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鴻旭
“寶石”對于人們來說,早已不是新鮮的事物,早在古埃及時期它們就被裝飾在神明和動物圖案的首飾和護身符上,古埃及人通過寶石的顏色來象征宗教的意義,此時寶石的象征意義遠大于其自身價值。封建時期,佩戴寶石飾品成為了身份與地位的象征。到了20世紀,隨著經(jīng)濟和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寶石在普通人群中普及得越來越廣泛。1951年,智威湯遜芝加哥公司為戴比爾斯打造的廣告語,“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成為了流傳最廣泛的經(jīng)典廣告用語,它甚至改變了一些人對于首飾的消費習慣。早期在市面上認知度最高的寶石是鉆石、紅寶石、藍寶石和祖母綠,這些也被稱為貴重寶石。它們常年位居寶石權(quán)威機構(gòu)統(tǒng)計的“最受歡迎的十種寶石排行榜”。近些年碧璽、歐珀、坦桑石、石榴石、尖晶石和海藍寶等也逐漸進入了消費者的視線,因為價格較于鉆石和紅藍寶等貴重寶石低廉,也成為了備受追捧的寶石材料。然而固有的設計款式、寶石切割和鑲嵌方式也讓一些消費者感到厭倦,業(yè)界也認識到必須打破這些局限。地質(zhì)學家和寶石學家們孜孜不倦地發(fā)掘“新成員”加入到寶石家族。一些高端的珠寶品牌和獨立設計師也致力于選用新寶石材料來設計獨一無二的首飾。
圖六
沙弗萊石(Tsavorite)是一種綠色含有鉻或釩的鈣鋁石榴石,硬度7-8。(圖一)1967年被蘇格蘭地質(zhì)學家坎貝爾·布里奇斯(CampbellBridges)在津巴布韋發(fā)現(xiàn),并將寶石帶到紐約,1974年才被寶石學家正式認證。美國珠寶商蒂芙尼(Tiffany &Co.)聘請坎貝爾擔當顧問,發(fā)掘這款新寶石。1973年蒂芙尼的董事長Henry Platt用寶石的發(fā)源地“沙弗國家公園”將其命名為“沙弗萊石”,并舉行了推廣活動,將這種寶石介紹給全世界。沙弗萊石通常較小,超過2克拉的只占2.5%左右,2006年末,一顆925克拉(185克)的沙弗萊晶體被發(fā)現(xiàn)。從此晶體切割出了一顆橢圓形的沙弗萊石,重325克拉(65克),是目前最大的一顆沙弗萊石。因沙弗萊石顆粒較小的特性,設計時多為小顆作為副石鑲嵌在首飾上。大顆沙弗萊石因極為罕見,多配以鉆石圍繞周圍。
美國珠寶品牌Michael John的首飾作品具有豐富的色彩,擅長使用沙弗萊石、澳大利亞蛋白石和藍寶石,品牌設計師Michael Hezar將多年前與家人到意大利海邊旅行的記憶融入到首飾作品中,設計了這款有鏈條的雙戒指,主石是澳大利亞蛋白石,戒身嵌滿了沙弗萊石,以鉆石作點綴。(圖二)
美國珠寶品牌Omi Privé以貴重寶石設計而聞名,總裁Niveet Nagpal認為飽和度高的沙弗萊石是可以替代貴重寶石祖母綠的。(圖三)Omi Privé這款項鏈的主石是沙弗萊石,重達8.54克拉,18k黃金鑲嵌106顆圓形黃色鉆石。估價為150,000美金,可見其價值足以與祖母綠相媲美。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七
變色水鋁石(Zultanite)又稱蘇丹石,是具有變色效應的硬水鋁礦石(圖四)。在日光燈下通常呈黃綠色/棕綠色,白熾燈下呈橙粉色/棕紅色。由于其具有多色性,當按照一定角度切割和打磨時,可以在同一顆寶石上看到兩種顏色的存在,通常為黃綠色及深紅色。硬水鋁石在變質(zhì)鋁土礦中是較為常見的礦物,但是能達到寶石級別的硬水鋁石只有土耳其的西南部Menderes Massif市的Ilbir山上,海拔超過1219m。2005年土耳其珠寶商人Murat Akgun獲得了世界上唯一的變色水鋁石礦區(qū)的開采權(quán),為了區(qū)別于其他水鋁石,并紀念曾經(jīng)統(tǒng)治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王,Murat Akgun將其命名為“Zultanite”蘇丹石。