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名在當代 功在后世
        ——錢仲聯(lián)先生清代詩學研究之貢獻

        2018-01-14 01:15:54馬衛(wèi)中
        關鍵詞:箋注詩壇詩話

        馬衛(wèi)中

        無論是詩歌創(chuàng)作,還是詩學研究,錢仲聯(lián)先生都堪稱一代宗師。馮永軍《當代詩壇點將錄》以梁山泊總兵都頭領天魁星呼保義宋江當之,而胡文輝《現(xiàn)代學林點將錄》則以天壽星混江龍李俊當之。須知,胡氏論現(xiàn)代學林,是以胡適和王國維為總兵都頭領,幾乎囊括了20世紀新舊學界所有精英,而天罡星三十六人中,以詩學著稱于世的寥寥無幾,且少有出錢仲聯(lián)先生之右者。

        當今之世,清代詩學之研究已成顯學。相關論文連篇累牘,相關專著汗牛充棟,相關會議此伏彼起。然四十年前,則很少有人關注。錢仲聯(lián)先生畢生從事古代詩學研究,且其重點始終在清代詩學。因此,錢仲聯(lián)先生可算是清代詩學研究的拓荒者和領軍者。其對詩歌流變的總體把握、對文獻資料的發(fā)掘整理、對作家作品的評判選擇,顯示其高屋建瓴的眼界和篳路藍縷的功力。

        一、對清詩流變的整體把握

        錢仲聯(lián)先生之學術研究,我們所見最早的文章是民國十五年(1926)發(fā)表在《學衡》51期的《近代詩評》。依照現(xiàn)代學術規(guī)范,嚴格意義上說,此文尚不可算研究論文,只是仿效洪亮吉《北江詩話》評價乾嘉詩人之體例,對清末民初100位詩人各作了形象風趣的八字評價。此可見其在方法論上受舊學影響之深。只是1986年《夢苕庵詩話》刊印時,錢仲聯(lián)先生以江湜替換了曾國藩,而在1999年出版《錢仲聯(lián)學述》時,又將沈曾植替換了陳曾壽,這一方面是時代的烙印,另一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原因,反映了作者本人的詩學觀念的變化與發(fā)展。陳衍論近代詩,稱江湜是“咸同間一詩雄也”*陳衍.近代詩鈔[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552.,而稱沈曾植則為“同光體之魁杰”*陳衍.沈乙庵詩序[M]∥沈曾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12.。只是依照曾國藩和陳曾壽的創(chuàng)作成就和詩壇影響,二人似乎也不該出局。

        20世紀80年代,錢仲聯(lián)先生先后編撰出版了兩部清詩選本:《清詩三百首》和《清詩精華錄》。其兩篇前言,均對清詩的特點和成就做了具體分析和總體評價。

        在1983年出版的《清詩三百首》前言中,作者認為“清詩繼宋、元、明以后,有它獨具的特色”,并說清詩“在總結明代復古逆流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在繼承發(fā)展前代遺產的實踐中,在二百六十多年的社會現(xiàn)實土壤上,開出了超明越元,抗衡唐宋的新局面”*錢仲聯(lián).清詩三百首[M].長沙:岳麓書社,1983:1-3.,但其最后的結論卻說“清詩總的傾向是學古而不是復古”“清詩作者,絕大部分是封建士大夫,詩篇中精華與糟粕雜陳,這就需要對它們作去蕪存精的抉擇,不能把毒草當作香花”*錢仲聯(lián).清詩三百首[M].長沙:岳麓書社,1983:9-10.。四年以后,錢仲聯(lián)先生在《清詩精華錄》前言中評價清詩略有變化:“清代詩學,超越元明,上追唐宋。二百六十余年間,伴隨著清王朝的興盛衰亡,詩壇上百花齊放,五彩紛呈,涌現(xiàn)出許多有影響的流派,有創(chuàng)見的理論和有成就的作家”*錢仲聯(lián).清詩精華錄[M].濟南:齊魯書社,1987:1.。這其實不是作者觀點的轉變,而是伴隨著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學術自由,錢仲聯(lián)先生表達了自己對清詩的真實看法。因為在《近代詩評》中,他即言“詩學之盛,極于晚清,跨元越明”*錢仲聯(lián).近代詩評[J]∥學衡,1926(51).。錢仲聯(lián)先生討論清詩,一般分清初、乾嘉、鴉片戰(zhàn)爭前后和晚清四個發(fā)展時期加以闡述。

        其評價清詩,首先是以內容為標準的。錢仲聯(lián)先生肯定了清初錢謙益、黃宗羲、王夫之等人的理論建樹,對他們“強調作詩必須有感而發(fā),‘抒寫性情’”“主張詩歌必須反映現(xiàn)實生活,揭露社會弊端,以求有補于世”“認為時代在變,詩歌也要變”的詩學觀,予以了高度評價:“這種具有唯物觀點的詩歌理論,繼承了自《詩經》所開創(chuàng)的中國古典詩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給明代詩風以有力的掃蕩,為清詩的發(fā)展奠定了正確的方向和扎實的基礎。”涉及創(chuàng)作,則稱“在清初詩壇上閃耀著異彩的,是愛國的遺民詩人的大量作品”*錢仲聯(lián).清詩精華錄[M].濟南:齊魯書社,1987:3-4.,而其著眼點,也是遺民作品中所記述的抗清的史跡和清軍的暴行,以及黍離麥秀的故國之思。正是出于內容的考慮,他對乾嘉時期的詩歌提出批評:“由于那個令人窒息的時代,詩人大多數(shù)脫離現(xiàn)實,脫離生活,局限于形式上的追求,因此越往后,詩作的膚廓、滑膩以及涂澤辭藻的流弊也越明顯。清詩至此,又到了‘窮則變’的時候了”*錢仲聯(lián).清詩三百首[M].長沙:岳麓書社,1983:11.。而他評價鴉片戰(zhàn)爭以后的清詩,則說:“鴉片戰(zhàn)爭詩歌注入了時代精神的新內容,它的愛國主義的特色……從而決定了這一時期的清詩不同于前代,成為后期清詩的先驅?!?錢仲聯(lián).清詩三百首[M].長沙:岳麓書社,1983:7.其次,就藝術的標準而言,錢仲聯(lián)先生重視的是創(chuàng)新。即便是乾嘉詩壇,他也充分肯定了厲鶚、杭世駿的取徑宋人,言其刻琢研練和幽新雋妙的詩風,“對腦滿腸肥的偽唐詩,有洗滌腥膻的作用”;又高度評價了胡天游、王曇的奇情逸藻,博衍幻誕,以為他們“極波譎云詭之奇觀,成為后來龔自珍的先導”;他還不廢學習江西詩派的錢載、王又曾,說他們“造語拗折盤硬,專于章句上爭奇”;而對袁枚“性靈派”,錢仲聯(lián)先生一反洪亮吉“通天仙狐,醉即露尾”*洪亮吉.北江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4.的傳統(tǒng)評價,認為“在浙派詩中,更是蒼頭突起的異軍,他們打破傳統(tǒng)束縛,而又比較全面地立論的詩歌理論,對當時詩壇,起了一定的影響”*錢仲聯(lián).清詩精華錄[M].濟南:齊魯書社,1987:10.。這是言清中葉的浙江詩歌,錢仲聯(lián)先生對清代其他階段、其他地區(qū)詩人詩派的評判,也大體基于內容的現(xiàn)實性和形式的創(chuàng)新性原則。

