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立項表分析
2017年11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100部4105集。
按題材劃分,當代題材56部2185集,分別占公示總數(shù)的56%和53.23%。其中,當代都市題材44部1773集,當代農村題材2部80集,當代青少題材5部164集,當代涉案題材3部94集,當代科幻題材1部24集,當代其他題材1部50集。
現(xiàn)代題材2部75集,分別占公示總數(shù)的2.0%和1.83%。其中,現(xiàn)代都市題材2部75集。
近代題材21部855集,分別占公示總數(shù)的21.0%和20.83%。其中,近代傳記題材1部40集,近代傳奇題材6部245集,近代革命題材11部430集,近代其他題材3部140集。
古代題材21部990集,分別占公示總數(shù)的21.0%和24.12%。其中,古代傳記題材3部122集,古代傳奇題材10部508集,古代武打題材4部182集,古代神話題材3部148集,古代其他題材1部30集。
以歷史人物為原型的影視題材屢見于熒屏,本月,又有多部人物傳記劇作立項。《劍花煙雨江山》描寫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傳奇且短暫的一生;《婦好傳》講述商朝中期婦好協(xié)助武丁開疆拓土、抵御外敵,立下汗馬功勞的故事;《李清照》記錄了李清照顛沛流離的一生;《召存信》講述解放戰(zhàn)爭時期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云南省道德模范召存信的光榮事跡;《中國詩圣》《司馬遷》分別講述唐代詩人杜甫以及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故事。
今年以來,影視劇作品劇名呈現(xiàn)出越來越長的趨勢,不管是古裝劇還是現(xiàn)代劇,如《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那年花開月正圓》《秦時麗人明月心》《人間至味是清歡》《春風十里,不如你》等,其中略帶古風風格和文藝氣質的七字劇名頗為流行。
本月立項的電視劇中,片方在劇名上也費了不少心思。《劍花煙雨江山》《假如我們不曾相遇》《不過神仙和沒事妖怪》《曾有一個人愛我如生命》《日久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陌上云暮遲遲歸》《你若不來青春不散》《一身孤注擲溫柔》《聽說你還回憶我》《二十四橋明月夜》《星空如你那么美》……這些長劇名或具唯美文藝風格,或新奇怪異,讓人印象深刻。
電視劇劇名是劇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直接影響電視劇的發(fā)行、宣傳以及觀眾辨識度和記憶程度。此前,電視劇慣用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又容易記住的名稱,如《康熙王朝》《亮劍》《大宅門》等,隨著電視劇工業(yè)化水平、劇作品質的提升以及目標受眾群體的更迭,片方愈發(fā)看重片名對于劇集氣質的傳達。有時,一個好聽的劇名也會為電視劇的成功增加一注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