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宦滇日記》看楚雄師范教育的雛形及其地域特征

        2018-01-12 05:29:32朱和雙李金蓮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6期
        關鍵詞:宣統(tǒng)傳習所楚雄

        朱和雙,李金蓮

        (楚雄師范學院,云南 楚雄 675000)

        自19世紀80年代后,隨著西學的快速傳播和洋務運動的持續(xù)發(fā)展,科舉制度已悄然改變,先是自然科學被納入考試內(nèi)容,隨后又加設經(jīng)濟特科以薦舉“經(jīng)時濟變”之才。在這種情況下,各等學堂在云南也應運而生。云南教育司編譯處編訂《云南教育概況》(民國十二年八月云南開智公司鉛印本,第102頁)說:“云南所屬中學,以普洱府中學堂創(chuàng)辦為最早,實始于光緒二十八年。洎二十九年,省會設高等學堂,始通飭各府及直隸廳州一律籌設中學堂。三十一年,各府及直隸廳州均成立中學堂一所。嗣因辦法不善,于三十二年,除省會外,一律改辦師范傳習所。省會一所,名曰省會中學堂,三十四年與師范傳習所合并改為兩級師范學堂附屬中學,另設云南府中學堂一所。宣統(tǒng)三年改為模范第一中學堂,于大理、蒙自設第二、第三模范中學堂,又就高等學堂內(nèi)設實科中學。此前清中學教育之概略也?!蔽┏鄹袑W堂暨師范傳習所(后改師范學堂)的蛻變情況能找到更加詳實的輔證材料。

        一、創(chuàng)建于“龍泉書院”的楚雄府中學堂暨師范學堂

        清宣統(tǒng)《楚雄縣鄉(xiāng)土志》*楊成彪主編《楚雄彝族自治州舊方志全書·楚雄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題作“民國《楚雄縣鄉(xiāng)土志》”,誤。宣統(tǒng)《楚雄縣志·例言》說:“光緒三十二年,地方官屢奉憲諭,令造……《鄉(xiāng)土志》呈報。以無款,因循至三十四年冬,崇府尊來任,心憂地方事跡年久無征,兼之呈報無由,亟提倡籌款,……令其采輯?!眲t光緒三十四年前尚無修志事。崇謙撰《宦滇日記》(又名《宦滇雜志》,稿本藏云南省圖書館,而本文所引均出自謝本書、宋光淑整理的排印本,收入《清代云南稿本史料》,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卷十一說:宣統(tǒng)元年歲次己酉四月二十二日早飯后,“……歸府校閱《鄉(xiāng)土志》”。五月初十日早,“刪訂《楚雄鄉(xiāng)土志》”?!痘碌崛沼洝肪硎f:宣統(tǒng)元年八月十八日晚飯后,“司煜茲來,商改《縣鄉(xiāng)土志》事”。九月初四日晚飯后,“訪司煜茲,就將《鄉(xiāng)土志》送改”。又《〔楚雄縣〕鄉(xiāng)土志編輯大意》說:“是編為初等小學堂學童所著……”,初等小學堂始建于光緒三十一年,由各義學改設。卷上《歷史》(第三十九課)說:“〔光緒〕三十一年……知縣陳源濬(廣東舉人)奉諭立學堂。由是,府改古龍泉書院為中學〔堂〕、傳習師范*即“師范傳習所”。根據(jù)學部規(guī)定,“中學堂須附設師范傳習所,以應小學堂教員之急需”;“以習普通學科外,兼講明教授、管理之法”。凡師范生不用繳納學費,惟畢業(yè)后都有充當小學教員之義務。光緒三十二年,楚雄府中學堂改辦師范傳習所,但頹勢并沒有得到有效改善。究其原因,實乃缺乏固定的師資所致,時人劉盛堂編《云南地志》(光緒戊申季冬月石印本)說:“云南學校自師范班……始有端倪,然往往以管理不得其人,致因小故而起沖突,因沖突而生阻力,故四、五年之久,尚無實效之可言?!飧臀羧諘骸O傳習師范,……聞大理頗有進步,昭通次之,以任教員者為本郡人,紳民又多開通也?!痹谕馄附塘暸c管理學務的楚雄耆紳之間很容易產(chǎn)生矛盾,這種情況持續(xù)到民國時期亦難以改變。,縣之兩等小學堂始立基礎(縣改岳王殿為高等小學堂,又改各義學為初等小學堂,是為兩等小學堂)?!庇?第四十課)說:“三十二年,知府張霖*宣統(tǒng)《楚雄縣志》(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民國間傳抄本,在每卷起始處均鈐有藏書印“國立北平圖書館”,以下簡稱“國圖本”)卷之七《職官·知府》說“張霖,四川人,光緒三十一年任”。廉明果決,因中學堂為七屬肄業(yè)之區(qū),各屬雖有邦費而堂中實少???,〔遂〕細查寺廟田租,盡心力,任勞怨,秉公不倦,度之始覺就緒,〔中〕學堂漸有可觀焉。”所謂“邦費”,原指旗丁運糧向當?shù)卣账鞯念~外手續(xù)費,因不給邦費,旗丁不開船,地方官惟恐有誤,遂浮收加征以資繳納,最終演變成一種“漕糧附加”。宣統(tǒng)《楚雄縣鄉(xiāng)土志》卷中《地理》(第六課)說:“〔府〕城內(nèi)有考棚,現(xiàn)辦自治傳習所、師范學堂于其中。”宣統(tǒng)《楚雄縣志》卷之三《建置·學?!氛f:“光緒三十年*1967年,臺北成文出版社據(jù)“清宣統(tǒng)二年抄本”影印的《楚雄縣志》(以下簡稱“成文本”)內(nèi)容相同。惟楊成彪主編《楚雄彝族自治州舊方志全書·楚雄卷》(第1022頁)誤作“光緒三十三年”。,奉諭以書院改學堂。次年,知府孫朝華*惟宣統(tǒng)《楚雄縣志》卷之七《職官·知府》說“孫朝華,直隸進士,光緒三十三年任”,誤。據(jù)《申報》第一萬八百六十號(大清光緒廿九年閏五月廿一日)第一頁《諭旨恭錄(閏五月初六日奉)》說:“云南楚雄府知府,著孫朝華補授。”實際上,宣統(tǒng)《楚雄縣志》、民國《新纂云南通志》卷十三《歷代職官表二》都將“孫朝華”“鄒志清”的任職時間搞顛倒了,正確順序是奎華、孫朝華、張霖、尹肇熙。、知縣陳源濬以龍泉書院改中學堂兼師范學堂*民國《新纂云南通志》卷一百三十七《學制考七》將“師范學堂”劃分為“師范傳習所”“初級師范”“女子師范”和“體操專修科”四種,并說:“光緒三十二年,因預儲小學師資,于省會及各府……均飭令各辦師范傳習所一所?!O于外屬者,以一年畢業(yè)。……傳習所畢業(yè)生分優(yōu)等、中等兩級,優(yōu)等者得充高等小學堂教員(愿充初等小學教員者,聽〔之〕);中等者以專充初等小學教員為限?!惫饩w三十四年,知府尹肇熙續(xù)辦二年畢業(yè)之初級師范簡易科(因基金短缺改于光緒三十四年底畢業(yè))。宣統(tǒng)元年,楚雄府中學堂(校址改在考棚)兼辦初級師范學堂,宣統(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之一《姓氏》有“校正:……五品銜、委辦中學堂庶務兼調(diào)查員、貢生王光裕;委辦師范學堂收支事兼調(diào)查員、廩貢生姜仕周”。,以武廟內(nèi)岳王殿設高等小學堂。”據(jù)張霖撰《重建云泉寺碑記》(收入宣統(tǒng)《楚雄縣志》卷之十一《藝文上》,款署“時光緒三十二年丙午冬十二月也”)說:“余奉檄守斯土,值創(chuàng)辦中學堂,七屬所助常年經(jīng)費苦不足,不得已由首屬搜羅閑款,得金蟬寺前鞠、張〔二姓〕絕業(yè)*宣統(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之四《食貨·公產(chǎn)》說:“金蟬寺門首鞠、張絕業(yè)項下田三百六十二工半,年收租谷三十石零五斗七升六合,年收房租銀九兩九錢六分,二柱應納民糧一石二斗八升六合六勺。”,因更清釐紫溪山寺業(yè),而風聞云泉寺之業(yè)為高姓據(jù),乃命中學堂收支〔兼庶務〕、貢生王光裕*王光裕,字耀庭,楚紳代表。光緒三十一年,知府張霖委為中學堂收支(宣統(tǒng)二年修《楚雄縣志》改作“庶務兼調(diào)查員”)。光緒三十四年,知縣崔榮達委為勸學員。此外,他還是“楚經(jīng)費局紳士”。開導高姓,俾善交出而免深究。高成泰等即俯首聽從。復札廩生李文蔚、武生朱炳等會集清算積年租項,除費用外得銀三百五十馀金,令繳出作建寺費;田工百馀仍作寺中香火資,中學堂亦不需此區(qū)區(qū)補助。”張霖輕視“銀三百五十馀金”為“區(qū)區(qū)補助”,恐怕與楚雄府各學堂經(jīng)費的短缺實情并不相符,他“委王生光裕倡首復建”云泉寺事,難免會影響中學堂的發(fā)展(靠金蟬寺前的絕業(yè)維持,就連最基本的書籍、儀器都無法保障)。光緒三十二年,部議設立學務處,總理全省學政。楊毅廷(諱覲東)著《教育行政雜志》(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云南官書局鉛印本,封底頁“經(jīng)售處”印有“楚雄府師范傳習所”)收有《批據(jù)楚雄府知府張守霖稟,遵札開辦中學堂,刻已開堂送學,懇祈憲恩照章發(fā)給各書并撥助常年不敷經(jīng)費,俾教習有所傳授,而年費得資濟用暨懇破格恩施免繳書籍、儀器各價由》說:

        稟閱悉。本處疊次電催開辦者,師范傳習所。張、束二教員,亦系專為師范傳習所而派,均非中學堂也。該府不知中學堂與師范傳習所之分別,強混而為一,不能不姑與言其概略〔如下〕:中學堂者,擇高等小學堂之卒業(yè)生入之;高等小學堂學生,又擇初等小學堂之卒業(yè)生升入。此時兩等小學堂,尚未一律開辦,其開辦者亦無卒業(yè)之學生,則中學堂應收入之學生,可選舉貢生員中之文理清通、品行端正、程度相當者入之,以五年為卒業(yè)。此所謂中學堂也。師范傳習所,乃專為養(yǎng)成小學堂教員而設,校(效)中學生〔辦法〕,亦分取府屬之舉貢生員中〔之〕文理清通、品行端正、志在教育、年在四十歲以下二十歲以上者入之,以十個月為卒業(yè)。校中附屬小學堂,并教員講習會,每星期晚間,由師范傳習所教員,分任演講《教授法》《管理法》《小學校制度》等,兩次命附近府城之現(xiàn)充小學堂教員者,聽而習之。至附屬小學堂,或撥已設之小學堂教員及學生而附屬之;或另延小學堂教員,選取學生四、五十名之內(nèi)而附設之,以兩堂為限,一堂多級教授,一堂單級教授。其所以必附屬小學堂之故,義取每日每堂,派師范學生各二人為實地練習耳。此所謂師范傳習所也。此師范傳習所而兼講習會,并附屬小學堂之由來也。昨奉學部電,以全力注重師范,七月間由京派員分省巡視。本學務處亦于五月間,先派視學員往各府察看,業(yè)經(jīng)通飭在案。該府系由小學堂監(jiān)督調(diào)劑而委是缺,今到任數(shù)月矣,不但于教育事宜未能提倡,并中學堂、師范傳習所之名目與其分別處亦尚未明了,本學務處尚何所望!所請?zhí)岽娼蛸N,由各府、州開辦中學經(jīng)費銀兩項下如數(shù)撥發(fā)銀一千兩,查各府、州學堂經(jīng)費皆就地籌辦,本學務處向無津貼之例,況辦理學堂乃地方官分內(nèi)之責任、應盡之義務,該府為楚雄屬各州縣表率,豈教養(yǎng)兩端亦諉而不理耶!信如是也,則除抽收釐稅外,該府所事者更為何事?至儀器為教育必需之品,無論師范傳習所、中學堂均不可少,此次所頒發(fā)十四府者,皆一律先后呈繳原價、運費,廣南府馮守則不由地方籌款,捐廉繳銷。今該府稟請楚屬無款可籌,概免繳價,滇省貧瘠府分多矣,何能獨厚于楚屬而免之?即真無款可籌,楚雄與廣南比較,楚缺(確)實優(yōu)于廣南。馮守之賢,該府當不讓其專美,然據(jù)所稟而頡頏之霽壤相去遠矣。又該府稟中謂:“前府孫守*惟宣統(tǒng)《楚雄縣志》卷之七《職官·知府》說“光緒三十三年任”,誤。據(jù)《申報》第一萬八百六十號(大清光緒廿九年閏五月廿一日)第一頁《諭旨恭錄(閏五月初六日奉)》說:“云南楚雄府知府,著孫朝華補授?!鄙W任已(以)來,日在病鄉(xiāng),諸事罕理?!睂O守之理事與否姑無論,但就學堂一方面觀之,顧試問該府所理者何事?又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闭龑O守之謂。又謂:“奎守*宣統(tǒng)《楚雄縣志》卷之七《職官·知府》說:“奎華,滿洲人,光緒二十九年任?!背?,孫守成之?!比粍t該守其超前軼后者耶!恐庸人不止孫守矣。種種糊涂疲玩,令人發(fā)指。仰速會商張、束二教員,認真照章辦理師范傳習所,并尅期解繳儀器價值、運費,慎勿再事含糊推諉,致干未便。切切。

