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艷 張玲艷 朱宏愛 王智課
摘要 介紹了葛新品種安錦1號豐產(chǎn)栽培技術,包括種植地選擇、整地施肥、定植點選擇、栽植、田間管理等方面內(nèi)容,以期為安錦1號的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提供參考。
關鍵詞 葛;安錦1號;豐產(chǎn);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084-01
葛根素有“亞洲人參”之美譽,已被國家衛(wèi)生部明確認定為藥食兩用植物。懷化職業(yè)技術學院從懷化(湘虹葛業(yè))種植廣西和平粉葛中選育出塊根的大小、形狀和產(chǎn)量等方面具有顯著特點的優(yōu)良單株,該品種于2015年通過湖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XPD024-2015),命名為安錦1號。安錦1號一年生塊根呈鈁錐形,中大,平均長度可達40 cm以上,圍徑在40~60 cm之間,表面較光滑,每株1~2個塊根,平均單個重1.4~2.5 kg,平均單株產(chǎn)量2.8~4.5 kg,最大單個塊根可達5.5 kg。按種植8 250~10 500株/hm2計算,產(chǎn)量為22.5~30.0 t/hm2,最高產(chǎn)量可達37.5 t/hm2左右。一年生塊根含粉量為35%,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為1 000 mg/kg,且粉質細滑,粗纖維含量少?,F(xiàn)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種植地選擇
在栽培的前一年10—12月,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陽光充足、交通便利、排水良好的疏松田地,最好是砂性土壤。如果選擇易積水的平坦地種植,一定要開深度不低于1 m的“十”字形排水溝排水,否則栽植時容易引起葛根爛根,降低經(jīng)濟效益[1]。
2 整地施肥
定植地選好后,宜晾曬一段時間,否則翻耕時容易引起土壤板結,在前一年12月至當年2月均可進行。土壤翻耕前,根據(jù)土壤肥力情況,全園撒施葛根專用肥4 500~6 000 kg/hm2,或者發(fā)酵好的農(nóng)家肥30~45 t/hm2,結合深耕,均勻翻入土壤中,打碎土塊,耕細耙勻。種植葛根的土地要及早整地,以利于種植壟內(nèi)的土壤與肥料充分熟化,以提高土壤肥力,并清除石塊、雜草等雜物。
根據(jù)地形及日照方向,決定起壟方向,最好是東西走向,以便充分利用光照。起壟可分單行起壟和雙行起壟,單行起壟,壟寬120 cm,兩邊溝寬30 cm,整個壟整成條狀梯形,壟面土壤整平,保持疏松、細碎,要求壟面與溝底的垂直高度不低于50 cm。雙行起壟壟寬200 cm,溝寬50 cm,壟面平整及壟的垂直高度與單行起壟操作相同。壟間溝須開平整,外圍溝須深開,以利于排水[2]。
3 定植點選擇
插竿的壟上按株距70 cm選定定植點,一壟栽雙行的呈三角形栽植,注意不能太靠近溝邊,栽植密度約為9 000株/hm2,不插竿的壟上以50 cm為株距選定定植點,栽植密度約為1.05萬株/hm2。
