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艾灸屬于中醫(y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人們點燃用艾葉制成的艾柱、艾條,熏烤人體的穴位來保健治病。
提到艾灸,人們常常會把它與女性保健聯(lián)系起來,很多女性會用艾灸來祛濕、驅寒,從而起到調節(jié)月經和溫陽補氣的效果。實際上,艾灸可以緩解肢體疼痛、調節(jié)免疫功能,它對大人和小孩一樣有效。
兒童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見,也是最讓父母們揪心的疾病。孩子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除非緊急特殊情況,醫(yī)生一般不建議孩子使用抗生素藥物輸液,而普通的兒童藥物又見效慢。在兒童醫(yī)院里抱著孩子看診的媽媽,總是一臉焦灼,恨不得自己得病換取孩子的健康。
對于易患感冒的孩子,艾灸有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父母可以使用艾條幫助孩子進行溫灸,一般取身柱穴。身柱穴在背部正中線上,位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三個椎骨的棘突下,常作為小兒強身健體的穴位。有臨床經驗稱,灸身柱穴對嬰兒吐乳、小兒泄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哭、哮喘、百日咳、面黃肌瘦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同時灸身柱穴還可以預防和治療感冒。在日本醫(yī)學界,身柱穴被譽為“小兒百病之灸點”。
很多媽媽有這樣的顧慮,“孩子活潑好動,我怎么敢拿這煙熏火燎的東西放在他身上?萬一燙傷了怎么辦?”只需將艾條點燃后,放在距穴位皮膚2至3厘米處緩慢艾灸。此時,媽媽可以把手放在孩子的背上,感受溫度并控制距離,避免孩子被燙傷。兩歲以內的孩子艾灸5分鐘左右即可,3到5歲的孩子可每次灸10分鐘左右,開始可隔日1灸,10次以后便可每周灸1次或每月灸1至2次。
兒童艾灸常灸的穴位還有神闕穴(即肚臍眼)和大椎穴(位于頸根后,第七頸椎棘突起和第一胸椎棘突起之間),可以緩解小兒腹瀉和體質虛弱。
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人們已逐漸認識到,抗生素在解除人類病癥的同時也對人體的健康帶來了一定傷害。而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是中華文明帶給中國人的禮物,一碗湯、一根針、一柱灸,溫和且有效。只要操作得當,艾灸不失為一種預防和治療小兒疾病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