        毋庸諱言,楚雄府中學堂暨師范傳習所的常年經(jīng)費不算寬裕,本該合理使用云泉寺的產(chǎn)業(yè),但張霖及繼任者均不諳學務,這種狀況直到尹肇熙到任后(光緒三十二年八月初十日奉諭旨補授楚雄府知府,任期至光緒三十四年臘月十九日晚餐后交印給崇謙,宣統(tǒng)元年正月初九日回省)仍沒有明顯改善。即便是先天不足,且“曇花一現(xiàn)”,但楚雄府師范傳習所培養(yǎng)的數(shù)十名小學教師卻能很快遍布于“七屬三井”,他們在歷史上還是發(fā)揮了不可磨滅的積極作用,比如張兆鈁撰《建國前鎮(zhèn)南教育行政設置簡況》(收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史資料選輯》第九輯,1992年內(nèi)部印行,第158―160頁)說:“鎮(zhèn)南縣勸學所設所長……繼高仁宇之后擔任鎮(zhèn)南縣勸學所所長的有……魏逢春(楚雄師范傳習所畢業(yè))?!睆堈租[撰《二十年代初期鎮(zhèn)南城區(qū)的學校設置》(收入《南華縣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1997年內(nèi)部印行,第76―79頁)說:“鎮(zhèn)南縣中區(qū)高等小學〔所延聘的師資水平較高,教學質(zhì)量較優(yōu),在全縣很有聲譽〕……校址在縣城南部原龍川書院,為鎮(zhèn)南最早開辦的一所小學?!步虇T〕周輯光系清朝貢生,后又入楚雄師范傳習所學習畢業(yè)……曾任本校校長?!瓌①|(zhì)彬系楚雄師范傳習所畢業(yè),于1921年4月到校任教。”清宣統(tǒng)紀元仲秋,楚雄知府崇謙*寶鐸(崇謙之子,漢名關振生)注《崇謙日記(選錄)》(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譯室編《云南貴州辛亥革命資料》,北京: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2013年,第78―91頁)說:“先公字仲益,又字益三,號退葊,行二,雅爾湖瓜爾佳氏,正紅旗滿洲人,同治五年(1866)生。由生員選授禮部主客司鑄印滿檔房筆帖式,光緒丁酉科舉人,充玉牒館總校官。歷任云南南安州、善后局收支文案、通??h、東川府、厘金局提調(diào)、洋務鐵路局提調(diào)、代理厘金局總辦、鹽井渡厘金督辦、楚雄府、保升云南補用道。反正后,李〔根源〕師長委自治局名譽總理(董)。壬子回京……乙亥(1935)病故天津?!弊吨亟ㄔ迫卤洝?收入宣統(tǒng)《楚雄縣志》卷之十一《藝文上》)說:“光緒丙午,蜀北張君來署斯郡,始議修復,貲木集而去任;繼之者為嶺南鄒君*如果“鄒君”就是鄒志清的話,其任職時間該從光緒三十二年算起。惟宣統(tǒng)《楚雄縣志》卷之七《職官·知府》說“鄒志清,浙江人,光緒三十年任”,誤。又說:“周暻,直隸人,光緒三十二年任;……尹肇熙,〔江蘇〕儀征人,光緒三十四年任?!倍爸軙恰比温毘鄹虏辉敚欠窬褪青u志清之誤,尤待新的證據(jù)。秦國經(jīng)主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4)》(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七二三頁)說:“尹肇熙,現(xiàn)年四十九歲……本年八月初九日,經(jīng)吏部擬選云南楚雄府知府。帶領引見,奉旨著準其補授?!睋?jù)《申報》第一萬二千零十九號(大清光緒三十二年八月十七日)第二頁《諭旨恭錄》(八月初十日奉)說:“云南楚雄府知府,著尹肇煕補授?!贝送?,《申報》第一萬二千九百六十三號(大清宣統(tǒng)元年二月十八日)第二頁《上諭》(監(jiān)國攝政王鈐章,二月十七日奉)說:“云南楚雄府知府尹肇熙……著開缺送部引見。”其繼任者崇謙的官銜題作“奏署楚雄府事、補用府正堂”。?!?/p>

        光緒三十三年,學部奏設提學使司,統(tǒng)轄全省學務,將舊有之學務處裁撤,改設學務公所。同年,學部頒行《勸學所章程》,于各廳州縣地方特設勸學所,以各地方官為監(jiān)督,各設勸學總董一員(由縣視學兼充),各學區(qū)設勸學員一人(商承總董,凡本管區(qū)內(nèi)調(diào)查、籌款、興學事項皆屬之)。宣統(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之三《建置·學校》說:“勸學所,光緒三十四年知縣崔榮達*宣統(tǒng)《楚雄縣志》卷之四《食貨·公產(chǎn)》說:“光緒三十四年,知縣崔榮達捐罰款,作入〔紡織〕資本銀一百兩?!贝送?,還有《督憲錫批楚雄縣崔署令榮達捐廉倡設女織學堂稟》(載《云南教育官報》第拾陸期,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學務公所鉛印處印)說:“既稱學堂,一切教科規(guī)則雖未能悉合定章,亦應略具規(guī)模,逐求完備,該令捐廉銀壹百兩創(chuàng)設女織學堂,固見熱心提倡,惟僅顧女機匠二人教習織布,并無學堂規(guī)制,不得率稱學堂,應改為紡織傳習所,以符名實。仰云南提學司核飭遵辦?!痹O于舊中軍署,委貢生王光裕為勸學員*臺北“成文本”誤作“委夏生王光裕為勸學員”,則謂“清宣統(tǒng)二年抄本”云云,頗值得商榷。新編《楚雄市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1頁)說:“清末廢科舉,興學校,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設勸學所,有〔勸〕學〔總〕董1人,勸學員l人,后改稱勸學員長?!毙y(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之一《姓氏》有“校正:……委辦勸學所總董、廩貢生李文蔚”,王光裕則委辦中學堂庶務兼調(diào)查員。因崇謙撰《宦滇日記》附錄《公牘》卷一《稟知府遵批督同知縣,查明紫溪山各寺產(chǎn)業(yè)及租折銀兩,開具清摺,酌議會稟,伏乞衡核示遵由》有“楚雄縣勸學總董李炳泰等稟請”,則宣統(tǒng)元年七月前,勸學所實由李炳泰、王光裕兩人負責。因李炳泰進省任云南咨議局議員,勸學所總董改由李文蔚接任。。”該《志》卷之四《食貨·經(jīng)費》說:“縣屬勸學所年支經(jīng)費,由田地、鋪面、公租開除?!痹摗吨尽肪碇摹妒池洝すa(chǎn)》說“勸學所田租、地租、鋪租、銀息”包括:“一、年收武廟舊香火田(坐落民西界木蘭村)佃戶高序本租谷八市石。二、年收祇園寺福田(坐落軍北界水河村)租谷一十五石。三、年收祇園寺福田(坐落軍北界白土坡)租谷八石。四、年收祇園寺福田(坐落軍北界水河村)租谷一十四石。五、年收祇園寺福田(坐落寺門前)折租谷錢七千文。六、年收武廟義田二分(坐落民東界毛溪沖、密康郎)共租谷二十九石。七、年收民西界煉長沖田租谷八石。八、年收民南界黃練坡田租谷二石*臺北“成文本”、楊成彪主編《楚雄彝族自治州舊方志全書·楚雄卷》(第1061頁)均作“三石”。九斗。九、年收藟殼米七柱,共二石二斗五升。以上九柱,共年納秋糧三石五斗九升八合。十、年收營房、營地、公地、鋪租,約共錢二百五十千文。十一、年收象房街葉姓公地二塊,共租錢三千文。十二、年收張玉卿八人(借本銀八十六兩八錢)息銀八兩六錢八分?!币蛴袑W務專管機關,新式學堂之推行甚速。

        崇謙接替尹肇熙(字緝安)掌管楚雄郡篆后,雖忙于解決鎮(zhèn)南州匪患及各屬的“禁煙勸桑”問題,但他對于楚雄府中學堂的學務并沒有絲毫放松。崇謙撰《宦滇日記》卷十一說:光緒三十四年臘月十九日(即公歷1909年1月10日)“四點三刻抵楚郡,……晚餐后至署接印*宣統(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之七《職官·知府》誤說:“崇謙,滿洲舉人,宣統(tǒng)元年任?!薄?。二十二日午,“稍為教育學生,校長帶領童生來,邀求畢業(yè)文憑,而查卷勢不能行”。二十四日早,“往中學堂,發(fā)〔初級〕師范〔簡易科〕*即前任知府尹肇熙“援照省章,續(xù)辦二年畢業(yè)〔之〕簡易科”。錢用中輯《普洱學堂公案》有《管理法》說“取二十五歲以下之文童作為中學生,又取貢、監(jiān)、廩、增、附五項生員作為師范學生”,楚雄府師范生的情況大致如此。又宣統(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之一《姓氏》有“采訪:師范學堂畢業(yè)、附生沈錫祖;師范學堂畢業(yè)、附生羅金升”以及承擔繪圖、謄稿任務的“師范學堂畢業(yè)、附生俞光富”。畢業(yè)生文憑”。二十九日晚,“王先(光)裕、姜仕周*姜仕周,字渭珍,楚紳。他與王光裕同為“楚經(jīng)費局紳士”(宣統(tǒng)二年修《楚雄縣志》稱作“委辦師范學堂收支事兼調(diào)查員”)。兩紳來,請查前任移交各寺產(chǎn)簿據(jù)紙契”。

        宣統(tǒng)元年正月初九日傍晚,“傳王光裕、倪克恭*楚紳倪克恭,字謙吉,恩歲貢,在城內(nèi)開設書寫店。辛亥反正后,受聘作寶鐸之塾師。來詢商地方各事,移時始去”。十一日早飯后,“王光裕來”。十三日,“李子通*即李炳泰,他是楚雄縣在廢除科舉前最后一名考取舉人(光緒丁酉科)的幸運者(自光緒二十四年至三十二年間,楚雄縣竟無人能舉孝廉)。時任楚雄縣勸學總董(當選“云南咨議局議員”后移交給李文蔚),堪稱紳董(有眾多門生),是影響楚雄學務乃至政局的地方實力派代言人,據(jù)《海潮音》第十四卷第四期(民國廿二年四月十五日出版,第一○四至一○六頁)刊發(fā)“寧墨公”(即楚雄縣長寧李泰,今福建建寧縣人)撰《云南楚雄縣屬寺產(chǎn)記》說:“民國一三年六月八日,余宰楚城,……李子通為滿清孝廉,邑之大頭紳也;地方政權(quán),均歸其操縱??h轄自治機關,以團局為肥羊之羹,李子通主其事亦多年,如遇地方團費支絀時,即實行鯨吞寺產(chǎn),僧人吃苦亦無如何。而尤以紫溪山之寺產(chǎn)為邑中之最豐富者,每年實收約在萬馀金之數(shù)。除紳管經(jīng)手,膨脹其腰囊外,公開之款,約七千元。邑中輿論,多不直之,故得‘公耗子’之綽號(滇人呼鼠為耗子,母耗子能生產(chǎn),公耗子不生產(chǎn),蓋形容其輕薄刁惡,無款不食之故)。余采寬大主義,邑人屢請拘辦,但勉其自覺計,即以省議員一席,暗中由縣署指使,以達其調(diào)虎離山之計。李去后,訴訟可以減少,寺產(chǎn)可以整理,良民可以安居,團務可以改善,一計兩得,亦處置劣紳之一權(quán)宜術也?!薄⒛咧t吉、丁傑三*楚紳丁傑三,諱修華,宣統(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之一《姓氏》列有“采訪:……委辦調(diào)查員、廩生丁修華”。三紳復來稟學堂事”。十七日“晚,傳王光裕、倪克恭來,囑收拾勸學所,安排顧問員楊熾昌(字祚新)住處”。十八日“早起,往西門外……答拜楊顧問祚新”。十九日午“飯后,便衣……順到勸學所視兩(楊)顧問”。