變色水鋁石的硬度為6.5-7.0,折射率為1.75,色散值為0.048,色散高,火彩很強。原石一般呈板狀或片狀,它和鉆石有著極為相似的解理,所以打磨時要非常小心,為了尋找晶體中最完美的部分進行切割,每一次打磨都有大量的原石耗損。顏色罕見、產(chǎn)量低和硬度適中這幾項條件,讓變色水鋁石價格不菲,目前只有少數(shù)的珠寶品牌和獨立設計師喜歡選用。英國著名珠寶設計師斯蒂芬·韋伯斯特 (Stephen Webster)的變色水鋁石系列首飾最初亮相于2011年6月的拉斯維加斯時裝展,這種罕見顏色的寶石材料與Webster獨有的華麗搖滾風格相結(jié)合,立刻抓住了人們的眼球,在這一系列的作品中,最為獨特的是項鏈“The Sultan's Sheild”(蘇丹的茅)一顆重達96.20克拉的變色水鋁石被裝飾在18k白金鑲鉆的衣領造型的項圈上,這顆變色水鋁石的原石重達72.53克,寶石切割大師Stephen Kotlowski花了三十個小時才完成切割(圖五)。此款項鏈售價為 696,000英鎊,堪為天價,足見變色水鋁石的價值。
加斯佩石(Gaspéite)最早發(fā)現(xiàn)于1966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加斯佩島,并因此得名加斯佩石,除了魁北克加斯佩石的另一主要產(chǎn)地是澳大利亞西部(圖六)。其礦物名稱為菱鎳礦,顏色酷似綠松石。2001年第一次在圖森珠寶展澳大利亞內(nèi)地礦產(chǎn)展區(qū)亮相。迄今為止只有少數(shù)幾個地區(qū)發(fā)現(xiàn)這種寶石,近幾年在國際寶石市場上越來越流行,但目前尚未在我國寶石市場流通。加斯佩石的顏色從淺黃綠色到亮麗的蘋果綠色,多與黃綠藍等顏色的寶石搭配。其最大的弱點是硬度低,只有4.5-5.0。它很難被加工成刻面,所以市面上出現(xiàn)的多為弧面,在款式上多為吊墜、耳環(huán)或頭飾。若加工成戒指或手鏈必須采用覆膜或凹槽等保護方式,在設計上帶來一定的局限性。盡管在佩戴和保養(yǎng)上需要注意,這種寶石仍然受歡迎,澳大利亞原住民相信加斯佩石能帶來幸運和成功,能夠給人帶來信心。還有些人認為這種寶石能幫助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加斯佩石還有個別稱叫“友誼石”。目前寶石市場上的加斯佩石都產(chǎn)自澳大利亞西部的卡爾古利,但該產(chǎn)區(qū)的資源基本枯竭,所以市面上的加斯佩石價格不菲。首飾設計師Nicholas Varney 2013年設計并制作了這款名為“Duo”的耳環(huán)(圖七),由兩顆梨形海藍寶石嵌入手工雕刻的加斯佩石、兩顆梨形橄欖石嵌入手工雕刻綠松石,黃金和鉆石組成。
目前寶石市場上完美的透明鉆石和常規(guī)寶石仍然受到追捧,但是消費者對于個性追求也越來越強烈,他們希望打破常規(guī),隨著這些新寶石的普及和推廣,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而作為設計師也希望有新材料來刺激靈感。除了以上幾種新寶石,像薩索斯島大理石(Thasos marble)隕碳鐵礦(campbellite)這類非常規(guī)性寶石也有被前衛(wèi)的首飾設計師所選用,這些材料讓首飾設計更加多元化,充滿新鮮感。未來還有多少被發(fā)掘的新寶石材料,讓人充滿期待!
〔1〕葉 敏,沈錫田,隗 澎。Zultanite (變 色 水 鋁 石 )的 寶 石 學 及 譜 學特 征 。《寶 石 和 寶 石 學 雜 志 》 Vol.18 No.5
〔2〕謝 浩 , 裴 景 成 , 徐 洋。一種外觀酷似綠松石的新型寶石材料 加斯佩石 《寶 石 和 寶 石 學 雜 志 》Vol.12 No.3
〔3〕李志翔,趙思敏,丘志力等。沙弗萊:綠色鉻釩鈣鋁榴石的發(fā)現(xiàn)、 市場現(xiàn)狀及前景分析 ?!秾?石 和 寶 石 學 雜 志 》Vol.17 N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