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資超
2014年10月,有關國務院前總理朱镕基的一條新聞,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這年,胡潤研究院發(fā)布了《2014胡潤慈善榜》,在上榜的100名中國慈善家中,只有3人不是企業(yè)家,其中就有朱镕基。慈善榜稱朱镕基“自2013年以來,共捐贈善款2398萬元”,在榜單上排名第60位。胡潤研究院稱,這些錢是朱镕基退休后出書所得的版稅,悉數(shù)捐給了實事助學基金會。
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說:“朱總理實際捐款不止這么多,而是4000多萬元?!彼M一步說明:朱镕基在人民出版社出了3套6本書,即一本《朱镕基答記者問》、四卷本《朱镕基講話實錄》和一本《朱镕基上海講話實錄》,版稅標準是銷售碼洋的10%,至今共計4000多萬元。這些錢,朱镕基在出書之前已做出安排,他本人不經手,由出版社直接轉交給他創(chuàng)辦的實事助學基金會,全部用于助學。
朱镕基對別人慷慨,但對自己和親友卻十分嚴格。他剛到上海工作,就給自己提出“五戒”:不登報、不上電視、不剪彩、不題字、不收禮。2003年卸任國務院總理后,朱镕基依然嚴守這5條戒律。唯一的一次例外是:2003年9月9日,堂兄朱經冶90歲大壽,朱镕基寫了兩幅賀聯(lián),一聯(lián)為“誠信傳家經風雨,廉潔從公冶新人”(聯(lián)中巧妙地融入了“經冶”二字),另一聯(lián)為“兒孫滿堂萬事足,夫妻偕老百年歡”。朱經冶的父親朱寬浚是朱镕基的三伯父,曾照顧過幼時的朱镕基。朱經冶后來長居上海,自從1988年朱镕基當選上海市長后,他就希望朱镕基為他寫一幅字,十幾年也未能如愿。直到90歲大壽前,因病住院的朱經冶才遂了這個心愿。
《中華詩詞》雜志前副主編歐陽鶴,是朱镕基在清華大學的同班同學。他有感于朱镕基在擔任國務院總理期間,為國為民操勞,遇大事而處變不驚的精神,寫了一首長詩《镕基贊》。在湖南常德舉辦的第一屆詩人節(jié)上,這首長詩被刻在了詩墻上。兩個月后,歐陽鶴特地到朱镕基家匯報了這件事。朱镕基聽后,沉思半晌,走進書房,給歐陽鶴寫下一段話:“歐陽鶴兄:詩書并茂,情誼兩真。贊譽之甚,其實難符。只知辦事,唯愿利民。不求非分,祈勿流傳。”當晚,朱镕基還撥通了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的電話,要求將《镕基贊》從詩墻上撤下來。很快,詩墻上的《镕基贊》不見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