        宣統(tǒng)元年二月初一日早飯后,“便衣至考棚,同鄧云嵩*鄧云嵩,諱時霖,湖南邵陽人,署楚雄縣知縣(至宣統(tǒng)二年四月初一日移交畢,初三日離楚)。及王〔光?!?、倪〔克恭〕兩紳勘估工程后回署?!瓘脱?、倪二紳來商學堂事”。初二日早飯后,“傳舉人李子通說勸學所事”。初四日早,“勸學所……書〔記〕李積卿紳士(德芬)……先后來。約李〔藻〕教習*此時負責師范傳習所的是李藻(1871―1919),又名李澡,字學海,別號雪舟,又號龍龕傖父,大理府太和縣龍龕村白族,清舉人。光緒三十年(1904)九月,33歲的李藻獲官費資助東渡日本留學,畢業(yè)于日本宏文學院速成師范科。辛亥革命前歷任楚雄師范傳習所所長,云南省立國文中學第二教員。來核上年畢業(yè)學生分數(shù)”。初七日早“飯后稍憩,清查中學堂款”。初八日早“飯后傳紳士李子通、王光?!瓉碚劰??!χ輰W生入府來謁”。十一日早,“面試姚州考送選科學生八名,〔試題曰〕《溫故而知新論》?!碚埻?、倪二紳來說,〔擬〕十四日請紳士飯,借勸學所請二紳代辦酒席”。十四日晚,“在勸學所請閤城紳士飯”。十六日,“廣通學生……先后來”。十七日早飯后,“考廣通縣送選科學生三名?!寂锟匆暪こ?,少坐回署”。十八日早飯后,“中學堂校長沈宗舜*沈宗舜,字亦農(nóng)(惟崇謙《宦滇日記》異寫作“沈華亭”,疑其晚年將字號改作“華亭”,待有識者補證),楚雄縣人。宣統(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之一《姓氏》有“述輯:癸酉科選拔、陸涼州訓導兼署學正、開化府教授沈宗舜”。崇謙《楚雄縣志序》說:“光緒戊申臘月,予……改守是郡。肅清〔鎮(zhèn)南州匪亂〕后,乃尋訪文獻,渺如捕影?!m開化〔府〕廣文亦農(nóng)沈君以老還里”,則沈氏擔任中學堂校長該不會在宣統(tǒng)元年二月之前。宣統(tǒng)元年八月以后,崇謙《宦滇日記》即不稱沈氏為校長,抑或即因修縣志事而請辭。沈宗舜《楚雄縣志述輯敘》說“起稿于己酉仲秋,竣事于庚戌仲夏?!蛴诼钩侵緯帧?。惟寶鐸注《崇謙日記(選錄)》說他是“楚耆紳。曾〔擬〕修府志,未脫稿而卒”,該是辛亥以后的事情。、庶務王光裕、書記朱承先來謁見”。十九日早飯后,“同〔楊〕少山將學堂卷拆散分類另釘,篇頁甚繁。至晚始清出二本”。二十日早“飯后,仍查學堂卷”。二十一日早,“往中學堂開辦自治傳習所*宣統(tǒng)元年二月十一日開辦的“自治傳習所”附設于中學堂(此時仍在龍泉書院)內(nèi),其學員來自楚雄府各屬。崇謙《宦滇日記》卷十一說:宣統(tǒng)元年閏二月初五日早飯后,“出署……順至自治傳習所,歸”。初八日晚,“出府至自治傳習所”。十三日早飯后,“往……自治傳習所”。十八日早飯后,“自治傳習所監(jiān)督、監(jiān)學來,換龍元送講員薪資”。三月十九日早飯后,“自治傳習所監(jiān)督陳益齋、監(jiān)學倪謙吉來送月帳。去后,核對報銷冊”。四月初五日早,“倪謙吉來,請到自治傳習所率諸學員照相。飯后往照,歸”。二十四日早,“往自治傳習所考試學員”。二十五日早,“仍往自治傳習所考試學員,歸”。二十七日早,“周紳(自治傳習所學長)來稟辭,倪謙吉來領款,講員來送卷”。五月十二日早,“往自治傳習所開學禮畢,回署。飯后……大姚學員來謁”。七月初十日早飯后,“陳益齋來領取自治學員經(jīng)費”。二十二日早飯后,“往自治傳習所……”。此時,中學堂已搬遷至錫箔巷北面的考棚(與龍泉書院比鄰)。又《宦滇日記》卷十二說:宣統(tǒng)元年八月初九日午,“寫屏四條、對五副,均自治學員求者”。十一日“午眠起,陳益齋來借自治學款”。十四日早,“自治〔傳習所〕楊、夏兩教習來,稟知停課”。十六日午,“往中學堂會自治學員照像,歸”。十七日早,“往自治傳習所考試二班學員,歸。……午、晚陳益齋來二次,稟學員求考每科一藝,并送試卷、照相”。十八日早,“往自治傳習所監(jiān)試?!餐怼常瑥屯灾蝹髁曀?。二十一日晚,“閱自治學員試卷”。按:楚耆紳陳益齋諱思增,乃陳思霖(光緒丙子科進士,官翰林院編修)之兄。宣統(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一《姓氏》列有“參閱:……乙酉科選拔、五品銜候選知縣、廣南府教授陳思增”;該《志》卷八《選舉》說他“由軍功保知縣”;寶鐸注《崇謙日記(選錄)》說:陳思增“年最長,須發(fā)皆白,行動須人扶持”。,行禮后飯”。二十三日早,“查理學堂卷”。

        宣統(tǒng)元年閏二月初九日午,“邀王光裕、姜仕周兩紳清算由〔光緒〕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中學堂出入款。……晚,楊熾昌顧問稟辭,〔將〕赴定遠、大姚、姚州查選舉事”。初十日“早飯后,……拜省視學劉大使(鴻獻,字復卿,河南人)。回署,劉視學即來謁見,談。去后,即邀劉……晚飯”。十二日,“姚州各學生……先后來謁”。十四日午后,“閱各屬送優(yōu)級師范學生卷”。十五日午,“定遠學生、李子通……先后來。傳到僧人圣德,訊紫溪山田產(chǎn)。……子通復來,坐許久去”。十七日“甫起即……崔寫發(fā)查前三年中學堂收支各款?!?,……楊顧問由定〔遠〕、大〔姚〕、姚〔安〕、鎮(zhèn)〔南〕查選舉事歸,來謁”。十八日早,“對核送選科各卷學生資格。飯后少憩,詣中學堂查前三年師范學生榜冊,與送來學生相對,歸署謄榜示”。十九日早飯后,“同〔楊〕少臣查中學堂款項卷”。二十日早,“仍查中學各領冊卷”。二十二日午,“傳沈〔宗舜〕校長、王〔光裕〕收支,步行同往查女學并女織傳習所,歸?!瓌⒁晫W先后來”。二十五日早飯后,“出門……到勸學所謁劉視學,閑坐”。二十六日午,“紳士倪克恭……姜仁(仕)周……先后來”。二十七日早飯后,“視學劉維卿來”。二十八日早飯后,“往財神廟、三元宮看視應修工程,以便將女織、女學遷徙,歸?!豕庠!瓉怼薄?/p>

        宣統(tǒng)元年三月初九日早,“大姚、姚州代表紳士來謁”。十一日早飯后,“倪紳謙吉、楊顧問祚新同來”。十三日早,“大姚、姚州代表來稟,開議中學堂。當將李子通找來,告其約齊縣代表赴議。午三點鐘,往學堂,歸”。十四日早,“兩姚代表來稟辭。飯后,又赴中學堂再議昨事,回署。王光裕攜佃戶吳堅喜來立租約”。十五日早飯后,“勸學所楚邑代表等來謁?!恚残邸?、大〔姚〕、定〔遠〕、姚〔安〕、廣〔通〕各代表來具公結(jié),未準。又往中學堂重申前議。楚屬勉強當分示學生,仍上講堂中學之說,立(力)主羅議”。二十一日午,“李〔藻〕教習……先后來”。二十七日早飯后,“省視學劉鴻獻來謁。晚飯后,往縣答拜劉視學”。

        宣統(tǒng)元年四月初二日早飯后,“往勸學所監(jiān)視初選投票”。初七日午,“考試楚雄優(yōu)級選科師范生”。初九日早“飯后,監(jiān)視縣在勸學所開票,俟拆完始回”。十二日早飯后,“還……李〔藻〕教習各款”。十三日午,“閱白井卷”。十四日,“倪謙吉來送試卷,請印”。二十日早飯后,“倪謙吉……李子通先后來”。二十五日早,“王紳光裕來領中學之款。就統(tǒng)稱兌立帳(賬)”。

        宣統(tǒng)元年五月初五日早飯后,“俟同城官紳拜節(jié)畢,往各處答拜?!镣?,請……同城官、教習及各師爺晚飯”。初九日早飯后,“鎮(zhèn)南學員來謁”。十一日早飯后,“陳益齋、倪謙吉來,請開學期,擬〔自治〕傳習所開學”。二十一日早飯后,“往中學堂演說選舉規(guī)則,歸”。二十二日早,“到勸學所看視投票各事安排若何。飯后,待至午正,前往監(jiān)視投票。兩點鐘事畢,歸府”。二十三日午,“往勸學所開票并另選候補議員。歸府后,定遠舉人吳聯(lián)珠……先后來”。二十四日早飯后,“鎮(zhèn)南郭禮(理)初、姚州張之霖來謁。去后,同〔鄧〕云嵩到勸學所看繅絲,歸?!?,又看繅絲”。二十五日午,“各屬代表來,稟知商妥中學堂事”。

        宣統(tǒng)元年六月初十日早飯后,“沈〔宗舜〕校長……先后來”。十二日早飯后,“倪謙吉、李子通……各紳……先后來”。十七日“草創(chuàng)應報財政稿,由正月起至五月止,核對各卷,清算數(shù)目。……王光裕、倪謙吉、姜仕國(周)……先后來”。十八日“由早又將昨未完之稿算齊,交房清膳。午……王光裕等又來對核帳(賬)目”。二十一日,“算移來……學款,……均另立坐帳。又將解款按零整數(shù)算清,與各屬解來……師范……款對核”。二十四日早,“往中學堂,〔初級〕師范〔簡易科〕第一學期考試*光緒三十四年臘月二十四日,前守尹肇熙續(xù)辦兩年畢業(yè)之初級師范簡易科(改作一年提前)畢業(yè)。宣統(tǒng)元年,崇謙再辦兩年畢業(yè)之初級師范簡易科。宣統(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之六《武備·考募》說:宣統(tǒng)元年,“楚府師范學堂考入楚縣學生十名”,惟開學日期在《宦滇日記》中并沒有清楚地說明?!薄6赵顼埡?,“李子通來”。二十八日早,“往中學堂看師范學生體操”。二十九日早飯后,“寫師范學生學(條)屏、對〔聯(lián)〕、中堂”。三十日早飯后,“……比紫溪山佃戶”。該月二十□日(即1909年8月□□日),崇謙撰《稟開辦□□□□□□□□□□,考棚款項支絀,擬請將改為一年畢業(yè)。自明年□□□□□□□□□招師范生,伏乞查核示遵由》(收入《宦滇日記》附錄《公牘》卷一,惟《宦滇日記》卷十一沒有說明崇謙何時改定此稟稿,疑其同二十六日“李子通來”有些關系)內(nèi)容如下:

        查府城初級□□□□□歲,畢業(yè)一年簡易科,后經(jīng)前任尹守肇熙稟請援照省章,續(xù)辦二年畢業(yè)簡易科,已奉批準在案。署府到任后,查案劄飭申送學生,并調(diào)查各學堂。師范學堂原設在楚雄縣龍泉書院內(nèi),堂中一切規(guī)模尚屬完備。嗣據(jù)楚雄縣紳等稟稱,縣屬兩等小學原設武廟中,地方僻靜,堂室偏小。請將龍泉書院撥還楚雄縣,以便移設兩等小學等情。署府以該紳等所稟,亦屬實在情形,當即俯如所請。查舊有考棚現(xiàn)在空閑,屋居寬展,該處地居適中,堪以設立師范,將來改辦中學堂,甚為得宜。以七屬之考棚設七屬之師范,將龍泉書院撥還楚雄縣,設立小學堂,以期兩便。惟查勘考棚房屋半多坍塌,所有講堂、室舍均應修建。署府設法籌措,雇匠鳩工,于二月底工竣。卷查原定章程,堂中學生□□□□□,楚、大、定、姚四屬各十名,南、廣、鎮(zhèn)三屬各六名,照□□□□□□□□二月內(nèi)始,據(jù)各屬先后申送到府,楚雄□□□□□□□□□□廣通五名,大姚四名,南安、鎮(zhèn)南各二名,□□□□□□□□□日開學。教員仍延訂去歲教員。由省□□□□□□□師范、舉人李藻充當,該教員諸學皆優(yōu),□□□□□□□□□酌設補助;體操教習一員,以小學堂體操教習□□□□□□□□完善,照舊劄委楚雄縣為監(jiān)督,派在籍前□□□□□□□□校長,派貢生王光裕為庶務員,所有書記、雜役□□□□□□統(tǒng)轄主持。堂內(nèi)附設小學,現(xiàn)時經(jīng)費支絀,僅調(diào)首屬□□□□□師范生實地練習。迄今三月以來,經(jīng)署府隨時到堂查看,各教員教授均極認真,堂規(guī)亦甚嚴肅,各學生亦精心學習,尚無囂張沖突之事。合計全堂經(jīng)費,每年共約需銀二千五、六百兩。本堂常年底款,維有紫溪山廟租及落苴美叛莊二項,共九百馀兩,內(nèi)除撥女學堂經(jīng)費及完納楚雄、廣通兩縣錢糧、路股并開支收租各費外,只馀三百馀金,不敷甚巨。應仍照原定章程,由各屬認解,每年每名學生三十兩,迭經(jīng)劄飭,均未能如額申解。現(xiàn)已劄催,正具稟間,奉提學司、憲臺劄,據(jù)省視學劉大使鴻猷申報,調(diào)查楚雄縣學務情形到司。查滇省學務九年籌備期,以宣統(tǒng)二年各府中學堂、初級師范學堂一律設齊,每府由省酌派宣統(tǒng)元年畢業(yè)之優(yōu)級選科生前往允當教員。該府應及□□□□□□,本年招中學生一班,速行開學。明年正月仍添招□□□□□□□□□誤,等因奉此。維時各屬當選人均已至府,□□□□□□□□由與之會議者數(shù)日僉稱,近日新政□□□□□□□□□□羅掘己盡,各屬均困難萬分。師簌中□□□□□□□□□申送省府,師范傳習所及簡易科畢業(yè)?!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跏菐煼兑褜俜巳?,而中學堂不能不辦,紳□□□□□□□□師范畢業(yè)后,再行改辦中學,或改為一年畢業(yè),□□□□□□□□兩無貽誤等情。該生等所稱各節(jié),系屬實在,□□□□□□□□本甚微,全賴各屬認解,合無仰懇憲恩俯念財政困難,準將現(xiàn)辦之兩年畢業(yè)初級師范簡易科改為一年畢業(yè)。自明年為始,遵章專辦中學堂,免其添招師范生,實為公便。所有開學日期及籌辦各緣由,理合稟請憲臺俯賜查核,批示飭遵。*謝本書主編《清代云南稿本史料》(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1135―1136頁)所錄部分內(nèi)容有殘缺,推測是原稿經(jīng)崇謙本人(或?qū)氳I)涂改所致,惜今已無法復原該稟稿之全貌。

