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瑞,金麗娜,王 爽
(1.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2.新疆油田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近年來,在政策和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我國物流業(yè)發(fā)展迅速,上市公司的數量逐漸增多。面對全球和國內的競爭壓力,我國物流上市公司的發(fā)展狀況喜憂參半。一方面,一些物流企業(yè)上市確實抓住了市場化所帶來的巨大機遇也搭上了我國經濟騰飛的快車,穩(wěn)步發(fā)展,規(guī)模逐漸擴大,積累了大量資本,成為我國物流上市公司中發(fā)展最好的幸運兒。另一方面,相比于西方發(fā)達國家,我國物流發(fā)展水平還比較落后,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遠高出發(fā)達國家一倍左右。面對來自國內外的競爭壓力,部分傳統(tǒng)物流企業(yè)腹背受敵,財務狀況惡化,盈利能力嚴重滑坡,債務負擔加重,發(fā)展狀況不容樂觀。如何在全球性競爭環(huán)境下,保證企業(yè)財務狀況走向有利于企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方向,讓企業(yè)的財務能力逐漸成為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是我國物流上市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我國物流上市公司財務能力進行評價,能夠明晰物流企業(yè)財務能力現狀,有助于管理者確定企業(yè)財務能力的發(fā)展路徑和演進方向,持續(xù)提升物流企業(yè)核心競爭力。
財務能力的研究起源于企業(yè)能力研究,財務能力被認為是企業(yè)能力的財務綜合體現,在企業(yè)能力系統(tǒng)中占據核心地位,是培育和提升企業(yè)能力的基礎。國外學者側重財務能力內涵與范圍的理論研究,Beaver(1966)提出財務能力的主體是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Prahalad和Gary Hamel(1990)從工藝技巧和產品創(chuàng)新觀念視角率先提出企業(yè)核心能力理論,并認為財務能力是企業(yè)核心能力的關鍵能力。Ramaswamy(2003)通過對162宗并購案進行了連續(xù)五年的財務能力狀況進行跟蹤,發(fā)現公司財務發(fā)展水平對企業(yè)績效影響的傳導有顯著的延遲效果。企業(yè)財務能力在并購當年和次年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而企業(yè)的財務業(yè)績通常要在四年之后才會改善。
國內相關研究方面,朱開悉(2001)以企業(yè)能力理論為前提,提出了財務能力概念,并認為企業(yè)財務能力是一個整體系統(tǒng),其中對企業(yè)價值影響最大的是盈利和成長能力。劉全成和張功富(2013)按照公司注冊地標準,比較分析了1 407家制造業(yè)上市公司財務能力的地區(qū)差異,結果發(fā)現企業(yè)財務能力受外部環(huán)境影響較大,總體呈現“東強西弱”格局。財務能力評價方法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有杜邦分析法(李雅娟,2015)、沃爾評分法(周綠林和孫曉陽,2012)、EVA計算(陸桂賢,2012)和熵權—雙基點法(付婭娜和谷春燕,2014),也有學者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如李艷峰(2016)采用因子分析法對證券公司財務能力進行了定量評價,并得到了優(yōu)劣排序;王文華,劉霞等(2015)在財務能力理論基礎上,從系統(tǒng)協同視角構建了財務系統(tǒng)協同度模型,并利用該模型對格力電器進行了評價。
綜上所述,國內外對財務能力的研究已取得較多成果,并且提出了許多創(chuàng)新的研究方法,但事實上對企業(yè)財務能力的研究還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也少有學者對物流上市公司的財務能力進行評價研究。本文針對物流上市公司財務能力研究不足的情況,擬構建我國物流上市公司財務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對我國物流上市公司進行實證分析,并提出相應建議。
