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軍志
(景德鎮(zhèn)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DHS動力髖與PFNA治療老年髖部骨折的效果分析
徐軍志
(景德鎮(zhèn)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目的 分析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使用PFNA治療的效果。方法 將96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96例患者排序,單號為參照組給予DHS動力髖進行治療,雙號為研究組給予PFNA內固定治療,而后對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和臨床療效展開比較。結果 研究組各項手術指標顯著高于參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優(yōu)良率為68.75%、參照組優(yōu)良率為47.91%,研究組顯著高于參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采用PFNA內固定治療可減少術中出血量,提高肢體功能恢復的優(yōu)良率,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推廣價值。
髖部骨折;PFNA內固定;外固定支架;效果
老年人群由于身體機能的逐漸退化,骨質疏松的表現(xiàn)就越來越嚴重,因此,發(fā)生骨折的風險就會隨之增高,而老年患者由于各方面的基礎疾病比較多,發(fā)生骨折后如不及時的采取治療措施會容易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不利于患者的機體康復[1]。在臨床上對于髖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采用加長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內釘進行治療,有著良好的效果。此次主要針對老年髖部骨折的患者,采用PFNA治療與DHS動力髖治療的效果展開分析,現(xiàn)將研究過程和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將研究時間2016年2月~2016年10月此段區(qū)間內本院骨科收治的96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96例患者排序,單號為參照組給予DHS動力髖進行治療,雙號為研究組給予PFNA內固定治療。參照組共48例,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齡63~76歲,平均年齡(68.7±7.3)歲;研究組共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61~75歲,平均年齡(67.5±6.9)歲。納入標準:①入選患者年齡≥60歲;②所有患者均符合髖部骨折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者;②有合并身體其他部位骨折者;③有意識或者精神障礙者。此次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研究通過,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與此次研究。
1.2 治療方法 參照組患者給予DHS動力髖治療,墊高患者患側髖部,使身體盡量向健側傾斜,以便于調整前傾角,采用硬膜外阻滯麻醉,取髖外側做一弧形切口,切開后充分暴露股骨頸、股骨大轉子和股骨上端,對于小粗隆移位或者不穩(wěn)定的骨折應先剝離到小粗隆的位置,在C型臂的透視下將骨折部位進行復位處理,而后在股骨粗隆下2~3 cm的位置鉆孔,放入角度定位器,而后置入導針,由導針測出進釘?shù)纳疃龋髮HS系統(tǒng)放入,將合適的滑動加壓螺釘植入,并安裝合適的套筒,對骨折斷端加壓,并將皮質骨螺釘擰入,固定好后方能擰入加壓尾釘,最后縫合傷口[2-3]。研究組患者給予PFNA內固定治療,患者采取仰臥位,給予硬膜外麻醉,在C臂機透視下將骨折閉合復位,而后以股骨大轉子的頂點作為入路,切口要延伸至近側約為3~5 cm,而后將臀中肌切開,以充分暴露大轉子,在頂點處做一孔并將導針置入,而后沿著導針插入空心轉開孔,選擇適當?shù)乃鑳柔敳⑵洳迦胨枨?,確定復位滿意后,將PFNA主釘鎖定,而后放入遠端的鎖釘[4-5]?;颊咝g后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的治療,對于其他合并癥者給予對癥性的治療,術后常規(guī)放置引流管48 h,并將引流液的量、顏色以及性狀進行記錄。術后2~5 d,患者需采取半坐臥位,同時要進行髖周肌群收縮的鍛煉,以后逐漸增加鍛煉的強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和恢復效果。各項手術指標包括: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引流量以及X線曝光次數(shù)。療效評價標準:優(yōu):治療后髖關節(jié)屈伸的活動度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且步態(tài)正常。良:髖關節(jié)的屈伸活動度有明顯的好轉,偶有疼痛感,但步態(tài)基本正常。可:髖關節(jié)屈伸活動的范圍縮小,且小于正常范圍的50%,行走時可伴有疼痛感和跛行。差:髖關節(jié)屈伸活動受到限制,而且患者行走困難[6]。優(yōu)良率=(優(yōu)+良)/總例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和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對比 研究組各項手術指標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對比(x±s)