        宣統(tǒng)元年七月初四日早,崇謙“清理公事架,將學務卷發(fā)下,飭房以后照數(shù)報運”。初六日早飯后,“比落苴美佃戶?!?,傳丁其廖*疑即丁其彥。宣統(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之六《武備·考募》說:光緒三十一年,“京師師范學堂考入楚縣生一名”。很明顯,“京師師范學堂”就是京師大學堂師范科,據(jù)《京師云南學界同人齒錄》(光緒三十四年秋七月京華印書局鉛印本)之《學生題名》說:“丁其彥,字石父,號碩夫,年二十六歲,楚雄府楚雄縣人,京師大學堂師范科第四類肄業(yè)生。曾祖國任,祖希濂,〔嗣〕、生父崇鑑、崇錦,京寓馬神廟本學堂,世居楚雄城內(nèi)東門街?!痹颇辖逃揪幾g處編訂《云南教育概況》(第167頁)之《云南省國內(nèi)各大學專校歷年畢業(yè)生一覽表》填楚雄丁其彥(京師大學師范科)的畢業(yè)年月為“光緒三十四年”。來,告以學憲來電,委其〔省會〕兩級師范〔學堂〕教習”。初九日晚,“喻典史、王光裕來稟知,教練學生侯鎮(zhèn)邦私出調(diào)戲婦女,應斥退押發(fā)鎮(zhèn)南,追繳學費,當將押府”。十四日早,“即催報學務……公事,并行各屬”。二十二日早飯后,“往……初級師范學堂”。二十三日“早,飭房查紫溪山各寺租案稟稿,擬稟。飯后,……王光裕等來,開算各寺租數(shù)”。二十四日“早,令楊少臣*楊少臣,時為楚雄府署衙內(nèi)的四名幕僚(或曰師爺)之一,協(xié)助崇謙處理楚雄府的日常事務?!痘碌崛沼洝方?jīng)常提到其他幕僚,如楊少山(名沛霖,麗江人。民國元年改任廣通縣縣長)、丁述三。謄寺租各帳(賬)”。二十五日,“清查各卷,改削稟稿,晚始脫”。二十六日,“鄧云嵩來,商會稟事”。該月二十七日(1909年9月11日*謝本書主編《清代云南稿本史料》(第1141頁)換算為公歷“1909年7月27日”,誤。),崇謙撰《稟知府遵批督同知縣,查明紫溪山各寺產(chǎn)業(yè)及租折銀兩,開具清摺,酌議會稟,伏乞衡核示遵由》(收入《宦滇日記》附錄《公牘》卷一)內(nèi)容如下:

        據(jù)楚雄縣勸學總董李炳泰等稟請,劃清地方財政,以清權(quán)限一案。奉批查,辦理地方公益,原不必畛判域分,而同為一府所屬,尤未便此疆彼界。但該縣一切應辦要件,財政困難,無從措手。而落苴美叛產(chǎn),曾經(jīng)廣通縣稟請撥還有案。大凈慈寺雖在南安地力,田則歸縣所屬。其紫溪山等寺如皆縣屬廟宇,所有產(chǎn)業(yè)果一并提歸中學堂,固無怪其嘖嘖煩言也?,F(xiàn)應如何調(diào)劑,以昭平允,希云南提學司核飭楚雄府,督同楚雄縣查明妥議,稟復核奪等因,劄府并奉提學司、憲臺批同前由。奉批內(nèi)開,仰府會縣督紳統(tǒng)籌兼顧,妥為持平,議定具復。奉此查抄發(fā)原稟內(nèi)稱,縣屬八界境內(nèi)之紫溪山各寺、金蟾寺、大凈慈寺、華嚴會等寺,及鞠、張二姓絕業(yè),概行提作師范經(jīng)費各節(jié)。知府檢查卷宗,緣紫溪山寺業(yè)與金蟬寺面前張、鞠二姓絕產(chǎn),俱被附貢生施錫才等侵吞。南安州大凈慈寺遺置縣屬產(chǎn)業(yè)。又被文生王遵孔等霸據(jù)。華嚴會租亦被南安州僧私送該州十二石,以作團費。以上均控經(jīng)前署府張守霖提訊斷結(jié)。適值開辦師范傳習所,無款可籌,因?qū)⑻嶙髦袑W堂常年經(jīng)費,以免爭競。于光緒三十二年十一月間造冊繪圖,通稟立案,奉批照準在卷。又查張守原稟內(nèi)開紫溪山寺業(yè)太寬,一時難以清查等語。是縣屬寺產(chǎn)尚多,洵非網(wǎng)羅盡凈。知府到任后,詢及縣屬公款支絀情形,僉稱紫溪山各寺私匿產(chǎn)業(yè)甚多,曾飭縣督同〔勸學〕總董、舉人李炳泰等認真清查,酌提歸公。乃該紳等,惟屢次要求將張守籌提各款撥還地方,希圖坐享其成。知府因?qū)W堂各項租產(chǎn),曾奉通飭,嗣后各府廳州縣設立學堂,所有提撥款項,不準互相移挪。尹前守肇熙遵奉造冊通稟,并行七屬,知照各在案。是七屬均知此項寺產(chǎn),恃為中學堂基本,若一撥還,不但顯違通飭,勢必啟他屬爭競之端,以故未允。其請以師范學堂歲入計出不敷甚巨。尹前守肇熙撙節(jié)釐訂,各屬學費稟陳有案,矧七屬攤款,年年不能如數(shù)解齊。又經(jīng)知府將中學堂(原設于縣屬龍泉書院)歸還縣屬,用設高等小學,移中學于七屬考棚,一切修建開辦各費,既無存款,均系知府挪移籌墊,俟將上年寺租收齊以期彌補?,F(xiàn)在各屬財政均屬困難,而府設之師范、自治、巡警各學費,既賴各屬攤解,已屬不支。若再令籌措修建開辦之費,勢有萬難,是不能不靠此項寺產(chǎn)者也。誠如護督憲、憲臺通飭,興學必恃底款,其一切經(jīng)費應由府自籌若干,由各廳州縣攤解若干等因。仰見護督憲、憲臺洞悉下情,體恤地方,無微不至。查該紳等所稟各項租款,連原提之落苴美叛產(chǎn),共系五項,以現(xiàn)在谷價折合通計,歲入一仟二佰伍十兩零二分,除完錢糧、路股及女學經(jīng)費,并司事各薪、駝運等項,所馀不過二百三十八兩六錢七分。縱議撥還,而五項中落苴美一項,亦應撥還廣通,方昭公允。僅將各租入、出之款繕具清摺。呈請鉤閱。知府、縣酌擬此五項租產(chǎn),暫仍歸中學堂,俟明年中學組織,完全將修理、開辦各費開支清楚,再行按屬撥還。一面仍由知縣督紳,將未清之寺產(chǎn),查提歸入縣學,以濟公用。至該紳等原稟,又稱,糧書張開明、德大生、和豐倉等賠罰各款,縣屬均未承領等語。查此三款,除和豐義倉之款已歸倉款外,馀二款經(jīng)前任府周、尹兩守,先后發(fā)文,前署縣李、崔兩令,銀五百兩修蓋女監(jiān)及習藝所之需,均有案可稽。知府接準尹守移交德大生款,除支請領桑秧、馬腳等銀十二兩二錢五分。實移交銀一百八十七兩六錢五分,俟另案報銷。該紳等不知就理,實屬率妄,合并陳明。所有知府督同知縣查明紫溪山各寺產(chǎn)業(yè)緣由……

        楚雄府新式學堂在場地、經(jīng)費、師資等方面均遇到難題。在這種情況下,借助“紫溪山各寺產(chǎn)業(yè)及租折銀兩”解決燃眉之急,逐漸成為楚雄官紳的一項共識。宣統(tǒng)《楚雄縣志》卷之三《建置·學?!氛f:“宣統(tǒng)元年,知府崇謙以中學堂為七屬薈萃之所,改〔設〕在學使考棚,將龍泉書院撥歸楚雄縣,為高等小學堂所有,從前鋪面、銀息、田地租、義學租、叛產(chǎn)租糧數(shù)均歸公款立案,其數(shù)目一并列《食貨·公產(chǎn)篇》*楊成彪主編《楚雄彝族自治州舊方志全書·楚雄卷》(第1022頁)改作“其數(shù)目一并《食貨·公產(chǎn)篇》”,漏掉一個“列”字。宣統(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之四《食貨·經(jīng)費》說:“縣屬高等小學堂歲入書院、義學、廟租〔及〕叛產(chǎn)等項銀,除完糧外實銀一千二百五十八兩一錢;又入錢三百七十一千六百五十文,合銀一百八十六兩。開支本學堂及初等學堂、女學堂薪工、膳費、報費、雜費〔以及〕送學生入省、府學堂費,各項出款銀數(shù)均備列一覽表(縣檔冊)?!痹摗吨尽肪碇摹妒池洝すa(chǎn)·高等小學堂》說:“光緒二十五年,改雁峰書院為新祇園寺,又改舊祇園寺仍為龍泉書院。二(三)十年,奉諭以書院改學堂,所有舊存各款、新增各款一概并入學堂,逐一開列于左(下):一、年收叛田租谷城市斗二百五十石零五斗七升,每石折銀三兩,共收銀七百五十一兩七錢五分。二、年收叛田租谷呂合斗三百一十五石六斗一升,每石折銀三兩二錢,共收銀一千零九兩九錢五分二厘。以上二柱,共年納楚〔雄〕縣民糧六十六石五斗三升二合,納軍糧八十七石四斗三升,納鎮(zhèn)南州民糧一十一石一斗二升九合。三、年收谷了村田租谷一十八石,折錢三十五千文,納民糧一石三斗五升。四、年收義學田租谷京石一百九十四石七斗五升二合,折銀一百五十一兩零一厘六毫;又收夫團錢折銀五兩,共納民糧一十五石一斗八升二合。五、年收城內(nèi)、外鋪面房租,共錢三百三十六千六百五十文。六、年收山地干租、榀糧共銀六十九兩八錢八分。七、年收借款押業(yè)本銀七百七十兩,入租銀三十五兩。以上七柱,現(xiàn)在學堂款項?!薄!痹摗吨尽肪碇督ㄖ谩す偈稹愤€說:“督學考棚,在城中央,即前明分巡道舊署?!尉拍觊_考,邑紳李軍門維述委都司沈朝覲裝修。光緒二十年,知縣周遂良奉府諭*楊成彪主編《楚雄彝族自治州舊方志全書·楚雄卷》(第1007頁)誤作“知府周遂良奉府”。,約七屬三井公修。宣統(tǒng)元年,知府崇謙改為中學堂,〔附〕設師范學堂、自治〔傳習〕所于內(nèi),委貢生王光裕補修?!毙戮帯冻凼兄尽?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14頁)說:“宣統(tǒng)元年,〔考棚〕劃為十屬聯(lián)中校址,經(jīng)過修繕,建為三進院,大門內(nèi)有檔墻,前院較大,兩側(cè)是考生宿舍;中院特大,是考場;后院是休息室??寂锴霸O柵欄,考試期間緊閉,禁止行人出入?!袷形瘷C關大院即在原考棚舊址內(nèi)?!敝档米⒁獾氖牵摗吨尽穲D版附《楚雄縣古城池圖》(根據(jù)清宣統(tǒng)《楚雄縣志》繪制)錯誤地將“中學堂”“師范學堂”改在錫箔巷(甚至是龍神祠)南。宣統(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三《建置·城池圖》說楚雄城內(nèi)的中學堂(兼師范學堂)剛好被四條街(巷)圍住,即學橋街(東面)、錫箔巷(南面)、南街(西面)、東街(北面)。

        二、改設于“督學考棚”的楚雄府中學堂暨師范學堂

        楚雄府中學堂暨師范學堂應該在宣統(tǒng)元年七月前就順利完成搬遷。崇謙撰《宦滇日記》卷十二說:宣統(tǒng)元年八月初二日午,“比中學堂佃戶”。初八日“早,……撰楊祚新求壽聯(lián),即書就。飯后,往中學堂看視儀器,歸”。初九日晚,“對核稟復中學租款之稟三件,即發(fā)”。十六日午,“往中學堂會自治學員照像,歸?!恚歉鞴?、各學〔堂〕教習、幕友酣飲”。二十二日早,“往師范學堂同各生照相,歸?!恚?為)夏、楊兩議員餞行,李〔藻〕教習、陳〔益齋〕監(jiān)督、沈〔宗舜〕校長、王〔光?!呈鼊?、丁傑三作陪”。