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心思想是降維,將多個存在相關關系的n個指標通過數學變換,變成不相關的m個綜合指標(n>m),因為這種變換不改變原指標的總方差,因此不會曲解原始信息。通過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因子,按照方差的大小排列,方差越大就表示該成分的影響程度越大,反映的信息越多。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綜合指標彼此不相關,不僅能夠反應真實信息,還具有命名解釋性。具體步驟如下:
假設有m個樣本(i=1,2,…,m),有n個評價指標(j=1,2,…,n),Xij為第i個評價對象的j個指標的數值。樣本矩陣A表示為:
本文遵循科學有效性、實用性和可行性原則,選取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和營運能力四個維度共19個指標,構建了我國物流上市公司財務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針對變量間單位不同無法相互比較的問題,數據標準化對變量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將其轉化為可統(tǒng)一度量的數值,便于數據的比較和加權。本文采用“Min-Max標準化”方法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
其中max{xj}、min{xj}分別代表同一指標下最大樣本數據和最小樣本數據,或者是同一指標下最滿意樣本數據和最不滿意樣本數據。
圖1 物流上市公司財務能力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相關系數是反映變量線性相關程度的統(tǒng)計指標,相關系數的絕對值大小反應變量相關程度的大小,絕對值越大,表示線性相關程度越高。在主成分分析法中,變量間相關系數越大越說明適合做主成分分析。相關系數的計算方法見式(3)。
其中,rxy表示相關系數,sxy為協方差,sx表示x的樣本標準差,sy為y的樣本標準差。
貢獻率反應了樣本數據所包含有效信息量,是確定主成分因子的重要依據,計算公式如下:
當主成分因子貢獻率大于或等于75%時,可確定主成分因子的個數。確定主成分個數后根據相關理論構建主成分載荷矩陣。
假設得到n個成分,第i(i=1,2,3,…,m)個指標相對應的主成分j(j=1,2,3,…,n)得分為zij。得到主成分表達式為:
結合主成分因子貢獻率,確定綜合模型得分:
本文以滬深A股所有物流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分別為順豐控股、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建發(fā)股份、怡亞通、飛馬國際、中儲股份、外運發(fā)展、瑞茂通、象嶼股份、歐普智網、西部創(chuàng)業(yè)、華貿物流、澳洋順昌、普路通、萬林股份、長江投資、保稅科技、華鵬飛、音飛儲存、新寧物流、飛力達、恒通股份共24家,相關財務數據來源于中國證監(jiān)會指定信息披露網站—巨潮資訊網。數據處理軟件為Excel和Spass19.0。
根據式(3)計算相關系數,得到相關系數表(篇幅所限,此處未進行列示)。學界通用做法是對各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進行一般的分析觀察,以0.3為界,如果矩陣大部分相關系數都小于0.3,說明原始數據之間的相關關系不大,不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相反,則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由相關系數表可知本文多數變量的相關系數較大,變量間存在較強的線性關系,適合提取公共因子,故應該進行因子分析。
表1為KMO檢驗和Bartlett檢驗結果。其中,KMO檢驗用于研究變量之間的偏向關性,Kaiser-Meyer-Olkin度量值為0.557,超過0.5,滿足研究要求;Bartlett檢驗的顯著性為0.00,小于0.01,表明各變量間顯著相關。數據檢驗結果表明樣本數據適合做主成分分析。
表1 KMO和Bartlett檢驗
從總方差解釋表(見表2)中看出前6個公共因子解釋的累積方差為85.619%,而后面的特征值較小,因此提取6個公共因子是合適的??偡讲畹臄抵荡笮〈砹?個主成分對財務能力的影響程度。
表2 總方差解釋列表
為進一步分析每個主成分所代表的指標,還需要分析因子載荷矩陣。表3是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因子載荷是變量與公共因子的相關系數,當某變量在對應公共因子的載荷絕對值越大,表明該變量與公共因子更密切,即該公共因子更能代表該變量。由于主成分分析法具有命名解釋性,由此可知:第一個公共因子是銷售凈利率、營業(yè)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凈利潤率,代表盈利能力;第二個公共因子是主營業(yè)務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股本報酬率和凈資產增長率,代表成長能力;第三個公共因子是現金比率和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存貨周轉率,代表償債能力;第四個公共因子是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代表營運能力;第五個公共因子是資產報酬率和利息支付倍數;第六個公共因子是凈利潤增長率。
