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麗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在心腦血管病患者中心動脈壓檢測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4月-2016年10月到我體檢中心檢查的100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都為50例,對照組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操作,而觀察組則在檢測前、中、后予以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心理焦慮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檢測配合度為94.0%,顯著高于80.0%;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為96.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0%。結(jié)論:護理干預應用于心腦血管病患者中心動脈壓檢測中能夠有效緩解受檢者的焦慮情緒,保證檢測順利進行,同時可以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護患關(guān)系和諧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心腦血管??;中心動脈壓;檢測;護理干預
近年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心腦血管疾病顯示出高發(fā)的態(tài)勢,及時診斷心腦血管疾病對改善臨床效果具有顯著的意義。臨床研究表明,中心靜脈壓的變化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明顯相關(guān),及時檢測中心動脈壓可準確判斷是否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為了進一步提高中心動脈壓檢測的準確性,本研究選擇我體檢中心100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作分組研究,以探究護理干預在心腦血管病患者中心動脈壓檢測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6年10月到我體檢中心檢查的100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都為50例。其中,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為48-79歲,平均(60.82±4.16)歲;體重質(zhì)量指數(shù)(BMI)在22kg/m2-29kg/m2之間,平均(25.64±2.72)kg/m2。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為47-78歲,平均(59.94±4.25)歲;體重質(zhì)量指數(shù)(BMI)在23kg/m2-30kg/m2之間,平均(26.29±2.57)kg/m2。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BMI等一般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應用常規(guī)方法檢測對照組受檢者的中心動脈壓,即使用歐姆龍HEM-9000AI系統(tǒng),指導受檢者取坐位,并讓其左手腕橈動脈、右肱動脈與心臟處于同一水平,輸入患者基本信息。隨后在受檢者裸露的右臂上綁血壓袖帶,在左側(cè)橈動脈搏動較強處安裝脈搏傳感器,檢測受檢者的中心脈壓(CPP)、中心動脈收縮壓(CSBP)、周邊動脈舒張壓(PDBP)、周邊動脈收縮壓(PSBP)、周邊動脈脈壓(PPP)。
觀察組檢測方法與對照組相同,但在檢測過程中給予受檢者全面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檢測前護理:護理人員囑受檢者靜坐片刻,認真記錄并核對其基本信息(姓名、年齡、身高、體質(zhì)量、性別等)、疾病史及目前用藥情況,全面評估受檢者的身體情況。與此同時,護理人員主動與受檢者溝通,注意觀察其情緒變化,針對性地給予心理疏導,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受檢者介紹中心動脈壓檢測的重要性、臨床意義及相關(guān)注意事項,以糾正患者對檢測的錯誤認知,緩解其心理負擔,促進其積極配合檢測工作。(2)檢測中護理:檢測過程中,護理人員避免態(tài)度過于嚴肅或緘口無語,應態(tài)度親切、和藹,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安心,并囑其在檢測時勿說話,全身放松,身體不要移動,保持正確體位,平靜呼吸。(3)檢測后護理。觀察受檢者有無不適,耐心回答患者的問題,解除他們的疑慮,詢問他們對檢測是否滿意,并告知日常注意事項。
1.3評價指標
①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兩組受檢者檢測前5min的心理焦慮狀況;②分析兩組受檢者檢測配合度及滿意度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把患者的檢測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18.0軟件中,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以x2檢驗比較,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以t檢驗,組間差異以P<0.05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焦慮情況比較
檢測前5min,對兩組受檢者進行SAS評分發(fā)現(xiàn),觀察組SAS為(40.31±3.27)分,明顯低于對照組(48.57±5.03)分,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t=5.008,p=0.006)。
2.2兩組患者配合度及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檢測配合度為94.0%(47/50)、患者滿意度為96.0%(48/50);而對照組配合度為80.0%(40/50)、滿意度為84.0%(42/50)。兩兩對比,)(2值分別為4.332、4.000,p<0.05,差異顯著。
3討論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高危型疾病,近年來發(fā)病人數(shù)增多,特別是老年人的發(fā)病率較高。及時診治心腦血管疾病對于防范臨床意外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心腦血管疾病與中心動脈壓有著明顯的相關(guān)性,比起健康者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心腦血管患者的中心脈壓和中心動脈收縮壓明顯升高,而且周邊動脈也會相應升高。
心腦血管疾病經(jīng)常反復發(fā)作,所以患者容易出現(xiàn)緊張、煩躁、抑郁等不良心理,并對中心動脈壓造成影響,導致檢測數(shù)據(jù)失真。把護理干預應用于心腦血管病患者的中心動脈壓檢測中,有助于提高受檢者對中心動脈壓檢測的認識,緩解其焦慮情緒,提高檢測結(jié)果的準確性,這有利于后期對患者展開針對性和個性化治療。與此同時,護理干預還可以讓患者以相對平和的心情面對疾病及其檢測,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護患關(guān)系和諧發(fā)展。從調(diào)查評價結(jié)果也可以看出,心腦血管病患者對護理干預表示滿意。因此,護理干預應用于心腦血管病患者的中心動脈壓檢測中具有積極的意義,值得大力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