        宣統(tǒng)元年九月初二日,“寫師范生屏四條、中堂三條、對〔聯(lián)〕兩副”。初五日早飯后,“往師范學堂查志書,參酌填民政統(tǒng)計表〔之〕經(jīng)度、緯度。遇司煜茲,歸”。初六日,“……司煜茲先后來”。初九日早“十點二刻抵姚州,……在〔州〕署稍憩,即出拜客,順到甘氏自立小〔學〕堂晤其昆(玉)、子謙(行一)、子誠(行四)、子真(行五)?;亍仓荨呈痖喴暳曀囁麧崱?。初十日“早六點一刻,……起身赴大姚縣”。隨即回到楚雄理事。十六日晚飯后,“司煜茲來”。二十一日,“師范學生來稟,懇飭定遠解其學費事”。二十七日早飯后,“寫師范學生中堂、〔條〕屏四幅;對〔聯(lián)〕四副,通將積紙揮盡”。

        宣統(tǒng)元年十月初五日,“將各屬學務……等項,分別清摺表式”。初六日早飯后,“往中學堂”。十一日早,“各學堂、……教習等亦來補?!灿鄩邸场薄J赵?,“判李為元案”。十四日“晚飯后,訪司煜茲,閑談少時,歸”。十六日午,“喻明卿、高蘇兩教習來,請示期考試”。十七日,“由早晨即寫……師范學生各中堂、〔條〕屏、對〔聯(lián)〕,至晚始蕆”。二十三日早飯后,“王光裕、姜渭珍來,算上年學堂財政帳(賬)目”。二十七日,“請王光裕來商清帳(賬)房事”。

        宣統(tǒng)元年冬月初一日“早飯后,傳王光裕來”。初六日“晚,至中學堂”。初十日早飯后,“王光裕來借領學費”。十五日午,“到中學堂,歸”。十六日“早,同楊少山參酌學憲劄,解教育(品)之劄,擬即申復。飯后,王光裕……先后來謁”。十九日,“王光裕來,發(fā)給……師范經(jīng)費”。二十一日午,“……定遠學生陸續(xù)來”。二十二日,“由早至晚,印府學及楚、鎮(zhèn)、廣、定選拔試卷。午,……王光裕先后來”。二十九日早飯后,“邀王光裕對核……師范……帳(賬)目”。該月二十一日(即1909年11月21日),崇謙撰《稟知府遵劄、按表籌備中學堂及師范學堂,并請將府設女子學堂撥歸楚雄縣辦理各情形,伏乞查核示遵由》(收入《宦滇日記》附錄《公牘》卷一)內(nèi)容如下:

        宣統(tǒng)元年十月二十八日,奉提學司、憲臺劄開,滇省惟大理、麗江、永昌三府中學堂與初級師范學堂一并成立,其他各府或僅辦有中學堂或僅辦有初級師范學堂,同為府治,不應相懸。若此令與各府約,凡僅辦有中學堂者,應即于中學堂內(nèi)附設初級師范學堂,凡僅辦有初級師范學堂者,應即于初級師范學堂內(nèi)附設中學堂。除原文有案,邀免全錄外,后開仰該府即便遵照辦理。仍將辦理情形,限文到一月內(nèi)稟復核辦。同日又奉提學司、憲臺劄發(fā)師范教育、普通教育、實業(yè)教育、專門教育表解,飭知府遵辦,并將辦理情形限一月稟復核辦,各等因奉此。遵查師范教育表內(nèi)開,宣統(tǒng)二年各府初級師范學堂一律設齊,各辦二年畢業(yè)之簡易科。又查普通教育表內(nèi),載宣統(tǒng)二年中學堂各府均各設立一所各等語。府城師范學堂,原辦有二年畢業(yè)之簡易科,因基本(金)無多,請改為一年畢業(yè),明年專辦中學堂,免添招師范。稟奉批示,師范一年畢業(yè),姑準照辦。明年應于添辦中學堂外,仍招師范一班等因。當經(jīng)轉(zhuǎn)飭各屬,及早預備考送學生,并傳各屬代表來府會商籌備在案。知府竊思辦事非難,難于籌款。前奉劄飭,該府之大諒,不無他項??羁商帷2楦鲗俟罹阉蚜_殆盡,即間有未提之款,而各有權(quán)限,亦不在知府可提范圍之內(nèi)。前提楚〔雄〕縣之紫溪山等各寺廟租,因紳爭競不已,并呈奉前護憲、各憲批飭查復。知府以明年專辦中學,免辦師范,曾將困難情形稟報,并請彌補師范墊款,及組織中學堂完畢后,同廣通叛產(chǎn)一并再為撥還,已奉批準在案。茲既遵章并設,則前項楚、廣二屬寺租、叛產(chǎn)未便撥還,應請仍作師范常年底款,以符原案。至中學堂,前經(jīng)知府與各屬代表會商經(jīng)費,學生均由七屬分組承認,按地方之貧富繁簡,酌定經(jīng)費,學生之多寡,各出具認狀在案,諒能遵奉,按限辦理?,F(xiàn)又飭傳各屬代表至府會議,推舉堂中管理各員。一俟議定,再行稟請?zhí)釋W司、憲臺劄派教習,擇期開學。抑知府更有請者,查普通教育表內(nèi)載,女子高等、初等小學堂,通飭各屬州縣一體按年籌辦等語。是女子學堂責成廳州縣專辦,并未飭府設立。知府向設有初等女子小學堂二所,一切經(jīng)費系由師范學堂劃撥?,F(xiàn)在款項支絀,應請自明年起,一并撥歸楚雄縣辦理,以符定章,而節(jié)經(jīng)費。是否有當,理合稟請憲臺俯賜查核,批示飭遵。

        崇謙撰《宦滇日記》接著寫道:宣統(tǒng)元年臘月初一日早,“印大姚、姚州、南安優(yōu)拔試卷水印”。初三日早,“斟酌各屬考語,交楊少山。待各屬稟到,即稟兩道。王光?!群髞恚鶆駥W所演說”。初四日“早六點一刻,由郡起身進省”。二十日“早六點〔從捨資〕起行,十二點抵廣通,……學紳……來謁”。

        宣統(tǒng)二年正月十三日早飯后,“王光裕、姜渭珍來查本年學款,算至傍晚始去”。十九日早,“邀王光裕來詢北莊府租事,并囑于中學堂預備外屬代表住宿處”。二十日早飯后,“請王耀庭來,囑告各屬代表明后日開議”。二十一日早飯后,“清查各項報費,以備預算學款財政”。二十二日早飯后,“往中學堂會各代表,議舉管教各員及應支款項,研究各事畢,回府”。二十三日早,“定遠代表吳聯(lián)珠來。午,發(fā)往鎮(zhèn)南教習涂清巨來。晚,請……各屬代表晚飯”。二十四日早飯后,“吳聯(lián)珠同陜光熙來謁,再商中學堂事”。二十六日早,“往中學堂同陳咸之教員再酌管理員。飯后,……陳教習來稟知應買學堂書籍”。

        宣統(tǒng)二年二月十二日早飯后,“往學堂”。十三日午,“張萬青*姚安人,畢業(yè)于云南優(yōu)級師范選科。民國五年任姚安、大姚、鹽豐、鎮(zhèn)南四縣聯(lián)合中學校長。教習、樊建候監(jiān)學、余文華書記、王紳耀廷先后來”。十五日晚飯后,“順往中學堂”。十九日早飯后,“往中學堂”。二十日早,“往中學堂開學*據(jù)《奏定學堂章程》(光緒二十九年湖北學務處本)之《中學堂章程》說:“設普通中學堂,令高等小學畢業(yè)者入焉,以施較深之普通教育,……中學堂學科目凡分十二:一、修身;二、讀經(jīng)講經(jīng);三、中國文學;四、外國語(東語、英語或德語、法語、俄語);五、歷史;六、地理;七、算學;八、博物;九、物理及化學;十、法制及理財;十一、圖畫;十二、體操。但法制理財缺之亦可?!袑W堂學習年數(shù)以五年為限?!背鄹袑W堂的學生即從七屬(楚、大、定、姚、南、廣、鎮(zhèn))高等小學畢業(yè)生中選拔。又宣統(tǒng)《楚雄縣志》(國圖本)卷六《武備·考募》說:宣統(tǒng)二年,“楚府中學堂考入楚縣學生十二名”?!薄6蝗赵顼埡?,“中學教習張萬青來。……晚,……酌稟電學憲稿”。二十二日早,“再酌學憲電稟稿,謄發(fā)?!?,……封核教育財政表稿”。二十八日早飯后,“委充中學堂收支兼庶務、姚州紳士劉文清*劉文清,字少泉,其任職自宣統(tǒng)二年三月至該年十月(從宣統(tǒng)三年起,中學堂歸并省城合辦)。來謁。去后,……順到中學堂”。

        宣統(tǒng)二年三月初一日早飯后,“王光裕、姜仕周、劉文清同來,稟知交接〔收支兼庶務事〕”。初二日早飯后,“……張教〔習〕肇一(興)*即張肇興(1873―1918)。近人方樹梅纂輯《續(xù)滇南碑傳集》卷二《政治》有《張肇興傳》(佚名撰)說:“〔張氏〕字景中,太和縣人,五歲失怙,家無儋石儲。母氏宋,日夜勤女紅,撫成立。稍長入塾,刻苦自勵,性聰穎,所學日進。弱冠入邑庠。光緒庚子、辛丑并科舉孝廉第一,兩赴春闈不第。甲辰,東渡日本學師范。畢業(yè)歸國,歷任楚雄師范傳習所、省會兩級師范學堂教習,迤西中學堂教務長,成就者眾?!睆堈嘏d編纂《云南光復紀要·迤西篇》說:“〔辛亥〕九月九日,滇垣反正。十一日,電至大理?!彩铡臣从谟茉O自治總機關部,以迤西紳士組成之,并決定十四日就考棚投票選員辦理。適劍川趙藩因事赴省,聞變留榆。榆紳張肇興……往說之,藩意不欲出,固請乃許。十四日開會投票……乃舉趙藩為總理……張肇興……為參事?!蛛婍槍帯Ⅺ惤⒊廴凼爻缰t者,滿洲人,慮地方與為難,以張肇興在楚〔雄〕素有信用,特加電慰之。標統(tǒng)涂孝烈謀抵抗不遂,夤夜遁去,幸秩序早定,無所牽擾?!毕群髞怼薄3跛娜胀?,“中學堂教習李孔融(和峰)同收支劉少泉來,去后,核中學堂二月分帳(賬)稿”。初六日早飯后,“核二月分帳(賬)……往中學堂,少坐回”。初六日午,“張教習來”。初八日早飯后,往“各處看蠶桑?!攲⒗罱塘?、劉收支邀來,詢其州界”。初九日早,“中學堂書記余文華來”。十一日早飯后,“劉收支……先后來謁”。十三日早飯后,“劉紳文清……先后來”。十四日午,“……張教員偕劉教員芾先后來”。十五日早飯后,“收支劉少泉來,往中學堂會商學務”。十六日晚飯后,“中學堂三教員來”。十八日早,“邀劉少泉來商……定管教員薪修各數(shù)”。十九日早,“查各屬送府中學、師范各生名數(shù),開單劄催?!?,請中學堂管教各員便飯”。二十四日午,“往中學堂”。二十五日午,“……學堂教習等來謁”。二十九日午,“收支劉少泉來”。

        宣統(tǒng)二年四月初一日午,“鄧云嵩、涂闇〔臣〕*涂闇臣,諱建章,四川人,接鄧時霖任楚雄知縣(至宣統(tǒng)三年十一月底移交)。來,稟知交接印”。初二日午,往“中學堂,歸”。初三日午,“劉少泉來”。初四日早,“邀王光裕來,詢上年師范財政有無開支?!缈?,……劉收支來”。初七日早飯后,“往中學堂。晚飯后,省視學溫大使(緻)來謁”。初八日晚飯后,“溫硯補來長淡,二炮去”。初九日早飯后,“往中學堂陪溫硯補查學……晚,請溫硯補便飯”。十三日午,“張肇一(興)來”。十五日早飯后,“七屬學生來求改文科,邀中學堂監(jiān)督商議”。十八日早飯后,“中學王教習來”。十九日早,“邀李文蔚來,囑其向李朝瑾商教習事*新編《楚雄彝族自治州志》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1頁)說:楚雄縣勸學所成立于光緒三十四年四月,勸學員長李朝瑾(師范選科畢業(yè)),勸學員數(shù)為1人。疑此說有誤,照理說要李炳泰、李文蔚卸任后,李朝瑾才能接任。民國《新纂云南通志》卷一百三十七《學制考七·優(yōu)級師范選科》說:“光緒三十三年,改高等學堂為兩級師范學堂,就原有學生及東文學堂學生考取二百五十名,稱優(yōu)級師范選科,以養(yǎng)成中、小學教員為主旨。分為四類:一、歷史、地理;二、理化;三、博物;四、文學、教育。除理化一類特開雙班共一百人外,其馀各類均系五十人?!庇洲D(zhuǎn)引學部奏《議覆滇省優(yōu)級師范選科學生畢業(yè)請獎摺》(載《云南教育官報》第肆拾壹期)說:“文學、教育班……中等……李朝瑾……等二十六名,擬請比照優(yōu)級師范下等辦理,令充中學堂及程度相當之各項學堂副教員或高等小學以下各項學堂正教員。候義務年滿,作為師范科舉人,獎給中書科中書銜?!y(tǒng)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奉旨:‘依議?!瘹J此!”很明顯,李文蔚任勸學總董時(即宣統(tǒng)二年十二月前),李朝瑾仍就讀于兩級師范學堂。隨后被聘請到楚雄府中學堂的幾位教習(即萬榮祥、李鳳岡、郎光阜及冉教習)極有可能都出自優(yōu)級師范選科畢業(yè)生。宣統(tǒng)二年十二月,學部奏準改訂《勸學所章程》第二十二條,各屬勸學總董均照章改稱“勸學員長”?!?。二十日早飯后,“涂闇臣來,〔商〕各學堂添蠶科事?!盹埡?,往中學堂勘修蠶室工程”。二十一日早,“遣何明光往中學堂復勘蠶室”。二十二日早飯后,“收支劉少泉……先后來”。二十四日午后,“往中學堂,歸”。二十五日早,“傳王光裕來,囑完落苴美糧事。飯后,邀劉收支來商二十八日請客事”。二十七日早飯后,“……路至中學”。二十八日午,“往退公園,偕中學堂管教各員,請溫硯補晚飯,歸已二炮”。