通過主成分得分系數矩陣可知每個指標對成分得分情況,主成分得分可由指標值與因子得分的乘積得到,故有:
表3 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
為計算綜合得分可對6個公共因子的得分進行加權求和,權數即為公共因子對應的方差貢獻率,權數可以從總方差解釋表中獲得,最終24家物流上市公司財務能力綜合評分計算公見式(7),得到綜合評價結果(見表4)。
表4 24家物流上市公司綜合評分結果
表4列示了24家物流上市公司的財務能力綜合評分排序,24家物流公司綜合得分差距明顯,部分企業(yè)的綜合評分太低。按照評分結果將這些企業(yè)分為3個層次,可以得到以下結論:(1)綜合財務能力表現前十的企業(yè)分別為保稅科技、順豐控股、瑞茂通、圓通速遞、歐普智網、外運發(fā)展、韻達股份、申通快遞、恒通股份和華鵬飛。這些物流上市公司綜合得分很高,其中保稅科技、順豐控股和瑞茂通的財務能力表現最為突出,但是每個主成分的得分卻差距很大,說明這些企業(yè)的財務能力發(fā)展不平衡,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大;(2)綜合財務能力表現一般的企業(yè),包括中儲股份、西部創(chuàng)業(yè)、長江投資、澳洋順昌,在財務能力各個部分有自己優(yōu)勢。這些企業(yè)應該保持自身財務能力的優(yōu)勢,彌補薄弱環(huán)節(jié),增強自身競爭實力。(3)綜合財務能力表現最差的企業(yè)分別為建發(fā)股份、新寧物流、音飛儲存、飛馬國際和華貿物流。其財務能力自身的問題明顯,財務能力的各個部分都很薄弱。這些企業(yè)在以后的發(fā)展將會受到財務能力的阻礙,企業(yè)應該快速找到解決方案,避免風險。
綜上所述,主成分分析結果可以很好的反映企業(yè)的財務能力。企業(yè)可以通過分析主成分得分明確自身財務能力的薄弱之處,從而找到提升財務能力的有效途徑。從得分結果也可以看出:我國物流行業(yè)財務能力的發(fā)展不平衡,進一步說明我國物流上市公司財務管理能力欠缺,企業(yè)財務結構不合理,提高企業(yè)財務能力是企業(yè)的現實所需。
[1]賀佳媛.杜邦分析法下的企業(yè)營運能力分析—以青島海爾為例[J].商業(yè)會計,2016,(12):37-39.
[2]李雅娟.杜邦分析法在房地產企業(yè)盈利能力分析中的應用—以保利地產為例[J].財會通訊,2015,(14):93-97.
[3]周綠林,孫曉陽.沃爾評分法在醫(yī)院財務綜合分析中的應用研究[J].會計之友,2012,(26):100-102.
[4]陸桂賢.我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基于EVA模型[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2,27(2):104-109.
[5]徐頑強,周曉婷.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省域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評價模型構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6):52-57,84.
[6]劉振.企業(yè)財務能力評價與路徑選擇—來自醫(yī)藥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財會通訊,2016,(4):41-44.
[7]王文華,劉霞,王圓.企業(yè)財務能力協同度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J].財會月刊,2015,(29):47-51.
[8]林海明,杜子芳.主成分分析綜合評價應該注意的問題[J].統(tǒng)計研究,2013,30(8):25-31.
[9]劉全成.企業(yè)財務能力評價的實踐與思考—基于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河南分公司的案例分析[J].會計之友,2013,(24):47-49.
[10]彭曉英,張慶華.基于因子分析和DEA的企業(yè)財務能力綜合評價研究—以煤炭上市公司為例[J].煤炭經濟研究,2016,(9):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