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華
又是一年母親節(jié)。周五時我與學生約定:每個人為自己的媽媽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周一時來分享幸福時刻。學生很高興,我們都期待著周一的到來。周末很快結(jié)束。周一上學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并不急于告訴我,好像忘了周五的約定。于是,提醒學生說,下面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母親節(jié)時大家送給母親禮物時的情景。
沉默許久后,一名男生站起來說:“老師,母親節(jié)時我在家做了一盤西紅柿炒雞蛋,等媽媽下班回來端給她吃,結(jié)果鹽放多了,媽媽剛吃一口就吐了,推到一邊說太咸的東西別吃,下次別再浪費雞蛋了。我頓時緊張起來,自己嘗了一口,也沒太咸呀,這可是我第一次炒菜,我覺得還好呀,可媽媽的態(tài)度讓我很失望。于是,想送給她的祝福也咽了回去。”
這名學生話音剛落,又一名學生補充道:“我媽媽也是這樣的。我在母親節(jié)時想給媽媽彈完一首鋼琴曲后說‘媽媽,節(jié)日快樂!??墒?,等我彈完還沒來得及說,媽媽說話了:‘怎么回事,都快考級了,還彈這樣的曲子,考級時怎么辦?我一聽愣住了。媽媽憤怒地說:‘怎么還愣在那,快練習考級的曲子。于是,我什么也不想對媽媽說了,祝福的話也沒有送出去?!?/p>
“母親節(jié)的時候我早早起來送給媽媽一封信,里面有我想對媽媽說的話。媽媽看到信打開后第一句話就說:‘怎么字寫得這么差呀?下次字寫好點再給我。于是,信被丟到了我的手中。媽媽根本沒看我給她的信,自然也沒收到我的節(jié)日祝福。”
聽著學生說的話,我的心情越來越沉重,誰說現(xiàn)在的孩子無情,這無情又是誰造成的呢?誰說現(xiàn)在的孩子難教育,我們的這種教育方式可行嗎?
當端著孩子親手炒的菜,津津有味地吃上一口,謝謝孩子并提醒他下次可以將鹽稍微少放點時,我想孩子不僅有成就感而且下回會炒得更好。
當聽完孩子彈奏的曲子時,謝謝孩子并說“你彈奏得真好”,我想孩子在彈奏考級曲時一定會信心倍增。
當接到孩子的信時,哪怕字寫得不好,也耐心地看完,再提出希望下次字寫得好一點的要求時,我想孩子是會牢牢記住的。
同樣是一句話,心態(tài)不同,表達的方式不同,傳遞的情感自然也就不同。母親節(jié)的尷尬事件讓我們不得不反思不當?shù)募彝ソ逃龓Ыo孩子的傷害。我們呼吁加強家庭教育,讓母親節(jié)的尷尬事件不再重演。
(作者單位:荊門市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孫愛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