        宣統(tǒng)二年五月初三日早飯后,“劉少泉來,清堆積公事”。初四日早,“……其上年師范一項,邀王光裕、姜仕周來算清填寫”。初五日早飯后,“……步至中學堂……閑?!薄3趿赵?,“劉少泉來,即交付革熊斌、沈洪二總役,該役請諭愿拿”。十三日早飯后,“算財政表學款,仍未合”。十四日早飯后,“再算學款?!盹埡螅偎銓W款”。二十三日午,“往中學堂”。二十五日早飯后,“邀王耀庭、姜渭珍來,催將上年師范款結(jié)清”。二十六日,“師范學生來求減畢業(yè)年限”。二十九日早飯后,“往中學堂,歸”。該月初一日(即1910年6月7日),崇謙撰《稟署府奉文后,中學、師范各學堂添課蠶桑,規(guī)定桑園、蠶室,遵章辦理情形,請祈查核示遵由》(收入《宦滇日記》附錄《公牘》卷二)內(nèi)容如下:

        宣統(tǒng)二年四月十八日奉憲臺劄開,案奉督部堂李批,據(jù)本司續(xù)詳情將擬辦之省會女子蠶桑學堂改名女子蠶桑研究所,并請撥開辦經(jīng)費。暨擬定女子蠶桑研究所通行章程,男女各學堂添課蠶桑通行章程一案,除原文有案免錄外,后開限文到一月內(nèi),趕將開辦女子蠶桑研究所及各學堂添課蠶桑各節(jié),分別稟司核辦,計發(fā)原詳一紙、《章程》二種,每種五份,表式二紙,每紙二份,《蠶桑白話》《蠶桑淺要》二種,每種十本。等因奉此,署府遵印,即將《章程》祥(詳)加披閱,會同中學堂管教各員商議籌辦。查堂內(nèi)大門右旁有一小院,計房三間,略加修整,作為蠶室制備應用各項器具教習。以現(xiàn)辦蠶桑研究所,教習何聯(lián)瑩兼充,不支薪水,以節(jié)經(jīng)費,嗣后準分紅利。另雇經(jīng)理、蠶桑工人、雜役各一人,酌給薪工,由堂供膳,常住堂內(nèi)。惟蠶桑注重實名,授課鐘點以多為貴,擬定每日于正項功課外,添授一點鐘,星期日專授一點鐘。如能隨時學習,不誤正項功課者,亦聽其便。中學、師范共投一所。早午分班,中學堂附近舊有桑地數(shù)塊,作為本堂桑園,教授布種、排插、修枝、插條諸法則??滔孪男Q業(yè)已登山,不及飼養(yǎng),先由教習演講《〔蠶?!嘲自挕贰缎Q桑淺要》各書。迨屆秋蠶之日,即行飼養(yǎng),飭令各學生實地練習秋蠶畢業(yè)。明年續(xù)養(yǎng)春、夏、秋三蠶,學業(yè)既成,蠶業(yè)亦熟,專相授受,不數(shù)年間,無地不桑,無家不蠶,以期仰負憲臺普及蠶桑之至意。除將成績各表,屆時分別填報,暨女子蠶桑研究所籌辦另稟外,理合將奉文后,中學、師范各學堂添課蠶桑,規(guī)定桑園、蠶室,遵章辦理各情形,稟請憲臺俯賜查核。

        崇謙撰《宦滇日記》卷十三寫道:宣統(tǒng)二年六月初一日午,“〔中學堂〕劉收支來送《履歷冊》”。初二日早,“查應報學憲本年中學堂入、出款。午,……算中學、師范五月分財政報告冊稿”。初四日早,“核報學憲中學入、出款冊”。初六日早飯后,往“……中學堂各處,閱視畢,回署”。初七日午,“再核報學憲中學入、出款?!麆⑹罩А瓉恚嬉浴袑W各事”。初八日晚飯后,“往……中學堂兩處視蠶,歸”。十一日早飯后,“中學堂教員、庶務等……先后來”。十五日早飯后,“寫中學大、小屏三堂”。十七日早飯后,“往中學堂視蠶,少坐,歸”。十八日早飯后,“教習劉茂章、張肇一(興)來,請明日學期考試”。十九日“早七點,往中學堂點名第一學期考試,回署復寢,因夜失眠也”。二十日早飯后,“閱中學考試各卷,……往中〔學〕堂監(jiān)試歸”。二十一日早飯后,“到中學堂監(jiān)試”。二十二日午,“往中學堂閱體操,本日考畢,訓諭兩堂學生”。二十五日“早,擬季報各屬成績摺稿。……晚……當與〔楊〕少山商擬明日演說”。二十六日早,“請涂闇成(臣)來,囑傳城紳午正齊集中學堂演說。午,到中學堂演說畢,回府接到姚州稟,〔稱〕中學三教習均稟學憲電調(diào)省城礦學肄業(yè)。當與〔楊〕少山商擬電稿,并請三教習來,商改聘趙厚培、李家祥、王乃明。晚,……削電學憲稿”。二十七日午,“中學堂稽察金光需、文案樊建侯同來,稟知二十五日教習等引婦女入堂歌唱等情,當傳紳士姜仕周、王光裕〔前往〕查詢,并傳中學生沈煥章及雜役訊詰,屬實。遂將劉、李、張三教習〔及〕劉書記傳到質(zhì)對,即擬電稟學憲撤退”。二十八日午,“酌〔光緒〕三十三年學堂財政稿”。二十九日晚飯后,“收支劉少泉由姚〔州〕回郡來謁。……中學堂劉、李、張三教習來稟辭,余文華、樊建侯又來”。

        宣統(tǒng)二年七月初一日早,“樊建侯來,稱教習延不交代,即往中學堂將學生平時分數(shù)要出,并監(jiān)視查點儀器,歸。早飯后,復往監(jiān)視查交清楚始歸”。初三日早飯后,“劉收支來報六月分學堂財政,同其算核入、出各款。去后,……核〔光緒〕三十三年分學務、司法表稿”。初四日早“飯后,又核學堂出、入款,填月報冊,內(nèi)有不敷,待查。又核〔光緒〕三十三年分學務、司法兩表齊備,發(fā)繕。往中學堂查算不敷之數(shù)”。初五日早飯后,“寫致……新代聘甘、趙兩教習,手不倦揮,心緒紛亂”。初七日“早,核算學期一覽表、簡明冊各稿。飯后,收支劉少泉、文案樊建侯先后來。擬屬員成績稿數(shù)則”。初九日“早飯后,中學堂樊建侯、劉少泉來”。十三日早飯后,“寫致省號聘教習信……劉收支來”。二十五日早“飯后,請劉收支、樊文榮、余書記來,囑今(令)中學明日上課,尚暫邀李云鵠教國文,李元瑜教地理、英文,余文華教體操,以待新聘教習〔到楚〕”。二十六日早“飯后,往中學堂,因中學生不上講堂,大加申斥”。二十八日晚,“對核稟督憲屬員成績清摺,錯誤甚多,挖補填寫”。二十九日“午后,往中學堂。歸,……又封齊上督憲稟各屬成績,亦交郵遞”。三十日“早飯后,大理法文教習周開臨來,雨阻,久坐去。劉收支來”。

        宣統(tǒng)二年八月初三日早,“萬教習(字子嘉,名榮祥)來謁。飯后,往中學堂答拜萬教習”。初四日早“飯后,樊文榮來,送上學期表冊,比欠租佃戶”。初六日晚,“李鳳岡同郎光阜兩教習到楚來謁”。初七日早飯后,“往中學堂答拜李教習,業(yè)查報章回署”。初八日早,“簽發(fā)中學堂表冊,對齊交郵遞”。初九日早,“劉收支來,寫復伍香山信、致鄭泯橋信,交劉收支帶去”。初十日早飯后,“往勸學所監(jiān)視”。十一日早,“往中學堂。午,……李云鵠、劉少泉先后來”。十三日早,“李鳳岡教習……先后來”。十七日早,“劉少泉收支來?!苍纭筹埡?,樊建侯文案來,往中學堂分派教習耽認(擔任)各科〔教〕學”。十九日早飯后,“劉少泉、王耀庭先后來”。二十日早飯后,“劉收支來稱鐵瑣學生病重。去后,……往中學堂看視鐵瑣學生,擬定暫不送還,移課蠶所靜養(yǎng)調(diào)治”。二十二日早,“傳……劉收支來?!?,邀中學堂管教各具便飯”。二十三日早,“中學堂書記余文華來”。二十四日早飯后,“委大理西云書院收支洪福照來。劉收支……先后來”。二十八日早,“……劉收支先后來”。二十九日早,“往中學堂”。

        宣統(tǒng)二年九月初二日早,“劉收支來。飯后,……劉收支同趙培厚來謁”。初三日早飯后,“往中學堂,……歸”。初五日早飯后,“樊建侯送上學期修業(yè)文憑,即簽印標發(fā)”。初七日早,“書定遠瑯井教習楊開瀚屏,飯后,往中舉堂”。初十日“早,寫中學生屏一堂”。十三日早飯后,“劉收支〔及〕趙、李兩教習來”。十四日早,“劉收支來”。十五日午,“議事會在勸學所役(投)票,前往監(jiān)視。晚,趙竹村教習來”。十六日早飯后,“往監(jiān)視議事會開票”。十七日午,“往中學堂”。十八日早,“冉教習初來謁。飯后,……劉收支先后來。午,往勸學所監(jiān)視補選人役(投)票,即口開票,歸,倦極。晚,李鳳岡教習來”。二十日午,“往中學堂,歸。趙竹村、劉少泉、姜渭診(珍)先后來”。二十一日早飯后,“劉收支來告以李教習夫馬事”。二十二日“早,查閱中學堂預算財政卷。飯后,邀姜渭珍來細核紫溪山、落苴美入、出款項”。二十三日早,“仍抄中學堂租款?!埡?,……順往中學堂”。二十四日“早,劉收支來”。二十五日午,“趙竹村、樊建侯來”。二十六日早飯后,“劉收支來,……比落苴美佃戶”。二十七日早飯后,“教員陳光熙由省來謁”。二十八日“午,比中學堂佃戶,……邀劉收支來囑向陳、趙兩教習商學堂事”。二十九日“早,趙教員、劉收支……先后來?!?,請中學堂教員……晚飯”。三十日“早,酌大計冊屬員考語?!盹埡?,大計冊簽畢,發(fā)郵。邀陳、趙兩教習來”。

        宣統(tǒng)二年十月初一日早,“擬議事會開會祝詞。飯后,……往勸學所開議事會,投票公舉正、副議員,禮畢旋府”。初二日早,“劉收支來送財政稿。飯后,往中學堂”。初四日早,“傳中學〔堂〕書記余光富來”。初五日早,“劉收支來,請假回〔姚〕州。核對各屬中學、師范所欠經(jīng)費、繕費,開單札催”。初八日早飯后,“比中學堂佃戶欠租”。十一日早飯后,“…比中學堂佃戶”。十六日早飯后,“核算報學憲中學堂預算、三年學費清摺”。十七日早,“復核中學堂學款清摺”。

        宣統(tǒng)三年正月三十日早,“劉少泉由姚州來。飯后,清省號墊中學堂帳”。

        因管理不善,楚雄府中學堂遂發(fā)生有遺失家具的情況。宣統(tǒng)三年二月初四日早飯后,“劉少泉來。令何明光、余文華同點中學堂借供”。初五日早,“邀王耀廷〔來〕,將中學堂傢俱(家具)交伊經(jīng)管”。初六日“早,傳劉少泉并中學堂雜役,詢遺失杌幾。李云鵠〔來〕告,以(已)移彝(儀)器于高等小學〔內(nèi)〕”。初七日午,“對發(fā)中學堂表”。初九日午,“倪謙吉、樊建侯同來,稟知接交彝(儀)器〔事〕”。十一日午,“劉少泉同王耀廷來,稟知接交中學堂傢俱(家具)〔事〕”。十三日午,“劉少泉來”。二十七日午,“比紫溪山佃戶”。

        三、歸并到省城“模范中學堂”面臨的經(jīng)費攤派問題

        難能可貴的是,崇謙撰《宦滇日記》并沒有充斥太多掩過飾非的“官話”“套話”,而是對楚雄府中學堂暨師范學堂在晚清時期面臨的諸多問題(尤其是辦學經(jīng)費、外聘師資的極度短缺)做實事求是的描述。據(jù)《督憲李〔經(jīng)羲〕奏改良滇省中學堂暨初級師范學堂辦法,分區(qū)設立以資模范摺》(載《云南教育官報》第四十期,宣統(tǒng)三年二月上冊)說:

