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冉, 于奕峰, 劉潤靜, 戎欣玉
(河北科技大學 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18)
地方高校實驗教學中心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研究
劉 冉, 于奕峰, 劉潤靜, 戎欣玉
(河北科技大學 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18)
基于多年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與探索,河北科技大學化工制藥實驗教學中心在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健全運行機制、完善管理細則、整合師資隊伍、優(yōu)化資源配置等方面進行了細致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實驗中心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通過充分合理利用和挖掘教學資源, 提高了儀器設備使用效率,實現(xiàn)了實驗中心資源高度共享,保障實驗教學中心的高效運行。
實驗教學中心; 管理體制; 運行機制
為進一步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促進優(yōu)質教學資源整合與共享,推動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改革,教育部2005年啟動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工作[1]。此舉不僅有利于提高實驗中心管理運行狀況、優(yōu)化資源配置、解決資源分散問題,而且能夠促進實驗教學改革[2]、有利于引入競爭機制、調動實驗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同時能夠實現(xiàn)實驗中心管理的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進而發(fā)揮實驗中心整體優(yōu)勢,使有限的資源得以充分、合理利用,為教學、科研和社會提供更為完善的服務[3]。我校化工制藥實驗中心(簡稱中心)在10年的運行過程中曾經(jīng)凸顯一系列的問題,例如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不夠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不夠合理,實驗教學隊伍人員短缺、年齡結構不夠合理,實驗室資源“分配不公”、不能最大限度發(fā)揮“人”和“物”的優(yōu)勢等。我?;ぶ扑帉嶒炛行脑趪壹墝嶒灲虒W示范中心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對中心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實踐,創(chuàng)新制度、完善機制、優(yōu)化資源、調整隊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對實驗室管理和運行起到顯著的促進和推動作用,研究成果2016年獲河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中心源于1972年建立的化工基礎實驗室。我校1984年建成了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化工原理實驗室,1993年、1995年先后建成化工專業(yè)實驗室和制藥專業(yè)實驗室,1997年建成擁有先進分析儀器的儀器分析測試中心,2000年正式成立化工制藥實驗教學中心。2007年新建的藥物制劑實訓基地和工程實踐教學觀摩中心納入化工制藥實驗教學中心。中心2006年被河北省教育廳批準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2008年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2012年順利通過教育部專家組驗收。目前中心面積達6 300余 m2,儀器設備固定資產(chǎn)總值6 500余萬元,實驗教學儀器設備近6 000臺(套),自制工程應用型綜合實驗裝置16臺(套)。中心承擔全校8個學院17個本科專業(yè)以及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6個碩士點的專業(yè)基礎及專業(yè)課的實驗、實習、課外科技活動、畢業(yè)環(huán)節(jié)和研究生科研等工作,中心每年面向學生近2 000人開放,實驗教學人時數(shù)約為138 000人時/年。
中心實行校、院2級管理(見圖1),設主任1名,全面負責實驗教學中心工作;設常務副主任1名,協(xié)助主任開展實驗教學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設副主任3名,負責中心教學改革的研究工作。健全的隊伍組織結構為中心的正常運轉提供了組織保障[4]。中心人員管理采用中心與專業(yè)系部2級雙軌管理模式,實驗教師與實驗員根據(jù)所負責實驗的性質也劃歸到相應專業(yè)系,實驗教師參與系部的教研活動,增加了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協(xié)作,真正實現(xiàn)了2大教學模塊的合理對接,形成了幾個團結協(xié)作的課程組。課程組長均為博士、教授或副教授,全面負責相關課程的教學研究和改革。中心制定一系列有關崗位職責、人員配備、績效考核、資源管理、實驗室管理等各個方面的規(guī)章制度,在日常運行、設備采購、教學資源等方面形成分工清晰、責任明確的管理模式。通過一系列措施和制度,中心逐步優(yōu)化創(chuàng)新實驗中心管理模式和管理體系,建設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管理制度化、科學化和現(xiàn)代化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
中心主要依靠教學指導委員會進行內部審核管理,負責實驗計劃制定、實驗課程建設、教學質量評估等工作[6]。實驗員負責實驗儀器設備與實驗材料的供應及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大型貴重儀器設備專人管理,責任到人。由中心根據(jù)發(fā)展規(guī)劃和各實驗室的實際需要劃定設備費額度,在課程組充分討論論證基礎上提出采購計劃,在中心組織教學指導委員會進行充分論證后上報采購計劃,并由學校實驗室與資產(chǎn)管理處審批實施,形成民主與集中相結合的論證制度[7]。
有限資源、柔性配置、統(tǒng)一管理。中心精心安排實驗教學時間,將實驗資源進行合理組合、統(tǒng)籌安排,使實驗室資源得到充分發(fā)揮[7]。同時擠出時間與其他高校和企業(yè)開展教學研究、技術開發(fā)及人員培訓合作。專業(yè)實驗室在不影響教學工作的前提下根據(jù)實際需要“隨機借用”,大型儀器設備實施按照“申請時間優(yōu)先、控制連續(xù)使用時長和相互協(xié)商”的原則進行“動態(tài)管理”。 資源配置實現(xiàn)“動態(tài)化”和高效利用,初步解決“使用權終身制”問題,實現(xiàn)物盡其用。
