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教育 溫暖人心
辦一所什么樣的學校?這是我始終反復叩問自己的一個教育命題。一路走來,且行且思,從最初的模模糊糊、后來的若隱若現、到今天的真真切切,我越來越強烈地認識到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國,一定要有這三種要素,即“共同而高貴的精神信仰;能提供強大支撐的動力系統(tǒng);所有生命都千姿百態(tài)地自然綻放”。因為,信仰可以讓人變得單純而強大,動力決定著速度及未來的深度廣度,生命千姿百態(tài)地綻放則是教育的終極追求。
大道至簡,多年的教育生涯告訴我,要想到達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國,“真愛教育”乃是橋梁?!罢鎼劢逃遍W耀著人性的光芒,遠離了浮躁、矯飾、功利,有如大江明月般深沉純凈,如果進行提煉的話,那就是“以愛育愛、主動發(fā)展、差異閃光”。教書育人過程中,我和老師們用心踐行“真愛教育”,力爭過一種真實、真誠、真切的教育生活。
“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一所學校光有好的硬件條件還不行,關鍵還得看有沒有好老師、辦學質量如何。學校在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緊緊圍繞著“生命因愛而精彩”的真愛辦學理念,逐步打造出了一個有愛、有美、有樂的“真愛家園”。
“真愛教育”順遂生命本能,尊重教育教學規(guī)律,始終將成就人視為最高使命,正因為真,所以至善至美。作為校長,我始終懷著一顆赤子之心,用思想和行動引領老師們提升愛的能力和層次。塔山小學校園里,行走著一個個活生生的真教育人,老師們不會故意板著臉、端著架,讓自己看起來很威嚴,也不會表現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生怕暴露自己的弱點和不足,一切言行都發(fā)自內心。大家積極踐行“倒過來”理念,努力讓彼此心中愛的火苗燃燒得更旺、更亮、更有力量?!暗惯^來”就是要愛到學生接受我、喜歡我、崇拜我,而不是嫌我嘮叨,因我痛苦;“倒過來”就是要學會接納化解學生的不足,而不是一味抱怨,因為他們的不足正好喚醒了我心中的愛;“倒過來”就是要隨時隨地增強學生愛的能量和能力,每名學生心中都有我的“賬戶”,愛就是“存款”。在“真愛教育”的浸潤下,全校師生逐漸回歸人性本真,變得平和謙卑,懂得感恩,不斷地接納愛、生發(fā)愛、傳播愛。
王校長和孩子在一起
真愛教師是真愛教育的原動力。我始終堅信“教師心中有大愛,每個生命都生彩”,所以大家一起學習,共同追求卓越,既是自我生命的圓滿,也是對他人生命的成全。真愛尋根,養(yǎng)好心,引爆愛的動力系統(tǒng),有愛想愛;真愛尋力,育好能,提升愛的能力,能愛會愛。兩年的時光之旅,見證了我們的成長與進步。
“走進儒蓮,走近經典,真愛尋根”系列學習活動,在圣賢教育中涵養(yǎng)真善美之氣,做仁愛之人;“聚成團隊”培訓,圍繞開放、自省、承諾、盡責、擔當、協(xié)同、奉獻等主題,激發(fā)個人潛能,打造團隊凝聚力,提升戰(zhàn)斗力;“愛會贏動能教育”培訓,讓我們懂得愛要“倒過來”的理念,愛到學生接受我、喜歡我、崇拜我、感恩我、信仰我,深度提升愛的動能級別。系列學習活動中,我們每個人都真誠相待、悲喜與共,度過了一段段難忘的時光。塔小大講堂、108天歷行日志等特色活動,又對學習效果進行了強化,大家寫自己的故事,講自己的故事,聽別人的故事,在至真、至純、至美的分享中收獲著愛與感動。
課程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在“每位老師都是課程設計者、每一間教室都是課程實驗室”的理念引領下,繼以往的“思維導圖”“閃客樂園”等系列校本課程之后,我們又開發(fā)了語文“口語表達”課程(一年級看圖說話、二年級講故事、三年級解說、四年級演講、五年級辯論),不斷提升學生“能說會道、樂思善辯”的能力。圍繞“讀名著、聽名曲、賞名畫、觀名劇、訪名勝”活動,分年級、分梯度、序列化推出了“花開五名”課程,以最優(yōu)秀、最經典、最美好的東西,多視角、全方位、立體式引導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展示美、創(chuàng)造美,以美厚德、以美啟智,打造更加豐富、多元、開放、開闊的大藝術教育環(huán)境,培養(yǎng)具有“中國情懷,世界視野”的中國人。比如,音樂學科的樂器進課堂,涵養(yǎng)美的氣韻;美術學科的童年繪本課程,讓孩子們過上了有故事的童年;跨學科的《二十四節(jié)氣》課程,師生在四季流轉中感悟歲月靜好,生命可貴。
“真愛教育”相信每個生命個體都潛藏著無限可能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導生命個體按照自身智能類型順勢成長。耳濡目染之下,師生們慢慢懂得了呵護同伴的自尊,讓自尊變成自信、讓自信變成自強,獲得源源不斷的前行動力。當然,前行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很多時候需要前走一步的責任和擔當,翻山越嶺的篤定和勇氣。
