,秧齡控制在30~35 d之間,大田用種量控制在11.25~15.00 kg/hm2之間,秧田播種量控制在120~150 kg/hm2之間。
3.2 加強田管,提高秧苗素質
當秧苗生長到1葉1心時,用15%多效唑2.25 kg/hm2,兌水1 500 kg/hm2進行噴施,以促使秧苗矮壯,增加分蘗。當秧苗生長到2葉1心時,施用尿素75 kg/hm2作斷乳肥;移栽前5~7 d施尿素75 kg/hm2作送嫁肥;用10%吡蟲啉300 g/hm2或其他藥劑防治秧田害蟲,秧苗做到帶肥帶藥下田。秧田期田間管理要做到肥水雙促,確保秧苗質量[3]。
3.3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兩優(yōu)616作中稻種植,插植規(guī)格一般為20 cm×20~23 cm,叢插1~2粒谷,插足22.5萬叢/hm2,使基本苗達到67.5萬~90.0萬株/hm2。
3.4 科學施肥,合理管水
施肥上要克服偏施氮肥、磷肥,做到科學配方施肥。要以施足基肥,酌施分蘗肥、穗粒肥來控制總施肥量,具體施肥方式為純N 150~180 kg/hm2,N∶P2O5∶K2O=1.0∶0.5∶1.0;基肥∶分蘗肥∶穗粒肥=6∶2∶2;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合理管水,夠苗擱田,采取淺水活蔸、薄水養(yǎng)蘗,濕潤穩(wěn)長,夠苗輕擱,擱田遵循“苗到不等時,時到不等苗”的原則[4]。當每叢莖蘗數(shù)達到12~14個時要排水擱田6~8 d,增加田間通透性,促進稻株根系下扎和預防基腐??;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時期,管水要以薄水養(yǎng)胎,濕潤灌溉;在水稻灌漿時期要干濕交替,每隔7~10 d灌1次跑馬水;在水稻生長后期,能使青枝蠟稈,以提高結實率和籽粒飽滿度,切忌斷水過早,在收割7 d左右斷水。
3.5 防治病蟲,適時收獲
病蟲防治采取預防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根據(jù)當?shù)氐牟∠x害預測預報,要做好稻飛虱、紋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浸種時用強氯精、施百克等藥劑防治水稻惡苗??;在秧田期用撲虱靈等藥劑防治稻飛虱;在水稻生長中后期用井岡霉素防治紋枯?。辉谒咎幵谄瓶谇? d及破口期用三環(huán)唑、拿敵穩(wěn)等藥劑防治稻曲病及稻瘟病。當90%谷粒黃熟后即可收割,切忌割青或過熟收獲,爭取豐產豐收[5]。
4 參考文獻
[1] 陸惠斌,章志遠.秈粳雜交稻兩優(yōu)616種植表現(xiàn)及栽培技術[J].中國種業(yè),2016(5):64-65.
[2] 程思明,程楚,柳紅芳,等.單季雜交水稻直播穩(wěn)產高效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7(1):141-142.
[3] 張生毅,董瑞霞,游晴如,等.兩優(yōu)616特征特性及作煙后稻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5(1):51-53.
[4] 林建軍.兩優(yōu)616作煙后稻產量結構分析及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稻米,2015,21(2):83-84.
[5] 葉龍榮,許國太.優(yōu)質稻兩優(yōu)616在順昌作煙后稻種植表現(xiàn)及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3,31(2):73-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