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彥
摘 要: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發(fā)展與成熟,小成本電影已成為我國電影界的一個重要分支,對中國整個電影市場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我國小成本電影雖然涌現出一批優(yōu)秀作品,但整個小成本電影市場仍處于弱勢地位。本文從中國小成本電影的發(fā)展現狀、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策略三個方面闡述并研究了小成本電影市場。
關鍵詞:小成本;電影;發(fā)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2-0110-01
一、中國小成本電影的發(fā)展現狀
1.技術制作不夠精良。中國電影一直沒有走向世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技術薄弱。在中國懷柔影視基地誕生之前,中國的大制作電影都不能獨立完成,都需要拿到日本或韓國做剪輯以及特效。即便是現在,一個簡單的爆破都需要其他國家團隊來完成,另外,一些新穎的技術中國也需要從外國引進,這讓有著悠久電影歷史的中國慚愧不已。技術落后終究會被淘汰,自主開發(fā)創(chuàng)新的技術才是硬道理,才可以在發(fā)展迅猛的電影界立足。
2.美學運用不足。北京大學教授王一川曾提到,藝術品對人的美學效果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初級層次是“感目”,中級層次是“會心”,頂級層次是“入神”。而中國的電影,不論大制作的還是小成本的電影對于美學的運用簡直就是九牛一毛,把美學運用的雜亂無章。在對電影的審核上,多是注重電影主題的政治性,對電影本身技術審核不嚴格。
3.面向群體定位不準確。一些小成本的電影對面向群體的定位不準確甚至錯誤,這就是票房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比如電影《碧羅雪山》,在國外,中老年人更愿意去看這部電影,看完后他們會去反思;相反在中國,中老年人更樂意舒服地坐在公園曬曬太陽、聊聊天,而不是花錢去看電影。所以,在中國,只有當這些觀眾走進電影院,中國的電影票房才可以提高。因此,小電影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適合的觀眾群體,善于借助互聯(lián)網,對觀眾群體進行準確定位。
4.影院排擋時間不夠。大部分的院線,在好的時間一定上映的是大制作、大導演、大明星的電影??上攵恍┬〕杀倦娪耙欢ㄊ前才旁诹瞬缓玫臅r間以及不好的影廳。同樣是花錢,誰都不愿意去看有些沉悶的電影,《日照重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要為小成本的電影創(chuàng)造適合的院線,相信中小成本電影的發(fā)展道路也會越來越好。
二、中國小成本電影的發(fā)展策略
1.要有好的劇本。決定小成本電影成敗的關鍵因素就是劇本,好的劇本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劇本有牽動人心的情節(jié),也有讓人動之以情的故事,這樣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讓觀眾的心隨著劇情一起前行,感受影片的精彩。根據小成本電影的審查角度,導演就可以確定一部影片的拍攝方法和表現特點,這也成為了小成本電影的特別之處。雖然觀眾的多少決定了票房的高低,但也不能通過一味地追求個性化來吸引觀眾的眼球,這樣可能達不到預期的設想而起到反作用。
2.營銷渠道多樣化。一部電影創(chuàng)作完成后,必須考慮的就是票房,影片創(chuàng)作者相應的要提高商業(yè)意識和營銷意識。在當今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票房高低是衡量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重要依據,電影也就離不開商業(yè)市場。小成本電影有優(yōu)勢也有劣勢,要充分發(fā)揮其長處,做到揚長避短,這樣小成本電影才可以在電影界站穩(wěn)腳跟。特別的,千萬不要有“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沉穩(wěn)等待的想法,這樣無法獲得票房收益。一部影片必須要大力的宣傳,有時可以適當地“夸大其詞”,這樣想必可以贏得高票房。小成本影片雖然不能像大片一樣舉行大型巡回宣傳,但其利用自身的靈活性可以隨時瞄準影院,瞄準電腦、手機、電臺等,充分借助媒體,如電影頻道播放、網絡視頻播放。小成本電影要探索與創(chuàng)新多種多樣的營銷方式,如傳統(tǒng)營銷、院線營銷、網絡營銷等。
3.充分利用電影檔期。如果有這么一部好的電影,也經過了大力的宣傳,可其卻沒在對的時間上映,那么,這也是沒有票房的失敗電影,這是因為電影還離不開“天時”。天時即為對的時間、好的檔期,好的檔期可以引來更多人的關注,最后走進電影院。好檔期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當天本身就具有特殊意義,例如2012年4月后上映的《形影不離》、《匹夫》、《殺生》、《黃金大劫案》等等,這些影片都只有相當低的票房,這是因為同期上映的3D版《泰坦尼克號》、《復仇者聯(lián)盟》這兩部好萊塢大片的夾擊,即便是知名人士和多方媒體賣力地宣傳也無濟于事。因此,小成本電影要充分掌握電影檔期,避免與巨制影片上映時間的沖突,是十分重要的。
三、結語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電影產業(yè)也必然受到深入影響,小成本電影只有將新媒體技術與傳播理念深入的結合才能緊跟數字技術與新媒體的時代步伐,利用新媒體的傳播特點,運用到電影經營中去,努力提高電影的票房。當然前提是保證影片的高質量。已經獲得成功的小成本電影雖然仍存在很多不足,但他們對中國整個電影市場起到了很大促進作用,同時用事實說明了中國小成本電影是有能力實現低成本高票房的,也給我國小成本電影的后期創(chuàng)作提供了可借鑒的創(chuàng)作、經營模式:要有好的劇本、營銷渠道多樣化、充分利用電影檔期。
參考文獻:
[1]陳旭光,石小溪.2015中國電影年度報告:產業(yè)、藝術與文化[J].創(chuàng)作與評論,2016(02).
[2]蔡博.荒誕的現實,現實的荒誕--中國小成本電影2015[J].上海藝術評論,2016(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