        錢仲聯(lián)先生把握清詩的總體評價,多以江、浙為例,這主要是就空間而言,清詩成就最高的是江、浙詩人。徐世昌《晚清簃詩匯》所選詩人共6082人,其中江蘇籍詩人1270人,浙江籍詩人1300人,幾近一半。新中國成立以后,錢仲聯(lián)先生有兩篇論文是專門討論清代江、浙詩歌的,一篇是《三百年來江蘇的古典詩歌》,發(fā)表在《江海學刊》1962年11期,另一篇為《三百年來浙江的古典詩歌》,發(fā)表在《文學遺產》1984年2期,此文在《錢仲聯(lián)學述》中誤題為《三百年來浙江的詩歌》,發(fā)表處亦誤為《光明日報·文學遺產》。而這篇文章最早的一些想法,以文言文的形式發(fā)表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的《學術世界》,題為《浙派詩論》。當然,將近半個世紀以后,他對浙江詩歌的認識,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在《三百年來江蘇的古典詩歌》中,錢仲聯(lián)先生先是討論了“明末清初江蘇詩壇的三大流派”,即以陳子龍為首腦的云間派、以錢謙益為領袖的虞山派和以吳偉業(yè)為代表的婁東派。其中對錢謙益的評價尤其值得關注。他說“后人因為謙益降清,有虧民族氣節(jié),幾乎置于不齒之列。其實謙益于明亡后曾實際從事于秘密抗清活動,與愛國英雄鄭成功、瞿式耜都有聯(lián)系”,“《投筆》一集,從鄭成功進軍長江寫起一直到桂王殉國,中間貫穿了自己與柳如是策劃支持義軍等事跡,極為沉郁蒼楚”*錢仲聯(lián).三百年來江蘇的古典詩歌[J].江海學刊,1962(11):36.。這和陳寅恪《柳如是別傳》中對《投筆集》的評價相吻合:“《投筆集》諸詩摹擬少陵,入其堂奧,自不待言。且此集牧齋諸詩中頗多軍國之關鍵,為其所身預者,與少陵之詩僅為得諸遠道傳聞及追憶故國平居者有異。故就此點而論,《投筆》一集實為明清之詩史,較杜陵尤勝一籌,乃三百年來之絕大著作也。”*陳寅恪.柳如是別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68-1169.只是錢仲聯(lián)先生寫作此文時尚有所顧忌,所以與陳寅恪相比,其對錢詩肯定之高度還有距離。由于《柳如是別傳》雖竣稿于1963年,然最早出版于1980年,可算是英雄所見略同了。在“文革”前的政治氛圍中,此論真是難能可貴。浙江是清代宋詩派的大本營,錢仲聯(lián)先生抓住了這一關捩,其《三百年來浙江的古典詩歌》,雖是縱論清代浙江詩歌的發(fā)展流變,敘述卻不脫其學宋的主軸。自清初黃宗羲和呂留良倡導學宋、朱彝尊的兼取宋詩、以及查慎行的高舉宋詩的旗幟,到清中葉厲鶚的借徑宋人創(chuàng)立浙派、金德瑛和錢載為首的秀水派步武江西派,直至晚清袁昶和沈曾植學習元祐而溯源元和和元嘉、俞明震和諸宗元的學宋而于袁、沈之外別樹一幟,基本勾勒了清代學宋的大勢,也基本說明了清代“唐宋之爭”的焦點所在,對我們學習清詩,甚至理解宋詩,都有極大幫助。因此,討論宋詩在清代的接受情況,此文是一篇不可或缺的經典之作。

