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瑜
摘 要:隨著農村公路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交通量也日益增大,瀝青路面的各種病害也不可避免的出現,這將影響公路運營安全產生,因此,加強農村公路瀝青路面的養(yǎng)護管理工作刻不容緩。本文首先分析了農村公路瀝青路面的常見病害,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做好瀝青路面養(yǎng)護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農村公路;瀝青路面;病害;養(yǎng)護管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發(fā)展迅速,導致交通運輸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農村公路,貨車多,超載現象也比較突出,這直接影響到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壽命。所以,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農村公路瀝青路面的養(yǎng)護管理工作,為實現偉大中國夢保駕護航。
一、農村公路瀝青路面存在的主要病害
1.裂縫
農村公路瀝青路面裂縫病害有縱向裂縫,橫向裂縫和網裂三種形式,以下將分別介紹。
(1)縱向裂縫。一是由于路基施工時分層厚度及壓實度未達到規(guī)范要求,通車運營后路基產生不均勻沉降。二是由于瀝青路面攤鋪時分幅施工未處理好,在重車荷載影響下,易形成縱向裂縫。
(2)橫向裂縫。橫向裂縫根據其產生的原因可分為荷載性裂縫和非荷載性裂縫。非荷載性裂縫是橫向裂縫的主要形式,主要為瀝青面層溫度收縮性裂縫,是由于瀝青面層溫度應力的作用而產生的疲勞裂縫。而荷載性裂縫則是由于路面設計不當或施工質量工藝不過關及車輛超載等原因造成瀝青面層或基層產生拉應力超過其疲勞強度而產生的裂縫。
(3)網裂。網裂是相互交錯的疲勞裂縫,形成一系列多邊形小塊組成的網狀開裂,它的初始形態(tài)是沿輪跡帶出現單條或多條平行的縱縫,而后,在縱縫間出現橫向和斜向連接縫,形成縫網。
2.車轍
車轍是在行車荷載重復作用下,路面產生累積永久性的帶狀凹槽,表現為沿行車帶出現橫向高差,主要是由于瀝青混合料級配設計不合理、穩(wěn)定性差或基層及面層施工時壓實度不足,使輪跡帶處的面層和基層材料在行車荷載反復作用下出現固結變形和側向剪切位移引起。
3.松散
松散是由于瀝青混凝土面層中的集料顆粒脫落,從表面向下發(fā)展的漸進過程。產生的原因多半是瀝青粘結力差,瀝青用量偏少與礦料粘附力不足,或瀝青加熱過高失去粘結,或所用的礦料過濕,鋪撒不勻等原因造成的。
4.坑槽
坑槽為路面上不規(guī)則形狀的坑洞,通常為碗形。瀝青路面坑槽破損一般可以分為三種情況:表層產生坑槽、表層和中間層產生破損、底層和基層產生破損。
二、病害處治方法
1.裂縫類處治方法
對于縫寬小于3mm的裂縫可不作處理,大于3mm小于5mm的縱向裂縫,可將縫隙刷掃干凈,并用壓縮空氣吹凈塵土后,采用乳化瀝青灌縫撒料法封堵。如縱縫進一步發(fā)展,出現啃邊、錯臺且裂縫寬大于5mm時,則需銑刨面層(銑刨寬度為裂縫兩側各1m),并對裂縫采用乳化瀝青灌縫撒料法先進行填實,沿縱縫鋪設玻璃格柵后再攤鋪面層。
針對基層開裂引起的反射裂縫及瀝青混凝土溫縮等引起的橫向裂縫,如縫寬較小可不予處理,如寬度在3mm以上,可將縫隙刷掃干凈,并用壓縮空氣吹凈塵土后,采用乳化瀝青灌縫撒料法封堵。如縫寬在5mm以上,可將縫口雜物清除,或沿裂縫開槽后用壓縮空氣吹凈,采用砂料式或細粒式熱拌瀝青混合料填充搗實。而由土基沉降引起的橫向裂縫,如出現錯臺、啃邊、裂縫寬度大于5mm以上的,則需沿橫縫兩側各50cm~100cm范圍開槽,挖除面層,按照縱向裂縫方法處理后填實,然后沿橫縫加鋪玻璃格刪,重新攤鋪面層。