用20 cm×25 cm的黑色塑料袋裝滿土,且袋中的土以細碎、疏松的砂壤土最好,要求干濕適中,太濕易造成土壤板結,致使葛苗腐爛,特別是袋內(nèi)土壤不可另外追加肥料,否則會引起葛苗腐爛。將裝滿土的定植包倒扣在定植點上,再用150 cm(或200 cm)寬的黑色地膜將整個壟面蓋嚴實,兩邊蓋到溝底,溝底薄膜也要用土壓實,再用剪刀在定植包上的地膜劃一個與定植包大小相當?shù)目谧?,讓裝滿土的定植包露出。壟上的地膜也可適當用土加壓,注意定植包朝下的開口處不能被地膜堵住,以免影響根系向下生長。此項工作最好在3月上旬完成,地膜必須選用黑色,有利于土壤保溫保濕,同時可以抑制雜草生長[3]。
4 栽植
每年3月氣溫回升后,枝條開始展葉前,選擇粗壯、葛芽飽滿的枝條,剪成節(jié)上1 cm、節(jié)下50 cm長的枝條(上端切口為剪面,下端切口為斜剪面),然后在定植包朝上的底部用剪刀剪一個小口(必須隨栽隨剪,不能提前剪),再將剪好的葛根枝垂直插入定植包中,稍微用力將袋中土壤壓定,使土壤與葛苗緊密相接。注意枝條的上下不能顛倒,插入定植包中的葛根枝條底部不能貼上薄膜,否則葛根無法生根,導致葛苗干死。如天氣干燥,應澆足定根水。此項工作應在清明節(jié)前完成,栽植后要注意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死苗,要及時補栽[4]。
5 田間管理
5.1 葉面施肥
當葛苗葉片展開向上生長時,根據(jù)葛苗長勢可用0.1%磷酸二氫鉀+0.1%尿素葉面噴施,應做到勤施薄施,最好每3 d噴施1次。
5.2 抹芽
插竿栽植的葛苗,定植成活以后,需要及時抹除葛藤上萌發(fā)的其他芽,只留1根生長健壯的主芽,按逆時針方向上竿,竹竿應選擇大拇指粗、250 cm長的為佳。1 m以下的側芽要全部抹除,當主蔓達到2 m時進行頂部摘心;1 m以上的留3~5個側蔓,此后每隔10 d抹芽1次。大面積不插竿栽培的葛苗,不抹芽,藤蔓任其自然生長。
5.3 控制徒長
6月中旬至7月上旬視葛根生長情況,葉面噴施多效唑(每15 kg水兌多效唑10 g,另加0.1%磷酸二氫鉀和0.1%尿素適量)1次;7—9月,用多效唑每間隔15~20 d葉面噴施1 次,全年噴6~8次,并根據(jù)藤蔓的生長強弱有選擇地加入0.1%磷酸二氫鉀和0.1%尿素。插竿栽植的,在藤蔓上竿滿壟初期易受蚜蟲危害,可用毒死蜱或敵敵畏800~1 000倍液噴施防控,中后期可適當噴施葉面肥,以促進塊根膨大。
不插竿的地塊,在藤蔓滿壟后,除了噴施多效唑外,還可結合翻藤抑制不定根的生長,以促進塊根的生長。
5.4 修根定葛,追施鉀肥
6月下旬至7月中上旬,當插竿的葛蔓長滿竹竿后,不插竿的藤蔓滿壟后,可以進行修根定葛工作,扒開定植包的土壤,選留生長位置好的粗大塊根2根,其余剪掉,不可多留,以免養(yǎng)分不集中而影響產(chǎn)量,修后露曬。修根時,要從葛根生長點處全部剪下,然后扒開,不能只剪一刀,否則又會重新連接,長出須根,不利于塊根對養(yǎng)分的吸收。
7月底至8月初,可視生長情況追施鉀肥1次,最好采用配液根施,肥料的吸收會更快。
5.5 適時開溝排水
春季積水容易引起葛根分叉,秋季積水容易引起葛根腐爛。因此,整地前期要開深溝,后期要適時清溝,防止地內(nèi)積水。
6 參考文獻
[1] 王智課,王歡妍,向春艷,等.葛安錦1號的選育與栽培技術[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7,58(3):457-459.
[2] 吳喜春.優(yōu)質粉葛高產(chǎn)栽培技術[J].農(nóng)村經(jīng)濟與科技,2017,28(4):23.
[3] 祖立柱,陳振山,陳國發(fā).蝙蝠葛人工栽培管理[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16,19(4):40-41.
[4] 黃濤.大巴山粉葛關鍵栽培技術的研究[D].雅安: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