        就時間而言,錢仲聯(lián)先生最為關注的還是晚清。民國時期,他發(fā)表了《近代詩評》和《十五年來之詩學》,均為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拔母铩币院?,又陸續(xù)發(fā)表了《論同光體》《論近代詩四十家》《近代詩壇鳥瞰》和《近代古典詩詞蠡測》等論文,對近代詩歌作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前兩篇最為學界關注,也為錢仲聯(lián)先生所重,先后收入《夢苕庵清代文學論集》和《夢苕庵論集》。后兩篇為所選《近代詩鈔》和《近代文學大系·詩詞集》的前言,分別發(fā)表在《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8年1期和《社會科學輯刊》1989年1期。同光體無疑是近代影響最為廣泛的繼承傳統(tǒng)的詩歌流派。柳亞子在《介紹一位現(xiàn)代的女詩人》一文中說:“從晚清末年到現(xiàn)在,四五十年間的舊詩壇,是比較保守的同光體詩人和比較進步的南社派詩人爭霸的時代?!?柳亞子.介紹一位現(xiàn)代的女詩人[M]∥柳亞子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414.其實,南社詩人是集結在反清的政治旗幟下的,不說政治上以后分化嚴重,就其詩歌主張而言,也是各執(zhí)其端,不少南社詩人都曾傾向于同光體的詩學觀,其中就包括柳亞子所介紹的“現(xiàn)代的女詩人”林北麗的夫婿林庚白?!墩撏怏w》一文最早發(fā)表在1981年出版的《文學評論叢刊》9期。由于錢仲聯(lián)先生和同光體的不少詩人如陳衍、李宣龔、夏敬觀等都有交往,“經常參加他們的宴會和論詩”*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自傳[M].成都:巴蜀書社,1993:9.,因此,錢仲聯(lián)先生對同光體的創(chuàng)作特點也就有了切身體會?!墩撏怏w》是大陸專述同光體的最早論文,許多討論同光體所建立的標準和體系,都由此文發(fā)軔。譬如將同光體分為閩派、江西派和浙派,就詩學宗趣而言,這是非常合理的。只是江西派之名稱,改為贛派似乎更妥:既可以和另外二派一致,也避免了和宋代江西派的重復混淆。有關同光體的評價,錢仲聯(lián)先生在當時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下,說“不應用幾句話罵倒的簡單辦法。特別是‘同光體’詩的藝術,對我們今天怎樣做到詩是精練的語言這方面,還有可以借鑒的地方”*錢仲聯(lián).夢苕庵論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3:436.,雖客觀中允,但作者謹慎的表達方法,可見其經歷“文革”后的心有余悸。討論到具體問題,如“三元說”和“三關說”的演變和異同*沈曾植與陳衍、鄭孝胥論詩,認為唐代開元、元和年間及宋代元祐年間三個時期的詩作成就最高,值得學習模仿。此乃“三元說”。后來,沈曾植把唐代開元換成南朝劉宋之元嘉,即把元嘉時期的詩作當作學習模仿的榜樣,如此就把“三元說”發(fā)展為“三關說”,意即謂學詩者須通過這三個關口的訓練,才算真正入門。參閱錢仲聯(lián),嚴明:《沈曾植詩歌論》,見《文學遺產》1999年第2期。,則分析得絲絲入扣,合情合理。這是同光體最重要的詩學觀之一。而談到陳衍提出的另一重要理論主張“學人詩人之詩二而一之”時,則明確指出了其舛謬之處:“陳衍‘學人之詩’的說法,不僅在理論的本身,還值得商榷,即使就事論事,也不符合實際,閩派詩更不是‘學人詩人之詩二而一之’的一派。當然,學人之詩還是詩人之詩,也不是品詩高下的標準?!?錢仲聯(lián).夢苕庵論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3:422.可算切中肯綮。民國二十四年(1935),錢仲聯(lián)先生賦詩四十首,專論近代詩家,題《論詩四十首》,后收入《夢苕庵詩詞》。而《論近代詩四十家》一文,是其對《論詩四十首》加以文字的注釋而成,最早發(fā)表在《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3年2期。所選包羅了近代各種學古詩派的代表詩人,以龔自珍打頭,而以金天羽收尾,則表明了其對創(chuàng)新詩人的更多認可。

        二、 對清詩文獻的發(fā)掘整理

        錢仲聯(lián)先生最早的學術影響,是對清人詩集的箋注形成的。他晚年回顧自己的學術起步時說:“對于風靡一時的黃山谷詩、吳夢窗詞,我也曾一度特別下功夫研讀,頗有心得,并且作過箋注。其中《山谷詩任注補初稿》于民國二十五年(1936)發(fā)表在《國學月刊》9卷9期,該刊同年三卷一冊中還保存著《夢窗詞箋釋序》一文。那些文章篇幅比較小,也無甚影響。稱得上是我學術活動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并使我學術界成名的,是同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人境廬詩草箋注》?!?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學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61.

        錢鍾書在《談藝錄》中曾經談到《人境廬詩草箋注》,說“錢君仲聯(lián)箋注《人境廬詩》,精博可追馮氏父子注玉溪、東坡”*錢鍾書.談藝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4:347.。箋注古人著作,即使是老一輩的學者,也將此看作是學問功力的體現(xiàn),不僅僅是“尋究作家作品中借鑒前人作品的‘腳跟’”。在《錢仲聯(lián)學述》中,作者曾經介紹過《人境廬詩草箋注》最早的成書過程:“為避免‘冬烘’膚淺的就詩說詩,還必須全面掌握作者的家庭身世、政治經歷、文化思想和文學理論,以及交游唱酬情況等,寫出資料翔實、內容豐富的作家年譜。因此,工作從上海起步,一直持續(xù)到回無錫國專任教之后,花費了整整五年時間?!逼溟g,正在梅縣縣長任上的錢仲聯(lián)先生的同門學兄彭忻郵寄了許多方志書籍,黃遵憲的從弟黃遵庚還專程從廣東趕到無錫,提供了許多珍貴的手稿資料,其中就包括康有為光緒三十四年(1908)所作《人境廬詩草序》。黃遵庚還依據(jù)自己的親身經歷,口述了黃詩中大量不為人知的本事背景,相當于我們今天所說的“口述歷史”。這在《錢仲聯(lián)學述》中都有介紹。錢仲聯(lián)先生認為:“這使我的箋注大大提高了學術質量?!?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學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62.《人境廬詩草箋注》出版以后,學界好評如潮,當時無錫國專的教授王蘧常和馮振均為作序,王序謂黃遵憲“所為詩憂深思遠,其庶幾有(屈)原之心焉”,而此書“為之箋注至數(shù)十萬言,而尤詳于國難”*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學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63.。馮序則稱“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非詩人注詩,莫能合二為一”,故《人境廬詩草箋注》與牧齋《錢注杜詩》,“其所成就,異代而同符”“足以激發(fā)末世之人心,為救亡之一助,是尤注者微意所在”*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自傳[M].成都:巴蜀書社,1993:12-13.。這些評價,與錢鍾書《談藝錄》所論相契。當然,一部學術著作問世以后,還會發(fā)現(xiàn)其不足甚至錯誤之處,特別是在研究黃遵憲的詩歌,已有學者尊之為“黃學”而備受學界關注的背景下。錢仲聯(lián)先生也在每次再版時加以修正。故作者晚年感嘆:“我在30年代開始為黃詩作箋注時,是一個血氣方剛的風華少年,而今已變成了步履蹣跚的白發(fā)老翁,但工作卻遠未結束。一個課題做了六十多年,這也再次印證了‘箋注不易’這句古訓。”*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學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64.在錢仲聯(lián)先生去世二十年后,今天的學者對箋注黃詩也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新的發(fā)明,但我們不能沾沾自喜,因為我們新的進步,都是建立在錢仲聯(lián)先生辛勤勞動的基礎之上的。所以,我們不能由此貶低《人境廬詩草箋注》的價值。

