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耕田 圖/劉港
“柳編大籃子”
——西班牙館
“BIG WICKER BASKET” – SPAIN PAVILION
文/劉耕田 圖/劉港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用“柳藤”手工編結的西班牙館格外引人注目。At the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the Spanish Pavilion woven with canes is noticeable.
2010年,中國承辦第41屆世界博覽會。在上海世博園大大小小的展館中,一座用“柳藤”手工編結的展館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由西班牙設計師貝納德塔·達格利亞布艾設計,中國博興民間柳編藝人孫建光利用柳藤編結外表面板搭建起來的西班牙國家館。
西班牙館不僅是一座現(xiàn)代化展館,更是一件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品。流線型造型,鋼架支撐,節(jié)扣式柳編面板組裝成波浪起伏的外墻,乍看似一個精美的“柳編籃子”。對此,孫建光說:“手藝永遠是先進的,不會落后,手藝創(chuàng)造美,創(chuàng)造未來。”
若說西班牙館是用手編織出來的,一點也不為過。整個場館外墻的柳條面板8524塊,30多個型號,平鋪開來有12000平方米,全部由孫建光帶領100多位有經(jīng)驗的柳編藝人,利用70天的時間手工編成,共計使用柳條60噸,藤桿60噸。
在不足7個月的編織加工過程中,孫建光創(chuàng)造和利用了7項新技術新工藝:柳皮蒸煮變色法、快速加熱法、模具編織法、油漆浸泡法、柳條防腐處理、柳條防水處理、柳條防火處理等。其中快速彎藤模具、快速發(fā)熱蒸藤鍋爐、快速編織法模具3項工具設備,獲得國家專利。7項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在柳編發(fā)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探索出了一條新的生產(chǎn)發(fā)展途徑,對于中國柳編事業(yè)發(fā)展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孫建光用柳編創(chuàng)造著未來。Sun Jianguang creates the future with wicker plaiting articles.
孫建光編出的“柳編大籃子”——西班牙館,見證了博興柳編手藝的創(chuàng)造性、博興柳編藝人的智慧與誠實。搭建了中國與西班牙兩國人民友誼的一座橋梁,如貝納德塔·塔格利亞布女建筑師所說:“這座建筑是西班牙與中國之間一條重要的聯(lián)系紐帶?!蔽靼嘌绹译娨暸_的記者還專程來博興采訪,把博興藤柳編信息帶到了異國他鄉(xiāng)。
上海世博會給了博興柳編一個機會,博興柳編則給了世界一個驚喜。
編輯/欒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