每當面臨復雜甚至棘手的問題時,師生們不再慣性地向外尋找答案,而是主動地向內尋求力量。大家懂得了,之所以向外尋找,是因為內心還不夠強大;之所以心生煩躁,是因為愛的能量還不足。當對一種理念由最初的淺層理解,到逐漸認同喜歡,直至最后到達完全內化敬畏境界時,一個團隊的核心價值觀就逐步凝練成型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向著美好的明天不斷進發(fā)。
“真愛教育”傳承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傳統(tǒng),尊重生命個體差異,致力于讓每名師生都能擁有屬于自己的舞臺?!罢鎼劢逃笔降纳鷳B(tài)環(huán)境中,沒有歧視與傷害,只有尊重與幫助,相互之間攜手共進。尤其是在課堂這一主陣地上,師生們祛除浮躁之心,不做表面文章,堅持經年累月地扎實行走。
課堂是學生生命成長的主陣地,能夠為其提供不竭源泉。經過學校的不斷探索和努力,“生本化、兒童中心、主動發(fā)展、個性化”已成為老師們的核心價值觀。無論是活動化課堂、翻轉課堂,還是“小老師開講”課堂,都在內容、結構、形式、行為等方面發(fā)生著悄然變化。學生唱主角,老師進退有序、張弛有度,生本對話,容錯用錯,活而不亂,師生在“笑聲、掌聲、辯論聲,交流、交鋒、交融”中共同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我們先后分兩批組織教師赴萊陽雙語學校取經學習,名校引領、名師指路,類似的活動日益系統(tǒng)化,將會推動學校“小老師開講”課堂文化的生成。
學生成長是一切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我們始終堅持以至真、至善、至純、至美的高品質、高格調教育。通過晨讀幕誦、日日歷行、周周盤點、課程導行、活動強化等來仰圣求真,養(yǎng)好心、培好根。學生“健康、自主、感恩、友愛、氣華”的真愛素養(yǎng)在學校各種活動中日益積淀:樂思善辯的課堂;毽子飛飛、彩繩繞繞等達標競賽;“花開五名”特長展示;“真愛班幣評價”自治管理,均體現出養(yǎng)真善美之氣,育仁愛之人。
王校長和孩子在一起
無論是“小老師開講”課堂模式研究,還是真愛主題下的活動化課堂,都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課堂,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生命自我成長和完善。“小老師開講”主張人人為師,讓學生講出自信、講出思想、講出批判精神和獨立人格?;顒踊n堂以口語表達為重要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合作、生成、建構,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完美統(tǒng)一。口乃心之門戶,兩種方式都聚焦于“表達”,以讀厚人、以口塑心,最終達到敢說、能說、會說的目的。因為,在對課堂的長期研究過程中,我們發(fā)現表達欲望或能力欠缺乃是當前學生的普遍短板所在。從學生最弱的地方做起,從學生最需要的方面做起,這是“真愛教育”永恒的追求。
“真愛教育”,因為真所以恒久長遠,因為愛,所以溫暖人心。未來的日子里,愿真愛教育創(chuàng)造更多精彩,帶給全校師生幸福美滿的人生!
校長為學生佩戴“雷鋒”勛章
王黎明,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威海市塔山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1972年出生于山東省威海市乳山,1994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先后任職于威海市碼頭小學、環(huán)翠區(qū)教育教學研究中心,2008年擔任威海市古寨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相繼獲得“山東省教學能手”“威海市英語學科帶頭人”“威海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環(huán)翠區(qū)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環(huán)翠區(qū)十大杰出青年”“環(huán)翠區(qū)三八紅旗手”“環(huán)翠區(qū)‘四名工程’名校長等榮譽,帶領團隊自2012年起連續(xù)三年獲得威海市教育科研創(chuàng)新成果獎勵,在《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小學德育》《教師報》等刊物上撰文十余篇,并編著了《陽光路上灑滿愛》一書。學校先后榮獲“山東省校本培訓先進單位”“全國德育名?!薄叭珖嗌倌昶辗ń逃冗M單位”“山東省藝術示范學?!钡确Q號。
◎ 作者/王黎明 塔山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