        錢仲聯(lián)先生一生箋注古詩詞著作很多,而最后出版的一部,則是《沈曾植集校注》。當2001年中華書局出版此書時,他已是94歲高齡的老人了。錢仲聯(lián)先生稱,是書就工作之艱辛、投入精力之巨大,“要遠遠超過《人境廬詩草箋注》”,因為沈曾植不但是好用典故、詩風佶屈聱牙的同光體浙派的大纛,還是近代首屈一指的學者。他曾被胡先骕推為“清同、光朝第一大師”,說“章太炎、康長素、孫仲容、劉左庵、王靜安諸先生,未之或先也”*胡先骕.海日樓詩跋[M]∥沈曾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22-23.。其實,王國維對沈曾植的學問也是推崇備至。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壽序》中謂:“先生少年,固已盡通國初及乾嘉諸家之說。中年治遼金元三史,治四裔地理,又為道咸以降之學……其視經史為獨立之學,而益探其奧窔,拓其區(qū)宇,不讓乾嘉諸先生。至于綜覽百家、旁及二氏,一以治經史之法治之,則又為自來學者之未及”*王國維.沈乙庵先生七十壽序[M]∥王國維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98.。錢仲聯(lián)先生開始此項工作于20世紀40年代初。為正確詮釋沈曾植融入詩歌之中的經學、史學、玄學和佛學知識,他也涉略這些學術領域,通過廣泛閱讀,深入領會,在完成《沈曾植集校注》的同時,也成了博學的專家。關于佛學,錢仲聯(lián)先生稱“雖不敢說通達佛法精蘊,佛學知識卻已通盤掌握。不僅用于《海日樓詩集》的箋注,而且借此撰寫了《柳詩內詮》《佛教與中國古代文學的關系》等重要論文”*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學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65.,其中《柳詩內詮》短短3000來字,引用佛教典籍30余種,已成探討柳宗元佛理入詩之藝術特點的經典之作。而在研讀史學著作幫助箋注《海日樓詩集》之余,“還撰寫出了《讀北魏書崔浩傳書后》《讀宋書札記》等史學論文,這大概可算作不期而遇的‘副產品’,但其中甘苦,恐怕只有自己心中明白”*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學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67.。如今,當我們借助傾注錢仲聯(lián)先生大量心血箋注的《沈曾植集校注》,尚要用心,方能理解沈曾植詩歌作品的時候,不能不對老一輩學者那種一絲不茍、兢兢業(yè)業(yè)的治學精神感到由衷的感動和無限的敬佩。當我們有些年輕學者抱怨和指摘箋注所用引文與原著在個別文字上有所差異,并因此感到自己好像完成了偉大發(fā)現(xiàn)的時候,應該知道老輩學者按照傳統(tǒng)的箋注辦法,許多材料都是爛熟胸中、憑記憶出之,我們今天已經望塵莫及了。

        有關清人詩集,中年以后的錢仲聯(lián)先生還完成了《吳梅村詩補箋》和《錢牧齋詩補箋》。吳偉業(yè)和錢謙益都生活于蘇州地區(qū),可算錢仲聯(lián)先生的鄉(xiāng)賢,也是明末清初堪稱雙峰并峙的詩壇領袖。他們的詩集在清代都有箋注本。特別是吳偉業(yè)詩,已有吳翌鳳、靳榮藩、程穆衡三家注。錢仲聯(lián)先生在研讀各家之注的基礎上,進行補箋,意在“補正吳翌鳳箋注本的注典而不及本事;靳榮藩《集覽》注典多疏陋,本事較詳而有錯誤;程穆衡《編年詩箋》多遺聞墜故,可資津逮,而又缺注典實,編年亦有錯誤”*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自傳[M].成都:巴蜀書社,1993:17.。適逢武進董氏誦芬堂據(jù)舊抄本刊印《梅村家藏稿》問世,其編年可糾正三家注在作品寫作時間上的舛誤。同時,《梅村家藏稿》又有三家注本未錄之詩,錢仲聯(lián)先生也一一進行箋注。該書依照《梅村家藏稿》分前后集體例編為二卷,在完稿三十多年后,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收入《夢苕庵專著二種》,于1984年出版。錢謙益詩由其族孫錢曾加注,但囿于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許多本事未敢昭揭。清中葉以后錢氏著作曾遭禁毀?!跺X牧齋詩補箋》主要是補錢曾“‘慎不敢出’者,旨在為錢牧齋抗清事跡發(fā)微探隱,有些內容還超出金鶴沖《錢牧齋先生年譜》以及陳寅恪《柳如是別傳》,間及釋典、道籍與輿地,及錢曾注有缺誤者,悉為補苴”*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學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68-69.。錢仲聯(lián)先生將此補箋按錢謙益詩集《初學》《有學》《投筆》,厘為三卷,惜書稿毀于“文革”浩劫之中。稍可彌補的,是錢仲聯(lián)先生在“文革”后,克服年老、體弱、多病之困難,接受了上海古籍出版社之托,歷時十余年完成近300萬字的《錢牧齋全集》的點校工作。其校語便有兩萬多條,就錢謙益著述版本言,被陳祥耀譽為“最完備”*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619.者。錢仲聯(lián)先生還曾對徐嘉所注顧炎武詩進行了補箋,在王蘧常從事《顧亭林詩集匯注》時交付。《匯注》中有“錢云”,即錢仲聯(lián)云。因編輯疏忽,《匯注》出版時未在《編例》中說明,故一般讀者至“錢云”,真不知所云。如《海上》第一首注四:“錢云:徐箋非。頸聯(lián)用海上三神山事,明指日本,蓋即徐氏于第三首‘萬里風煙通日本’所箋魯王命使往日本乞師事也。《小腆紀年》云:論者謂日本承平既久,其人多好詩書、法帖、名畫、玩器,故老不見兵革之事,本國且忘備,豈能渡海為人復仇乎?此先生之所以致慮于‘只恐難酬烈士心’歟?”辨析徐嘉以為此詩乃言張肯堂請?zhí)仆酢澳贾蹘?,出海道抵江南,倡義旅,而王由浙江相與聲援”,但鄭芝龍“懷異心,陰沮之,不成行”之誤*王蘧常.顧亭林詩集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12-113.。此事在《夢苕庵詩話》中言及:“余曩年曾為《亭林詩補箋》,補徐嘉箋注所未及者,原稿旋失去,幸錄副與吾友王瑗仲,瑗仲為《亭林詩集集注》,于徐注外采掇黃節(jié)、汪國垣諸家之箋,余箋亦收入,而沒余名,此非瑗仲所為。”*錢仲聯(lián).夢苕庵詩話[M].濟南:齊魯書社,1986:289.老輩交誼如此,這也可算當今學界逸聞趣事。

