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爺是我們科的老患者,今年60歲,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最近在我院呼吸內(nèi)科住院治療。大家都知道劉大爺喜歡抽煙,有長達四十多年的吸煙史。為此我們千叮嚀萬囑咐不讓他吸煙,并為其安置了雙側(cè)鼻導管,調(diào)節(jié)吸氧流量為2L/min。
一天中午13:30,病房只有他自己,劉大爺耐不住煙癮,點燃一支煙,正當其慢慢吞云吐霧時,只聽“砰”的一聲,火從雙側(cè)鼻導管處燃起,大爺一著急,不知所措,下意識地將著了火的吸氧管朝床尾拋,最終發(fā)生面部雙側(cè)鼻孔、右小腿1.5%淺Ⅱ度燒傷。
近十年來國內(nèi)外的一系列研究資料顯示,長期氧療被認為是影響COPD預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氧療是必需的。每天平均吸氧15h,5年后存活率可提高60%,10年存活率可提高26%。而在臨床觀察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患者不能嚴格遵照醫(yī)囑進行氧療,依從性差,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加重病情。還有像劉大爺這種天不怕地不怕,吸氧還敢玩火,真是不怕事大。
像劉大爺這樣的患者不遵醫(yī)囑吸氧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①認為吸氧無重大意義;②認為流量越大越好;③認為吸氧會產(chǎn)生依賴性;④認為癥狀緩解不需要吸氧;⑤認為吸氧效果不明顯,加重經(jīng)濟負擔;⑥認為吸氧管有異味;⑦認為長期吸氧鼻腔干燥不舒服;⑧認為吸氧管長度有限,導致活動受限。因此,在臨床吸氧和家庭氧療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如何增加舒適?
我們在臨床除了磨破嘴皮子的宣教之外,往往為了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每天用紅霉素眼膏液體石蠟潤滑鼻腔;如感覺有異味時,應教會患者分散注意力,因氧氣本身是無味的,不含任何雜質(zhì)。并注意加強呼吸道的濕化,冬天可增設加溫裝置,使患者避免冷空氣刺激;
問題二:吸氧并不會依賴
吸氧不是吸毒,吸氧治療或緩解的是缺氧癥狀并不會帶來特殊的快感,停氧后出現(xiàn)吸氧的癥狀還是缺氧的表現(xiàn)。有些患者認為只有病重才要吸氧,其實不然,氧氣同樣也可以作為一種治療手段。長期家庭氧療(LTOT)的最終目的是減慢病變的進展,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而不僅是用來改善癥狀。
問題三:氧療更省錢
COPD患者由于長期患病,經(jīng)濟收入降低。因為經(jīng)濟原因,患者顧慮氧療增加經(jīng)濟負擔,不如將氧氣費用省下,依靠藥物治療,錯誤的認為這樣做治療效果更快、更可靠、更直接。此時,醫(yī)務人員要向患者及家屬解釋、講明氧療和藥物治療同樣的重要,吸氧更有利于疾病康復,可以縮短住院的時間,降低住院的費用,同時氧氣費也屬于報銷范圍。
問題四:正確使用氧流量
有的患者認為交了錢,就應該多吸氧,就會擅自調(diào)高氧流量,目前一致認為每天低濃度吸氧至少15h(氧流量1-2L/min)可使動脈血氧分壓>8.0kPa才能獲得氧療效果,高流量吸氧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引發(fā)肺性腦病。
問題五:如何合理濕化?
家庭COPD患者吸氧使用的濕化液95%以上都是涼開水、純凈水、蒸餾水和滅菌注射用水,這些傳統(tǒng)濕化液在使用中易存有細菌,影響治療效果。濕化液受到污染后,在氧氣濕化過程中,可以形成微小的顆粒狀氣溶膠隨氧氣進入下呼吸道,且大量生長繁殖,導致感染。目前臨床已開展應用一些安全、經(jīng)濟、有效、無副反應的濕化液。如強氧化離子水、過氧化氫溶液、過氧化氫等,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甚至可以提高氧氣含水率。
問題六:注意用氧安全
從醫(yī)學的教科書上就強調(diào)用氧切實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熱。這里再次強調(diào)的是用氧時周圍一定不能有煙火,明火至少距5m,冬季暖氣片也要距離1m。此外,用氧開始應先調(diào)節(jié)氧氣流量,然后連接鼻導管;防止大量氣體吸入造成損傷肺組織。
COPD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病發(fā)率較高,全球排名第4的死亡性疾病,僅次于癌癥、心臟疾病與心腦血管疾病,預計到2020年,該疾病將會上升為全球第三大死亡疾病,而氧療目前被認為是影響COPD預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患者每天堅持吸氧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降低醫(yī)療成本和費用,可提高生存率,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來源:掌上醫(yī)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