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花蘭
旅途中會看到不同的風景,也可能遇到各種意外狀況,解決這些問題正是旅游的樂趣。尤其在親子游過程中,孩子能夠得到以往沒有經歷過的體驗,這也會對他們的成長有幫助。
近年來,帶孩子一起旅行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接受。曾經,家長們普遍認為帶著年齡小的孩子出游很麻煩,需要帶許多的行李,而且害怕孩子不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還有一種觀念認為孩子小,記不住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性價比不高。但是如今,特別是在一些電視真人秀節(jié)目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認為和孩子一起旅游,能夠享受別樣的樂趣。而在這其中,“80后”父母更加重視對子女旅行中的教育,希望可以增長孩子在這方面的綜合能力。
多數年輕家長認為,旅游就是孩子的一堂成長課,因為在旅途中可以增長見聞,不啻為一種課外教育的方式。他們認為,旅游能讓孩子獲得一些在書本、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并且可以通過親子互動、旅行見聞等,培養(yǎng)孩子的交際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
旅途中會看到不同的風景,也可能遇到各種意外狀況,解決這些問題正是旅游的樂趣。尤其在親子游過程中,孩子能夠得到以往沒有經歷過的體驗,這也會對他們的成長有所幫助。而且,生活中真正的教育,是發(fā)生在課堂之外的。旅行中,還有機會讓孩子遵守規(guī)矩,在游玩的過程中學會講文明、懂禮貌,比如在餐廳吃飯時不要大聲喧鬧,排隊等候時不要插隊,等等。
另外,帶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多親近生活,收獲更多寫作的素材,也是提升孩子作文寫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教師發(fā)現,學生游歷的地方越多,視野就越開闊,也就越能調動他們的感官,讓他們主動觀察生活、認識生活、體驗生活。那么,旅行中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1.加強安全教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旅游前,要對孩子進行防盜、防交通事故、防意外傷害等教育,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2.加強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教育。如教育孩子按時睡覺、起床、洗臉、洗澡、漱口,不亂扔果皮紙屑、不亂吐痰等;保護風景區(qū)的環(huán)境,自覺維護古跡的完善和風景區(qū)的一草一木。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待人接物的細小環(huán)節(jié),好的行為要及時強化和鼓勵,不良行為要及時糾正。把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滲透到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
3.加強品德禮儀教育,提升道德水準。旅游,是孩子接觸外部社會的一個重要機會,也是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時機。在旅途中應教育孩子講文明、講禮貌;去旅游景點要遵守秩序;乘車乘船不要爭搶、擁擠,在乘車途中,要提醒孩子學會給老人、殘疾人、孕婦讓座,讓孩子懂得尊老愛幼;教育孩子要學會謙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若影響了別人,應該讓孩子學會向他人道歉;在旅游期間,家長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和別人相處的機會,學習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
4.加強審美教育,陶冶孩子情操。旅游時家長要有意識地去引導孩子觀察,讓孩子充分感受祖國河山的壯麗、名山大川的秀美,尋找大自然的清新和美麗,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城市特色,體味淳樸的民風民情、感受現代科技帶來的優(yōu)質生活等,獲得美的享受,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情趣,陶冶孩子的高尚情操。只要父母做個有心人,及時捕捉孩子的閃光點,抓住最好的教育契機,相信孩子在旅游期間一定會有大收獲。