        錢仲聯(lián)先生晚年對保存清詩文獻所作的最大貢獻,是《清詩紀事》的編纂。自1981年春開始籌劃,至1989年夏全書出版,凡1000萬字。《清詩紀事》為學界所肯定,首先是體現(xiàn)“紀事”的特點。詩歌的功能無非是抒情和敘事。中國古典詩歌擅長抒情卻拙于敘事,而清詩在敘事方面卓有進步,我在李亞峰《近代敘事詩研究》序中曾經討論過此問題*馬衛(wèi)中.近代敘事詩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2.。在錢仲聯(lián)先生所為《清詩紀事》前言中,對計有功《唐詩紀事》、厲鶚《宋詩紀事》和陸心源《宋詩紀事補遺》、陳衍《遼詩紀事》《金詩紀事》《元詩紀事》、陳田《明詩紀事》,都有評價,所指出的不足之處均為所錄詩歌有許多并非紀事詩,以致名不副實。其特別指出,鄧之誠以史學家治詩,所撰《清詩紀事初編》,“學術性自要高出前人,但似脫離詩歌紀事傳統(tǒng)體例的要求而更近于名人傳記的史學專著”?!肚逶娂o事》前言在列舉了大量敘事的清詩經典作品后稱:“可以說,敘事性是清詩的一大特點,也是所謂‘超元越明,上追唐宋’的關鍵所在。《清詩紀事》的作用,將會通過檢閱清詩的獨特成就來確立它在中國詩歌史上的恰當?shù)匚?。?錢仲聯(lián).清詩紀事[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1-5.其次,《清詩紀事》以能力所及最大限度保留甚至是搶救了文獻資料。《清詩紀事》凡例中說其“輯錄反映清代政治歷史和社會生活的詩篇作為全書主干”,而“詩歌作品和紀事材料主要采自清人及近人所撰的詩話詞話、筆記小說、日記尺牘、檔案目錄、史乘方志等有關文獻,并從總集、別集中補充若干內容重要而詩話筆記等失載的紀事詩歌,另找材料或自加按語說明其本事背景”*錢仲聯(lián).清詩紀事[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1-2.。正是要從詩集以外的浩如煙海的著述中去大量收集材料,其耗費的人力精力是可以想見的,其文獻價值也是學界公認的。編纂之時,蘇州大學明清詩文研究室的幾位青年教師在錢仲聯(lián)先生的指揮下,數(shù)年間走遍了大江南北。而各地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給予了極大的便利和幫助?!肚逶娂o事》出版后,王元化說“這部書的長處,不僅在于收羅弘富,更在于以事系詩,以事彰詩,突出地顯示了清代詩歌敘事紀史的一大優(yōu)點”。季鎮(zhèn)淮稱其“填補了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領域中的一個空白,意義重大,而為傳世之作”。錢鍾書曾兩次給明清詩文研究室來信,先說“體例精審,搜羅弘博,足使陳松山卻步,遑論計、厲”,后又言“宏編巨著,如千尺浮屠,費時無多,竟能合尖。錢先生與諸君子之愿力學識,文史載筆,當大書而特書”*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學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96-98.。《清詩紀事》出版后,也有批評意見和糾謬文章發(fā)表,這對《清詩紀事》以后的修訂極有裨益。其實,還有一些比較大的舛謬之處尚未有人提出,譬如太平天國的領導人石達開、李秀成、洪仁玕等收入“光緒朝卷”,諸人皆死于同治初,而至光緒年間早已墓之木拱矣。這么大型的著作,錯誤是難免的,就像《全唐詩》《四庫全書》等,在清朝是傾國力而為之,但后人亦多有勘誤。只是有個別人在批評時意氣用事,甚至進行刻薄的人身攻擊,這實質上反映了評論者的素質,至少是動機不純。

        三、 對詩人詩作的評價分析

        20世紀30年代,錢仲聯(lián)先生曾撰《夢苕庵詩話》,連載于當時的《中央時事周報》《國專月刊》《國專校友會集刊》。1986年,錢仲聯(lián)先生略事修改后交齊魯書社結集出版。《夢苕庵詩話》主要討論作家作品,而尤為關注清詩。錢仲聯(lián)先生以日積月累的讀詩心得,傳承和改造了歐陽修所開啟的收集詩人詩作傳聞故事“以資閑談”的詩話特點。他說:“我在《夢苕庵詩話》中盡力避免個人瑣事糾纏,而將重點放在系統(tǒng)地詳論清代名家與作品、介紹與考訂有詩史價值的杰構上?!?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學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1.其實,寫作《夢苕庵詩話》之時,錢仲聯(lián)先生正在無錫國專任教,與他相鄰而居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陳衍。雖然錢仲聯(lián)先生非常尊重陳衍其人其學,他晚年書齋里一直懸掛著陳衍手書的“夢苕庵”匾額。但是,錢仲聯(lián)先生對于《石遺室詩話》,尤其是《續(xù)編》,認為“也不無可議之處,主要是落入了記述友朋瑣事的窠臼,有時未免標榜失實”*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學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1.。因此,《夢苕庵詩話》盡力“避免個人瑣事糾纏”,實際上是為了防止重蹈《石遺室詩話》之覆轍。