2.2 兩組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優(yōu)良率比較 研究組優(yōu)良率為68.75%、參照組優(yōu)良率為47.91%,研究組顯著高于參照組(χ2=4.2875,P<0.05),見表2。
在老年骨科疾病當中,髖部骨折是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肢體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老年患者機體各項功能已經(jīng)趨于退化,骨質疏松,容易發(fā)生骨折,而且不容易愈合,因此,必須要采取準確及時的治療[7]。在臨床上,治療髖部骨折通常采用手術治療方法進行復位和固定,固定的方法通常有髓內固定和髓外固定2種,對于老年骨折的患者來講,除了骨折疾病的損傷之外,還會引起多發(fā)性的損傷,因此,必須要對骨折損傷及時的處理,同時改善患者各項癥狀。尤其是對于老年髖部骨折的患者,對于手術的耐受力有限,因此,必須要相對的減少手術的時間和出血量,才能預防術后各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其次,髖部的骨折,要力求做到有效的內固定,不僅要將骨折復位固定,還要有效的保護骨折端的血液循環(huán),因此,術前對于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并采取適當?shù)拇胧槭中g做一個先行的準備。如,在患者入院初期要對髖部的骨折部位進行常規(guī)的處理,如患肢的皮牽引等,同時完善各項檢查,以準確的了解患者整體的身體情況,在治療原發(fā)病的同時排除潛在的手術禁忌癥,然后在合適的時間為患者實施手術,以盡快的改善患者的癥狀[8-9]。DHS動力髖也是臨床上常用的復位固定的方式,這類方法相對來講創(chuàng)傷比較大,而且手術出血也比較多,不利于患者的康復,系統(tǒng)PFNA固定方法將螺旋刀片作為近端的拉力螺釘,而且在打入的過程中采取旋轉的方法,提高螺旋刀片在在股骨頭內的契合力,同時旋轉刀片可與主釘之間進行自動鎖定,使得抗旋轉的作用更強,因此,對于骨折部位可起到強大的固定和支撐作用[10]。而研究結果顯示,采用PFNA治療的患者肢體功能恢復較好,而且手術出血量和引流量也比較少。
表2 兩組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優(yōu)良率比較(n)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髖部骨折的患者,采用PFNA治療,可有效的促進患者的肢體功能恢復,同時可預防各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 吳博,張雷,龐文君,等.老年髖部骨折股骨近端髓內釘-螺旋刀片固定與關節(jié)置換術后平衡能力的比較[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29(10):950-952.
[2] 王全彬,王東振,石永進,等.加長型PFNA和DHS內固定治療老年髖部骨折的療效比較[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6,18(12):751-752.
[3] 陳紹輝.加長型PFNA治療5例髖部骨折伴同側股骨干骨折體會[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5(6):49-51.
[4] 孫曉輝.PFNA在老年髖部骨折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6,27(5):573-574.
[5] Chang-Song Zhao,Xin Li,Qiang Zhang,et al.Early Outcomes of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Patients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English Edition),2015,128(15):2059-2064.
[6] 郭瑛,黃智,彭波,等.2種內固定方式治療股骨干骨折合并同側髖部骨折的療效分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4,23(4):378-380.
[7] 宿顯良.PFNA治療髖部骨折的療效、并發(fā)癥及療效的影響因素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6,43(19):109-111.
[8] 王慧聲,朱永,趙艷邦,等.DHS和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對比[J].當代醫(yī)學,2012,18(12):48-49.
[9] 李日榮,吳勁風,李鋒生,等.防旋股骨髓內釘與動力髖螺釘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比較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9):80-81.
[10]Wang Weiguo,Guo Wanshou,Yue Debo,et al.Fourthgeneration ceramic-on-ceramic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of 55 years or younger:short-term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analysis[J].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English Edition),2014,127(12):2310-23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8.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