        竊查學部《奏報分年籌備事宜清單》內(nèi)開“初級師范學堂、各府中學堂均于宣統(tǒng)二年設齊”等因,分咨各省,自應遵辦。滇省自宣統(tǒng)元年五月間,前署提學司郭燦呈報《四項教育列表》,聲明宣統(tǒng)二年各府初級師范學堂一律設齊,中學堂均各成立一所。詳經(jīng)前護督臣沈秉堃咨達學部,一面通飭各屬分別照設。……惟師范為國民教育之源泉,中學造普通完全之人格,務期實事求是,不在多立空名。滇處邊睡,開化最晚,人、款兩絀,籌辦綦難。各府初級師范暨中學堂雖經(jīng)勉力辦成,而按之實在情形,往往因經(jīng)費不敷,教員難聘,率不免因陋就簡。至中學一堂之內(nèi),未能分設文、實兩科,辦理已多遷就。加以學生人數(shù)太少,程度不一,編制、教授困難尤多。自非設法變通,終恐難收實效。查〔學〕部《奏〔報分年籌備事宜〕清單》原注內(nèi)稱“初級師范學堂可聯(lián)合兩府或三府共設一處”等語,……滇為邊遠省分,欲以一府之力兼辦完全兩校,揆諸事理,必有不能自應、統(tǒng)籌、兼權(quán)。從新組織,改用模范辦法,以資提倡。當飭提學司葉爾愷分電各屬調(diào)查各學堂款目、生徒實數(shù)。會商學務公所議紳及教育總會會長,并督同各科長、科員公同酌議,就地理、財政及生徒就學各節(jié)反覆討論,擬定將全省劃為五區(qū),每區(qū)各設模范中學及初級師范各一堂。第一區(qū)設在省城,校舍用云南府中學堂及三迤會館改辦,而以澄江、楚雄、武定、廣西等屬附之。第二區(qū)設在大理府城,校舍用西云書院改辦?!谒膮^(qū)……第五區(qū)……模范中學暨初級師范學堂本應分設東川、普洱兩府城,用兩府中學堂改辦,現(xiàn)因經(jīng)費、學生均少,尚難獨設一所,暫附入第一區(qū)學堂。所有各區(qū)學款、學生均量地方公費之盈絀及人民進化之遲速分別攤派。查各府原辦之中學及初級師范學堂,概系兩校合設一處,今仍一并聯(lián)合辦理,俾得一氣銜接,不至顧此失彼。惟各府原辦之師范、中學各堂均于宣統(tǒng)二年底一律歸并辦理,即以各堂原有公款按年如額解送,并將原有學生悉數(shù)送入本區(qū)學堂。以后仍須按年招選學生分別收入師范、中學兩校;中學又斟酌學生資性,分別編入文、實兩科。似此一轉(zhuǎn)移間,??畈⒉患釉龆啻渭容^整齊,辦法亦能畫一于目前。分班授課,將來升班、留級均屬較前便利?,F(xiàn)已籌撥開辦經(jīng)費修改各堂房屋、購備各種器品,趕于宣統(tǒng)三年正月一律開學。常年經(jīng)費則集合數(shù)府財力,足以延聘名師,自監(jiān)督至管教各員均擬妙選通材;其外國語一科,〔因〕本省難覓相當教員,則擬借材異地;并酌訂監(jiān)督資格、年限及管教員年功、加俸辦法,……滇邊興學艱難,欲求稍有實際,舍此別無辦法。

        附入第一區(qū)學堂終將成定局。宣統(tǒng)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即1910年11月29日),崇謙撰《稟知府應解明年省城模范中學堂及完全初級師范學堂經(jīng)費銀兩,無款可籌,懇請改歸七屬州縣攤解,伏乞查核示遵由》(收入《宦滇日記》附錄《公牘》卷三)內(nèi)容如下:

        奉提學司、憲臺劄開,案奉憲臺、督部堂李批,據(jù)本司呈詳遵飭,擬具五區(qū)模范中學堂及完全初級師范學堂章程,并請開辦經(jīng)費各緣由一案。除原劄有案邀免全錄外,后開自宣統(tǒng)三年正月起,即將原辦之中學堂及初級師范學堂一律并入本區(qū)之模范中學堂及完全初級師范學堂內(nèi)。各府廳州縣,應解本區(qū)模范中學堂及完全初級師范學堂年經(jīng)費,及選送學生,概應照章按期解送,如有違誤,定即嚴懲不貸。其宣統(tǒng)三年上學期應解經(jīng)費、應送學生,各該府廳州縣預計何日可以解送到堂,以及經(jīng)費銀數(shù)、學生名數(shù),并文到五日內(nèi)先行電司,以便轉(zhuǎn)行各該監(jiān)督照收,合行劄飭。為此劄,仰該府即便遵照辦理,具復勿延,切切,特劄,計刊發(fā)原詳及章程各二份。等因奉此。仰見大人整頓學務至意。竊查章程,知府年解經(jīng)費銀兩壹千兩、學生二十名等語,自應遵照辦理,曷敢遲回辯瀆。惟是知府中學堂及師范學堂款只有前署府張守霖提撥之楚雄縣屬紫溪山各寺租及廣通縣屬落苴美叛產(chǎn)。通計歲入僅得銀壹千貳百五十馀兩,除完納楚、廣兩屬錢糧、路股及司事各薪并駝運等項,所馀亦不過四百三十馀兩,不敷經(jīng)費均由各縣攤解。是知府學款尚不敷前項經(jīng)費之半,若欲遵章酌提寺廟公產(chǎn),而知府并無直轄地方郡城,各寺廟租石均經(jīng)楚雄縣,早已搜羅殆盡,即間有遺漏之款,亦非知府可提范圍之內(nèi)。況紫溪山各寺租,曾經(jīng)楚〔雄〕縣紳董李炳泰等爭競稟,奉前護憲、督部堂沈批,由前署學司、前憲臺郭劄飭府縣查復,當經(jīng)知府會縣查明稟準,俟中學組織完全后,再行分別撥還在案?,F(xiàn)在李炳泰等聞郡城中學至年底停辦,明年改入省城之文,即會議復爭紫溪山各寺租,有不得不止之勢。一經(jīng)爭回,則廣通之落苴美叛產(chǎn)亦應撥還。知府已毫無學款,章程所謂息借商款一層,微諭楚城無此大商,即有亦難做到。以就地無別款可籌,日后難以償還。再四思維,無從籌解,惟有仰懇憲恩準,將知府應解省城模范中學及完全初級師范經(jīng)費銀壹千,改為七屬州縣攤解,如蒙允準,楚雄之紫溪山各寺租及廣通之落苴美叛產(chǎn),即行分別撥還。是否可行。理合稟請憲臺俯賜查核,批示飭遵。

        宣統(tǒng)三年二月十五日(1911年3月15日*謝本書主編《清代云南稿本史料》(第1173頁)換算為公歷“1910年3月15日”,誤。),崇謙撰《稟據(jù)楚府七屬三井紳士李炳泰等,稟請劃撥西云書院公款專作解省模范中學堂及初級師范學堂經(jīng)費,以昭公允,而免向隅一案,伏乞查核立案示遵由》(收入《宦滇日記》附錄《公牘》卷三)內(nèi)容如下:

        據(jù)楚府七屬三井紳士李炳泰、李文蔚、倪克恭、李毓森、楊條莘、羅時俊、吳聯(lián)珠、甘德明、張鶴、史宗魯、張汝翚等公稟,懇乞轉(zhuǎn)稟劃撥西云書院公款。以昭公允,而免向隅事。竊查舊日西云書院公產(chǎn)為迤西公共利益,在科舉未停之時,定章每屬額定膏火二名,調(diào)取各屬生員入院。肄業(yè)后改辦迤西高等學堂,名額仍照舊章未有移易。嗣高等學堂停辦,此項公款全數(shù)提解省城兩級師范學堂,以作迤西每屬申送師范生二名經(jīng)費,以迤西之利益,今迤西共同享之,洵屬至公至允,并無偏祜?,F(xiàn)在各府中學堂合并辦理,此項公款已批準全數(shù)撥歸大理開設第二模范中學堂*該學堂監(jiān)督為姚安人由雲(yún)龍(1877―1961),教務長為張肇興(即原楚雄師范傳習所教習)。,而楚雄府之中學堂又并歸省城。夫楚雄府本隸迤西,此項利益似不應令楚雄一府不得同享。查迤西共二十八屬,應將西云書院公款,遵照原案,甸年共收若干,按屬均分楚府十屬,應得若干,撥為府中學堂申解中學生經(jīng)費,俾得利益均沾,以符定案。伏念楚府接年辦學,經(jīng)費半由所轄州縣湊集,安得此千金之數(shù)解省,而各州縣財政之困難,至今已達極點。況解出之款,較前加多,斷難上下兼顧。以現(xiàn)時情形而論,府中若不得切實款項,以為補助,勢必至中途掣肘,彼此交困。紳等為謀公益起見,所有劃撥西云書院公款緣由,伏乞轉(zhuǎn)稟立案等情。據(jù)此伏查,西云書院產(chǎn)業(yè)為迤西閤屬公款,楚雄隸乎迤西,如中學歸并大理,則楚屬學生同享利益,固可勿庸置喙。茲乃歸屬省城,所有前項公款,自不能不請劃撥,以昭公允,而免向隅。該紳等所稟近乎情理,理合據(jù)情轉(zhuǎn)稟,請祈憲臺俯賜查立案示遵,并劄飭大理府,督飭西云書院收支照屬分攤,按年劃撥楚雄,再作省城模范中學堂及初級師范學堂解款,實為公便。

        再往海邊的話,就該到Cantolio了。這家酒莊成立于70年代,其中一片葡萄藤直接種在海灘上,海灘遍布鈣質(zhì)巖石裂縫。這片葡萄田需要人工種植和采摘,每年的數(shù)量非常有限。Cantolio憑借其高分酒質(zhì)及高性價比,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實際上這個酒莊的實力早已彰顯,從2013年起連續(xù)三年在“柏林葡萄酒大獎賽”、“亞洲葡萄酒大獎賽”和“布魯塞爾世界葡萄酒大賽”中拿下金銀獎,意大利最權(quán)威的葡萄酒指南“Luca Maroni”為其評出了90分的高分。如此喝了一圈,最后不如到亞得里亞海邊去大快朵頤,這里的魚蝦非常鮮美!

        云南省圖書館藏《新纂云南通志·學制略》(草稿)第七冊《近代學制》有《府、道學務經(jīng)費》說:“府、道款系前清宣統(tǒng)三年,因籌設各府中學、師范,就迤西〔道〕之西云書院……租息提撥,并各處抽提及由各府攤解,以為辦理費用,總數(shù)在三萬以上?!庇帧对颇细⒌缹W務經(jīng)費來源表》說“西云書院公產(chǎn)租息”每歲入銀二八○○兩。*民國《新纂云南通志》(鉛印本)卷一百三十七《學制考七·學務機關》無此項內(nèi)容。而《西云書院章程》(云南省圖書館藏光緒十八年刻本)則說“歲入銀叁千零五拾陸兩”。

        楚雄府中學堂校舍很快便被改作他用。崇謙撰《宦滇日記》卷十四說宣統(tǒng)三年三月初十日晚,“邀姜渭珍來,催收中學堂租”。二十一日午,“比中學堂佃戶”。二十二日早飯后,“王光裕來,比佃租。姜渭珍……來”。二十八日午,“比佃戶,約姜仕周來,與之質(zhì)問”。

        宣統(tǒng)三年四月初二日“午后,比佃戶”。初三日早飯后,“至中學堂,稟謁〔方觀察〕”。初七日早飯后,“傳王光裕來,談地方事”。初八日早飯后,“往中學堂會縣與城內(nèi)諸紳,集說英、德瓜分事屬謠言,歸”。初九日早,“姜渭珍來”。初十日早,“傳王光裕、姜仕周來面諭”。十二日早,“傳王耀廷來,就看東箭道空地,擬修勸學所”。十七日晚飯后,“同各幕至中學堂看養(yǎng)蠶處所”。十八日早飯后,“王光裕來”。二十日早飯后,“王光裕、姜仕周、丁修華踩米紅村地回來謁。傳到佃戶寫立租約,比中學堂佃戶。晚,復傳王光裕來詢米紅村事”。

        宣統(tǒng)三年五月初七日早,“邀王光裕、姜仕周來,查未立租約各戶”。

        宣統(tǒng)三年六月初九日早,“邀姜渭珍來,算……中學堂應報開支各款。午,比追佃戶欠租,清理欠戶點名單”。初十日午后,“比佃戶”。十一日午,“姜渭珍來繳中學租,比佃戶”。十六日傍晚,“到中學堂視蠶?!?。十七日早飯后,“往中學堂,歸”。二十三日早,“往〔中學堂〕桑蠶研究所開學”。二十八日晚飯后,“到中學堂桑蠶研究所。王光裕來”。

        宣統(tǒng)三年閏六月初七日午,“往中學堂蠶桑研究所”。初十日早飯后,“姜仕周來繳中學堂租款,就清算所存馀款分存”。十一日早,“姜仕周來”。十四日午后,“往中學堂桑蠶研究所”。十九日午,“往中學堂蠶桑研究所”。二十日早,“王光裕、姜仕周來?!盹埡?,比落苴美佃戶”。二十九日早飯后,“往中學堂蠶桑研究所,歸”。

        宣統(tǒng)三年七月初四日早飯后,“到中學堂〔蠶?!逞芯克薄3趿赵顼埡?,“傳王光裕、姜仕周二紳來商,諭勘寂光寺佃戶稟,因災懇減租名(各)事”。十六日早飯后,“傳王耀廷、沈華亭兩紳〔來〕,屬(囑)勘紫溪山地及建坊事”。

        宣統(tǒng)三年八月初一日早飯后,“王光裕、姜仕周勘中學堂田災回來稟”。初二日早飯后,“姜渭珍……三紳來,稟復核算應減被水田租事。……晚,再邀姜渭珍來,商報田災事”。