        由于《夢苕庵詩話》是讀詩心得,且在刊物連載,因此是錢仲聯(lián)先生讀什么、寫什么,就發(fā)表什么。其前后次序,既不按成就大小,也不按時代先后,更不按地域分布。當然,其對作家作品的評價的標準,還是注重詩歌內容和藝術創(chuàng)新,并不偏袒某宗某派。出于內容的考慮,《夢苕庵詩話》選錄作品多七言古詩和樂府古詩。僅是以長慶體或梅村體記敘庚子事變的作品,他評價樊增祥前后《彩云曲》“哀感頑艷”*錢仲聯(lián).夢苕庵詩話[M].濟南:齊魯書社,1986:1.,并錄王甲榮《彩云曲》、薛紹徽《老妓行》、張懷奇《頤和園詞》、孫景賢《寧壽宮詞》、金兆蕃《宮井篇》等作。《夢苕庵詩話》還選錄了姚燮、朱琦、魯一同、金和等人反映鴉片戰(zhàn)爭的許多詩歌。他說“道光辛壬間,英夷之難,奇恥大辱”,而姚燮“身丁其亂,出入干戈,備嘗艱苦??丈绞跋?,歌嘯傷懷。其詩蒼涼抑塞,逼近少陵”*錢仲聯(lián).夢苕庵詩話[M].濟南:齊魯書社,1986:271.。又謂朱琦《怡志堂詩》“感時念亂之作,無愧一代詩史,不獨桂中詩人之冠而已”*錢仲聯(lián).夢苕庵詩話[M].濟南:齊魯書社,1986:278.。有關民生疾苦的優(yōu)秀詩篇,《夢苕庵詩話》也多有抄錄,如被其論為“驚心動魄”*錢仲聯(lián).夢苕庵詩話[M].濟南:齊魯書社,1986:266.之作的魯一同《荒年謠》五首。而鄧輔綸的《鴻雁篇》三章,則被稱作《白香亭詩集》中的“最勝之作,沉痛入骨,少陵下筆,不能過也”*錢仲聯(lián).夢苕庵詩話[M].濟南:齊魯書社,1986:130.。

        《夢苕庵詩話》討論篇幅較多的詩人,既有被譽為“以舊格律運新理想,誠不愧為詩界之哥倫布”*錢仲聯(lián).夢苕庵詩話[M].濟南:齊魯書社,1986:7.的黃遵憲,以及與黃遵憲齊名的新派詩人丘逢甲,也有被學界認作近代詩派中最為保守的漢魏六朝派的代表詩人鄧輔綸和高心夔。他說清代詩人“以八代為宗尚者,當推鄧彌之、高陶堂為二杰。此外若王壬秋,雖名掩一時,然摹仿之意多,自得之趣少”。顯然,考慮到對古人承襲程度之差異,其于王闿運和鄧、高二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高心夔“五古多得力于大謝,七古多學杜,而皆不襲其貌”,而鄧輔綸“凝練萬象,出語高華”。但總體而言,錢仲聯(lián)先生還是認為“鄧彌之、高陶堂二家,其病在終編只是此副面目,無多大變化,故成就不大”*錢仲聯(lián).夢苕庵詩話[M].濟南:齊魯書社,1986:126-130.。這是以創(chuàng)新來衡量,是對創(chuàng)新的強調。正是這種追求創(chuàng)新的理念,《夢苕庵詩話》對被譽為詩界革命的總結者和南社精神的引導者的金天羽有高度評價,說其是南社精神的引導者,是因為錢仲聯(lián)先生《南社吟壇點將錄》將其點為“舊頭領托塔天王晁蓋”,并稱“南社魁首柳亞子,實金門弟子,承其詩教。天羽與南社,貌離而神合”。又說“詩界倡革命,堂堂立漢幟。人境廬,陳勝王,天放樓,赤帝子”*錢仲聯(lián).南社吟壇點將錄[J].南社研究:第6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4:2-3.。當然,金天羽先生于錢鐘聯(lián)先生,有一種特殊的知遇之恩。早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金氏序《夢苕庵詩》,稱“余序仲聯(lián)詩,猶之自序也。非謂仲聯(lián)之詩之一似余焉,詩心相印也”。他又勉勵錢仲聯(lián)先生:“異日者,圖王即不成,退亦足以稱霸。夫霸,亦詩人之隆軌也已?!?金天羽.夢苕庵詩序[M]∥夢苕庵詩詞.廣州:廣東南社研究會,1994:2.

        《夢苕庵詩話》論述的詩人有三個重點群體:近代宋詩派詩人、浙江詩人,還有常熟詩人。由于宋詩派在近代的影響,《夢苕庵詩話》所涉這個群體的人數(shù)也最多,其中包括道咸時期宋詩運動的代表詩人祁寯藻、程恩澤、曾國藩、鄭珍、莫友芝、何紹基、江湜等,以及同光體詩人陳三立、鄭孝胥、陳寶琛、陳衍、沈曾植、袁昶、范當世、俞明震、李宣龔、夏敬觀、金蓉鏡、胡朝梁等。錢仲聯(lián)先生出生在常熟,而祖籍是浙江湖州,這是“夢苕庵”得名的原因。對浙江的感情寄托和在常熟的朋友交往,以致《夢苕庵詩話》多論浙江和常熟詩人。前者如朱彝尊、厲鶚、胡天游、錢載、王又曾、錢儀吉、譚獻、李慈銘、王國維、王甲榮,還有一些同光體浙派的詩人。除王甲榮是其同學摯友王蘧常之父親外,其余都是清代具有全國影響的著名詩人,《夢苕庵詩話》議及他們,給人的感覺是娓娓道來,如數(shù)家珍。后者如翁同龢、沈汝瑾、趙石農、張鴻、徐兆瑋、孫景賢、黃人、楊無恙、龐樹柏、龐樹階、楊圻、汪佑南、孫雄、金鶴翔、蕭蛻、張同詠等,其中不少人與錢仲聯(lián)先生是亦師亦友的關系。錢仲聯(lián)先生對他們的介紹和推廣,是出于朋友的情誼,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希望能夠重振清初錢謙益等開創(chuàng)的虞山詩派,他本人也曾被寄予如此的厚望,正如張鴻《題錢夢苕詩稿》所期許的那樣:“蒙叟文章絕代稱,二馮奔走作疑丞。愿君重振虞山派,含咀西昆入少陵?!?張鴻.蠻巢詩稿[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79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879.當然,錢仲聯(lián)先生即使是評判其精神家園中的詩人詩作,還是能夠堅持自己的詩學標準。所以,他也不是一味恭維。楊圻被陳衍稱作“當代名詩人”*陳衍.石遺室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652.,錢基博論其詩,亦謂“欲以力振唐音,不落宋人啞澀之體”*錢基博.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281.。而《江山萬里樓詩詞鈔》中,有《得仲聯(lián)自桂林寄詩報以四絕句》,楊、錢二人可謂交情匪淺。然《夢苕庵詩話》說“楊云史圻《江山萬里樓詩鈔》五律頗有唐人格調,嫌少真味。七古多長慶體,《天山曲》長一千九百三十二字,為前此詩家所未有。詠香妃事,美人碧血,沁為詞華,惜其稍乏剪裁耳”*錢仲聯(lián).夢苕庵詩話[M].濟南:齊魯書社,1986:71.,并非一味恭維。其稱李慈銘詩“功力既不深,終編亦無出人處。其意其格其句其字,咸家常茶飯,香濤評以明秀二字最當”,并言“陳石遺詩話稱沈乙庵先生深服莼客,竊所未解”*錢仲聯(lián).夢苕庵詩話[M].濟南:齊魯書社,1986:109.。盡管錢仲聯(lián)先生對沈曾植是心悅誠服到崇拜的地步,但評價李慈銘,也沒有隨之而人云亦云。

