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暉
四川保路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頗具影響的一件大事,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紀初,為改變四川交通落后狀況,反抗西方列強掠奪中國鐵路路權,由川籍留日學生首倡,后由四川總督錫良奏請清廷批準,決定自辦川漢鐵路,并于1904年1月在成都建立全國首家沒有外資的省級鐵路公司——川漢鐵路總公司。
川漢鐵路的規(guī)劃路線東起湖北漢口,經宜昌、夔州、重慶、內江、簡陽,西達四川成都,全長2000公里,預計耗銀5000萬兩。由于川省貧窮,財政空虛,拿不出很多銀兩來修鐵路,钖良便將鐵路官辦改為官商合辦;因其時官、商之間為各自利益爭斗得十分厲害,最后敲定將官商合辦改為商辦,所需路款由川路公司集股解決。川路公司集股分四種:一是認購股,二是官本股,三是抽租股,四是公利股。四川是農業(yè)大省,全川人口有4000萬,其中農業(yè)人口就占3000多萬。向農村地主和農民攤派的抽租股銀是“四股”中的大頭,高達928萬兩,占全川實收股銀1645萬兩的77.5%??梢哉f川漢鐵路名為“商辦”,實是百姓在“買單”。1908年10月新任川督趙爾巽開始實際運作建路之事。他奏委詹天佑為川漢鐵路總工程師,并于翌年12月10日在湖北宜昌舉行鐵路開工典禮。詎料這位趙大人磨蹭3年,僅在宜昌附近修建了一條30多里長的窄軌運料鐵路。路工進展之緩慢令人震怒。
川人自辦川漢鐵路尚未圓夢,1911年5月9日清廷陡然宣布鐵路干線收歸國有,并首收川漢路權。同月20日郵傳部尚書盛宣懷代表清政府與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簽訂借款條約,舉債6000萬英磅,用于修建川漢、川粵鐵路;同時宣布川漢鐵路股款一律換成國家鐵路股票,概不退還現款。消息傳到成都,輿論嘩然。紳民紛紛集會怒討盛宣懷的賣國罪,痛斥清廷既要奪路,又不歸還川人股款,肆意侵吞川人血汗錢的霸行。川人并非羔羊,可以任人宰割。6月12日由立憲派人士主持在川路公司召開大會,宣布成立四川保路同志會,公推立憲派首腦蒲殿俊擔任會長,羅綸擔任副會長,并號召全川人民奮起,文明爭路,破約保路。
四川保路同志會成立后,全川官紳和民眾積極響應,各個界別和76個廳、州、縣的同志會如雨后春筍相繼成立,很快匯集成為數十萬人的保路大軍。在保路同志會的組織領導下,同志會會員或印發(fā)傳單,或集會演講,或互相串連奔走呼號,或上京請愿,在全川掀起波瀾壯闊的保路風潮。清廷對川人的保路訴求不僅置若罔聞,而且欽派被川人恨之入骨的盜竊股款的“內鬼”李稷勛總理路工,頓時激起川人更大憤怒。8月27日下午保路同志會召開大會,與會者紛紛要求罷市罷課進行抗爭。正當主持人、立憲派首腦羅綸、鄧孝可等猶豫不決之時,成都大街上的商鋪已紛紛關閉,部分學校也開始罷課,甚至有人散發(fā)傳單,號召“自明日起,全川一律罷市罷課,一切厘稅雜捐概行不納”。
成都罷市罷課的消息傳開,迅即激起全川以罷市罷課為主的保路抗爭浪潮。面對情勢發(fā)生的急劇變化,9月1日由同盟會會員顏楷和張瀾分別擔任正、副會長的川路股東大會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沖破立憲派“文明爭路”“破約保路”的束縛,號召川人“不納正糧,不納捐輸,不買賣田地房產,不擔負外債分厘”,與清廷進行抗爭。各地同志會和廣大民眾聞之,積極擁護。在抗爭中,彭縣、中江、灌縣、新津和新繁等地相繼發(fā)生搗毀經征局、巡警局和厘金局等暴力事件。