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姣
穴位按摩聯(lián)合收腹提肛鍛煉對食管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的改善效果
朱克姣
目的探討穴位按摩聯(lián)合收腹提肛鍛煉對食管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術后行常規(guī)胃腸營養(yǎng)支持。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穴位按摩聯(lián)合收腹提肛鍛煉。比較兩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及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術后進食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生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心理領域、環(huán)境領域及總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穴位按摩聯(lián)合收腹提肛鍛煉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食管腫瘤切除術;穴位按摩;收腹提肛;胃腸功能
食管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食管癌根治術是目前治療食管癌的有效方法,但手術會破壞患者食管下括約肌及膈裂孔結構,從而導致患者胃腸功能紊亂,臨床表現(xiàn)為腸鳴音消失、腹脹、腹痛、肛門排氣停止、惡心嘔吐及排便增加等,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1,2]。穴位按摩采用特殊按摩精油,以中醫(yī)經(jīng)絡、肺腑學說為理論基礎,同時結合病理診斷,采用特殊的手法作用于人體體表特定部位,以調節(jié)機體生理病理特征,達到改善患者胃腸功能的目的[3]。研究指出[4],術后盡早進行活動鍛煉將有助于增強機體代謝,降低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強胃腸運動功能。收腹提肛鍛煉通過對胃腸道進行機械刺激,加速胃腸血運功能,刺激胃腸道分泌激素,進而改善患者胃腸功能[5]。本研究將探討腹部穴位按摩聯(lián)合收腹提肛鍛煉對食管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的改善效果,旨在為食管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護理提供指導。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納入標準:(1)均經(jīng)病理組織確診;(2)均符合食管癌根治手術指征;(3)術前無胃腸功能障礙者;(4)均在知情同意下參與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肝、腎功能異常者;(2)合并代謝功能異常、內分泌異常者;(3)先天性胃腸功能不全者;(4)精神障礙、意識障礙或老年癡呆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28~75歲,平均(45.2±3.8)歲。臨床分期:Ⅰ期23例,Ⅱ期17例。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28~74歲,平均(45.8±3.4)歲。臨床分期:Ⅰ期22例,Ⅱ期1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術后行常規(guī)胃腸營養(yǎng)支持。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于術后第3d對患者實施腹部穴位按摩聯(lián)合收腹提肛鍛煉。
1.2.1穴位按摩 (1)頭部康撫按摩:按摩患者面部穴位以減輕患者壓力,全身放松。患者取仰臥位,按摩者采用康撫精油滋潤患者風池穴、百會穴、太陽穴、神庭穴等附近皮膚,以精油按摩手掌心至發(fā)熱,采用大拇指按壓患者印堂穴,分別以順時針及逆時針反復按揉10次,每次10min。(2)胸部康撫按摩:患者取仰臥位,康撫按摩患者雙側膈腧、心腧、肺腧等穴位,按摩者采用精油涂抹雙手小魚際肌,按摩相應穴位,分別以順時針及逆時針反復按揉膈腧、心腧及肺腧穴位18次,每次3min。(3)腹部康撫按摩:患者取仰臥位,按摩前囑患者放松腹部,平和呼吸。按摩者采用雙手掌根部輕輕按揉患者腹部3min,再以肚臍為圓心,以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以順時針方向畫圈按摩患者腹部,半徑從大到小,反復按摩6min,再以大拇指分別按壓患者上脘、中脘、下脘各36次。按摩時應以患者無明顯不適為宜,同時注意手法輕柔,避免壓力過大引起傷口撕裂。(4)腰背部康撫按摩:患者病情許可取俯臥位,病情不許可取側臥位,用手掌上下交替搓熱腰、背、骶尾部皮膚,以患者感到皮膚發(fā)熱后繼續(xù)3min,以減輕患者酸痛感及散寒固腎,并采用雙手拇指按壓患者腰部八繆穴、腧穴,最后用手掌持續(xù)快速敲擊腰部兩側、臀部肌肉,持續(xù)10min。(5)四肢康撫按摩:按摩者用食指、中指、環(huán)指指面或手掌面著力,按摩者將雙手附著在被按摩部位上,采用滾面團的方法拿揉、按摩患者四肢,同時采用雙手拇指按壓兩側足三里、三陰交穴各36次。
1.2.2收腹提肛鍛煉 術后第3d指導患者進行收腹提肛鍛煉,即患者放松腹肌,有規(guī)律收縮恥骨尾骨肌及提肛肌,每次20min,每天4~6次。行收腹鍛煉時指導患者呼氣時放松腹肌,吸氣時收縮腹肌,每次保持3s,每天鍛煉4~6次,每次鍛煉時間10min?;颊咤憻挄r采取臥位、坐位及站位三種體位。
(1)胃腸功能情況:記錄兩組患者術后進食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2)生活質量:干預前后應用WHO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BREF)[6]對兩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量表包括生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心理領域、環(huán)境領域4個維度,每維度采用百分制計分,總評分為各維度平均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理想。
組別例數(shù)進食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對照組404.36±0.423.26±0.391.89±0.364.85±0.783.85±0.567.85±0.48觀察組402.12±0.231.29±0.250.95±0.122.22±0.451.22±0.395.26±0.42t值29.58526.89615.66718.47124.37425.682P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食管癌患者由于術中麻醉及手術可損傷迷走神經(jīng),從而影響胃腸蠕動及排空[7]。此外,患者由于對病情的緊張及憂慮導致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并激活交感神經(jīng)纖維,導致胃腸神經(jīng)叢神經(jīng)細胞興奮性受抑制而影響胃腸功能[8]。另外,不良的情緒促使交感神經(jīng)末梢釋放兒茶酚胺而抑制平滑肌細胞,導致胃腸排空延遲,從而引起患者術后胃腸功能障礙[9]。