        將《夢苕庵詩話》的詩人詩作之評價,轉化為對作家作品的具體選擇,是其《近代詩鈔》?!督娾n》同名之作,先有陳衍所為,初版于民國十二年(1923)。陳衍選取近代詩人凡370人,總體而言是合乎其同光體之詩學觀的。但錢仲聯(lián)先生在《夢苕庵詩話》中即言:“閱陳石遺《近代詩鈔》一過,未能滿意。石遺交游遍海內,晚清人物,是集已得大半,然名家如丘逢甲等皆未入選。而所選錄諸家,如魏源、姚燮、朱琦、魯一同、王錫振、鄧輔綸、高心夔、黃遵憲、袁昶、沈汝瑾、范當世、劉光第、康有為、金天羽,皆未盡所長?!彼e詩人,除袁昶、范當世外,皆非同光體詩人,即使是袁、范二人,也與陳衍的閩派異趣。正是這種推崇同光體的眼光,使其對晚清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長慶體有一種偏見:“至于樊增祥之《彩云曲》,王國維之《頤和園詞》,皆譽滿藝林、無愧詩史者,豈得以長慶體之故,遂屏不錄?”*錢仲聯(lián).夢苕庵詩話[M].濟南:齊魯書社,1986:22.因對陳衍選詩之不足而心生的遺憾,促成了其另起爐灶、再編一部《近代詩鈔》的愿望。當20世紀80年代錢仲聯(lián)先生著手選編《近代詩鈔》的時候,中國文學研究的主流觀點和方法,甚至研究的環(huán)境和氛圍,較之半個世紀前又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這個時代是不能寬容落伍者的,錢仲聯(lián)先生也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其《近代詩鈔》依吳之振選《宋詩鈔》例,選擇了100家詩人來采錄其詩,竟有30家為陳衍《近代詩鈔》所未收。他們是:張維屏、林則徐、龔自珍、張際亮、湯鵬、黃燮清、貝青喬、釋敬安、金蓉鏡、夏曾佑、丘逢甲、蔣智由、黃人、張鴻、金兆蕃、章炳麟、王瀣、陳去病、許承堯、秋瑾、楊圻、孫景賢、程潛、蘇曼殊、郁華、黃侃、柳亞子、陳隆恪、胡光煒、楊無恙。除5家是錢仲聯(lián)先生常熟鄉(xiāng)賢外,其余基本上都是愛國詩人、詩界革命派詩人和南社詩人。以詩人是否愛國作為衡量作品高下的標準,倒也不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特有的。陳衍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重版《近代詩鈔》時,就刪去了當時已經出任偽滿洲國總理、成了漢奸的鄭孝胥。而王蘧常在無錫國專與錢仲聯(lián)先生共事時,也曾仿林昌彝《射鷹樓詩話》例,撰成《國恥詩話》,專收愛國題材的近代詩歌作品。當然,其中有些詩人卒于咸豐六年(1856)陳衍出生之前,有悖陳衍“詩鈔時代,斷自咸豐初年生存之人為鄙人所及見者”*陳衍.近代詩鈔[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3.,如林則徐、龔自珍、張際亮、湯鵬。也有一些近代詩壇的后起之秀早年還沒有進入陳衍的法眼,如王瀣、程潛、陳隆恪、胡光煒等。

        對于清代詩人詩作的評品,錢仲聯(lián)先生最為系統(tǒng)的,是其看似游戲文字的一系列“詩壇點將錄”之作。明代天啟年間,王紹徽仿《水滸》點將之例,撰成《東林點將錄》,是為“點將錄”之肇始。但這只是一份魏忠賢閹黨準備迫害東林黨人的名單,并不言詩藝。及清嘉慶年間,舒位有《乾嘉詩壇點將錄》,其點評詩人所用詼諧之文筆,遂成此類文字的標簽。至民國,汪國垣又有《光宣詩壇點將錄》連載于《甲寅》雜志。但是,錢仲聯(lián)先生對汪氏之作頗有微詞?!秹糗驸衷娫挕吩性疲骸巴魢豆庑妷c將錄》,大致尚切合。惟其文詞了無生氣,為詩話之變相。持較鐵云山人《乾嘉點將錄》瞠乎后矣。楊無恙勸余重作?!?錢仲聯(lián).夢苕庵詩話[M].濟南:齊魯書社,1986:161.20世紀80年代,錢仲聯(lián)先生果然撰《近百年詩壇點將錄》,最先發(fā)表于中山大學1983年和1985年所編《中國近代文學研究》第一輯和第二輯。后略事修改后收入《夢苕庵文集》。只是“重作”的理由從對其形式的不滿轉而為內容:“汪國垣先生《光宣詩壇點將錄》,以‘同光體’為極峰之點將錄也。鄙意不能茍同。”*錢仲聯(lián).近百年詩壇點將錄[M]∥夢苕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256.這是錢仲聯(lián)先生所作最早的清詩點將錄。由此上溯,他又先后完成了《道咸詩壇點將錄》和《順康雍詩壇點將錄》,分別發(fā)表于《蘇州大學學報》1989年4期和1991年1期。錢仲聯(lián)先生嘗有意將己作匯集舒位和汪國垣所為,成《清詩壇點將錄合編》,惜因出版社之故,至今未遂其愿。

