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云清
自測血壓,你做對了嗎
文/高云清
下面以電子血壓計為例,介紹如何正確監(jiān)測血壓。
1.血壓計校正。所有電子設備都存在設備穩(wěn)定性的隱患,為保證測得血壓值的準確性,建議至少每6個月校正血壓計一次。
2.血壓測量的要求。每個人的血壓都是動態(tài)變化的,而且血壓測得的高低有很多干擾因素,如活動、熱飲、洗澡等都會使血壓值偏高,所以在測血壓時要盡可能避免一切干擾因素。應在安靜狀態(tài)下,情緒穩(wěn)定時測量血壓,如有活動需先安靜休息30分鐘。
3.血壓測量的方法。測量時卷袖、手掌向上、肘部伸直,驅(qū)盡袖帶內(nèi)空氣,平整地置于上臂中部,袖帶下緣距肘窩2~3厘米,松緊度以能插入一指為宜。如袖帶纏得太松,會使測得血壓偏高;反之偏低。測量血壓時應將手臂測量位置與心臟在同一水平,若肱動脈高于心臟水平,測得血壓值偏低,反之偏高。
4.血壓的生理波動。一般來說,血壓有晨低晚高的特點。不同體位測得血壓也有不同,立位>坐位>臥位。所以,長期臥床的患者由臥位改為立位時要預防血壓變化誘發(fā)跌倒的危險。一般血壓右上肢>左上肢,差值10~20毫米汞柱,下肢>上肢,差值20~40毫米汞柱。而且,每個血壓計的精確度也有差異。所以,測量血壓時要做到“四定”,即每次測血壓在同一時間,同一側(cè)肢體,同一個姿勢(坐位或臥位),同一個血壓計,這樣才能讓所測得的血壓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