整合資源、全面開放、重視個性教育。采取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與教師科研相結合[7],本科實驗教學與研究生教學、科研實踐相結合,實際操作與網(wǎng)絡仿真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實驗室開放運行力度、提高實驗室利用效果。建立了開放式實驗教學系統(tǒng),為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和自主實驗學習的需要,專門設置了學生自己管理的自主創(chuàng)新實驗室[8],實現(xiàn)了從實驗內容、實驗方式到實驗時間的開放式教學,拓寬了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的時空領域,對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9]。
理順人員配置、重視學科交叉、實現(xiàn)專業(yè)互通。實驗中心將原來的5個實驗室的人員重組為3個聯(lián)合工作單元,實施“AB崗工作制”,針對不同實驗項目對應不同專業(yè)學科及崗位,強化并理順了崗位責任,發(fā)揮主(A)、副(B)崗的協(xié)同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主崗教師因急事臨時請假時,副崗教師也能圓滿完成實驗教學任務。
中心制定了實驗教學大綱、實驗教學任務書、實驗教學指導書、實驗課程表、實驗教學進程計劃表、學生實驗成績記錄表、實驗課程試卷分析表等,建立了完整的實驗教學文件檔案。學校出臺了“河北科技大學實驗中心管理制度匯編”,涉及實驗室管理運行、實驗室安全、儀器設備管理及使用、學生實驗規(guī)范、教師考核標準、廢液合理處置、實踐教學管理標準等7個方面的制度和規(guī)定。學院出臺了“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化工制藥實驗教學中心實驗室管理規(guī)章制度匯編”,對中心內部實驗操作規(guī)范、實驗室管理、學生實驗操作規(guī)范、教師考核規(guī)定以及崗位職責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說明和規(guī)定。這些制度的建立和實施為實驗中心的實驗室開放與管理提供保障,使學生能夠順利進入實驗室學習并開展課題研究,保障了實驗教學質量[10]。
發(fā)揮教學委員會的指導決策作用,定期舉行實驗管理工作交流會、實驗教學示范課和討論會、實驗教學研討會、專業(yè)實習研討會、大學生科研創(chuàng)新條件建設討論會等,討論修改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及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11]。發(fā)揮實驗課程建設負責人的組織建設作用,將教師評學貫穿在實驗教學的整個環(huán)節(jié),并及時與輔導員、教學管理人員交流和溝通,通過學生教學信息員和學生對實驗課程和實驗室管理的評教,了解學生的需求與評價[12]。中心采取教學督導組反饋實驗教學、校院領導巡視實驗教學、新教師觀摩學習實驗課程、實驗人員考核競聘等制度和方法,進一步加強教學質量監(jiān)控保障。
開源節(jié)流,提高經(jīng)費使用效率。中心多渠道爭取建設資金,精細化管理,精準“滴灌”,使有限的資金發(fā)揮最大的效用。每年年初由中心人員對實驗儀器、藥品進行核查,并分類制定采購和維修計劃。節(jié)省經(jīng)費,能夠維修繼續(xù)使用的儀器設備不再購置,不能維修需要購置的設備儀器根據(jù)實驗要求購置相對實用的設備,同時中心實驗人員還動手自制設備,通過各種渠道從企業(yè)獲得或校友捐贈。工程實踐教學觀摩中心100多件反應設備、分離設備、流體輸送設備、換熱設備、閥門,200余種工業(yè)催化劑,300余種工業(yè)填料等就是由多個企業(yè)贈送(見圖2、圖3)[13]。實驗藥品盡量做到精準購置,不產(chǎn)生過多的剩余藥品。
圖2 工程觀摩中心——設備展區(qū)
圖3 工程觀摩中心——催化劑展區(qū)
中心的運行經(jīng)費主要來源有:學校下?lián)艿脑O備采購經(jīng)費,省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經(jīng)費,以及省撥國家級示范中心專項經(jīng)費及學校1∶1配套資金、掛靠單位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的自籌資金、企業(yè)共建實驗室資金、采用配套經(jīng)費的方法引導教師的科研經(jīng)費向大型儀器方面的投入。
外引內培、吸引人才、優(yōu)化結構,制定實驗室發(fā)展和實驗隊伍建設長期規(guī)劃[14]。吸引高水平教師參加中心建設和鼓勵有實驗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走到實驗教學的第一線,年輕博士到中心從事實驗教學研究,長短期相結合。原則上學院所有新入職博士需要到中心工作1年,之后視情況轉為專職或兼職實驗教師。通過多年建設,凝聚了一支核心骨干相對穩(wěn)定、專兼職結合,知識結構、年齡結構更趨合理的師資隊伍。人才管理及運行模式實現(xiàn)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分類管理,實驗教學和實驗技術工作相結合、在編和臨時相結合、長期和短期相結合,資源、人員配置更加優(yōu)化,專業(yè)互通更加順暢。中心建設以來,先后有7名博士加入專職實驗教師隊伍。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由45.8%增加到61.2%,40歲以下青年教師增加24.3%。
學院籌集經(jīng)費以教學研究立項形式資助中心教師開展教學研究,近7年共計投入120余萬元資助110余項教學研究項目。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心教師獲批河北省教育教學研究項目2項、立項校級教學研究項目15項,獲省級教學研究成果1項、校級教學研究成果1項;發(fā)表教學研究論文13篇,其中SCI收錄1篇、EI收錄1篇;主編實驗教材3部,指導學生參加科技競賽獲國家級、省級獎5項,指導學生承擔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訓練國家級4項、省級10余項;面向全校16個專業(yè)開設的化工原理實驗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同時本項目研究為促進學院學科建設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支撐了2015年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的現(xiàn)場考察,并為2017年制藥工程專業(yè)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工作奠定基礎。中心的研究成果經(jīng)河北醫(yī)科大學藥學實驗中心、河北化工醫(yī)藥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河北省應用型轉型發(fā)展試點高校)等高校實踐檢驗,得到了相關高校和社會的認可,為同類院校的實驗中心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鑒。
