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向輝 ,呂 霽
(1.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黑龍江 雙鴨山 155100;2.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黑龍江 雙鴨山 155100)
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效果研究
榮向輝1,呂 霽2
(1.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黑龍江 雙鴨山 155100;2.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黑龍江 雙鴨山 155100)
目的:探討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5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有25例患者。為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骨瓣開顱術進行治療,為觀察組患者采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結果: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術后恢復的良好率更高,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效果顯著,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低。
重型顱腦損傷;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骨瓣開顱術
近年來,顱腦損傷的發(fā)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該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在此病患者中,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約占20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嚴重及進展快等特點,其死亡率可達40 %[1]。目前,臨床上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方法主要為對患者進行開顱手術,以快速降低其顱內壓,避免其發(fā)生嚴重的術后并發(fā)癥。為了進一步探討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有效療法,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民醫(yī)院對25例該病患者采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進行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有25例患者。在觀察組中有男性14例,女性11例;其年齡為26~68歲,平均年齡為(47.1±2.8)歲;其中因交通事故致傷的患者有14例,因墜落致傷的患者有4例,因其他原因致傷的患者有7例。在對照組中有男性15例,女性10例;其年齡為25~67歲,平均年齡為(47.3±2.7)歲;其中因交通事故致傷的患者有13例,因墜落致傷的患者有5例,因其他原因致傷的患者有7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骨瓣開顱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首先,判斷患者顱內血腫的具體位置,根據其位置在患者的顳頂骨或額顳骨處開骨窗,骨窗的大小為6 cm×8 cm。然后,切除患者顱內壞死的組織,同時徹底清除其血腫。對患者進行止血處理后,減張縫合其硬腦膜,并留置引流管。最后,放回并固定骨瓣,縫合手術切口。為觀察組患者采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手術方法如下:1)對患者的手術切口進行定位。手術切口的位置開始于患者的顴弓上耳屏前1 cm處,在其發(fā)際內側距離正中線2 cm處終止。2)采用游離骨瓣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開顱。沿正中線在患者的額部發(fā)際處鉆5個孔,做游離骨瓣并將其翻向顳側,暴露其蝶骨平臺、顳窩。咬除患者蝶骨嵴外1/3的顱骨,并擴大中顱窩,徹底清除其硬腦膜外血腫。3)將患者顳前位置的硬腦膜切開,完全顯露其頂葉、顱底以及顳葉等部位。徹底清除患者的腦內血腫、硬腦膜下血腫及顱內的挫裂傷灶。對患者進行止血處理后,若其腦膨出的情況嚴重,則對其進行額極及顳極的切除減壓術。減張縫合患者的硬腦膜,若其腦膨出的情況仍很嚴重,縫合困難,則可取患者的自體顱骨帽狀腱膜或顳肌筋膜對其硬腦膜進行修補。最后,放回并固定骨瓣,縫合手術切口。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統(tǒng)計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依照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OS)將兩組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分為恢復良好、輕度殘疾、重度殘疾、植物人和死亡5個等級。1)恢復良好:經治療,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基本不受影響。2)輕度殘疾:經治療,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受到輕微影響。3)重度殘疾:經治療,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受到嚴重影響。4)處于植物生存狀態(tài)。5)死亡。
應用SPSS13.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2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恢復良好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率的對比
術后,在對照組的25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fā)生顱內感染,有1例患者發(fā)生切口疝,有4例患者發(fā)生急性腦膨出,有2例患者發(fā)生癲癇,有2例患者發(fā)生腦脊液漏,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40.0%。在觀察組的25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fā)聲切口疝,有2例患者發(fā)生急性腦膨出,有1例患者發(fā)生癲癇,有1例患者發(fā)生腦脊液漏,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20.0%。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目前,進行開顱手術是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主要方法。該法可為患者的腦組織提供代償空間、充分降低其顱內壓。常規(guī)的骨瓣開顱術為患者腦組織提供的代償空間較小,其腦組織無法完全減壓,臨床療效較差[2]。近幾年,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此術式主要具有以下優(yōu)點:1)骨窗的開口較大,可充分顯露其額葉、顳極及額極等部位,有利于徹底去除其血腫,達到充分減壓的目的。2)可完全顯露患者前顱底、中顱窩底,便于迅速對其進行止血,避免遲發(fā)性血腫的發(fā)生。有利于患者顳葉底面的完全減壓及其顳葉溝回疝的復位。3)在術中去除患者的蝶骨,消除其蝶骨對側裂靜脈的壓迫作用,促進其腦疝復位。4)打開患者的側裂池,引流其血性腦脊液,能改善其血管的痙攣癥狀。但是,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仍存在以下缺點∶該術式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其術后恢復的速度較慢。患者顱骨的缺損面積較大,給對其進行二期的顱骨修補術帶來較大的難度[3]。
綜上所述,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效果顯著,可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1]胡禮虹,譚愛平,尹寧,等.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體會(附720例報告)[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2,12(1):755-756.
[2]譚永康,許曉波,施小龍,等.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在治療重型顱腦損傷并發(fā)腦疝中的應用[J].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雜志,2011,24(2):114-116.
[3]金杰,吳星,呂華容.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61例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3,18(1):50-52.
R651.1
]B
]2095-7629-(2017)21-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