清廷為平息川省所發(fā)生的“現象”,立即撤換了同情保路的護理川督王人文,委派被川人稱之為“屠戶”的趙爾豐擔任川督,并急令督辦粵漢鐵路(兼督辦川漢鐵路)大臣端方率鄂軍入川“彈壓”。清廷如此磨刀霍霍,川人怒不可遏,義憤填膺。在此關鍵時刻,楊庶堪、王天杰、龍鳴劍、朱之拱等同盟會會員深感情勢變化給革命黨人帶來了武裝斗爭的契機,于是他們決定借名保路,著手集合同志,提挈人民,聯合遍布城鄉(xiāng)的哥老會,組織民軍,導以革命。8月4日龍鳴劍會同新津、華陽哥老會首領侯寶齋、秦載賡在資中羅泉井秘密開會,探查敵情,研究如何籌辦槍彈和糧餉,決定組建四川保路同志軍。同月(早于武昌起義兩個月)王天杰、龍鳴劍等組織民軍攻打榮縣縣城,揭開了四川保路運動由“和平爭路”轉向群眾性武裝起義的序幕。
全川保路同志軍大規(guī)模武裝起義是在“成都血案”后爆發(fā)的。1911年9月7日川督趙爾豐詭稱“北京來電有好消息”,將保路同志會、省咨議局和川路股東大會首腦蒲殿俊、羅綸、鄧孝可、顏楷、張瀾、江三乘、葉秉誠、彭芬等騙進督署,將其逮捕。消息傳來,省城人心大憤,上千民眾頂著“皇牌”,舉著燃香,涌向督署,要求釋放蒲、羅等人。趙爾豐見此氣急敗壞,兇相畢露,即令衛(wèi)隊開槍,當場打死手無寸鐵的請愿民眾32人,傷者不知其數,制造了震驚全國的“成都血案”。當天晚上,龍鳴劍帶人冒雨趕赴城南農事試驗場,連夜趕制木牌數百片。木牌上書“趙爾豐先捕蒲羅,后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保自救”;然后將木牌涂上桐油投入錦江(史稱“水電報”),傳警各地。各地同志軍聞警后紛紛揭竿而起。同志軍起義初始,以成都為主攻目標。他們在秦載賡和王天杰率領下,先后在武侯祠、紅牌樓、犀浦和三渡水等地與清軍激戰(zhàn);但因其武器低劣,兵勇缺乏訓練,以戰(zhàn)敗告終。后來同志軍調整作戰(zhàn)方案,將進攻重點轉向成都周邊州、縣,并與周鴻勛率領的巡防起義軍,侯寶齋率領的南路同志軍,羅子舟率領的雅滎同志軍,趙端率領的川南革命軍,胡御階、甘東山率領的威遠同志軍,李紹伊率領的川東北同志軍,胡潭率領的會黨,以及土司、頭人率領的川西北藏羌同胞和西昌地區(qū)彝族同胞呼應作戰(zhàn)。一月之內十萬同志軍和各族人民的反清起義烈火燃遍巴山蜀水。同志軍在與清軍激戰(zhàn)中,新津保衛(wèi)戰(zhàn)、大相嶺阻擊戰(zhàn)、雅安圍城戰(zhàn)和自流井攻堅戰(zhàn)打得最頑強、最慘烈,致使清王朝在四川的軍事力量首尾難顧,兵力捉襟見肘,地方統(tǒng)治開始分崩離析。
在全川同志軍武裝起義中,榮縣樹立起一面最光輝、最有影響力的旗幟。9月25日(早于武昌起義15天),同盟會會員吳玉章與保路同志軍首領王天杰率領同志軍攻占榮縣,趁知縣老爺倉皇出逃之際,舉行首義,宣布榮縣獨立,并推舉同盟會會員蒲洵主持縣政,肇建了全國第一個與清王朝徹底決裂的縣級資產階級民主政權。endprint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在武昌起義和榮縣首義的策動下,四川迅猛掀起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大潮。11月22日重慶蜀軍政府成立。同月27日成都大漢四川軍政府成立。成都和重慶登高一呼,各地革命黨人和同志軍紛紛奮起攻克各府、州、縣,驅逐知府、知州和知縣,宣布獨立,建立新生政權。翌年3月11日,成都大漢四川軍政府和重慶蜀軍政府合并,在成都建立中華民國四川都督府。至此清王朝在四川的地方統(tǒng)治政權宣告徹底覆滅,成渝分治局面結束,四川歸為一統(tǒng) 。
