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伶伶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起源于美國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學習方式,進入中國是在20世紀末期,最終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運用,有其積極的意義,并取得了成效。綜合各項研究,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指這樣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將全班學生進行小組劃分,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小組互動和合作探究,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要發(fā)揮自身的價值和責任,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依賴,最終達到教師規(guī)定的任務目標。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為以后學習語文學科奠定基礎的時期,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重視小學語文的教與學,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遞語文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乃至影響學生人格修養(yǎng)的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引入,不僅十分有利于小學生學習語文積極性的提高,還能促進小學生形成分工合作的意識,使小學生在團結合作中各司其職,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共同達成教學目標,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確立明確的目標
教師的每一堂課都是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進行知識的傳授,要明確學生應當通過本堂課掌握什么內容以及內容掌握的程度。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為小組每一個成員確立明確的任務目標,然后還要有一個小組共同的學習目標,使得小組成員能夠在明確的任務目標指引下進行合作探究,探索知識和解決問題。學生有了學習的方向,就能夠按照教師設定的目標一步一步探討和思考,小組合作學習也具有了運用的意義。如,在教學生字時,教師給小組設定的目標就可以是不僅要學生學會朗讀,還要學會漢字的拼寫,而小組成員就要相互之間監(jiān)督和糾正,并探究寫字的技巧。這樣的目標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就可以具體分工為一個成員帶領大家朗讀,熟練之后就開始研究寫字筆畫和順序,然后兩兩聽寫并批改,最后小組總結易錯點,并集思廣益,探討生字的學習技巧。對于小學生而言,如果只是單純地給個體設定這樣的學習目標,部分學生會缺乏探究的興趣,而把學生置身于小組面對面的討論中,學生的積極性會高漲,課堂氛圍會比較愉快,教學質量明顯得到提升,教師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選擇適當?shù)膬热?/p>
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目標之后,教師還要為學生選擇適當?shù)膬热葸M行合作探究。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所以內容的設置要適當即指教師在選取小組合作學習內容時要符合小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除此之外,還應當選擇具有探究性和開放性的內容,不能太過簡單,一定要凸顯多人合作共同努力的特點。如,在教學課文過程中,要求學生利用表演情景劇的方式來進行小組合作。以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在小組合作中,各成員分工負責編劇、導演、演員等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小學生懂得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相互鼓勵、交流,使小組整體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并加深了大家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給予有效的指導
教師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者,也是領導者。雖然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和團結合作的意識,但是小學生年齡尚小,心智不是很成熟,所以在小組討論中容易出現(xiàn)討論偏題、貪玩兒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其直接后果就是小組合作方式?jīng)]有發(fā)揮應有的積極作用,反而是在浪費時間。所以,教師一定要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及時關注每個小組的討論情況,并適當進行提示或者有效的指導,以利于各小組討論的順利開展。一方面,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語文素質,完全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質、方法和指導過程,并懂得如何有效指導和評價,這樣才能在評價小組合作學習中及時發(fā)現(xiàn)小組的問題并予以糾正。另一方面,教師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既要實事求是表揚優(yōu)勢,指出缺點,但也要注意評價的分寸,不能打擊小學生合作學習的努力成果和繼續(xù)合作探究的信心。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比較新興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語文進行有效結合,不僅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小學語文課堂質量的有效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