刺激相關穴位可起到調理臟腑的功能,中醫(yī)康撫按摩是中醫(yī)學特有的治療方法,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進食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排便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醫(yī)康撫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研究指出[10],精神緊張可導致患者胃腸功能紊亂,不利于患者術后胃腸蠕動,因此術后焦慮、抑郁的情緒不利于患者術后氣體排出,易導致患者發(fā)生腹脹或惡心嘔吐等不良癥狀。本研究術后按摩患者頭部風池穴、百會穴、太陽穴、神庭穴、印堂等穴位,可讓患者全身放松,減輕患者術后焦慮、抑郁情緒,降低患者神經(jīng)緊張度,改善胃腸功能,促進患者術后氣體排出,減輕腹脹癥狀。胸部康撫按摩可有助于患者平靜呼吸,減輕精神壓力,從而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有助于胃腸功能恢復[11]。腹部康撫可促進腹部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及有利于氣體排出體外,從而減輕腹脹[12]。推拿按摩患者四肢可起到消積導滯、中和理氣,鎮(zhèn)靜解痙及活血散瘀的作用。
術后早期活動鍛煉能促進患者機體各系統(tǒng)代謝,改善患者內臟自主神經(jīng)功能,降低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提高副交感神經(jīng)張力,促進胃腸功能恢復[13]。本研究為了更好地促進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在穴位按摩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收腹提肛鍛煉,通過收腹提肛鍛煉促進腸道蠕動及排便,并可增加胃、腸、胰等消化系統(tǒng)活力,改善胃腸血運,促進胃腸激素分泌。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胃腸功能明顯改善,且患者生活質量較干預前明顯提高。表明兩種方法聯(lián)合應用相互協(xié)調,相互促進,可有效促進全身各系統(tǒng)恢復[14]。
綜上所述,穴位按摩聯(lián)合收腹提肛鍛煉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 陳麗華,李皓.食管癌切除術后病人行管狀胃的胃腸營養(yǎng)支持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6,14(32):3415~3416.
2 王洪艷,于文亞.早期營養(yǎng)治療結合護理干預對食道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6):1376~1378.
3 李艷紅,計敏利.情志調護聯(lián)合穴位按摩對肝膽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5,31(4):134~135.
4 王俊杰.中醫(yī)護理技術促進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臨床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4,29(1):91~93.
5 張桂麗,姚麗文,張琪,等.穴位按壓與收腹提肛鍛煉對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的影響[J].上海護理,2014,14(3):13~15.
6 郝元濤,方積乾.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中文版介紹及其使用說明[J].現(xiàn)代康復,2000,4(8):1127~1129.
7 匡玉蘇,張琳,許子霞,等.護理路徑對食管癌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7):2378~2380.
8 鈕林霞.早期腸內營養(yǎng)聯(lián)合優(yōu)化護理對食管癌切除術后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及胃腸道恢復的應用價值[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0):2782~2784.
9 丁琰俊,杭琤,張侃.腹部按摩在食管癌病人術后早期腸內營養(yǎng)中的應用研究[J].全科護理,2016,14(33):3543~3544.
10 馬英.耳穴壓豆法及穴位按摩在婦科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恢復中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21):201~202.
11 謝強麗,王玨,馮霞飛,等.不同中醫(yī)療法促進食管癌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比較[J].溫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44(10):772~774.
12 胡妍妍.艾灸聯(lián)合穴位按摩足三里對老年食管癌患者術后早期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8):1045~1047.
13 陳秋菊,唐梅,易昌華,等.早期床上恢復性鍛煉對老年膽道手術患者胃腸功能指標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11):1441~1442.
14 黃莉,史婭平.體位和活動指導對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38(1):145~148.
esophageal neoplasms resection;point massage;levator ani muscles training;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6.017
433199 湖北省潛江市中心醫(yī)院普外二科 潛江
朱克姣,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
R655.4;R473.73
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