        宣統(tǒng)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午,“往西城外接官廳,率官紳迎迓,〔曲統(tǒng)領〕至兩點鐘到,駐中學堂”。二十六日早,“同眾紳至中學堂,送曲統(tǒng)領起身”。

        宣統(tǒng)三年十月初九日午,“紫溪山各佃數(shù)十人向王光裕滋鬧。王〔光?!硜硎?,該佃眾即隨之蜂擁進署,常(當)傳施錫才解散”。初十日晚飯后,“王光裕來署,眾佃又隨之擁進,當將為首之黃玉中、李彩庭、王本善傳入,辯論非余任內(nèi)之事,而黃玉中等異常狡強,恐釀事端,請將各約紙簿據(jù)交與自治局收存,聽議事會公議”。十四日早,“陸聘三攜其堂侄陸光榮來見(陸為炮隊長),當稱欲住署內(nèi),來勢不佳,眾紳告其駐中學堂,始允?!峭恚绰勱懝鈽s有排滿議論,意欲動作,當被眾紳解說勸釋,始就寢息”。十五日,“昨夜半,……全家坐守未眠,……〔陸軍方管帶〕隨同來署慰我,并稱:‘……即往中學堂演說’等語。去后,……方管〔帶〕又來告知:‘已到中學堂,向該兩隊各兵已經(jīng)演說,夙潮己息?!?/p>

        宣統(tǒng)三年十一月初六日午,“同楊少山、余文華核查移交各款及學務卷”。

        四、從現(xiàn)代教育轉(zhuǎn)型到“省立鎮(zhèn)南師范學?!钡膭?chuàng)建

        很明顯,楚雄府中學堂的部分校舍被改作蠶桑研究所。崇謙撰《宦滇日記》卷十五說:民國元年二月二十八日晚飯后,“同〔黃〕廙叔*即黃彝,廣東香山人,原是“提調(diào)鹽運使御補用知府”,被云南軍政府委為楚雄府長。崇謙移交楚雄府事后,被委以“自治局名譽總董”。民國元年八月,黃彝將楚雄府長移交給秦恩述(廣西人)。出街門,步〔行〕至中學堂看蠶,歸”。三月十四日早飯后,“同黃廙叔……至中學堂,少坐”。七月十二日早,崇謙攜六曾(即寶鐸)即將淚別楚郡,“由府署至東門一路均設香案,閤城官紳、各界相送者甚夥。候致(至)八點二刻起行,五點三刻抵廣通縣,同路者有……中學生五人,頗不寂寞”。很明顯,這批中學生就是楚雄府選送到省城“模范第一中學”就讀的青年。崇謙任楚雄知府時提倡新式教育深得青年學子們的擁戴,據(jù)趙樹藩口述、沈云蘭整理的《辛亥革命時的楚雄知府崇謙》(收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1987年內(nèi)部印行,第165―166頁)說:“崇謙亦提倡辦學,辦了楚雄府師范學堂……那時舊教育制度下所用課本多為經(jīng)、史、古文類。崇謙為官較為進步,他曾向日本購進大量書籍和教學儀器,有自然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學、植物學、天文學、電器學),紫外線等儀器,其中有兩臺顯微鏡,在云南屬少有,一臺是5000倍,一臺是7000倍。有些儀器,許多老師當時還不會使用,都是照說明書上介紹的作試驗。如人體的解剖、植物的年輪、電子變化,在新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下,青年學生進步很快,到昆明投考高等學堂,成績較好,錄取率高。”云南教育司編譯處編訂《云南教育概況》(民國十二年八月云南開智公司鉛印本,第102頁)說:“民國元年,并省會模范第一中學、蒙自第二中學、附屬中學、實科中學為省會中學校。大理一校,改名第二中學校。是時全省中學,僅有二校?!彪S著高小畢業(yè)生的日益增多,省會中學校很快就不敷容納。民國三年,羅次、祿豐、廣通縣開辦小學教員講習所,民國四年改名師范講習所。民國五年,為了解決歸并辦學存在的困境,姚安、大姚、鹽豐、鎮(zhèn)南四縣聯(lián)合中學在姚安大成書院舊址應運而生(到民國十二年,鎮(zhèn)南、鹽豐相繼退出,遂改稱兩姚共立中學)。據(jù)《批姚安縣詳覆籌辦縣立中學校情形并請委校長文(〔民國五年〕二月七日)》(收入《云南教育行政要案匯錄》,民國六年石印本)說:“此案既由該聯(lián)合各縣議,擬以征收學費及各縣補助合得之一千二百元作為辦理一班之經(jīng)常費,事固可行。惟能否敷用,仍未據(jù)詳實預算……規(guī)畫不免疏略。現(xiàn)據(jù)由各縣代表同意,請委張萬青充任校長,合即照準,先行委任。責由該校長切實規(guī)畫,并擬訂開辦簡章,詳候核飭。委狀一件并發(fā),仰騰越道尹迅即轉(zhuǎn)行遵照?!绷頁?jù)《姚安縣及縣立中學校校長會詳簡章各情形飭遵文(五月十二日)》(收入《云南教育行政要案匯錄》)說:“查四縣高等小學畢業(yè)生,其數(shù)不下千馀人,現(xiàn)在省立中學延長雙期,莘莘學子,志切磋磨,一聞本校開幕,咸有先入為快之勢。如照原案招生一班,已覺阻其上進之心。擬添招學生一班,以免向隅。……姚安應送學生五十名……大姚應送學生三十名……鹽豐應送學生二十名……鎮(zhèn)南應送學生二十名……擬定于〔民國五年〕四月二十八日開學?!?/p>

        民國七年,楚雄縣獲準設立師范講習所。劉元章撰《楚雄歷史雜談》(收入《楚雄市文史資料》第三輯,1992年內(nèi)部印行,第83―86頁)說:“民國時期,楚雄學校,除初等小學、高等小學外,無其他學校設施,所以高小畢業(yè)后,家庭富裕者,到昆明投考師范或中學,家貧者無力赴昆即輟學,因之貽誤青年。直到民國七年(即1918年),因師資缺乏,呈報省教廳成立師范學校,結(jié)果不準,只許可成立一班師范講習所,委劉永禎任所長,兩年畢業(yè)后即停辦。”新編《鹿城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0頁)說:“賈培林,楚雄師范講習所畢業(yè),民國27年〔任〕縣教育局長。”羅世昌撰《歷史悠久的彝村硬把小學》(收入《楚雄州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七輯,2000年內(nèi)部印行,第227―228頁)說:“清朝同治年間,硬把村文化人普文林在自己家里辦起了第一班私塾。入塾學習的有其子普生春,侄子普萬春、本村起壽林及附近學童近十人。后來普生春、普萬春兩兄弟……考取了秀才?!饓哿忠蚋赣H早逝,未能參加科舉考試,接任了本村的私塾教師?!饓哿种悠鸾B文在普萬春門下當學童多年后,到沙橋求學,準備參加科舉考試,后因取消科舉制〔度〕未能如愿。后來,他考入楚雄師范講習所短期培訓班學習,畢業(yè)后繼任本村私塾教師?!?/p>

        民國八年,鎮(zhèn)南縣立師范講習所在該縣城南原龍川書院內(nèi)應運而生。民國十四年,楚雄縣立初級中學成立,校址在舊龍泉書院,但“辦了兩期又停頓下去”。民國二十一年,云南省教育廳委派孟立人籌建“云南省立楚雄中學”,校園包括龍泉書院、武廟、考棚和部分新征的荒田、菜地,使用新建的圍墻將它們聯(lián)合成一體(包括錫箔巷也整體被圍進去,從施家巷至虎尾巷便須繞道而行)。與此同時,為了解決歷史上楚雄府管轄范圍內(nèi)中小學面臨的師資難題,在楚雄鹿城附近的鎮(zhèn)南縣城新建一所“省立師范學校”很快成為教育主管部門及滇中社會各界的一項共識。民國二十五年七月七日,“兼〔云南省教育廳〕廳長龔自知”簽署《令陳時策等籌備省立鎮(zhèn)南師范學?!?教育廳訓令第二二八七號,令新委省立鎮(zhèn)南師范學校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陳時策、鎮(zhèn)南縣縣長趙正岳、鎮(zhèn)南縣教育局長朱永齡)說:

        茲照劃置省立師范區(qū)新案,決于鎮(zhèn)南師范區(qū)鎮(zhèn)南縣地方,籌設省立師范學校一所,于二十五年度上學期成立,招收初中入學之正則師范*相當于“中師”,新編《云南省志》卷六十《教育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4頁)說:“1923年,全省實行新學制,師范分為前期、后期,即初級、高級師范,學制均為三年。1930年,師范教育分為正則和變則,正則師范學制三年,變則師范招收高小或初中畢業(yè)生,學制有三年或二年兩種,縣立和鄉(xiāng)村師范學校為變則師范。招收四年制初中畢業(yè)或同等學歷的學生,實行二年制;招收三年制初中畢業(yè)生及同等學歷者。實行三年制。省立師范學校及高中師范科只收初中畢業(yè)生,學制為三年或二年。幼稚師范科學制為二年或一年。1935年,省教育廳規(guī)定:短期師訓班學制為一年,一年半制或二年制?!蹦猩鷥砂嗑幹迫雽W。至遲應于八月底籌備竣事,成班上課。

        關于籌備設學事項,應組織省立鎮(zhèn)南師范學?;I備委員會于鎮(zhèn)南縣政府或教育局內(nèi)。由廳令委鎮(zhèn)南縣縣長趙正岳、陳時策及鎮(zhèn)南縣教育局長朱永齡為委員。并指定趙正岳為主任委員,陳時策為常務委員。又由廳函聘張槐三先生為該會名譽委員長,指導進行。該會鈐記,由廳頒發(fā)一顆,文曰“云南省立鎮(zhèn)南師范學?;I備委員會鈐記”,以昭信守,發(fā)交常委承領監(jiān)用。

        籌備會之籌備經(jīng)費概算,規(guī)定如左(下):

        1.主任委員,一次送給公費新幣六十元。

        2.常務委員,暫定月薪每月新幣一百元。

        3.委員,一次支給公費新幣三十元。

        4.司役,月支薪公新幣三十七元。

        5.辦公費,月支新幣二十三元。

        以上每月共支經(jīng)?;I備費新幣一百六十元(一次送給公費者不在此內(nèi))。

        該校校址校舍,著于縣域內(nèi)外或沙橋選用,須修理不大,足供日后辦足六班之用。

        除分令外,合將委令鈐記隨發(fā),并檢發(fā)修正師范學校規(guī)程一份,令仰遵照祗領具報。

        此令

        計發(fā)委令三件,鈐記一顆,修正師范學校規(guī)程一份。*詳見《云南教育公報》第五卷第五期,民國二十五年十月十五日出版,第16頁。

        民國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二日,“兼廳長龔自知”簽署《令委陳時策代理省立鎮(zhèn)南師范學校校長》(教育廳委令第一五八號,令代理省立鎮(zhèn)南師范學校校長陳時策)說:“茲委任該員代理省立鎮(zhèn)南師范學校校長。俟到職三月后,再為匯案呈請省政府正式核委。除匯報外,合行令仰遵照到職具報!此令。”*詳見《云南教育公報》第五卷第十期,民國二十五年八月二日出版,第40頁。楚雄師范教育的歷史從此拉開了新的帷幕,按照《云南省立鎮(zhèn)南師范學校簡章》第二條規(guī)定,“本?!责B(yǎng)成勤勞習慣,增進科學知能,鍛煉強健身體,造就一般國民道德上、學術上最健全而愿終身服務之小學師資為宗旨”。在80多年后的今天,省立鎮(zhèn)南師范學校所倡導的這種辦學理念仍在警醒楚雄師范教育的健康發(fā)展。正是基于對歷史經(jīng)驗的審視與尊重,楚雄師范學院始終堅持“應用型本科大學”的目標定位,形成了“以應用為根本、師范為特色”的辦學理念;扎根于邊疆民族地區(qū),確立了“以教師教育為特色建設應用型品牌大學”的發(fā)展思路,穩(wěn)步拓展“整合連貫型”師范教育。

        猜你喜歡
        宣統(tǒng)傳習所楚雄
        皇帝的心愿
        領導文萃(2022年21期)2022-11-22 19:37:39
        蘇州昆劇傳習所之創(chuàng)辦及若干問題考辨
        戲曲研究(2022年4期)2022-06-27 07:09:04
        名家與楚雄
        金沙江文藝(2022年2期)2022-02-20 04:05:00
        名家與楚雄
        穿越“四大走廊” 品味古今楚雄
        云南畫報(2021年1期)2021-06-11 06:05:02
        加強哈爾濱市雙城區(qū)非遺工作的幾點建議
        長春師范傳習所
        長春府“師范傳習所”
        A Prototype—Theoretical Approach to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楚雄盆地扭動構(gòu)造及其演化
        激情综合网缴情五月天|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 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亚洲精品美女自拍偷拍| 中文字幕久久国产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 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欧洲午夜视频| 亚洲第一页综合av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不卡|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 国产女精品| 男女啦啦啦视频在线观看| 91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另类专区|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日韩国产一二三区亚洲|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观看| 无码ol丝袜高跟秘书在线观看| 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无码 制服 丝袜 自拍| 国产偷闻女邻居av在线观看| 日本a片大尺度高潮无码| 97午夜理论片在线影院| 中文字幕人妻系列一区尤物视频|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88久久久久88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长筒靴| 大桥未久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在线亚洲AV成人无码一区小说| 久久久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7m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精品色老头老太国产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让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