多年來,我校化工制藥實驗中心不僅通過與其他國家級、省級實驗中心合作與交流,學習其先進的管理經(jīng)驗和管理方法,而且根據(jù)自身地域以及專業(yè)特點,不斷摸索與實踐,建立了更加科學的實驗中心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完善了管理辦法和考核制度、優(yōu)化了資源配置、實驗室實現(xiàn)全天候開放教學、實驗教學儀器設備管理實現(xiàn)信息化、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健全了質量保障體系[15]、實施“化工制藥實驗中心AB崗工作制”、發(fā)揮主(A)、副(B)崗的協(xié)同作用、內培外引優(yōu)化了中心隊伍。中心將繼續(xù)在實驗室運行管理、資源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生培養(yǎng)等方面不斷探索,不斷提高實驗中心管理水平。
References)
[1] 王成端,王麗麗.西部高等教育優(yōu)質資源共建共享研究[J].重慶高教研究,2013(2):21-24.
[2] 吳國卿,張平,陳海燕.關于高校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的研究與思考[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7,13(15):179-180.
[3] 孫小弟.關于建立實驗教學中心的思考[J].甘肅科技縱橫,2004,33(5):181-181.
[4] 邵文堯.化學工程與技術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2):155-158.
[5] 何邦平,王小燕,林錦明,等.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7,6(4):22-23.
[6] 郭嘉亮,鐘玲,徐珍霞.建設暨南大學藥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實踐與體會[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3(2):84-86.
[7] 楊英軍,李艷梅,劉保國.全天候實驗室開放的探索與實踐[J].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9,13(8):163-165.
[8] 楊碧石,束慧.基于開放式實驗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19):22-24.
[9] 張體祥.影響高?;瘜W實驗室開放的因素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09(5):179-180.
[10] 馮瀟,李雄,劉燕,等.北京林業(yè)大學國家級園林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思路[J].中國園林,2013,29(6):25-28.
[11] 張瑋,榮成,張曉醫(yī).學機能實驗教學模式改革設想[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07(3):49-50.
[12] 張忠玉,遲國彬,陳品德.基于網(wǎng)絡的課堂教學質量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電化教育研究,2006(7):63-65.
[13] 趙風云,王建英,張向京,等.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生產(chǎn)實習改革探討[J].教學研究,2012,35(5):73-75.
[14] 郝聯(lián)芳.生物基礎教學實驗中心管理體制改革探討[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6(4):56-60.
[15] 陳姍姍,趙學余,孫爾康,等.氣象類實驗室文化建設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12):221-224.
[16] 湯奕,蔣平,高山,等.電力工程教學實驗中心建設的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7,29(6):69-71.
Research on management mode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Liu Ran, Yu Yifeng, Liu Runjing, Rong Xinyu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Based on the years of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n the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Chemical Pharmacy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in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carried out the detailed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management mode, the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mechanism, the perfection of management rules,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staff, the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etc.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mode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for the experimental center are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full and rational use and excav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s improved, the high sharing of the experimental center resources is realized, and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is guarante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onal mechanism
10.16791/j.cnki.sjg.2017.12.057
2017-06-23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項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2016GJJG090);河北科技大學教學研究項目(2016-YB034)
劉冉(1983—) ,男,河北石家莊,碩士,講師,辦公室主任,從事綠色化學、化工制藥專業(yè)教學研究工作.
E-mail:lrddlr@163.com
G482
B
1002-4956(2017)12-02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