四川保路運動是辛亥革命的先奏。國共兩黨政要對這場革命斗爭的懋功偉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孫中山先生說:“若沒有四川保路同志會的起義,武昌革命或者還要遲一年半載的?!笔Y介石先生說:辛亥革命“雖然起義于武漢,實則發(fā)動于四川,四川保路風潮,實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朱德元帥在他的《辛亥革命雜詠》中唱道:“群眾爭修鐵路潮,志同道合會四川。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華革命先?!苯衲晔撬拇ūB愤\動106周年。回眸這場革命運動,我們不僅要熱情歌頌當年四川革命黨人、保路同志會、保路同志軍和各族人民敢為人先,勇征腐惡的革命斗爭精神,更要通過對這場革命運動起因和發(fā)展的仔細分析,從中總結歷史經驗,為今為后所鑒?,F將我的幾點思考爰述于次:
一、國家主權高于一切,必須堅決擁護。川漢鐵路路權,實為關乎國家和民族核心利益的國家主權。不管國力再貧弱,清政府也不應該突破治國理政的“底線”,將路權歸諸外人,喪權辱國。四川保路運動爆發(fā)以前,清廷在洋務派“自強求富”思想影響下,對自建鐵路并不排斥。1898年清廷宣布將自建鐵路作為“自強要務”,統(tǒng)籌大局,次第推行。1903年四川總督錫良上奏清廷,在奏折中曉以路權屬之外人將帶來無窮禍患,并提出杜外資、集華股、自辦川漢鐵路主張,清廷對此表示贊同。為何清廷后來背信棄義,陡然“轉向”,導致保路運動爆發(fā)?其主要原因在于清廷為擺脫財政危機,急于獲得外款“支持”,維系自己的封建統(tǒng)治,屈服于西方列強的壓力,甘當“軟腳蝦”,甘愿飲鴆止渴,不惜用路權去換取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的貸款,坐視西方列強覬覦中國,企圖瓜分中國。這樣一個只顧封建統(tǒng)治階級利益,全然不顧國家和民族利益,毫無血性,沒有骨氣,喪權辱國的政府,必然會遭致人民反對和唾棄,加速自己滅亡。
二、民心不可侮。司馬懿在臨死前根據孟子的民本思想教導自己兒子說:“得民心者得天下?!边@句話講得很精辟??v觀中國歷史,一個朝代的興衰確乎取決于統(tǒng)治者有無民本思想和人心向背。四川保路運動的爆發(fā),以及后來發(fā)展到群眾性的武裝起義,恰好說明這一點。1909年4月清廷向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簽訂貸款協(xié)約,毀棄了自己對川人杜外資、自建川漢鐵路的承諾。1911年4月清廷將川漢鐵路路權收歸國有,繼而又將路權屬之外人。清廷的這兩樁決斷都是忤逆民意,背棄民心的。川人對此堅決反對,并用多種方式聲討其賣國之罪,忠告清廷莫“務國有之虛名,坐引狼入室之災禍”;同時還向清廷表達川人“果欲救國,必先保路”的決心。然而清廷視人民為草芥,對川人的憤怒和訴求不屑一顧,且厚誣川人“犯上作亂”,急令端方率鄂軍入川“彈壓”。更令人發(fā)指者,1911年9月5日川督趙爾豐竟然誘捕保路同志會、省咨議局和川路股東大會首腦蒲殿俊、羅綸等人。當請愿民眾涌向督署要求釋放蒲、羅等人時,趙爾豐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命令衛(wèi)隊開槍殺害請愿民眾。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民心就是國心。如此一個不順應民心,不尊重民意,頑固堅持與人民為敵,始終與人民對著干,甚至使用武力鎮(zhèn)壓和殺害民眾的政府,必將激起人民強烈反抗。人民絕不容忍它繼續(xù)存在,要堅決把它打倒。