2.車轍處治
對于連續(xù)長度不超過30m、轍槽深度小于8mm的,可先將車轍內及其周圍的塵土雜物清除,灑水潤濕,然后通過對路面烘烤、耙松,添加適當瀝青混合料填補并碾壓密實即可。
車轍、推移的連續(xù)長度超過30m、深度較深(大于8mm)時,應把受損部分進行挖槽后再進行處理。方法為先將修補處開挖,開挖時應避免破壞路面基層,輪廓要比受損范圍偏大。清理槽內雜質后即采用瀝青混合料進行填補并碾壓密實。
如果由于基層強度不足、水穩(wěn)性能不好,使基層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車轍,應先處治基層。將面層和基層完全挖除處理后重新攤鋪瀝青面層即可。
3.松散、麻面處治
因低氣溫施工的瀝青面層造成的小面積麻面或松散,可收集好松散料,待氣溫上升(10℃以上),清掃干凈,重做噴油封層,噴灑瀝青0.8~1.0kg/m2后,撒3~5(8)mm石屑或粗砂(5~8m3/1000m2),麻面部分中部嵌縫料應稍厚些,周圍與原路面接口要稍薄,并注意與原路面的接順,最后采用輕型壓路機壓實成型。也可采用乳化瀝青封層方法進行修補處理;
因為油溫過高,粘結料老化而造成松散者,應先挖除原面層后重鋪瀝青混凝土面層。
因為基層或土基松軟變形而引起的松散,應先處理基層或土基病害后重鋪瀝青混凝土路面。
因瀝青與酸性石料間的粘附性不良而造成路面松散應將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鋪面層進行處理,面層材料中不得再使用酸性石料。
4.坑槽處治
坑槽處治首先對其四周按切割線進行切割,切割深度應該控制在路面厚度之內。切割完畢后,對槽內雜質進行清除。如發(fā)現基層或其它結構層受損,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進行處理。確??硬蹆葻o雜質后可在槽底、槽壁內噴灑乳化瀝青粘層油,并保證其均勻性。瀝青混凝土修補可采用人工攤鋪的方式進行,攤鋪時應采用扣锨法,以避免離析??硬凵疃却笥?cm時,必須分層攤鋪。攤鋪后采用小型壓實機械進行碾壓成型。在進行路面修補的過程中要加強對路面平整度的控制,以保證其平順性。
三、瀝青路面預防性養(yǎng)護管理
以上病害處理方法為傳統被動矯正型的養(yǎng)護方法,是在瀝青路面出現病害后被動采取的補救措施,修復效果甚至達不到預期目的,而且維修成本居高不下。因此,保持瀝青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延長其使用年限,有效降低養(yǎng)護成本,成為了瀝青路面養(yǎng)護管理迫在眉捷需要解決的問題。預護性養(yǎng)護科學理念的提出,正好解決了這一關鍵性問題。
預防性養(yǎng)護是以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論為基礎,指在公路未出現病害時積極采取有效的處治措施,從而達到延長公路使用周期,是以降低公路養(yǎng)護成本為目的的科學養(yǎng)護方法。因此,我們必須改變被動矯正為主的傳統型養(yǎng)護觀念,積極發(fā)展預防性科學養(yǎng)護。
四、結語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交通量的增加以及瀝青路面使用年限等因素影響,瀝青路面養(yǎng)護管理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在加強日常養(yǎng)護管理的同時,要不斷加強路面病害的監(jiān)測工作,以科學的方法強化農村公路瀝青路面的養(yǎng)護管理。
參考文獻:
[1]吉海龍.農村公路瀝青路面病害及養(yǎng)護施工技術分析[J].交通世界,2017,(23):76-77+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