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營
摘 要 聽說讀寫譯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的五大技能之一,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考試中所占的比分也比較多。但是很多英語老師往往不大重視,不會花很大的精力、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大多數(shù)英語老師不會安排上專門的閱讀課,只是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做做題后的練習,然后講評一下,就算是閱讀教學了。對于閱讀教學來說,這是遠遠不夠的。本文將就閱讀課的課堂設計和教學技巧展開論文,以求達到提高閱讀能力之目的。
關鍵詞 中學英語;閱讀教學;課堂設計;教學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3-0097-01
目前,在校的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存在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在諸多的問題中最重要的是閱讀能力差,考試中失分嚴重,即學習英語的時間少,只限于課堂,平時很少有聽、說、讀、寫的機會。為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以上情況,應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一、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七步教學法”
(一)預學。在教學課文前,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借助詞典、單詞表或有關資料,能對文章內(nèi)容有大概的了解,能整體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結構,不懂的字詞句讓學生在預習時劃出來,留到課堂上或課后解決。把這一課前預習,作為提高閱讀課教學效率的第一步,不無原因,學生要有一定的預習能力,且學生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導學。導學是一堂課的開始,“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學部分,教師不能忽視,教師應精心設計,引人入勝,要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意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
(三)聽讀。學生在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內(nèi)容后,讓學生進行聽的練習,在聽之前可以提一兩個問題,問題要有代表性,要讓學生聽完整篇文章后才能得出答案,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整體理解能力。如果文章比較長,可以選擇部分重點段落給學生聽。聽完后,核對答案,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要做到口、眼、耳、腦同時并用,提高記憶能力。另外,還應注意語氣、神態(tài),要通過朗讀做到心領神會。
(四)設疑。學生聽讀后,已經(jīng)對文章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時要求學生默讀文章,解決教師精心設計或練習冊中設計的T/F判斷題或問答題。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這幾點:①先易后難;②先理解后拓展;③先淺后深,兼顧兩頭。通過設疑檢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學生是否把握文章的中心、重點。
(五)復述。復述課文是閱讀課課堂教學的升華,是培養(yǎng)學生組織語言連貫表達的重要訓練手段之一,通過復述對所學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變文章中的語言為自己的語言。會說才會寫,堅持復述,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督導學生課外閱讀
(一)設定目標以引發(fā)閱讀動機。教師應當重視和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廣泛、均衡的課外閱讀,努力使一部分課外閱讀時間成為課內(nèi)閱讀訓練的延伸和補充。
(二)跨越生詞障礙。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最頭痛的事也是影響閱讀速度的最大障礙莫過于生詞了。我們把英語作為外國語來學,中學英語所涉及詞匯也有3800多個。這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常常聽到一些學生閱讀時抱怨:文章看不下去,生詞太多。具體來說,有以下方法:
1.根據(jù)定義或解釋說明猜測詞義;
2.根據(jù)對比關系猜測詞義;
3.通過因果關系猜測詞義;
4.根據(jù)語篇邏輯關系及常識猜測詞義。
(三)克服閱讀的不良習慣。
1.慢讀(slow?reading)。有許多中學生總認為讀得越慢,對文章信息了解得越多,理解程度也就越高,因而自覺不自覺地總把閱讀速度放慢,以求對文章更好的理解。閱讀速度與理解率幾乎沒有關系。
要糾正這種不良習慣,首先要改變那種認為閱讀越慢越好的錯誤觀念,平常注意提高閱讀速度。其次要經(jīng)常進行限時閱讀訓練,在做閱讀理解練習時,不僅要注意準確率,而且要注意一定的速度,逐漸養(yǎng)成快速閱讀的習慣。
2.指字(pointing)。讀者為了集中注意力而用手指、筆、尺等指著字行,并隨著眼球轉動而移動手指或其他指字物體。實驗證明,這種方法反而會降低閱讀速度,而且往往使讀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書頁的字行上,而非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上。
對付這種毛病的方法不難,只要讀者在平時的閱讀中,不斷提醒、克制甚至強迫自己將習慣用于指字的手或其他物體離開讀物,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克服。
3.聲讀(vocalising)。養(yǎng)成這種不良習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讀者缺乏默讀訓練或對文章中的文字不熟悉。實驗證明,聲讀比默讀慢得多(一般人默讀速度是他朗讀或講話速度的兩倍),而且不利于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要克服聲讀,一開始可采用閱讀時緊閉雙唇,用牙齒咬住舌頭或口里含東西等辦法,然后多做快速閱讀訓練。
(四)進行快速閱讀訓練。教師應通過課文教學、補充閱讀量,對學生進行快速閱讀訓練,使他們掌握閱讀技巧,從而提高理解能力。以下是快速閱讀的幾種方法:
1.養(yǎng)成泛讀的習慣;
2.養(yǎng)成“成組視讀”習慣;
3.養(yǎng)成計時閱讀習慣。
三、以寫導讀
(一)布置寫作任務,激發(fā)學生查閱資料。實踐證明,通過布置各類寫作任務,開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依托的課外泛讀訓練是行之有效的。布置寫作任務可以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導向。
(二)以寫導讀常用的方法。以寫導讀最常用的方法當數(shù)縮寫。如果文章過長,也可選取其中的核心段落讓學生縮寫。設置這種縮寫練習的關鍵在于不能讓學生有機會摘錄原文語句,拼湊成文。教師可以規(guī)定縮寫文章的開頭、銜接部分和結尾,并要求學生使用原文中的關鍵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