三、民利不可侵。中國歷史上爆發(fā)過一次次農民起義,其產生原因基本上有著這么共同的一條,即封建統(tǒng)治者罔顧民生民瘼,對老百姓進行殘酷的欺壓和盤剝。四川保路運動之所以從“爭路”發(fā)展到反清武裝起義也是這個原因。在集股自辦川漢鐵路中,強行向廣大貧苦農民攤派的抽租股銀高達928萬兩,占全川實收1645萬兩股銀的77.5%,迫使許多農民賣妻鬻子,傾家蕩產。在征收股銀中,“老虎”“蒼蠅”紛紛出動,借機搜刮民脂民膏。川路公司上海辦事處??钗瘑T施章典和路工總理李稷勛等巨貪挪用路款,盜竊股權,大發(fā)路財。許多地方官吏借征路款敲詐勒索;老百姓若有不從,便以“抗糧”之罪名,對其鞭笞箠楚,監(jiān)禁鎖押,搞得巴蜀大地暗無天日,民怨沸騰。更有甚者,清廷不顧老百姓死活,悍然宣布鐵路干線權收歸國有,并首收川路,將川路股款轉換國家鐵路股票,概不退還現款,使四川千家萬戶的血汗錢一夜之間被清廷吞食,極大地傷害了川人的經濟利益。盤剝愈深,反抗愈烈;蓄之既久,其發(fā)必速。因之官逼民反,導致保路同志軍和廣大民眾在全川范圍內爆發(fā)如火如荼的武裝起義,加速了這個權不為民所系,利不為民所謀,對老百姓敲骨吸髓的封建王朝的垮臺。
四、封建營壘中的人,凡能順應時勢,改弦易張,為人民辦點好事的,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在保路運動中,清王朝的官吏并非鐵板一塊。他們中也有人能體察民意,俯順民心,力主自辦川路,同情和支持保路斗爭。一如四川總督錫良。他堅決反對將鐵路路權屬之外人,力主杜外資、集華股、自辦川漢鐵路,并把修建川漢鐵路作為入主川政的第一要務,親手抓川漢鐵路總公司籌建和經營方式的選定等,為捍衛(wèi)川路路權,促使四川民族資本主義逐步向現代化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二如護理川督王人文。他順應歷史發(fā)展,體恤民心民意,同情和支持保路斗爭。當同志會組織民眾到督署請愿時,他親自出面與民對話,并當眾表示說:“我立刻代你們電奏,并代你們力爭,一爭不行就再爭,哪怕爭到丟了官,能把我的責任盡到,丟官也是快樂的。”王人文說話算數,立刻代奏清廷,為民請命,并嚴詞參劾盛宣懷犯有欺君賣國之罪。清廷對此極為不滿,摘掉了他的烏紗帽。王人文身為清王朝的封疆大吏,在嚴酷的政治背景下能夠不計個人榮辱,秉持正義,站在人民一邊,表現得很有血性,很有擔當,在當時的封建社會里確實是鳳毛麟角,難得一覓。三如成都將軍玉昆。在蒲殿俊、羅綸等人被川督趙爾豐誘捕之后,他不甘當趙爾豐的鷹犬,不茍同趙爾豐密殺蒲、羅等人之意,據理勸說,終使蒲、羅等人被無罪釋放,保全了保路同志會的核心領導和保路運動的繼續(xù)開展。四如四川新軍軍事部部長尹昌衡。他早年隨趙爾豐西征,曾經受到趙爾豐的垂青和提攜。他在成都光復后擔任大漢四川軍政府都督時,順應時勢和民意,為徹底鏟除清廷余孽,消除隱患,毅然挺身而出,割舍私情,擒殺了鎮(zhèn)壓四川保路運動的元兇和屠殺請愿民眾的劊子手趙爾豐,使四川人民人心大快 。以上所述的這些從封建營壘中走出來的人,有的為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交通興川大業(yè)努力奮斗;有的目睹清王朝腐朽無能,不可救藥而改弦易張,站到人民一邊,反戈一擊,這是很不容易的。革命不唯出身,革命不分先后。這些人和保路運動中的志士仁人一樣,人民都會永遠敬重和緬懷他們。他們在保路運動中所發(fā)揮的特殊作用,所做出的歷史貢獻,將永光史冊!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