        錢仲聯(lián)先生的“詩壇點將錄”之作,均是“文革”結束以后所為,其所選詩人,與其早年在《夢苕庵詩話》中的評價,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如《近百年詩壇點將錄》于李慈銘,則以“詩壇舊頭領一員托塔天王晁蓋”當之。須知,汪國垣《光宣詩壇點將錄》之舊頭領是王闿運,而陳衍“不為然,以為當屬張之洞”。但錢仲聯(lián)先生堅持認為“王僅能為湖湘詩派之首領,而張則官高而初非舊派詩人多奔走其門者”。李慈銘當仁不讓的理由則是“李自夸其詩‘精深華妙,八面受敵而為大家’。樊增祥謂‘國朝二百年詩家壇席,先生專之’”。并說“李氏博學雅才,望傾朝野,晚清名士,群推祭尊,良非浪得虛名”。當然,這只是肯定其詩壇地位,討論到詩歌成就,錢仲聯(lián)先生一如從前,還是略有微詞,說他“能為兼綜漢、魏以來,下迄明七子、清漁洋、樊榭、復初齋各派之長,而不能自創(chuàng)新面目者。樊為李門人,推重其師,固無足怪”*錢仲聯(lián).近百年詩壇點將錄[M]∥夢苕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256.。這表明,錢仲聯(lián)先生晚年評詩的標準,是更能兼容了。而時代的烙印,也留在了他的“詩壇點將錄”里面。譬如,在詩歌的內容方面,更強調愛國主義精神。其《順康雍詩壇點將錄》,選錄了大量的遺民詩人,如顧炎武、陳恭尹、李鄴嗣、許友、孫枝蔚、邵長蘅、沈謙、毛先舒、董以寧、惲格、錢秉鐙、屈大均、杜濬、吳嘉紀、黃周星、鄺露、潘檉章、冒襄、邢昉、方文、魏耕、萬壽祺、閻爾梅、陸世儀、李世熊、王夫之、黃宗羲、費密、馮舒、馮班、吳喬、歸莊、陸圻、傅山、曾燦、鄧漢儀等,占三分之一多。而評價嶺南三大家,因梁佩蘭仕清,故言“藥亭非屈、陳之敵,此言其志事也”,當然,接著又說“若詩則梁亦有可傳者在”*錢仲聯(lián).順康雍詩壇點將錄[J].蘇州大學學報,1991(1).。錢仲聯(lián)先生早年就注重詩歌在藝術方面的創(chuàng)新,正因為如此,他才會選擇黃遵憲作為自己箋注清詩的突破口。而其晚年,則更加偏愛詩界革命的詩人。根據(jù)其自己統(tǒng)計,《近代詩鈔》收入的詩界革命詩人有八位,已超過除宋詩派以外的其他各個學古詩派*錢仲聯(lián).近代詩鈔[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26.。須知,宋詩運動統(tǒng)治了近代詩壇整整80年,而詩界革命從出現(xiàn)到落幕,只有短短數(shù)年。錢仲聯(lián)先生《近百年詩壇點將錄》的“詩壇都頭領二員”,天魁星呼保義宋江和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則分別以黃遵憲、丘逢甲當之,并稱“即使宋派詩人,于遵憲亦不能不推服。統(tǒng)領近代詩壇,夫復何疑”。又稱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鈔》,其深到之作,魄力雄厚,人境亦當縮手”*錢仲聯(lián).近百年詩壇點將錄[M]∥夢苕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257.。

        2018年是錢仲聯(lián)先生誕辰110周年。他的生日是農歷九月初三,應了白居易的著名詩句:“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彼裕焐秃驮姼栌芯?。他早年好寫詩,因寫詩而鉆研清代詩學,所以,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說他是“余事作學者,不想竟成了著名學者”,錢仲聯(lián)先生看到后并不為怪,還認為“話雖說得俏皮,卻不無道理”*錢仲聯(lián).錢仲聯(lián)學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60.。正因為他自己喜歡寫詩,他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的實踐和經驗,乃至成就,使得他研究清代詩學如魚得水,得心應手,絕不會停留在皮相方面。這是我們今天的學者值得思考和借鑒的。當然,宏觀的發(fā)揮,必須倚重微觀的深入研究,錢仲聯(lián)先生曾經和我們說過“箋注也是一門學問”,他那么多精湛的詩歌箋注著作,是他無數(shù)遍研讀前人詩集的結晶,這也是他理論把握的基礎和梁柱。所以,研究錢仲聯(lián)先生有關清代詩學的著述,給我們最大的啟發(fā)是:先多讀書,后發(fā)議論。

        猜你喜歡
        箋注詩壇詩話
        《四庫全書總目》五峰集 斐然集箋證
        大經貿(2020年3期)2020-08-03 01:58:33
        關于推薦《當代詩壇百家文庫》入選詩家的啟事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11-14 23:33:56
        閑吟居詩話(五則)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9:00:04
        詩話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9:00:02
        詩史、索隱與晚明記憶
        文教資料(2019年16期)2019-08-24 05:58:25
        《曝書亭集詞注》箋注內容探析
        戲劇之家(2019年16期)2019-07-01 06:37:22
        荷珠亂滾:詩壇重現(xiàn)唐大郎
        中華詩詞(2018年12期)2018-03-25 13:46:36
        新詩話
        揚子江詩刊(2017年1期)2017-01-17 06:25:08
        當代詩壇上的空谷之音——讀《空谷幽蘭十四行詩九首》
        銜月樓詩話選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中文字幕亚洲永久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久久久中出|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国产在线视欧美亚综合| 一区二区国产视频在线| 老鸭窝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大屁股xxxxhd黑色| 国产免费看网站v片不遮挡|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人人人妻人人人妻人人人|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108|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日韩产的人妻av在线网| 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日韩人妻大奶子生活片| 日韩经典午夜福利发布|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 啪啪网站免费观看| 视频区一区二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免费人妻| 性夜夜春夜夜爽aa片a| 亚洲av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黄射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 91九色播放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r片内射视频播放 | 女同性恋看女女av吗|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成人免费毛片内射美女-百度 | 国产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观看| 国产 中文 制服丝袜 另类| 国产精品又污又爽又色的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亚洲尺码电影av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