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霞,雍曉霞
1.甘肅省金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甘肅金昌 737100;2.甘肅省金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五官科,甘肅金昌 737100
在臨床治療中,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可分為急性期、恢復期及后遺癥期3個時期[1]。腦卒中患者出現(xiàn)偏癱的概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質量,需盡早進行治療康復[1]。在該次研究中,選取該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腦卒中急性期患者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40例腦卒中急性期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20例,均充分知情同意。實驗組中,年齡范圍為 54~89 歲,平均年齡為(73.4±2.4)歲,7例為女性患者,13例為男性患者。對照組中,年齡范圍為 53~88 歲,平均年齡為(73.5±2.3)歲,6 例為女性患者,14例為男性患者。
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均進行良肢位擺放康復治療護理措施,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進行踝足矯形支具。
1.2.1 良肢位擺放康復護理方法 ①取仰臥位,將患者頭部放置于枕頭上,注意高度合適,需選擇合適長枕,使患者肩關節(jié)可充分前伸,上肢平放于枕頭上,抬高患者膝關節(jié)并內屈。可放置硬質物體于患者腳底,防止出現(xiàn)足部異常。②患側臥位:將高度適合的枕頭墊于患者后背部,保持頭部在上,防止后伸,使患者機體整體處于略向后傾的狀態(tài),可緩解體重對于患側造成的壓迫,需保持軀干整體處于同一平面。推患者患側肩胛骨,使患肘保持伸直狀態(tài)[2],膝關節(jié)處于輕度彎曲狀態(tài),可將高度合適的枕頭墊于下方,防止產生壓迫,影響療效。③健側臥位,將高度合適枕頭枕頭墊于患者頭部,使床面與患者機體處于直角狀態(tài),需保持軀干整體處于同一平面?;紓壬现3殖浞智吧欤胖糜谡眍^上,彎曲肩關節(jié)100°,患側肘關節(jié)向外伸展。
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踝足異常模式情況、治療前后生活能力評分(ADL)等臨床指標[3]。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χ2檢驗,用[n(%)]表示,計量資料 t檢驗,用(±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ADL評分為 (73.33±18.90)分,對照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為(52.31±12.30)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 ADL 評分分別為(40.33±5.43)分與(40.58±5.48)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 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ADL比較[(±s),分]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ADL比較[(±s),分]
組別治療前A D L評分 治療后A D L評分對照組(n=2 0)實驗組(n=2 0)P 4 0.3 3±5.4 3 4 0.5 8±5.4 8>0.0 5 5 2.3 1±1 2.3 0 7 3.3 3±1 8.9 0<0.0 5
對照組中,重度異常模式患者為10例??傻?,對照組重度異常模式比例為50.0%顯著高于實驗組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中,6例患者踝足無異常模式??傻?,實驗組無異常模式比例為30.0%顯著高于對照組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 2。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踝足異常模式情況比較[n(%)]
腦卒中主要是因為患者腦部血管發(fā)生損害或者血液流通障礙,影響患者的腦組織正常功能。在臨床治療中,腦卒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主要發(fā)病人群為中老年人[4]。腦卒中存活的患者出現(xiàn)運動障礙及語言障礙的概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致死率和致殘率較高,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腦卒中偏癱患者脈絡淤阻,血滯氣虛,肢體不用而廢,給予康復訓練,能夠幫助患者恢復肢體功能,改善生活質量。腦卒中可分為急性期、恢復期及后遺癥期3個時期,于急性期進行早期良肢位擺放康復治療,可恢復肢體的相應功能,提高平衡能力,誘發(fā)機體內的分離運動,對患者肩關節(jié)起到保護作用,很大程度上防止患者出現(xiàn)痙攣[5],使原本靜止縮短的肌肉處于拉長狀態(tài),保證康復效果,幫助患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腦卒中異常的足模式主要有足內翻、足外翻及膝反張等,形成原因主要為早期良肢位擺放并未正確[6]。踝足矯形支具在腦卒中急性期良肢位擺放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可矯正患者臥床時發(fā)生的踝足部異常模式,提高康復效果。在該次研究中,治療后,實驗組患者ADL評分為(73.33±18.90)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實驗組無異常模式比例為30.0%顯著高于對照組0.0%,對照組重度異常模式比例為50.0%顯著高于實驗組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得,腦卒中急性期良肢位擺放康復護理中應用踝足矯形支具臨床效果顯著,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踝足矯形支具在腦卒中急性期良肢位擺放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較為理想,可顯著降低踝足異常模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保證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1]李莉,蓋全武.早期康復訓練配合針刺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ADL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18(6):604-605.
[2]韓瑞,倪朝民,李厥寶,等.早期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2,20(1):37-39.
[3]Mackinnon AD,Aaslid R,Markus HS.Ambulatory transcranial Doppler cerebral embolic signal detection i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J].Stroke,2005(36):1726-1730.
[4]閆國平.臧大維,王志芝.低頻電刺激周圍神經對腦梗死偏癱伴偏身感覺障礙患者療效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2,6(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